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坛发言稿

更新时间:2024-03-13 03:07:5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屉子)

小学数学论坛发言稿

小学数学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中午好!

今天,面对在座各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我在这里发言真是诚惶诚恐。从教以来

我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着,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摧人泪下的故事,我只

是默默的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感觉并没有什么 “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

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

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为经验,权当与老师们探讨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

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一、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对我班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我经常告诉学

生的一句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会听讲:即做好课前准备,细心

倾听老师的讲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会学习: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认真做事,善于总结,独立思考,获取信息,提出问

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高效率做事情等。我用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

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了就会有用,不学就会落后,因此要经常提醒自己,要

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做数学题

时要准备草稿本,准备一次两次是件简单事,谁都能做到,关键是每次做题时养成

习惯。会做作业:先复习再做作业,不乱涂乱画,尤其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

出错,很多家长说”他会做,就是粗心”或”他很聪明,就是计算容易出错”等等,而我认为

不只是单纯的粗心问题,而是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于是我采取每天

做5道计算题,要求书写规范力争全对,这样量少学生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开始,学

生每次做完我都批改,表扬全对的学生,慢慢的学生逐步养成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

惯,计算出错率也减少了不少。.

二、抓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在课前先了解我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

生活经验,确定我班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

多让学生动脑、动笔、发言,老师真正地做到引导学生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三讲两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

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能自学就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也不讲。当然课堂上要想

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语言幽默化,举的例子要生

活化。

三、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秀生,博爱中等生,使各类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爱好学生并不难,爱有问题的学生那才是真爱。因此,要舍得在后进生上多做文章。

每个后进生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闪光的事迹,要耐心帮助他们。从点滴入手,除

了与其谈心,有优点及时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以外,尤其是对学困生,对他们多鼓

励,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

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此

同时在我们班还组织了学生一帮一活动,让优等生帮助差生,做他们的小老师,随

时给他们讲题,慢慢的后进生就有了进步。

四、 做好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和反馈;

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考试答卷的指导,养成良好的规范做题习惯。每次考试时

我都会提醒学生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想着去看别人的,另外养成认真做题,仔细

审题,反复检查的习惯。考完试后我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奖励优秀的,

进步大的,发的奖品也由先前的棒棒糖到现在的学习用品,反正尽量给他们不同的

奖品以刺激他们下次表现的更好。当然,孩子们也要在每个单元检测的后面写上反

思,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争取下一单元考得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在此献丑了,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比我做得更好。而

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只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且行且反思,希

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各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呢?通过梳理刚才呈现的两个课例,我觉得大致能理出

一些路径和思路。

首先两堂课都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和富有

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创新需求。

创新因需求而生,创新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两位老师

通过营造创新的氛围、创设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正是这种民

主、开放环境下,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畅所欲言、精彩不断。

其次是两堂课都注重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的形成

过程。

第一节课贺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测、讨论、实践、操作、观察、比较、计算

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让学生想方设法思考如何

测量各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过程中始终关注了两种数学思想:一种是等积代换的思

想,如可变形的魔方、橡皮泥,水测法求土豆的体积。还有一种是的转化的思想,

要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应想办法对它进行转化。如用水测法测量土豆的体积,贺

老师让每组成员先讨论交流方法再实验探究最后解决问题,老师始终让学生体验感

悟:我们不是直接去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而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水的

体积。进而引导学生想出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转化。整个过程老师

舍得花时间、给空间,学生在交流、思考和实践中感悟各种方法,经历着观点交锋

小学数学论坛发言稿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03:07: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70471255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数学论坛发言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数学论坛发言稿.pdf

标签:学生   学习   老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