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小手作品)
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精选8篇
风急天高猿啸哀,堵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赏析:
唐朝民间有云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悲天怜人、忧
时伤乱的情怀注定了他是活得最痛苦、最不幸的一位诗人。在杜甫所有的
诗作中,《登高》可以说是艰难苦恨、离乱悲愁的集大成者,诗歌写于诗
人晚年寄寓夔州时期,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抒发身世命运之悲和时局
离乱之慨,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
心弦。《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悲涌心头;其悲何在呢?下
面依循文路,紧扣词句,逐层剖析。
首联写景,自成对比,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此联描绘了两幅画面:
一是高江峡口,秋风猎猎,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二是江水洲渚,水清沙白,群鸟翩跹,轻舞飞扬。后者的清丽精美、
欢快明朗(乐景)反衬出前者的`凄清劲厉、揪人心怀(悲情),于此劲
风悲鸣、高猿哀啸当中不难觉察诗人凄怆哀怨之心。哀字关涉全联,笼罩
全篇,读来刺目痛心,毛骨悚然。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是因为李白的好运与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别
之故。
颔联仰观俯察,壮景传悲,寄寓遥深,措语天然。诗人仰观天宇,无
边落木,萧萧而下;俯察江水,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画面之宏阔苍茫凸
现人生的沉重悲壮。萧萧、滚滚,摹声绘态,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全
联状夔州之秋,也分明隐喻落魄杜甫的人生之秋,沉郁悲凉,怆然至极。
是啊,到了人生的秋天,杜甫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
富贵,飞皇腾达,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
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颈联、尾联抒悲,笔力千钧,字字传神,是血与泪的结晶,是悲与恨
的沉淀。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此为万里之悲;常
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此为常客之悲;人生苦短,多
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
地一儒,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落魄潦倒,艰难苦恨,愁生白发,岁
月不多,此为霜鬓之悲;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
为家国之悲;异乡飘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
凡此种种,悲恨万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纵观全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
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
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
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扩展: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成都府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
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乘舟东下夔州。其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吐
蕃、回纥经常犯边,地方割据势力的争斗也愈演愈烈,时局颇不太平。代
宗大历二年(767)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百病缠身,耳聋齿落,年已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10:2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96521159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精选8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精选8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