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带新的成语)
掌握说话技巧,帮你应对各种场景,让你用10秒就抓住对方
的心
沟通,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好的事情。我们
和领导沟通,因为不会说,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我们和朋友沟通,
因为说太多,频频被人打断;我们和恋人沟通,因为用错了方法,导
致情感出现裂痕。
明明我们尝试真诚地和对方沟通,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呢?其实,是因为人的耐心只有10秒,如果不能在这10秒钟内抓住
对方的心,那这次沟通就很容易失败。
如果你在生活或者是职场中,总是话到嘴边就说不出口,或者是
废话太多说不对,那希望你能好好看完这篇文章,把握对方的需求,
精准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有短短10秒钟的时间,我们究竟要说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准备好沟通的内容,而是我们忽略
了前10秒究竟要说什么。
比如领导让我们汇报工作,正当我们铆足了劲准备侃侃而谈的时
候,刚一开口,就被领导打断了,于是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也许就这
样错过。或许你会觉得是领导不识人才,但其实,这不是领导的错,
而是你没有在10秒之内说到领导想听的内容。要知道,开场的10秒
钟,比之后的1万句话都要重要。
那我们究竟要说些什么,才能在短短10秒钟内,抓住对方的注意
力,让他们愿意听下去呢?
第一个法则:说的话要开门见山,言简意
赅。
什么是开门见山,就是上来直接说你这次谈话的目的。
在美国的IT界,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电梯里碰到投资人,你
一定要在30秒内把你的创业计划和前景说清楚,不然你的项目可能就
没有未来。同样,如果我们不能在10秒钟之内,开门见山的和领导说
明我们的来意,那我们可能就会失去继续和她沟通的机会。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对于习惯说什么都先寒暄几句的中国人来说,
要真正做到,其实还真的不容易。不过,《10秒法则》里给我们总结
了一个说话套路,只需要3句话就能轻松说明来意,搞定开场的10秒
钟。
第一句,自信满满地和领导打个招呼;第二句,告诉领导你想要
和他聊的话题;第三句,让他知道这次谈话大概需要所长时间。在面
对大忙人的时候,只要这短短三句就足够了,比如你可以和领导说:
“领导你好,我想跟您聊一下关于增加人员编制的问题,大概会耽误
您10分钟,您看可以吗?”
当大忙人同意沟通之后,我们就可以用接下来的两个法则,在最
短的时间内说服对方了。
抓住对方注意力的第二个说话法则是:我
们要挖掘对方的需求,找到对方最想听的话。
虽然有时候我们能够和别人对答如流,但经常会答非所问。什么
意思呢?也就是你说的东西,根本不是对方最想听的。
这里有一个年轻同事的故事:领导让年轻同事负责一个活动策划,
这是同事第一次独立负责,他兴奋地保证一定完成。结果过了两天,
领导问同事,“策划书怎么样了?”
年轻的同事心头一慌,说了一大堆,他先告诉领导这两天他有多
忙,然后汇报了一下手头上的工作,最后才说因为没有具体的时间节
点,所以他还没开始,周末会加班完成。听到这,领导一言不发地走
了。
其实领导开会时没有说要什么时候交,年轻同事手里还有很急的
任务,所以两天后还没开始也情有可原,但为什么领导会这么生气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弄明白领导究竟想要听到什么。他光和领导
交代自己的工作节奏了,但这既不是领导关心的问题,又容易让领导
理解为是他在辩解,可以说,短短的几句话,就破坏了领导对他的印
象。
那这种情况,我们究竟要怎么做呢?两步就可以搞定。
首先,我们可以先分析,对方问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找到他背
后真实的需求。比如“策划书怎么样”了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模棱两
可的问题,但如果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领导想知道的,其实就
是策划书要什么时候才能给他。
挖掘到真实的需求后,我们就要思考,有哪些内容可以满足他的
需求。比如领导想知道策划书的进度,那“还没开始”这个回答,其
实就能满足他的需求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告诉他这个结果,
那恐怕领导会勃然大怒。所以我们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工作计划,告诉
他周末会来加班,周二能完成。这时候,领导就能大概了解整个项目
的进度了。
所以,如果年轻的同事直接告诉领导,“不好意思,策划书还没
开始,但周末会加班制作,周二提交。”短短的10秒钟,就把对方想
要的信息都传递了出去。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让对方愿意听下去的第
三个法则:筛选最重要的信息,最先说。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说服别人的场景,比如你只有
几分钟的述职时间,而这几分钟决定了你今年是否能够升职加薪。这
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
我们可能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那要如何筛选出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呢?第一种方法是共同印象。
什么意思呢?就是找出这次你要说的事情,和以前某件事情的相似之
处,让对方能够迅速了解你要说的内容。
比如你要和领导汇报这周的项目进度,这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说:
“我们这次项目,和上次遇到的情况相似。”这时候,领导就能通过
过去的记忆,对这次的谈话有初步的印象,也就无需我们再去解释一
下大家都明白的细节了。
第二种方法是“假设-原因”法,也就是说,先说你假设的方法,
再说你会选择这一方法的原因。
比如领导问你这个项目打算怎么做,那你就可以先告诉他解决方
案是什么,再一条条和他解释,为什么你要这么做。用解决方案去吸
引他的注意力。
你想想,如果你一上来就和他分析这,分析那,他听了半天还不
知道你打算怎么做,那他还会有心思听下去吗?
所以,如果你需要在短时间内说服别人,记住,先说假设,再去
解释原因。
那要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更快读懂你的意思呢?
有时候你好不容易精心准备了说话内容,但一开口却没有人听。
比如你对恋人发表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她只是在一旁玩手机,没有
回应。再比如你辛苦打磨了一周的工作总结,结果会上没有几个人在
听你说。
为什么我们精心打磨说话内容,最后效果还是不好呢?这是因为
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对。也就是,我们只是学会了说什么,但还没学会
怎么说。
那具体要怎么说,才能锦上添花,让别人更愿意听我们说话呢?
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两种表达技巧。
第一个表达技巧,是要注意自己的语速。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发言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只要你回听自
己的发言,就会发现,自己的语速怎么这么快?而这些,你自己可能
都感知不到。
为什么我们明明觉得自己的语速没有问题,但一开口,语速就慢
不下来了呢?这是因为我们一紧张,大脑的潜意识就会告诉我们,要
快点结束。于是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说话的速度跟不上大脑运转的速
度,说话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
虽然我们是无意识地加快语速,但这却会让对方感觉很不舒服。
毕竟人和人的交流,就像和队友打球,你把球投给对方的时候,也要
考虑对方是不是能接住。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压根就不考虑别人是
不是能接住我们的信号,只是一个劲地想快点说完,那这场投球活动
自然不会顺利。
那说话究竟要保持在什么速度才算合适呢?《10秒法则》的作者
荒木告诉我们:播音员播报新闻的时候,是要求1分钟300个字,这
种标准语速,能让老人和小孩都听明白播音员想表达的意思。那么按
这个速度来算,10秒钟刚好是50个字。所以你不妨先写下一段50秒
的话,然后打开秒表和录音机,按10秒50个字的速度录下来,听听
是什么效果,并且反复练习。只要把握住了这种节奏,以后说话就不
会有种说完就跑的感觉了。
想要让对方愿意听的第二个表达技巧是,
巧妙运用肢体语言,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说话内
容。
有数据表明,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55%的信息是来自于肢体
语言,只有7%的信息是来自于对方说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
干巴巴地说话,最后能听进去的没有几个人,但是如果我们能配上适
当的肢体语言,那说话的效果就会大幅提升。
比如我们在说到,这部分有三个要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竖起三
个手指头,这样即使对方走神没有听明白你在说什么,那看到手势也
大概能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
具体我们要如何使用肢体语言呢?
首先,在使用肢体语言的时候,我们要和大家平时的观察习惯相
匹配。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
那我们在运用肢体语言的时候,最好也能让对方看到我们的手势是从
左向右运动的,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
其次,我们的手最好能在胸口以上的位置运动。因为如果我们把
手放在腰部的话,远处的观众很有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动作了。但是
如果把手上放在胸口以上,第一可以让大多数人都看清楚,第二也能
展示自己的活力和说服力。当然,如果我们的动作幅度能更大一点,
那比起缓慢的肢体语言,这更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活力。
最后,如果我们没有设计肢体语言的时候,也有注意自己一些不
经意的小动作,不要让他们影响我们的形象。比如不停地摸头发、把
手插进口袋,或者是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等等不雅的行为。
要如何应对不同场合的即兴讲话?
看了上面两个内容,大家可能知道该如何准备说话的内容和技巧
了。但是有些场合,是没有时间给我们准备的,比如年会上抽到大奖,
主持人让你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再比如,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突然
抛出一个你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这种突如其来的即兴讲话,让
很多人都措手不及,然后一开口就语无伦次。
那究竟要怎么面对这样的场合呢?
《10秒法则》的作者荒木认为,所谓的即兴讲话,其实是有套路
可以遵循的。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某个话题,只要你掌握了这种说
话结构,再突然的话题,你也可以侃侃而谈。
这种说话结构其实分为五个要素,分别是主题、要点、理由、举
例和总结。
这么说可能还比较抽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你突然被点名
发言,什么都没准备的你,这时候可以说:“很幸运,能作为代表在
这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过去一年以来的感受。”这就属于第一个要素,
抛出你的主题。
接着你可以说:“关于这个话题,我有三点想和大家分享,分别
是关于项目、团队和个人的成长。”这就是第二个要素,告诉大家你
要说什么。
紧接着,你就可以举例来说明你在这三个方面的感想,最后再来
个总结,再次感谢大家。这样一场简短的即兴讲话就可以完成了。
如果你掌握了这种说话结构,即使你的内容不是太完美,但大家
依然会觉得你的条理清晰。比起语无伦次地说一大堆话,这样简洁、
高效的发言,会让大家对你印象更好。
但是,大家也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即使站在台上,脑子突然间一
片空半,一时半会不知道说什么,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把现在的心情
和状态坦诚地和大家沟通。相信大家也是可以接纳你的小紧张的。
不过,作者荒木也在书中非常坦诚地说道,要真正做到每次都能
巧妙应对这种即兴讲话,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就像《卖油
翁》里说的一样,“无它,但手熟尔”。说话也是一样,没什么技巧,
只是平时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作者荒木说,在平时的工作中,
她经常是要准备10份以上的素材,最后才有1份用上。
所以要想熟练应对这样的即兴对话,我们还是需要加强自己的积
累。第一种方式是把那些常常会用到的谈话信息,比如自我介绍这种,
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介绍模板,这样在面对不同的场合,我们只
需稍加改动就行。万变不离其宗,于是我们碰到这种即兴演讲时,内
心也不会这么慌张。
第二个技巧是,平时多做10秒钟的分段练习,积累自己成功的经
验。
比如你在走路、坐车等等,只要自己有空的时候,就可以随机给
自己一个话题,让自己完整地说上10秒。当练习、成功的次数多了,
你内心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加强,下次再面对这种场景时,就不会慌乱。
这也是国内著名主持人汪涵的练习之道。在刚踏入主持行业的时
候,汪涵会给自己准备很多个话题,然后随机抽签。看到那个话题后,
马上就要对着镜子说上几分钟,以此来训练自己在舞台上的危机处理
能力。正是这样年复一年的练习,他才能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
巧妙处理选手退赛的危机。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9:4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438812838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掌握说话技巧,帮你应对各种场景,让你用10秒就抓住对方的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掌握说话技巧,帮你应对各种场景,让你用10秒就抓住对方的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