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爱国的名人名言)
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韦海成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
时代,伴随着各种网络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网络文学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对传统文学
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正悄然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文学相比, 网络文学有其
独特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语言更灵活、更生动、也更多变、更能够敏感地反映互联网的
发展给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本文试图从语言风格、语言组成以及语种方面对网络文学
的语言进行粗浅地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网络文学 特点 语言风格 语言组成 语种
电脑网络作为新的媒体,不但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多地影响到
人们的语言生活。假如有一天,你收到这样的来信:“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偶的
烘焙鸡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是BT,哥们儿不用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
94酱紫,呵呵:)……”。请千万不要惊讶,它既不是江湖黑话,也不是出自疯人之口,
而是典型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不同的网上空间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本文着重剖
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目前,文学界对“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多有争议,
褒贬不一,而且至今还没有给网络文学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的相关研究对网络文学两
种结论:一、纸质文学作品通过扫描仪或人工录入等方式上传至网络。严格意义上讲,
它不过是一个电子化了的图书馆。二、网络写手直接在网上发表并传播的作品,即网络
原创文学。网络文学的生存和创作离不开互联网,是网络文学产生的基础,因而网络的
一些特点暗中决定着网络文学语言的特点。从语言风格方面看,口语化、简约性和娱乐
性是网络文学的显著特点。从语言组成方面来看,网络文学体现出谐音化、符号化的特
点。
2
一、口语化
网络文学语言的主体仍是书面语,但受到口语的影响,已经相互融合、渗透。口语
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因为发言者与听者同在现场,有时这
种发挥不但不影响听者理解,反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或使语言简洁化。口语一
般是边想边说,常有伴随动作,普遍存在重复、停顿。网络文学十分注重作者与读者之
间的沟通交流,它的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都是普通的网民,其文化水平大多普遍低下。
口语有利于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强化网络文学的交互性,以适应网络文学的发展需
要,因此网络文学语言以口语化表现方式绝非偶然。主要表现为用语通俗化、多对白。
(一)用语通俗化
传统文学注重词语的锤炼,用语婉约含蓄,常运用华丽的词澡来表达情感,以求给
人一种诗意、耐人寻味的阅读快感。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通过通感手法的运用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达到含蓄婉约的表达效果。正因为传统
文学追求含蓄,使得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差别较大,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
而网络语言简单直白,不需经过深入理解就能体会欣赏,没有多余的修饰、华而不实的
辞藻,大多情况下只是平白如话的真情流露。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谁办事不力,稀里糊涂的,我们常会说他“脑子进水了”。如
果谁脑子不灵光,不开窍,事情办得一塌糊涂,我们会恼怒地说他“猪脑子”。这些都
是普通大众常用的口头俗语,混杂于网络文学作品之中,给读者阅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和熟悉感,既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又拉近了文学与生活的距离。网络文学的出身
平凡,不必刻意要求崇高,也无需追求“阳春白雪”,它选择的是走进大众、亲近大众。
由此,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网络文学的创作,逐渐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
(二)多对白
3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02:5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696301590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