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far最高级)
木兰诗中的顶真句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那就是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
的不平凡的经历,那么相关的诗篇《木兰诗》大家是否了解呢?
木兰诗文章修辞手法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木兰诗文章其它修辞手法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
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
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
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
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
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
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
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
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
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
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
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
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
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
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
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
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
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
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
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
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
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
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
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
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08:5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187511570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木兰诗中的顶真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木兰诗中的顶真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