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运动会加油稿200字左右)
1、挤牛奶:此曲是根据《草原儿女》插曲改编而成。曲调活泼、富于朝气,表现了蒙
古民族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劳动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
2、渔舟唱晚:娄树华曲,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
的作品。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
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了晚霞辉映下渔
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
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
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
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
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
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3、纺织忙:这是一首广东音乐风格的乐曲,该曲创作于是1955年,由著名高胡、古筝演
奏家刘天一先生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乐曲运用了广东音乐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农家
妇女辛勤纺织、愉快劳动的画面。乐曲中运用了揉、颤、滑、刮奏、撮弦等多种技巧,并
且在乐曲高潮段落用双手演奏,这在作品所产生的年代是一个不小的革新,它也自然在问世
之后便受到筝界的热烈追捧。曲式结构为变奏曲。乐曲吸收了潮州音乐的变奏形式、潮汉
古筝的滑音技巧和广东扬琴的演奏特点,以简朴、优美的旋律,流畅而富有层次感的节奏及
古朴的韵味,形象地刻划出描写了农家妇女辛勤纺织、愉快劳动的画面劳动时的欢快情
景。此曲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博采众长,融合了粤、潮、汉三大乐种的音乐风格和演奏
手法,使得乐曲整体具有浓郁的岭南古筝风貌但又不具体的属于哪一“家”。
4、浏阳河:古筝曲《浏阳河》,旋律流畅、优美动听,是上世纪50年代的创作歌曲。
《浏阳河》中采用的演奏手法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双手配合快速弹奏部分;第二
部分是运用左手揉、吟、滑、按的技法来表现乐曲柔美的旋律,这一块在乐曲中首尾相应
演奏两边;第三部分则运用如流水般的双手交替下行琶音来表现乐曲动听的旋律。在乐曲
的第一段中主要是注意按滑音的准确性和控制好乐曲的速度,整个曲子中主要有两个难点,
也就是后面的双手配合快速弹奏及琶音部分。
5、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
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
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并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一
般认为是民国以后古筝艺术家所创作。其曲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
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
巍巍,流水之洋洋”之貌。
6、汉宫秋月:《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
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
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
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
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
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唤起人
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也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
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22:1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662962827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筝曲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筝曲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