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

更新时间:2024-03-12 17:36:5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菊花的形容词)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

摘要: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传世名作,其学

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这一作品的个案研究

迅速成为美术史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此图的绘画风格加

以深入解读,从中追寻唐代雍容、自信、乐观的绘画风貌。

关键词: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绘画 风格特点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此图绢本设

色,画面记录的是公元752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

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画面描绘了一个在行进中的队列,人

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

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

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

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

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

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宝间

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公元723年(玄宗开元十一年),与杨畀、

杨宁同任史馆画直。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

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

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传世作品有《捣

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宫廷和

京、洛两地的画家、壁画家和民间艺匠等尽显其才并相互影响。张

萱的绘画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这是由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

的,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命意。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称他“尝

画贵公子、鞍马、屏幛、宫苑、仕女,名冠一时”。他的人物画题

材虽囿于宫廷生活,但能展现出较大的生活场景,这必然会促使张

萱掌握多种画科的造型手法和表现技巧,因此,他“善起草,点簇

景物,位置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在当时“唐尚新题”风

气的影响下,画家选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

如此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

深远历史意义。

作品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

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

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题为“游春”而不画春的环境,

这是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高明之处。张萱是用“绣罗衣裳照暮春”

的手法表现画的主题的。试看画面人物所穿的都是轻薄鲜丽的春

衫,线条勾勒得挺劲流畅。色彩桃红嫩绿相互辉映,加上人物轻松

的动态,马蹄的轻举缓步,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的春天气息,突出了杨家姊妹的奢华骄纵。这种表现手法,具有耐

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

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劲力中透着妩媚。

设色典雅富丽,具有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

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作品以唐代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反映

了当时贵族审美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主要取向。《宣和画谱》有“张

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画目。此图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犹存盛

唐风貌。此图原作曾藏宣和内府,由画院高手摹装。在两宋时为史

弥远、贾似道收藏,后经台州榷场流入金内府,金章宗完颜琼在卷

前隔水题签,指为宋徽宗赵佶所摹。前隔水有金章宗完颜璟的瘦金

书题签“天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天水为赵姓郡望,此处指赵佶。

(经古画鉴定家徐邦达考鉴,摹者应是北宋翰林画院的高手,而不

是宋徽宗。)卷末有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题跋。“明昌”诸印玺俱

全,又有宋官、私印记“合州房屋当库记”、“绍勋”、“封”字印等。

见《大观录》、《庚子销夏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

著录。为流传有绪的唐宋名迹中稀有瑰宝之一。

中国朝代众多,民族众多,这就体现出形式各异的具有民族特

色的文化形式,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唐代绘画

的时代风格就极具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唐代国体强大社会稳定,经

济、文化繁荣昌盛,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体现一片升平向上、蓬勃

发展的和谐气氛,在继承汉魏优秀文化成果的根基之上,唐代文化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异域文化也从不同

的领域影响着唐王朝并被接纳,文化与文化之间得到了广泛的交流

与融合。思想文化领域的儒、释、道“三教”并立与合流是这一时

代的一大特征和总的发展趋势。这就使当时的文化体现出了崇实尚

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在时代赋予的丰厚土壤之上,

唐代美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为了能够体现出这种时代的精神,更

好地适应上层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和爱好,绘画方面按照题材分科

已开始具体化了,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这种专

题分科在古代绘画发展上是题材扩大和技术进步的象征。时代风格

有别于个人风格,是体现一个历史时期,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一面

镜子,是艺术文化在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受到政治、经济、民族文

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文化集大成的体现。对于时代性来说,

每一件艺术作品在其艺术处理上都必然印记上时代的烙印,从大量

的古代绘画遗存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时代特点和文化传

承、发展演变的过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面貌,体现出不

同的精神思想,不同的创作审美要求,不管形式与风格的差异多大,

即使有微妙的不同,也总能表达出同一种信息,同一时代的观念和

精神。

中国画画家的个人风格体现在其形式各异的绘画作品中,没有

形式多样的风格就不会产生如此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国画正是在这

种个性与共性的作用下,体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理念与文化

内涵,使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中国历史悠久,

有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同时期的绘画在其风格上都体现出了具

有烙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时代风格。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特点,民族性情与智

慧的结晶,是结合时代生活而创作的,非来自于偶然。作为文化的

表现形式,中国画艺术更是这种“结晶”的体现,是千百年来形成

的一种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0.12.

[2]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台北:兰台出版社,2002.1.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7:3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36215283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pdf

标签:文化   绘画   时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