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元宵节放灯含义

更新时间:2024-03-12 10:21:2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中文英语翻译)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元宵节放灯含义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元宵节放灯含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欢迎大家阅读。

想看更多的内容,敬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

放灯,也叫放花灯,是元宵节的一种汉族传统节日风俗。农历的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在古代,这一天是小姐跟情人约会的节日,所

以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而放花灯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幸福安康的美

好愿望。

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

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

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

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

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

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

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

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

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

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

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

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

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

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

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

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

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关于灯节的起源,汉族民间的传说很多:

元宵节的起源传说一: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

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

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

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

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汉族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

火。

元宵节的起源传说二: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

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

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

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

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

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

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元宵节放灯含义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0:2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100852548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元宵节放灯含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含义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元宵节放灯含义.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民间   放灯   灯火   宫廷   满城   习俗   火神   花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