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广州有哪些大学)
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三篇
(篇一)
作为一位低年级的班主任,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
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
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
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
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
去。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
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
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
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
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
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
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我在家长
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
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
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
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
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
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
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
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
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
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
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
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
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
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
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
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
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
或所谓的缺点。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
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
跟他交往。后来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
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
学习也更认真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
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
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
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
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
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
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
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只有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有真
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戚戚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的
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的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形
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其次,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学生集
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和团结在班干部
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最后,必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专行,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
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
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一
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六、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
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
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
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
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
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
(篇二)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曾这样写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
的“传道”在我们当今社会不妨视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的
小学生来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
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在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对德育教育有一点肤浅
的体会和认识,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首先,我利用语文课固有的思想性较强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培养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我在教学《黄继光》这一课时,通过范读
课文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习黄继光叔叔为了战友
的安危,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了
敌人的机枪口,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和平年代里,当个人利
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牺牲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又比如在教学《劳动最有滋味》
这一课时,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从而尊敬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
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劳动换来的钱,才花得问心无愧。在背诵课
文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切实体会到“任何工作都不是马马虎虎就能做好的,
马马虎虎必须另做一回,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细细,做得妥妥贴贴。再比如在教学《小珊
迪》时,教育学生要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等等。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德育教
育可谓无处不在。
其次,配合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记得有一次,我们班
获得了全校纪律卫生评比的流动红旗,当流动红旗挂在班里后,同学们都很高兴。我先是
表扬了全班同学,指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让学生
清楚,虽然流动红旗挂在了班里,但是我们仍有不足之处,要戒骄戒躁,总结不足,发扬
长处,争取更大的进步。这样,学生在取得荣誉后能及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不至于
在荣誉面前迷失自己。还有一次我们班与四(2)进行拔河比赛,我班学生使足了吃奶的劲
儿,手掌都被绳子磨红了,终于胜利了。在赛后的总结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
量,在集体生活中,大家必须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儿,才能实现我
们的目标。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前段时间学校大队部举行争“国情章、家务章”活动,我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加深
对国旗、国徽、国歌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了解祖国悠久的
历史、灿烂的文化、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结合建国五十周年的阅兵式,让学生体会
到我们的祖国正一天天强盛,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
争“家务章”时,通过让学生观察父母一天的生活,体会到父母一天的辛劳,要学会体谅
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诸如扫地洗碗、收拾房间等等,成为爸爸妈妈的小
帮手。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
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
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
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
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
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教育则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让我们从一点一
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
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
(篇三)
一、把握小学生的心理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心为本”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
“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
们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实际出发,找到
问题的缘由,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比如,学生之间闹矛盾,作为班主任
不能从主观意识上去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判断谁对谁错,不能有偏袒心理,要让学生讲
清楚前因后果,然后指出双方的不对之处,让他们互相向对方道歉,不要让其中一方感到
委屈。
二、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时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心理变化、学习
困惑等问题。针对每一个同学,要研究其性格特点、个人爱好与专长,关心他们的家庭环
境,适当地去跟他们聊天谈心,也可以通过其身边的朋友来全面了解他们的性格,从而能
因材施教,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班主任要用真诚的爱
打动学生,以“亲”为主,以“勤”为辅。当学生思想或行为出现异常的时候,要及时与
学生谈心,帮助他解决困惑;当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鼓励
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与信心;当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用爱
驱走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努力学习。要带好学生,班主任的“勤”也
必不可少。对待班级工作,班主任应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勤观察,勤思考,
勤交流,勤学习。无论上课还是课外时间,班主任要时常观察学生的行为动向,分析他们
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要勤思考应对突发事件的处
理方法,以便防患于未然。最后,在多变的时代中,要想跟上时代潮流,班主任自己必须
勤学习以适应变化的社会,做到与时俱进。
三、调整德育目标
班主任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调整德育目标,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要培
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正
确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
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小学生的风险意识,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找到自信。
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德育目标,鼓励小
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保持良好心态。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是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班级是小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小学生的品格养
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了培养学生班级管理的“主
人翁”意识,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定,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我教育;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选好班级干部,
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可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其次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当今社会网络无孔不入,对学生封杀网络是不现实的。
网络虽然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建立小学生
专属的网络平台,是一个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有效方法。在学校网站上可设立班级专区,
展示学生的文学、绘画作品,提高学生参与网络的积极性;开设聊天专区,方便学生之间
交流;增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及游戏,方便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休闲娱乐。通过网站,
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还可以借助网站宣传正确
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五、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德育新方法
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德育教育新方法进行不断探索。首先,为
人师表。小学班主任要通过教书育人和授课过程中的言行突出个人魅力,以人格力量感染
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以情感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
要充满爱心,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
难。再次,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小学班主任要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在严格
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工作如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只要
每一个为师者心中有爱,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达
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2:3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82119254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三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三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