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农村生意)
在生活中体会教育的魅力
—— 述陶行知“修金表”故事及启发
中国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阐述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谈到过,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他的一个朋友的太太,因为小孩子把她的一个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
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后来她到陶行知先生家去,说:“今天我做了一件极痛快的事,我
的小孩子把金表拆坏了,我给了他一顿。”陶行知先生则对她说:“恐怕有一个中国的爱迪
生被你枪毙掉了。”他们仔细一谈,那位母亲方恍然大悟,她的小孩子这种行动原是有出息
的可能,于是她就向陶先生请教补救的办法。陶行知先生说:“你可以把孩子和金表一块
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他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但附带的条件是要你的小孩
子在旁边看他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
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这就是陶行
知先生著名的“修金表”的故事。
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教
育,要鼓励孩子的创造性,保护好和引导好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一味的漠视他,扼制他。
陶行知一生大力推行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提倡“生活
即教育”、主张教学合一,并身体力行先后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
团等学校。
这个故事便深刻反映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学说,他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
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史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
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就像故事中所说的,那个母亲仅仅只觉得儿子弄坏金表是件
坏事,做了错事,却没有发现这件生活小事就有可能变成对他儿子很重要的一次教育。而
陶行知先生发现了,他不但纠正了母亲打了儿子这个错误的教育方法,更教会了母亲如何
使他的儿子学会在生活中收教育,而不是单单在课堂中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学说内涵
宏富,集中了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精华,论述精当,与当前的教育学息息相通。特别是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温陶行知的教学理念和为人品德,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此外,陶行知先生还有“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
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
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
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一点在故事中也
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说让母亲带孩子去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表。这样修表铺成了
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孩子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
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陶行知先生正是把中钟表铺这个简化的小型社会当成了学校,
让这个孩子在里面学到一些知识。
陶先生的另外一个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在故事中则体现为他要求母亲带孩子去钟
表铺,并且必须让孩子看着钟表师傅修表,这是教或学。如果可能,那个孩子就会学会修
表,那么他就可以做了,这便是“教学做合一”,一个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从这里,我认为,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与孩子家长沟通,及时纠正
部分孩子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大力向学生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让学生学会不光光在课堂中学习,更能够在生活中吸取知识,
拓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变的更加优秀。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1:0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76756157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陶行知修金表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陶行知修金表的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