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试题分析)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中的顶真句: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1.比兴手法
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
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
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往用同样的起兴、比喻,有
的词句相近甚至相同(《诗经》中民歌就不乏其例),因为口耳相传,词句
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题材、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木兰诗》
的开头,很可能也是“敕敕何力力”,经后人改为“唧唧复唧唧”的。“敕
敕何力力”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像“呀呵嗨”“呀唯子哟”一样,是表声的
字。
2.“可汗”与“天子”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
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
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
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否则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
“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1
由于木兰诗出自北朝,而木兰是北朝人氏,便可以考证出木兰并非汉
人可能性极大,其君主自然也是北朝少数民族割据政权领袖,而南北朝又
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假设就是:
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领袖受汉文化影响也乐于接受“天子”这个称呼。
3.“十二”是虚数
“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
“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
“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
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
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
都搞清楚了。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买骏马”等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
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
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
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
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习
惯上的法则。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
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
2
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民间妇女不得施
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
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3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09:0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18855282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木兰诗顶真的句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木兰诗顶真的句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