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菊》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12 06:25:1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5种绩效考核方法)

《庭前菊》原文及赏析

《庭前菊》原文及赏析

《庭前菊》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唐代 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注释

烂熳:同“烂漫”。

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评析

这首咏菊诗所吟咏的并不是开放的花朵,而是生长之中的菊花。诗人借此以

表达思乡之情。“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诗人以面对菊花的拟人

口吻说道:“为了追忆长安遍处开放的胜景,我把你们(指菊花)移植过来,载

满了庭院。”韦庄是长安人,曾漂泊过很多地方,诗词中常表现出思乡之念。唐

代长安城中,菊花栽种得非常普遍。黄巢诗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

金甲。”虽非实写,但也是一种间接的反映。后两句“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

山泛酒来”,也是以拟人的口吻,转而对旁边的兰花说道:“不要笑话菊花现在

青青的颜色,她们将会在秋天的登高欢会中开放,成为隐逸高洁之趣的象征。”

可以看出,此诗实际有两重主题,一是思乡,一是羡慕菊花的高洁不俗。

《庭前菊》原文及赏析2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译文

为了忆念长安烂漫开的菊花,我今天把你们移来栽满庭院。

红兰不要笑菊花青青的颜色,它曾经让众多宾客泛酒龙山驻足观赏。

注释

烂熳:同“烂漫”。

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赏析

唐时长安的菊花,尽管不象牡丹那样“花开时节动京城”,有“真国色”之

誉,但毕竟曾盛极一时,为许多诗人所吟唱。至今,西安兴庆公园中的菊花仍繁

衍不绝,声驰中外,唐代遗风依约可见。

本诗的作者思念京都长安,却将菊花特提,并满庭植菊,以寄托忆念之情。

看来,诗人是有意将长安与菊连在一起,在婉转地透露其心曲。据有关资料载述,

诗人性格疏旷,不拘小节,曾为西川宣谕和协使李询辟为判官,时常感慨唐末世

之衰,对开元盛世追慕不已,谓:“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长

安清明》)。诗人在这里忆念长安菊,或是藉以发抒追昔怀旧之情吧!开首的二句,

一“因”一“果”,呼应成趣,章法细密谨严。而且.以对话的语势叙事抒情,

也给人以亲切感,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而对红兰,诗人则是另一副态度,在告诫它:切莫因菊花的颜色素雅而恣意

轻慢,菊花历来为人们所珍视,有过龙山泛酒的小凡经历呢。龙山泛洒,据《世

说新语》注引《孟嘉别传》载,盂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桓温游龙

山,官僚咸集,皆戎服。有风吹嘉帽落,初不觉。嘉薄饮,愈多不乱,自言得酒

中真趣。并未述及采菊泛酒事,但是,古时有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洒”(《荆

楚岁时记》)的`习俗,诗人盖将二事糅为一体,意在强调菊花的不同凡流。

本诗看去是平直叙述,无多机巧,实则寓曲于直,多弦外之音。大概诗人有

过被人轻慢的经历,故而暗以菊相标榜,忆起“白马似冷朱绂贵,彩衣遥惹御炉

香”(《寄右省李起居》)的京师生活,才有“龙山泛酒”之喻。借咏菊婉曲地表

述了他郁闷不平的心理。

韦庄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

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

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

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

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

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庭前菊》原文及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6:2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95912158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庭前菊》原文及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庭前菊》原文及赏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菊花   长安   诗人   龙山   开放   世孙   思乡   心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