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盛元慧谷)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吴江市震泽一中 张玉昆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原理和原则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
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
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以实现他“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宏
愿。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于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
系的基本内涵。这些教育主张都是他在晓庄学校每天的寅会作演讲时逐步加以阐明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
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
题,而“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政治经济问题”。教育应责无旁贷地负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使命,
“生活教育是教人做工求知管政治”。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
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他还屡屡强调说:
“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第二要教人生利”;“第三要教农民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
上出头”;“第四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成五谷”。为此,他要求教育要“教人发明工具、制
作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
有了这个新工具,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开战。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
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
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认
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生活教育和传统教育有什么根本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是“教
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是教学生动手、用脑,在教室
里只许教师讲,不许学生问。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十年读书结果,与一个吸食海洛因的
家伙无异。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
期考、毕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
坏了,身体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死读书”。
生活教育是“要教人做人,它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它第一就注重健康,
它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它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它不教人赶考赶人死。简单地说,它
是教人读活书、读书活”。陶行知说:“活的书只能活用,不可死读,新时代的学生是用活
书去生产、去实践、去建设。”
传统教育是“教人劳心而不努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
是教人劳力上劳心,教人手脑并用,教人做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即使有
人出来做官,他也是来服侍工人和农民的。
(二)、生活教育的原理
生活教育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组成。陶行知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他的老师杜威博士教他“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
1917年,他学成回国后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认识到这种教育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1:0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76887157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