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作赋、写稿、绘画

更新时间:2024-03-11 04:12: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教养作文)

吟诗、作赋、写稿、绘画

龙源期刊网

吟诗、作赋、写稿、绘画

作者:沈慧

来源:《科学导报》2018年第28期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其通。“强大的人工

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

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创作这一被视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堡垒”

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是不是已岌岌可危?

写稿作诗

——信手拈来

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不但任劳任怨、迅如闪电,其原创诗集更圈粉无数

白皙的脸上架副眼镜,身材颀长,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万小军投身人工

智能领域已有十几年。早年专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他,2016年8月份曾与今日头条实验室

联合研发推出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

机器人——“张小明”。

“北京时间8月10日00:00,现世界排名第2的丁宁在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四分之一决

赛中胜出,确保进入下一轮。丁宁本轮的对手是现世界排名第7的韩英,实力不俗。但经过4

场大战的激烈较量,最终,丁宁还是以总比分4:0战胜对手,笑到了最后,为中国延续了在

这个系列赛事中最终夺冠的机会。”

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正式上岗,成为众多记者中的一员。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

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张小明”最终不负众望,一战成名。

任劳任怨、迅如闪电,这是“张小明”们最大的卖点: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某机器人

仅用时25秒就写出了速报,通过国家地震台官方微信全球首发;第一财经的“DT稿王”有着

1900篇/天的产出速度,这相当于100位资深证券编辑1个小时的产量;2017年,面向民生领

域的写稿机器人“小南”惊艳亮相,从数据采集分析到文稿结构规划,再到遣词造句,仅用时不

到1秒就完成了文稿……

快,不是创作型机器人唯一的优势。

“看那星,闪烁的几颗星/西山上的太阳/青蛙儿正在远远的浅水/她嫁了人间许多的颜色。”

自出生之日起,“小冰”匿名投稿的诗篇多次被《北京晨报》《长江诗歌》等刊发。她的第一部

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更是圈粉无数。

龙源期刊网

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

真……擅长诗歌的“小冰”,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历经6000分钟、1万次

的迭代学习,如今“小冰”已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文风和行文技巧。

“如果说,小冰以前的诗还只是小学生水平,那么现在算得上是大一新生的水平了。”诗人

周瑟瑟曾如是点评。

功夫如何练就——深度学习

创作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是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这主要由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

. “你那边天气怎样——广州,今日:多云17℃~26℃;明日:多云18℃~27℃。深圳,

今日:多云18℃~26℃;明日:多云19℃~27℃。”执行完春运任务后,“小南”又添了一项技

能——播报天气。

不断成长的“小南”只是近年来创作型机器人迅速崛起的一个剪影。这些“大牛”们究竟是怎

样练成的?万小军介绍说,无论是写诗机器人还是写稿机器人,其核心技术都是自然语言理解

与生成,而自然语言的处理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

“写稿机器人实际上是一款利用编程语言实现的智能写稿软件。”万小军说,从现有写稿机

器人来看,它们多数专注于财经、体育等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具有一定规则和数据可循,实

现起来相对容易。目前机器人写稿主要有两种方式:原创和二次创作。原创,即借助结构化的

数据来生成稿件,比如利用数据库可以直接写成天气预报、财报和年报的稿件。二次创作,即

对已有的相关报道进行拼凑,进而改写成为新的稿件。

不过,两者所依赖的技术并不完全一致。原创采用的是自然语言生成技术,是从结构化数

据/意义表达生成自然语言语句。二次创作采用的是自动摘要技术,从已有的文字素材中进行

摘要,从而生成一个新的稿件。例如,一个体育简讯的生成需要先从网上抓取关于体育赛事的

一些基本数据,据此做一些数据分析,就可以生成一个比较简单的体育赛事报道,这就属于原

创。

据业内人士吴俣的说法,所谓自动撰稿机器人,广义地说也可称为“文本生成”。它的写稿

方式之一是抽句子——找一堆句子,拼成一篇文章。写稿机器人“张小明”就是利用这项技术实

现基于体育直播文字的体育长文自动生成,从而走在技术前列。

写诗机器人,也不例外。“目前写诗机器人主要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对它来说,学习样本

越大越有规律可循,学起来效果也更好。”

在万小军看来,机器人写诗其实是个“编码与解码”过程,编码过程对用户输入信息进行语

义编码,解码过程则逐词生成得到每行诗。研究人员先搜集成千上万首诗,利用诗的标题或关

键词作为输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生成相对应的诗句。充分学习训练后,机器人会摸索出一套

龙源期刊网

作诗的规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第一句诗,然后把这句诗与输入的关键词合并作为新的输

入,就可解码得到第二句,如此循环便可得到一首完整的诗。

“人工智能特别擅长写这种有规律的、被条条框框约束的内容,在一些简单重复性的脑力

劳动中,它具有一些先天优势。”万小军称。

能否取代人类——分工协作

创作型人工智能的优势是执行简单、重复性的创作输出,而人类可以聚焦更富创造性的智

力劳动

日本研发的人工智能创作了科幻小说《电脑写小说的那一天》,不仅骗过了所有人类评

审,还成功入围日本微小说文学奖;谷歌人工智能还可进行绘画创作,有画作被拍出了8000

美元高价……当智能机器人大行其道,人类会不会真如霍金所言“大难来临”?

“让机器具有思维与情感、学会推理和归纳,短时间还做不到。”万小军以“小南”举例,在

教小南写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可供学习的样本不够丰富,训练语料较为缺乏。而

且,因为缺乏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它写出的作品大多平铺直叙,不够生动。如果仅看几篇没

有太大问题,看多了难免会感觉单调、枯燥。

写诗机器人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万小军说,得益于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机器人

写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由于古诗中留有大量写景诗,它们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些诗普通

人猛一看“嗯,不错,挺美”,但若让对古诗颇有研究的专家审视,便免不了一番品评。另外,

它或许可以模仿得有模有样,但若交给它一个从未遇过的主题,就很难胜任了。

不仅行文相对单一,“小冰”“小南”们即便写出了美文,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啥,更谈不上

陶醉其中自我欣赏。“记者写稿时很清楚他在写什么,知道自己要表达的语义信息。”万小军

说,机器人不然,虽然它把每一个句子都写出来了,但内容是什么,它不知道也无法理解,这

是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对写诗机器人来说同样适用。

关于这点,知乎专栏作者萧瑟曾在《当AI邂逅艺术:机器写诗综述》一文中有过这样的

描述:机器诗歌生成的工作,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计算机诞生之前,就有好事者弄了

个高频诗歌词语转盘,转到哪个词就记录下来,然后连起来形成一首“诗”。这种诗自然会出现

类似“苹果吃姑娘,残红杀马特”这样逻辑不通、不伦不类的句子。当然,也可能偶然搞出佳

句。

虽然前路依旧漫漫,但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积累,人工智能的春天已渐行渐

近。“就写稿机器人而言,目前它仅能做到将一个基本的新闻事实描述清楚;一些深度、调查

类报道还必须依赖记者完成。创作型人工智能的优势是执行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创作输出,人

类可以集中精力聚焦一些更富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构建一种和谐的分工协作关系。”万小军

说。

龙源期刊网

吟诗、作赋、写稿、绘画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04:1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101525156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吟诗、作赋、写稿、绘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吟诗、作赋、写稿、绘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机器人   生成   创作   写稿   技术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