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公路设计资质)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5
(题后含答案及
解析)
题型有:1.
1. 下面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詹姆斯
B.杜威
C.安吉尔
D.惠特海默
正确答案:D
解析: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安吉尔。惠特
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2. 一个盲人,其眼睛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正确答案:C
解析:初级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它接受在光刺激作用下由眼睛
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
学
3. 根据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遗忘规律,背诵掌握好一篇课文后,如果不复
习,遗忘开始发生的时间是( )。
A.立刻发生遗忘
B.1小时后才开始遗忘
C.5小时后才开始遗忘
D.1天后才开始遗忘
正确答案:A
解析: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进程并不是均匀
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
线。 知识模块:记忆
4.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反映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
5. 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
A.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卡特尔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模型中,人格特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
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次是体质
特质和环境特质,第四层次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其中位于第二层
次的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特质,它们是人格层
次中最重要的一层。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6. 研究者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某一小学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入
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调查,了解阅读兴趣随年级升高的变化情况。该设计
属于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微观发生设计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
7.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是( )
A.记忆
B.思维
C.感觉
D.知觉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思维本质的认识。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映
像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我们的感、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
表面、外在的特征。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
间接的认识。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使人们能够认识那些没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模块:思维
8. 在维果茨基看来,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某种中介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这种中介物是
A.生产劳动
B.物质工具
C.精神工具
D.社会交往
正确答案:C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符号工具中介说,将工具分为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精
神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个体正是凭借精神工具使其在低级的心
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发展
心理学
9. 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
A.脑电的变化
B.大脑髓鞘化程度
C.大脑皮质发展
D.大脑形态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脑电的变化作为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实,5个月胎儿
以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知识模块:
婴儿心理发展
10. 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是( )。
A.乔姆斯基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班杜拉
正确答案:C
解析: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
认为,在婴儿言语之后,马上就给予强化,将有利于帮助婴儿形成言语行为。“及
时强化”就是“强化依随”。 知识模块:婴儿心理发展
11.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
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
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说出这句话的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艾里克森
正确答案:A
解析:题中这句话是华生说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到,他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
他持有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在教育中即教育万能论。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
块:发展心理学
12.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
13. 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是( )提出的
A.罗素
B.兰格
C.坎农
D.伊扎德
正确答案:A
解析:罗素(1980)提出了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
度一一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
高度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一高强度是高兴,愉快一中等强度是
轻松,不愉快一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一高等强度是惊恐。 知识模块:情绪
和情感
14. 根据个性的竞争性划分性格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
A.斯普兰格
B.培因和李波
C.列维托夫
D.阿德勒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
15. 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
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斯金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正确答案:D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认知内驱力、自我
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
龄和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 知识模
块:教育心理学
16. 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
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概念
正确答案:B
解析:命题是意义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个状态。命
题是用句子表达的,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代表观念本身,同一命题可以用不
同的句子表达。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17.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正确答案:B
解析: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在默里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这种理
论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
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力。他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追求成功的倾向,二是避
免失败的倾向。 知识模块:学习动机
18. 条件反射建立后,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不再配对出现,条件反射逐
渐消退,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在神经系统中消失,能够对此
证实的现象是
A.条件反射的泛化
B.条件反射的分化
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
正确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再次发生,
这被称为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证实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射的联结在神经系统中
仍然存在。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19. 在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实验中,一只在一个笼子中经过训练能够迅速逃
出的猫被放入到另一个笼子中,该猫能不能迅速逃出,取决于
A.猫是否具备逃出笼子的能力
B.两只笼子是否相似
C.猫是否饥饿
D.猫是否认识到笼子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情境和反应的联结,对
应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共同要素说,即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学习情境是否相
似。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20. 小明在准备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中,将所学习的内容全部用表格进
行了归纳和整理,明晰了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他所采用的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问题。
21. 这种设计属于
A.被试间设计
B.混合设计
C.ABBA设计
D.拉丁方设计
正确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两种处理方式,两种处理方式的排列方式是
ABBA,BAAB。该种设计方法被称为ABBA法。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
22. 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A.顺序误差
B.期望误差
C.实验者效应
D.动作误差
正确答案:A
解析:ABBA法主要用来控制顺序误差。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
心理学
23. 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
A.2次
B.4次
C.8次
D.32次
正确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知,该实验中共有4名被试,2个实验因素,共进行了8次
实验测量。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24. 心理旋转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经典反应时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旋转实验采用的是减数法反应时的方法,计算字母处于不同旋转
角度时被试的反应时之差。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25. ( )时,婴儿已经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这使得观察学习在儿
童发展过程中成为日趋成熟的学习途径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婴儿心理发展
26. 提取诱发遗忘研究通常采用的实验范式是
A.单字方法
B.字表方法
C.提取练习范式
D.自由回忆实验
正确答案:C
解析:提取诱发遗忘研究的一般实验范式称为提取练习范式。单字方法和字
表方法是定向遗忘研究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
心理学
27. 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A.χ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正确答案:B
解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在这个方
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分解为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其中,总自由度为N
一1,回归自由度为N—2,回归自由度为1。另外,还可使用回归系数检验、决
定系数和相关系数拟合程度的测定、回归方程整体检验判断以及估计标准误差的
计算等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
与测量
28. 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具有一
定参照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称为( )。
A.转换分数
B.常模分数
C.导出分数
D.合成分数
正确答案:C
解析:导出分数指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
获得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 知识模块:心理测验及
其应用
29. 常模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A.抽样分数
B.原始分数
C.导出分数
D.对常模团体具体的描述
正确答案:A
解析:常模的构成要素:团体的原始分数、对常模团体进行具体的描述、将
原始分数按照转换规则转换为导出分数。 知识模块: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30. 将非正态分布的分数转化成正态分布,需要
A.将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
B.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
C.将原始分数转换为T分数
D.将标准分数转换为T分数
正确答案:A
解析:当原始分数的分布不是正态的时候,可以进行非线性转换,将非正态
的分布扭转成正态分布。具体做法是将每个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然后使用
正态分布表,找出所对应的Z值,这个Z值叫做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因此本题
选A。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31. 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 )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
B.下位学
C.并列学
D.发现学习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学习理论
32. 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非参数检验一般要求样本量比较大,计算复杂
B.非参数检验法不能处理交互作用
C.非参数检验法可以充分利用数据中包含的全部信息
D.非参数检验法可以处理交互作用
正确答案:B
解析:非参数检验一般对数据样本量要求较小,计算简单,但在统计过程中
往往不会使用数据中包含的全部信息。目前非参数检验法还不能处理变量间的交
互作用。故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33.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属于的测验类型是
A.学绩测验
B.能力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
D.人格测验
正确答案:A
解析: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的发展水平的测定。它的特点是,经过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学绩测验的分数就高,
没有经过训练,其测值应该几乎为零。科举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古代经典典籍
的掌握,属于学绩测验。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34. 下列持有个体心理发展的外烁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霍尔
B.华生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35. 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
36.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可以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D.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37. 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09年)
A.16~20000Hz
B.50~5000Hz
C.300~5000Hz
D.1000~4000Hz
正确答案:D
解析:16~20000Hz是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1000Hz~4000Hz是人耳
最敏感的波段。 知识模块:感觉
38. 一般而言,对于时间间隔主观估计最准确的间隔时间是( )。(2010
年)
A.1秒
B.3秒
C.5秒
D.7秒
正确答案:D
解析:个体对于时间间隔主观估计最准确的间隔时间是7秒。 知识模块:
知觉
39. 由于一时冲动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的意识狭窄现象属于情绪的哪种
状态?( )。
A.激情
B.愤怒
C.应激
D.心境
正确答案:A
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下人
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
40. 提出三维归因理论的是( )。
A.凯利
B.海德
C.维纳
D.贝姆
正确答案:A
解析: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个方面:行
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 知识模块:社会心理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4:2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24538158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