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冰是睡着的水)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精选8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
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德
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 篇1
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
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
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
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
时机,方式。
关键词:教育活动 批评指正 乐于接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
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
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
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
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
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
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
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
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
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
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
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
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
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
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
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
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
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
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
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
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
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
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
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
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
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
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
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
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
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2:2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81743157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教师德育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教师德育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