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12 05:19:5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电子版)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创新教学

!"#!$%&$'(')*+&,-./&$01$21(3$&)%)(()%(:

科技风

"#"$

%%

KG&

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学习通平台的

E

史娜

4

李有文

4

宋妮

4

孔慧华

!

!%&%%('

中北大学数学学院西太原

4

󰀡

*

!

+

"

76"I

课摘德树人引领习产出驱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培养目标于学习通平台开展程

#

!

"

"

通的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环境学模块和教学环节方面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过科学构建过程性考

"

"

"

还核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现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水平及团队合作

#

精神

󰀡76"I

$

$

$

$

产关键词程标导向与式教学程性考核出驱动

󰀡503)&%44

󰀡>

中图分类号献标识码

N67,;-5-=K+59.,9612EKG&&14+76*659:,-;'576=1-.:6&:51W,-;?KK

E:,R54(,[14B6-4E1-;R,4A1-;L4,:45

:=>88?89L;6>3@;61=5"T846>/,>10;!:>;0U1O;17D;0!%&%%('

@7.+59.![/A?A?@AME/-/-JJBEKBOA?@,B;TK@eCEM/ESK@OG-,A/B-E-F/-A@JMEKAME-NOBM;EA/B-,BGMN@BOhC/MAG@,GKA/CEA/B-"

JG/FE-,@E-FK@EM-/-JBGATGAFM/C/-Jh"A?@TEMA/,/TEABMLA@E,?/-JTME,A/,@BO76"I,BGMN@/N,EMM/@FBGASEN@FB-A?@K@EM-/-JTKEA2

"A@E,?/-J;BFGK@NE-FA@E,?/-JK/-.N"A?@;/e@FA@E,?/-J;BF@PENF@N/J-@FE-FNAGF/@F&OBM;&#-A@M;NBOA@E,?/-J@-C/MB-;@-A

"NAGF@-ANiK@EM-/-JE,?/@C@;@-ANP@M@@CEKGEA@F&#APENOBG-FR?MBGJ?A?@N,/@-A/O/,,B-NAMG,A/B-BOETMB,@NNENN@NN;@-ANLNA@;

A?EANAGF@-AN-BAB-KL;ENA@M@FA@eASBB..-BPK@FJ@"SGAEKNB?EFEJBBFK@C@KBOKE-JGEJ@@eTM@NN/B-E-FA@E;NT/M/A&

A6/B1+=7!76"I,BGMN@)5BEKBM/@-A@F)6EMA/,/TEABMLA@E,?/-J)6MB,@NNENN@NN;@-A)"GATGAFM/C@-

"

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彻

"

"

中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北大学

'

(

"

&

&

作为具有工科色的高等院校子信息类器类

工程力学类源与动力工程类工科专业均开设复变函数

&

与积分变换课程课程为理工科各专业的研究和实践

%

&

积分变换思想和解决实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复数基本理论

际问题的方法

%

针对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生

"

的学习目标模糊堂上教学互动较少

&

过程性考核评

&

文探索德树人引领习产出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

'

&

程教学模式助学习通平台用线上驱动

(

76"I

"

"

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

"

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贡

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目标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

'

(

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以工科养目标为导

"

'

&

&

&

(

这向绕实基础养能力元教学源共享个

"

&

&

学特色助多元化教学资源在教学模式程体系建设

学试题库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改

&

教习成果考核评价制度

44

#$$

#)$

#($

%

"

有革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效落实知识传

&

"

培力养成和价值塑造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养具有爱授

%

国奉献的新时代大学生

本课程是大学工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公共基础必

"

"

&

数修课程高等数学课程的延续拓展信号原理字信

"

在号处理等课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本科生课程体系中处

于重要地位

%

以课程培养总目标为导向知识目标力目标

"

&

&

值目标出发计子目标体为

"

'

"

!

握复变函数解析性与复积分的计算方法

)+$,

握复变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常用方法

)+),

用积分变换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

)

养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0,

)

)

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的社会奉献者

+1,

+:,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

+',

&

%

立正确的世界观生观和价值

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涵盖复数与复平面变函

(8

&

󰀡

科技风

󰀢󰀣󰀢󰀤

󰀥󰀥

创新教学

%

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

在线下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合学习通过手

"

>66"

机实时发布随堂客观练习题目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漏

"

"

%

洞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

学生自由组建本课程的学习小组利于针对疑难问

"

题进行讨论研究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强学生

"

"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

数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变函数的导数析函数

&

&

&

&

复变函数的积分西积分定理合闭路定理西积分

&

&

&

公式阶导数公式数列的收敛与发散数项级数的

&

&

&

变函数项级数级数敛半径勒级数敛散性

&

&

&

&

&

朗级数立奇点的分类数及留数定理里叶积分变

&

&

&

换的定义与性质普拉斯积分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普

&

&

分变换的应用等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课拉斯逆变换

&

"

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

":V

H

,

线

)&$

共享资源

上已

)%)%

经有

"

与积

在学习通

元教学设

&

&

和作

识点的

&

线上

"

视频

&

每小节的

&

&

各章节的教学课件以

"

完整构建该课程的网络课程体系

本课程的线上共享资源包括

%

!

微课教学视频

1)$

分钟

))(8

客观选择题

8$

主题讨论

"

)$(1

)

:

线

上考试与测试试

):

"8

项学习

"

成果

3

个积

)

分变换专业拓展

):

个章节的教学

66R

课件

)

%

)&)76"I

课堂的

教师

西

流课程项目

&

学习通

学资源与环

&

&

自主学习

范教学实验中心

"

对网络

&

学习成果评价等环节进

与实践

"

76"I

课程

使用

+

见下

复变函

,%

参与式教学模式示意图

)&)&$

教学环境

!

线上平台

&

线下教学习小组

于本课程所建设在

线

&

"

学生

时遇

"

的难题进行知识点讲授

)

"

并在课堂

)

"

行小组汇报

"

"

从而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

课程的教学

"%

)%)%

"

时长的线

"

+3:

学时

上教学

,"

因此

活动

"

线上授

)&)&)

自主学习模块

!

课前预习

&

据每节

课的

目标

"

设置

&

清单

>66

%

"

"

学生

问题的

'

课视

关资料通过手

(

平台

"

根据该

)

"

%

生的

8

a

$%

习任务包括学

"

$

a

&

&

完成线上测试题目

%

'

于学生

(

行网

碰到的疑难问题

"

可以通过

"

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

"

力求在

'

爱问题

(

问题的能

%

有善

"

通过

机提交

(a

论区

8

"

学生在规定时

%

自主学习模块

'

(

&

%

课后反馈的自主学

库的答案解析课

&

测试

&&

小成

%

过设计

使

习加提问

&

测试加练习

&

讲授加汇报

&

"

教学模式

"

实施线上线下相

完成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

%

讨论

)&

)&(

课堂教学环节

!

课前测试

&

提出问题

&

讲授重点

&

&

&

后巩固

&

总结反思

包括

!

测试

&

问题

&

&

点知

&

"

以学

"

&

&

%

0

"

灵活运用

"

76"I

&

视频

&

图片书与

66R

"

重点问

尽阐释

&

%

"

&

%

课后

生之

"

对每

目中容易出错的知识

"

识点

8

"

成课后作业

"

展现提升学习能力

%

%

教学改

践当中存在的

问题

"

逐步提出改进方

38

)%

对重难

3

c(c)

的例进行分配

"

教师利

知识

行讲解

"

学生提问

&

讨论

$8

西

"

$%

分时间用于对每

%

"

设置课程的课

创新教学

前预习题库堂练习题库后作业库节测试题库

&

&

&

&

期末试卷题库便学生通过习通机交到

"

'

(

>66

平台上过课后作业和线上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多时

"

空答疑化巩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后对复变函数与

"

"

课本知识进行拓展积分变换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

"

延伸

%

)&(

以学习产出驱动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文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产出驱动来建立科学合理

"

的考核评价系统和评分标准核方式从以往的结果性

%

科技风

󰀢󰀣󰀢󰀤

󰀥󰀥

%

是考核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公平公正性

过程性考核评价形式包括观性评价和探究性评价

!

%

!

&

&

两大类方式观性评价形式包括堂练习后作业

&

%

!

预每章线上考试末笔试究式评价形式包括习测

&

&

&

%

其看微课视频点主题讨论组分组汇报展示试

中学生的难点讨论和分组汇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

时采用师生互评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种形式

"

&

%

生预习测试堂练习及观看视频的成绩教师提前设

&

"

置分值学习通平台自动生成

"

%

试转变为过程性考核方式

"

模式具有全面时

&

可持续的优

&

&

)&

(&

$

科学

%

建合理的考

体程

核评价体系

科学构建合理的考核评

"

***

采用多元化的考

"

将学习成果的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

"

程教

&

&

&

比例

%

统考试成绩以期末卷面成绩占比

:%9"

8%9"

平时学习成绩占比增

8%9%

"!

+89,&

+

$%9,&

主题讨

+

线

89

,&

小组汇报

测试

+$%9

生在

,&

堂和

+

$%9

,&

方式能

+

$%9

,%

"

%

种多元

"

获得

%

)%)%*)%))

年期间校借助学习通平台多次开展本

程的

"

线

"

使

线

"

数量累计达到

308)

广

成果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

学资源对本课程的

"

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改革

%

总评分项

过程性

绩分项

平时成绩

占比

89

$%9

讨论

89

$%9

期末成绩

每章

线

$%9

$%9

8%9

44)&

(&

)

程性考核

过程

逻辑

性的相互结合

"

科学合理地分

体系

%

决实

"

自主

&

"

重点

的问

学习

考核形式及权重分配设计如下

+

左表试性

+)%9,

U

探究式学习成果

+(%9,

U

期末

,!

试成绩

+8%9,%

线

生学习产出

方式包括

!

测试性学

+)%9,

包业

+$%9,&

每章在

+

$%9

的评

,&

+8%9,"

共计

1%9%

学生探究式

!

预习测试

+89,&

观看微课视频

+$%9

,&

主题讨论

+89,&

小组汇报

+$%9,"

共计

(%9%

"

教学

'

&

培养

&

&

(

的特

"

重构科学

'

理的课

(

体系

化改

"

精细设计

76"I

课程

"

%

学的每一个

驱动力

"

使

变函数

分变

教学

"

数学逻辑思维

人才

&

义核心价值

&

&

自主学习和自主创

"

具有

%

参考文献

󰀡

业课

%

$&

"

史娜

"

&

背景下数据计算及应用专

%=&&")%)$"')(02(1&

考大学

思考

%)&

"

王鹏

"

雷英杰

&

对数学文化课程的若干思

%=&&

核方式的设

数学

")%$%")0)''2$%$&

%(&

"

"

程蓉

"

&

课程的过程性考

%=&&")%$'"0):2$%&

󰀡

基金项目

󰀡)%)$

年山西省高

'

=)%)$(33

新项目

"=)%)$(3%($)%))

年山

西

校教

'=)%))%8::"=)%))%8'0"=)%))%0$1($)%))

年中

学改

')%)))$3($)%)$

年中

')%)$$$1(

士研

简介

󰀡

'$'1:

要从

,

4

("

用数

"

"

西

阳泉人

"

"

"

#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5:1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919981580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pdf

标签:学习   课程   教学   评价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