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春节习俗

更新时间:2024-03-12 19:23: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11到25的平方)

土家族春节习俗

土家族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四是土家人过“小年”的日子。也就是从这天起人们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

称之“忙年”。“小年”,也有很多特定的风俗。传说这天是磨的生日,磨必须休息不能

用。夜晚,还给灶上的司命老爷点一盏灯,既是对灶神的尊重,也能让灶神一年四季正常

工作而不出差错。过小年也不能在井里挑水,否则惊动了青蛙井,它就会经常跑到水井来,

水就不干净了。相传小年这天清晨,老鼠嫁姑娘,而且从中堂的梁树上经过,如果不采取

措施,第二年老鼠就会翻天。因而孩子们天刚亮就起床,派一人守在堂屋梁树下,其余的

人各自拖着一只破草鞋,从楼上到楼下,屋里屋外不停地喊道:“拖啊拖,一拖拖到老鼠

窝,一年十二窝,窝窝都拖梭。”“小年”这天,距离娘家比较近的媳妇们会回到娘家短

暂团聚,看望父母,称之为“辞年”。

也是从这天起,忙碌了一年的男人女人们“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进入休假状态,

于是穿上新衣服,背上背篓,到集市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五要打糍粑,它是土家人过年和拜年时必备的食物和礼品。

腊月二十六要做汤圆粉子,将糯米掺少量的粘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泡上半天,然后用

碓反复冲,再用箩筛筛粉子,用箥箕将水分晒干,就可以做汤圆了。

腊月二十七就要打豆腐了。打豆腐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人们将泡好的黄豆磨成

豆浆,然后放在锅里煮,此时要放适量的石膏。豆腐的好坏全在这放石膏的时机和分量上,

放得不好,这一锅豆腐就砸了。

腊月二十八“打扬尘”即清洁大扫除。到竹园里砍几根带枝叶的竹子,捆扎在一起,

开始清扫房间里面的灰尘杂物,以便“除旧迎新”。

腊月二十九就基本准备妥当了,人们就开始为团年饭准备了。土家人以猪肉为主要肉

食,过年自然少不了它。早在腊月初,人们就将年猪杀好,肉腌上盐,挂在火炉上,好。

这样到了团年时就有腊肉可吃了。烧肉通常是男人们的事,将腊肉取下之后,放在柴火上

将猪皮烧裂,可以使做出来的猪肉皮更加美味。过年的时候要烧一个猪头,一个“带尾巴

的”猪“座登儿”,象征着一年有头有尾。当然不止烧这两块肉,还要烧猪蹄子等。

团年饭一般是中午和下午。菜上桌之后是不能立刻开席,菜放好后要举行“叫饭”仪

式,即请亡人回家过年,表示土家人不忘祖。仪式通常由家中年长、辈分最高者主持,我

家通常是爷爷叫饭。先将杯中斟满酒,再将筷子横放在碗边,由当家人喊某某回家团年,

然后象征性地给碗中拈一点菜、添一点饭,等一会儿,将酒泼在地上,将饭倒回锅里,再

在碗或杯中筛上茶后倒在地上。“叫饭”仪式结束后,就放鞭炮送亡人出门。鞭炮放完后,

全家人方可上桌团年。吃菜也是有讲究的,小孩子是不准吃鸡爪的,据说吃了之后写字手

会发抖,未婚男女不能吃猪蹄,吃了之后会找不到对象。除夕甑子饭是不能倒空的,意味

着来年有饭吃。

下午吃了团年饭之后要“送亮”,也叫上坟。带上蜡烛香、纸钱到亡人坟前祭奠,点

上蜡烛和香之后,磕三个响头,放一挂鞭炮,这样亡人也就过年了。“送亮”一般都只送

四代以内的直亲,所有的亲戚要给新亡的人“拜新年”到坟前祭拜。

土家族人在除夕晚上是不睡觉的,要“守岁”。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摆龙门阵,我们

称之为“摆场”,主角一般都是年长的老人,他们讲述他们年轻时的辉煌,奇异的经历和

见闻。火炉中的火也有讲究,要放一根主柴,这是最大最粗的年猪柴,要一直烧到正月十

五,“年猪柴”还要有一尺多长剩余,祈求来年喂大猪。除夕的火要烧得越旺越好,火势

旺,来年的运势才旺。

除夕深夜,一家人到院子里“放天星”,将年前买回的烟花爆竹在院子里燃放,迎接

新年的到来。放天星是最热闹的时候,所有人都将自家的烟花爆竹在这一刻燃放,比谁家

的烟花冲得高,谁家的鞭炮放得响,还有人为此专门自制爆竹,响声如雷,震彻山谷。大

约临近天亮的时候,大人们会抢在第一个到水井里面去舀一担水挑回来,意为“抢银水”,

表示一年四季都会发财。

大年初一要拜年,拜年首先是男女依次拜长辈,长辈给晚辈分别给“打发”,俗称

“压岁钱”,故俗谚有“拜年拜年,粑粑上前”,“请坐、请坐,粑粑两个”和“大人爱

种田,伢们爱过年”之说。“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一早上都到父母家拜年,拜

完年之后才到丈人家去。正月初三清早挑银水,并要烧香祭天神。

土家人过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人们又叫过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

元宵。将糯米蒸熟后,做成脸盆大小的薄饼,用刀划成小块蘸上白糖即可。其次是搭毛狗

篷,搭毛狗篷就是堆上易燃易爆的柴草,到了傍晚天擦黑时点燃,一家人都去喊天吼地地

赶,称之为“赶毛狗”。

正月十五又称“灯节”,放阳灯也是元宵节少不了的。一到元宵夜,往岭上一走,即

会看到不时有阳灯从山凹的农家升起,随着风向,缓缓移动,伴随阳灯的渐多,乍一看去

就像星星,给过年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

“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

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

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

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

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石耳炖鸡鸭盐、花椒、五香粉

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

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

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土家族春节习俗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9:2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42630158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土家族春节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土家族春节习俗.pdf

标签:不能   拜年   人们   开始   待客   老鼠   土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