龙山姑姑洞之名考

更新时间:2024-03-13 17:55:0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简历大全)

龙山姑姑洞之名考

龙山姑姑洞之名考 

口郝晓亮 

太原龙山姑姑洞,亦称皇姑洞,创建年代无 帝崇敬释教。显庆末年巡幸并州。共皇后亲到此 

记载,曾为童子寺的别院,是比丘尼修行住宿之 寺。及幸北谷开化寺。大像高二百尺。礼敬瞻睹 

所。位于明仙沟之北坡、童子寺的南侧阳坡上。是 

龙山景区佛教建筑遗址中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存。 

关于龙山姑姑洞,多年来,由于没有进行考 

古调查,也没有详细的历史文献记载,所以,一直 

以来,都被人称之为“姑姑洞”或“皇姑洞”。那 

么,姑姑洞之名是如何来的呢? 

姑姑洞之现状 

姑姑洞目前尚存一组佛教题材的石窟,共有 

三窟,上中下排列,石窟内部破坏严重,部分雕像 

被盗,有部分石像残留,风化严重。据石窟之东十 

余米,有一敞口露顶大龛,龛中凿大佛像,头部暴 

露在外,高度约2米,风化严重,漫漶不清,仅存 

内耳涡;颈部以下,掩埋在土石之中。扒开土层 

后,大佛肩部衣纹清晰,保存状况应该比较好。按 

照人体头与身高的比例推算,这尊大佛的高度至 

少应该在12米左右。 

从附近残留的砖头瓦片可以得知,姑姑洞以 

前应该是有建筑设施的。从山体的自然情况分 

析,在石窟的西侧,山势较缓,在此有当地农民开 

垦的几层梯田,田埂是用石头和砖头堆砌而成, 

这里坐北朝南,背风向阳,应该就是姑姑洞所属 

寺庙的修建之处。至于大佛和石窟是否建有窟 

檐,只能等将来调查发掘后,才能得知。 

二、和姑姑洞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 

根据刘大鹏《晋祠志》“姑姑洞坪”记载:“水 

窑之北,其山高处巍石一方,凿洞两穴,分上下两 

层,内刊神像,: 

其上峰峦盅岌, 

盖。山半得此,皿0 UU—r l寸 ’ 

《法苑珠林 

寺。寺名童子。 

56更物世聚Ⅳ 2012.4 

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诸妃嫔内宫之 

人。并各捐舍。并敕州官长吏窦轨等。令速庄严 

备饰圣容。并托龛前地务令宽广。还京之日至龙 

朔二年秋七月。内官出袈裟两领遣中使驰送二寺 

大像。其童子寺像披袈裟日。从旦至暮放五色光。 

流照崖岩洞烛山川。又人南龛小佛赫奕堂殿。道 

俗瞻睹数千万众。城中贵贱睹此而迁善者。十室 

而七八焉。” 

道光六年(1826年)《太原县志》载:“童子寺 

在县西十里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宏礼禅师建, 

时有二童子见于山,有大石似世尊,遂镌佛像,高 

百七十尺,因名童子寺。前建燃灯石塔,高一丈 

六尺。复凿二石室,以处众僧。” 

三、“姑姑洞”一名的来历 

姑姑洞,也称皇姑洞,曾作为童子寺的别院, 

是比丘尼居住修行之所,故被当地人称作姑子庙 

或姑姑庙。又因为传说早年曾有皇家女眷,在此 

出家修行;还有人传说,一代女皇武则天,年幼时 

曾被家人安排在这里修行学习,所以,又被人尊 

称为“皇姑洞”。 

姑姑洞,虽然没有做发掘考古,但笔者曾多 

次去过姑姑洞,发现石窟周边遗存有大量的建筑 

残片,所以,可以断定,姑姑洞原来是有建筑的。 

姑子或者皇姑,不需要猫在阴暗、狭小、潮湿的洞 

窟里修行,因为这座寺庙,就是专为比丘尼设立 

的修行场所。所以,寺庙存在时,被当地人称为姑 

子庙。该寺庙和童子寺一样,应该毁于宋金战火, 

此后,寺庙荒芜,没有修葺,直到以后被人开垦种 

地,天长日久,寺名被人忘记,因为附近有石窟存 

在,故被人叫做姑姑洞坪。 

近年来,我们查阅了《晋祠志》和《太原县志》 

等历史文献,发现有关“姑姑洞”的记载少之又 

少,刘大鹏撰写的《晋祠志》,是描写叙述姑姑洞 

最为详细的。 

是表示再进入(去或到)……地方,显然是指离开 

童子寺,专门再到或去另外一个地方;什么地方 

呢?“南龛”,就是指童子寺南边的洞窟,位置方向 

《晋祠志》中关于“姑姑洞坪”的记载,首先 

介绍了姑姑洞的位置在“水窑之北,其山高处巍 

石一方”,其次,又介绍了巍石之上“凿洞两穴”, 

因为最上层石窟顶部已毁,只剩下两层了,所以 

刘先生只写了“凿洞两穴”,因此,也只能是“分上 

指向明确;去“南龛”看什么呢?看“小佛”,因为 

“南龛小佛”和童子寺大佛相比较,那就只能是小 

佛;那么,这个“小佛”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原来, 

这座小佛也不小,仅露在外面的佛头高度近达2 

米,那么,即使这尊佛像是一尊坐佛,它的高度也 

大概在12米左右。 

下两层”,石窟“内刊神像,土人呼为姑姑,但未知 

为何神耳”。由此看来,刘先生是把石窟内的神 

像,称之为“姑姑”,姑姑洞一名大概便是由此而 

来。 

刘大鹏先生把石窟内的神像,称之为“姑 

姑”,似乎有点牵强。“姑姑”一词,应该是指这 

座寺院修行的“尼姑”,因为尼姑受人尊称,而称 

为“姑姑”,既亲切,又尊敬;那么,这些“姑姑”所 

居住的寺院,当地人习惯地称呼为“姑子庙”。如 

果将石窟内的神像称作“姑姑”,那么石窟中的雕 

像,就应该是反映中国古代民间的一位受人尊敬 

或具有消灾免难法术的奶奶或姑子的雕像。然 

而,上下两层石窟内的雕像,完全是北齐时期佛 

家弟子雕刻的具有佛教内容的雕像,是佛家弟子 

尊崇和膜拜的偶像。所以,姑姑洞中的神像不应 

该是姑姑。 

从遗址现场看,此地只有洞窟,似乎没有庙。 

那么,《晋祠志》姑姑洞坪中“其上峰峦盅岌,直刺 

云霄,旁则老松屹峙,如撑华盖。山半得此,可称 

胜景”的记载,可以说明,石窟旁边应该是有寺院 

的。“旁则老松屹峙,如撑华盖”,既然有老松的存 

在,就说明寺庙存在的可能。所以,我认为,刘大 

鹏先生看到的是寺庙倒塌后的情况,寺庙没有 

了,但老松还在,它巍然屹立,如撑华盖。 

因此,刘大鹏的《晋祠志》中所指的“姑姑洞 

坪”,就是指寺庙倒塌后的姑姑洞石窟。因为寺庙 

没有了,原寺名也被人忘记了,于是,“姑姑”之名 

被人移植到石窟,因而称之为“姑姑洞”。 

四、关于姑姑洞原寺名“赫奕堂”的认定 

1.南龛小佛赫奕堂殿就是指姑姑洞《法苑珠 

林》卷十四记载了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到龙 

山童子寺瞻礼大佛的情况,其中有一句“又入南 

龛小佛赫奕堂殿”,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又人” 

姑姑洞因为实实在在存在这尊“小佛”,而 

且,又位于童子寺之南,还因为姑姑洞这座寺庙 

是一个姑子庙,按照佛教规矩,把比丘尼修行之 

所,习惯称之为“庵”或“堂”,那么,这里提到的 

“赫奕堂”就应该是一座姑子庙。而龙山之上、童 

子寺附近,也只有这一处姑子庙。所以说,高宗李 

治和皇后武则天,在瞻礼童子寺大佛后,又去童 

子寺南边的佛龛,去观看其“小佛”,那么,这个殿 

应该就叫“赫奕堂”殿,或者说,“赫奕堂”就是所 

谓的姑姑洞寺庙的原名。 

2.“南龛小佛赫奕堂殿”与童子寺本院无关, 

而是另有所指。我们再看看,童子寺的周边有什 

么呢?童子寺北、西、南三面环山,东望晋阳城。寺 

的西边,有五个石佛龛,可以称其为小佛龛,但方 

向不对;寺的南边,也是石壁,但从整个立面观 

察,没有一点人工的痕迹,更不可能有佛龛俨存, 

因此,南龛小佛并不在寺南石壁上。寺北与龙山 

大佛相连,无另外的小佛,只有一个较为宽敞的 

石洞,此洞应是《太原县志》中记载的“复凿二石 

室,以处众僧”中的二石室其一,另一室可能已经 

坍塌。东面是悬崖,是晋阳城通往本寺的唯一道 

路。因此说,童子寺四周并没有“南龛小佛赫奕堂 

殿”存在。再则,因为近在咫尺,同属一处寺院,故 

不需要“又入”。 

因为去南龛看小佛,需要翻越一道四五十米 

高的小山梁,距离童子寺约三五百米处的姑姑洞 

即“赫奕堂”,故需要用“又人”一词,比较合适。姑 

子庙赫奕堂 

寺院,但它却是 

童子寺的别 丘尼居赫奕堂, 

看完童子寺 

合情合理。因此 

说,“又人南 邑不是童子寺本 

F转62页) 

文物世界m阿2012.4 57 

么能说是始于北宋,盛于南宋呢?《宋史・舆服五》 

却恰恰记载了宋孝宗乾到初禁服白衫的史实。 

多的?笔者曾去上海看见王诜的一幅关于画松树 

的风格,五代的画里完全可以找到。所以说凭这 

《宋史・舆服五》云:“凉衫,其制如紫杉,乾道初, 

礼部侍郎王旷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 

点否认《韩熙载夜宴图》是真迹站不住脚的。 

五、有关卷首南宋佚名题文问题 

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 

服。陛下方奉两宫,所宜革之。且紫衫之设以从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里引首的一段话佚名 

戎,故为之禁,而人情趋简便,靡而至此。文武并 题文里,全文已剩半截,根据字距推算大约少了 

用,本不偏废,朝章之外,宜有便衣,仍存紫杉,未 

十六个字,有鉴定家猜测为“熙载风流清口口口 

害大体。’于是禁服白衫,除乘马道涂许服外,余 口口(缺字约论及韩氏风流倜傥的个性和仕奉南 

唐之事)为天官侍郎以口口口口口(缺字约论及 

韩公夜宴之事)修为时论所诮口口口口口口著此 

四、有关画风问题 

不得服。若便服,许用紫杉。自后,凉衫只用为凶 

服矣。” 

图。”“著”字前应是某画家官职和名字才合乎情 

理,题文的笔法得益于东晋二王和北宋苏轼,仿 

《韩熙载夜宴图》中扇面和床围的画,有鉴定 

南宋高宗的书风,约出自南宋人之手。为了彻底 

家说有南宋的笔意,有南宋的风格,确有点像,查 

搞清这个问题,从字典里一字一字的查询,以在 

马远、夏圭的资料,宋高宗曾给马远、夏圭题过 

“著”字前面那半个“苟”字为据,与其可以匹配的 

字,是在马远十几二十岁的画上题的。他的父亲、 

是“狗”字,“狗”就是受人歧视的意思,意思符合 

顾闳中当时的情况,并且对照苏轼和宋高宗的笔 祖父是宫廷画家,宋高宗给他题字是很正常的。 

的风格不会影响这幅画的。画的发展,元代的文 

 

到了“马一角夏半边”的时候就到了后边了,马远 

法笔风,也并不一样。

人画到了丰盛时期,不能说凡是文人画就是元代 

的。南宋的画空白较多,北宋的画有没有留空白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上接57页) 

洞的做好例证。 

由于姑姑洞的地理位置和内容与文献记述 

相吻合,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高宗李治和皇后 

身的堂殿,而是指童子寺的别院——姑子庙“赫 

奕堂”。 

3.寺名赫奕堂与姑姑有关。寺院是人们对比 

丘和比丘尼住的地方的统称,一般情况下,比丘 

武则天瞻礼童子寺大佛后,又去南龛瞻礼“赫奕 

堂”小佛,南龛“赫奕堂”就是今天姑姑洞的寺名。 

五、结语 

即和尚居住的地方称作寺和院,而比丘尼即尼姑 

居住的地方则被称为“堂”或者“庵”。那么,这里 

提到的“赫奕堂”,它应该是一座女尼或比丘尼住 

的寺院,也就是当地人称的“姑子庙”。而此地惟 

有一处“姑子庙”,就是姑姑洞的寺院“赫奕堂”。 

4.皇后武则天与皇姑洞的渊源。上面提到, 

我们从《法苑珠林》卷十四中的一句“又入南 

龛小佛赫奕堂殿”,推断出位于童子寺南面的小 

佛,就是位于姑姑洞旁的露天大佛;赫奕堂殿就是 

姑姑洞旁的寺庙,人称姑子庙,寺名就叫赫奕堂。 

这仅仅是我们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对姑姑 

洞名的推测,尽管理由充足,条件吻合,但还需要 

进行广泛深人的发掘调查和考古研究,找到十分 

姑姑洞又称为皇姑洞,是因为传说早年曾有皇家 

女眷在此出家修行;也有传说,武则天年幼时,曾 

被冢人妥排在主 

皇后的 

习过的 

武则天,回到故 

确凿的证据来印证,才能真正确认姑姑洞之名就 

是“赫奕堂”。 

地方,十分好奇 

往,看看自己曾 

得过去。如果f{ 

同前 

都能说 

是皇姑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龙山文物保管所) 

62 j亡物世界m阿2012.4 

龙山姑姑洞之名考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17:5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323702284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龙山姑姑洞之名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龙山姑姑洞之名考.pdf

标签:姑姑   石窟   寺庙   修行   龙山   记载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