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及寓意

更新时间:2024-03-12 10:18:2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成长需要磨练)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及寓意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及寓意

“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唐太宗时,放灯发展成为热闹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

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诗人崔液在《上元看灯诗》中写道: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端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可见,唐代放灯规模空前,万人空巷。

宋代,放灯的风气更盛。宋太祖削平群雄后,将唐代开创的元宵灯节放假3天增加为5

天。他的继位者们还对观灯的市民加以鼓励和赏赐:”凡来御街观灯者,赐酒一杯。

在灯的制作方面,有人以五色琉璃,甚至白玉制成各种奇异的灯,灯上还绘有山水人物,

花卉翎毛。因之,观灯者人山人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就极写800年前闹

元宵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用花开干树描写节日的灯火,以星飞如雨来描写当空的焰火,使当年元宵节的盛况赫

然夺目。丽马华车溢香,排箫声声,舞灯人欢乐起舞,笑语盈盈。尤其是词末,写灯会上情人

急于幽会,四处搜寻不见踪影,可当他猛然回头,情人就在眼前的那段场景极富情趣。

明代朱元璋,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大力推行放灯,规定每逢元宵佳节,从正月初八上灯,

正月十七落灯,连续张灯lo夜,开创了我国最长的灯节。明清以来,灯市还增加了戏曲表演

的内容。

灯市的繁盛,便使花灯的品种繁多,争奇斗胜,美不胜收。其中许多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

明才智。如精妙绝伦的”走马灯,宋代诗人曾对它作过生动的描绘:”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

人间不夜城。”走马灯的得名,是因为古时候在灯里转动的是几个纸刻的骑马将军之故。它的

奇妙之处在于自动旋转,它利用自然科学道理,在灯内底轴粘放蜡烛,蜡烛点亮后,周围的空

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了空气对流,带动灯顶部的纸风车转动;同风车连接并画有各种图形的

外壳也同时转动起来,映现出接连不断、互相追逐的情景,十分令人喜爱。英国李约瑟博土在

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定,走马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

如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设备的应用,花灯更加新奇夺目。我国四川自贡的

灯会号称”天下第一灯。传统的工艺灯琳琅满目,令人称奇的造型灯应有尽有,如”丹凤朝阳

灯是用二三十万只蚕茧粘制而成,蚕茧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在灯光的衬托下,粒粒晶莹,如

珠似玉。又如”麒麟献瑞灯是由50万只灌满彩色液体的玻璃瓶组成的,巨大的金鼎上托一个

金球,红龙与绿凤交相闪耀,高大的麒麟仰首站立在金鼎两侧,造型古朴,异彩齐放。再如”

东方龙灯是用纤薄竹丝编成的,龙腾之处的金色竹编珠由层层相套的竹编球组成,并且每层竹

球都能自由转动,远远望去,灯光闪烁的金龙与金珠如镶嵌在墨蓝夜空的群星。华夏彩灯独具

神韵,显示着锦绣中华美好灿烂的明天。

​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及寓意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10:1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209907158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及寓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及寓意.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转动   放灯   花灯   灯光   走马灯   描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