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中国历史朝代表)
成都景点导游词
成都景点导游词1
概况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成都武侯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
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
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
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
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
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
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
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
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
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
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
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__、书法精湛和诸
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刘备殿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
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
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天平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
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成都景点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
在我们国家不胜枚举的风光胜地,往往都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当大自然的
美使人心醉神迷的时候,人们常会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创造一个个神奇的故事,用
拟人的手法赋予山林河流美的寄托、道德的升华和正义的伸张。四姑娘山当然也
不能例外。
相传很久以前,西方一位山神有四个美丽的女儿,人们俗称"四姑娘"。邻近
有个恶魔想霸占四位姑娘为妻妾。山神与恶魔展开了生死搏斗,不幸被恶魔杀死。
含恨的姑娘们不甘屈辱,连夜逃走。那天夜里风雪交加,可怜的姑娘们被冻死在
逃亡途中小金县日隆关外的长坪沟里。当地的乡亲们感动于姑娘们的坚贞,深情
地掩埋了四位姑娘。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情义,姑娘们的坟茔化成了四座山峰。她
们的英灵时常显化,保佑着一方平安。四姑娘山从此成了当地的神山。姑娘坚贞
不屈的性格和血肉铸造的风光,既含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又具有男儿的阳刚之气。
她们剪下长发育成了山林,扯下衣裙化成了鲜花,摘下了项链变成了贝母,用动
情的歌声唤来了百鸟啼鸣。
各位朋友,我手上有一张景区示意图。大家看,这的确是一片原始而神奇的
风光胜地。四姑娘山是由从此向南逶迤并列的四座山峰组成。大姐、二姐、三姐、
四姐四姑娘,以主峰四姑娘为最高。她海拔6250米,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
山系的最高峰,也因与被称为"蜀山之王"7556米的贡嘎山遥遥相对,而被人们
称作"蜀山之后"。
作为王后,四姑娘有极其妩媚动人的风韵,尤其是朝晖夕彩的时候,山峦中
飘出的一层淡淡的云雾,悠然地缠绕在四姑娘修长的脖子上,宛若一段彩虹般的
纱绳,映衬得姑娘万般迷人。凝目久视,还真能看出一些王后般的高贵和白雪美
人般的矜持。
成都景点导游词3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在这里,我谨代表成都黎黎旅行社欢迎大家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来
到我们美丽的蓉城。现在站在各位面前的这个帅小伙(美丽大方的姑娘)便是大
家今后几天旅程中的导游,那就是我,我姓黎,大家叫我小黎就可以了。为我们
开车的司机姓黎,黎师傅将会和我一起,谒诚的为大家服务,希望能与大家合作
的愉快。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家尽可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
我能回去后认真总结,争取将来做的更好。最后,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几天旅
途中能玩的愉快,游的尽兴。用我们四川话说就是耍得安逸,玩的巴拾。
相信在座的各位中大部份或全部人都是第一次来成都吧,那么你是否对现在
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陌生,对即将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充满好奇呢?那么,首先让我
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后几天的行程以及成都市的概况吧(行程略)。记得刚才欢
迎大家时我提到一个词——蓉城。为什么我不是欢迎大家来成都,而是说蓉城呢,
因为蓉城是成都市的一个别名。那么,这个别名是怎么得来的呢?先不要急,让
我们从四川省的概况一步步来了解吧。
四川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居全国第5位。
其中耕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居全国第4位。四
川不仅是祖国西南的大粮仓,还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四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五大畜牧区之一。农副产品中,蚕茧,柑桔,油菜和中药材的产量居全国首位。
四川人口832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四
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藏、彝、羌、苗、回、壮、白、满、
土家、纳西、布依等14个少数民族。
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险要,西边是青藏高原,北边有秦岭和大巴山,南
面是云贵高原,惟有长江水将西边的巫山冲开一道缺口。四川由东部的盆地和西
面的高原山区组成,成都处于盆地中心,盆地面积约17万平方面军公里,是我
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我国第一级阶梯的
组成部份,其最高峰贡嘎山达7556米,是我国第二高峰,世界第八高峰。
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日
照少。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夏季一般为35度,七八月最高时可达39度。夏
季雨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四川盆地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全年日照数1000——1400小时,平均每天只有3小时左右。四川由于它特殊的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使之自古便有了“水旱从人,
不知饥谨”的美誉。
综上所述,四川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是怎么得
来的呢?据史书《华阳国志》记载,“天府”一词最早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
专门管理国家的珍宝、宝藏,由于天府一词有了上述一层含义,后人便借来比喻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域。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当
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曾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在这段话中,诸葛亮分析指出,四川虽然地势险要,但
盆地内部却全是肥沃的土地,是一块好地方,假如刘备能占领此地,便能促成帝
业。在这之后,“天府”一词便成了历代文人学者笔下四川盆地的代名词,进而
誉称四川为“天府之国”。
另外四川还被称为“蜀”,关于蜀的来历,史料中记载:蜀就是蚕,因为传
说中蜀国最早称王的人叫蚕从,再联系到四川养蚕业发展最早,所以,现在也称
四川为“蜀”。那么“四川”这个名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
用的呢?在宋朝时,宋真宗对行政区作调整,将川陕路一分为四:益州路、梓州
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
一名的由来。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通的中心。成都位
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岷江中游,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
里,人口1100多万,辖8区12市县。
至今为止,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的成都,已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
名城。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成都建城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开明王朝,当时的开
明氏九世将国都由樊乡(双流)迁到还只是一片荒地的成都,并借用西周建都的
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到岐山,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定名为成
都。
公元311年,秦国丞相张仪率大军消灭了开明氏的蜀国。秦惠王改蜀国为郡,
命张若为蜀郡守,并在此建城。据《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张若、张仪所筑的.
秦城,周围十二里,高七丈,城下修有仓库,城墙上筑有哨所、箭楼,城内建有
街坊和府衙。秦城分太城和少城两部分,太城在东,少城在西。秦城又有龟城的
别称,最早源于扬雄的《蜀本记》,本中记载:“秦相张公子所筑成都,屡有颓
坏,有龟行于此,巫师言依龟行迹筑之,而城果就”。然而,宋代时赵汴做出了
科学的解释,指出张若所筑城墙亦顺江之势,因成都地势偏东北,所以所修建筑
都为顺势而建。从今天的成都也可以看出,大部分街道还是偏向东北方的。西汉
时,成都织绵业相当发达,成为官府税收中的重要________,为了便于管理,汉
王朝特在此设立官员专门管理织绵,所以成都又被称之为“锦官城”,简称“锦
城”。
五代后期,蜀国皇帝孟昶(chang)偏爱芙蓉,命百姓在城内遍植芙蓉,每年
九月芙蓉花开之际,孟昶便率文武百官登城观赏,有一年在赏花时曾感叹地说:
“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因此,成都又留下了“芙蓉城”的
美名,简称“蓉城”。至今,芙蓉花仍是成都市花,市树为植物三在活化石之一
的银杏树。
除以上所说的龟城、锦城、蓉城外,成都历史上还被称为“车官城、羊马城
和罗城”,这些别名都与成都当时的社会发展有所联系。而成都街道的命名也与
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街道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在这条街上哪种行业居多。比如:
打金街、锣锅巷、金丝街、棉花街、署袜街、染房街、浆洗街、烟袋巷、石灰街、
盐市口、牛市口、羊市街、草市街、骡马市等等。像这样的街产数不胜数。
成都,自古民风淳朴,一年四季时节不断,民间的传统节日很多,如元宵节
的灯会,二月的青羊宫花会,三月的龙泉桃花会,四月的彭洲牡丹会,八月的新
都桂花会和十月的菊展等等。这些盛会,物资交流,名小吃展销和民间戏曲演出
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古老蜀文化的魅力。成都,自古便商业繁华,二十一世纪
到来后的今天,成都更是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成都,
必将更加美丽,更加繁华。
成都景点导游词4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
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修建刘备惠陵时,名“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
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
汉遗迹博物馆。成都武侯祠是国内众多武侯祠中唯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 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除成都武侯祠
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
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暂但却很精彩的一段,从
东汉黄巾农民起义算至三家归晋(公元184年—280年),前后将近一百年时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分
别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怌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
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
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大
分裂,大动荡,最后又重归统一的局面,三国时期,只不过也是一次而已。
在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年代,四川曾经是蜀汉政权的割据地。虽然四川地
处西南,而且势单力薄,但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大批忠良之士,为
了汉室一统天下,他们争东吴、扶南夷、出师北伐、英勇奋战,从而演绎出了一
幕幕悲壮的历史,留下来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后人千古传颂。于是,人
们就修开始修庙建祠,或者是保留古战场。从而构成了众多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武侯祠,便是众多的三国古迹中久负盛名的一处古迹。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
死后被封为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大街,庙宇坐北朝南。武侯祠始建于何时,
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的诗《蜀相》中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
城外柏森森”来推断的话,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期这
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代末年,祠庙毁于战乱。
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在清代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在旧址上修建起来的。占地面积
达到了3.7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景点导游词5
女士们、先生们:
四姑娘山整个山体延绵150公里,巍峨比肩的四大山峰风韵各存,大姑娘
5355米,二姑娘5454米,三姑娘5664米,她们被誉为"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其实这不过是做__用的遁词。因为在这片令人晕眩的美色之中,人们太怕词不达
意,干脆找个洋文,给你一个不着边际的美感,让你去想......
大家再看,四姑娘山风景由"一山三沟"组成,它们是四姑娘山、双桥沟、海
子沟和长坪沟,总面积有450平方公里。1994年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据资料表明,四姑娘山是距大城市最近的雪山型风景名胜区,它距成都
只有230公里,也就是说从成都出发只用4个小时的车程即能登临人间仙境。
山的风骨赋予了四姑娘豆古延绵的永恒。水的灵动、云的飘逸、雾的弥漫又
让四姑娘山充满了动感、充满了生命的韵律。
四姑娘山的风光笼罩着仙气,居住在这里的人家,仿佛世外桃源。景区内生
活着藏、汉、回、羌个民族,约2500人,藏族是这里的主要民族。
当我们进入景区后可以看出,农舍村寨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山地生活特征,学
术上将这一特征称为嘉绒藏族文化。景区内的嘉绒藏族住着石块砌成的碉楼,室
内安置着锅庄,信仰藏传佛教。浓郁的宗教气氛和锅庄文化随时都让旅客感觉到
别样的风情、别样的韵味。
源远流长的嘉绒藏族文化为这里的百姓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情致。在四姑娘山
域,他们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成都景点导游词6
各位游客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被誉为“蜀汉第一古镇”的千年古镇——黄龙溪。我是大
家今天的随行导游龙川,大家叫我小龙就可以了。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很高兴能为大家竭诚服务。大家
不远万里,带着一份对祖国的热爱,对四川震后旅游的一份关心,从遥远的澳大
利亚而来,着实让小龙感动不已。鉴于大家马上又要踏上回乡的旅途,旅游时间
有限,那我将主要带领大家参观黄龙溪核心旅游区的正街以及古码头。
(西寨门——→滴水漫滩)
黄龙溪位于成都市区西南方28公里处的双流县,凭借双流机场便捷的交通
区位,黄龙溪越来越受到入境游客的亲睐。其实远在三国时代,黄龙溪就以交通
便利、商贾云集而出名,锦江水和鹿溪河水在此交汇,绵延途径乐山、宜宾并最
终汇入长江。黄龙溪旅游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古”字。除了历史悠远,它的古
街、古庙、古榕树、古衙门、古码头均向慕名至此的游客们述说着她的千年古韵,
而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黄龙溪七条古街之一的正街呢,则是这些景点的集中展示
区,真所谓“一街三寺庙,悠远佛文化”啊。
(滴水漫滩——→唐家大院——→古龙寺)
有一首歌唱得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旅游爱好者们从来都会对目的地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极大地兴趣,我想大家也应该
对脚下的黄龙古街充满好奇了吧!古街虽然历经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仍
保留完整。街面全由青石板铺就,街面平均宽度3.44米,就相当于汉代的两架
马车并驾齐驱,可见当时黄龙溪的繁华程度。街道两旁廊柱排列有序,现共有明
清民居76套,大部分为一楼一底。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中国五大传统最具乡
土风情的住宅形式呢?well,分别是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云南
的“一颗印”、客家的“围龙屋”和广西的“干栏式”。其中广西壮族的干栏,
又叫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在古镇大家也可观赏
到临江傍水而筑的体现古蜀民居“干栏”文化特色的“吊脚楼”建筑风格。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气势宏伟,位于正街南首、坐西向
东的寺庙呢,就是黄龙溪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龙寺了。你别看它门洞低矮,
视野狭小,进去你就会发现古龙寺场院宽阔,建筑物错落有致。那古龙寺到底有
哪些值得我们一游呢,那我们进去一看究竟吧!古龙寺以古寺庙、古戏台、古黄
角树“三古”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一大特色。
正门上即为戏台,又名万年台,据说是黄龙溪原有九个戏台中仅存的一个,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戏台与标准的戏台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对啦,标准的戏
台两旁还有两个类似耳朵的建筑物,名叫耳楼,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呢,这里没
有建造。戏台前,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呢,就是过去人们集会、交易、看戏
的院坝。大家不难发现,院坝南北各有一棵据考有1700多年的黄葛树。北边一
株树干分岔处的中央有约二尺见方的小庙,供奉着“黄葛大仙”,传说只要摸摸
树身,即可消灾祛病。南边古榕树,盘根错节,其下严密包裹着一座小土地庙。
这两棵古树,庙骑树、树裹庙,堪称天下一绝。黄葛树主要产于我国华南、西南,
川西栽培最佳。因其耐寒,是最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之一。另外,它还是重庆
直辖市的市树。黄龙溪古榕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
叫阿西,她救了一只小鹿。小鹿是南极仙翁的守山童子,感激阿西姑娘的救命之
恩,求了一颗水珠解当地的旱灾。但水珠不慎被旱龙吃了。小鹿童子于是勇杀旱
龙,旱龙死后,成了可润万年的河水。小鹿童子最后也死了。人们见到山上一股
赤水流入河水,那是小鹿童子的血。这就是古镇以前叫“赤水”的由来。阿西姑
娘则变成了古榕树,守在河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两个,把河水叫做鹿西河,叫
着叫着就成了鹿溪河。
诶,不知大家有没有听到寺内正殿不时传来的木鱼敲击声呢,在古龙寺,佛
教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可是你们知道和尚们每天必颂的是什么经文吗?对啦,
看来这位朋友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简称心经,是佛
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被认为是般若的核心,
佛法的心要。全经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既阐明
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也显示出了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走过正
殿,我们就来到了佛寺中供奉佛祖的大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
核心建筑,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
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
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细心地朋友可以发
现,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
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但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
并不完全相同。
好了,游客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就去参观与古龙寺一墙之隔的“三县衙门”
吧!据资料介绍,民国以来这里是华阳、仁寿和彭山三县的联合执法机构,故称
“三县衙门”,它始建于清代,初为总爷衙门,职责有三:一是民事管理,二是
堰务管理,三是治安管理。说到衙门,大家也许会联想到大堂之上一块匾曰“正
大光明”或者“明镜高悬”,大堂之下是昏庸的县太爷、奸诈阴险的师爷和凶神
恶煞的衙役。一部天下衙门史,其实就是一部官欺民、官害民的赤裸裸的血泪史,
真所谓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但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进去亲
身感受下古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狭路相逢利字当先”的衙门吧。
大家请看大门楹联,上写到“黄龙宝山伸出龙爪抱鸡翅,白马临江勒转马头
望虎岩”,联上的六个地名巧妙的说明了衙门的管辖范围,那大家可否猜出是哪
六个地名呢?呵呵,有点难吧,那等会儿我们出来的时候再让小龙告诉你们吧,
大家请里面走。一进大门,大家是不是被眼前的白色脚印给吸引住了呢?大家不
妨一试,看自己的脚是否于其大小相仿。据说,这个脚印是古代华阳、仁寿两县
的交界,现在我们脚踏两界,是不是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呢!
为增强衙门的吸引力度,规划时还在衙门走廊两侧墙壁上挂有历年来在黄龙
溪所拍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的剧照。江洲田园风情浓,远处山丘树荫绿,自
1983年来,先后有180多部电影在此诞生,所以古镇又被誉为“古镇好莱坞”。
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市建筑仍然保
存完好,集山、水、城于一体,体现了古人依托自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人
居环境,并在1990年由中国贸易总公司出版的刊物《古镇黄龙溪一瞥》中系统
亮相全国,现在它已是全国十大名镇之一,成都市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省级历
史文化名镇,并在去年5月5日并评委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了弘扬优秀的
民族文化,更好的展示三县衙门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发展黄龙溪的旅游事业,
在三县衙门的原址上还开辟了黄龙溪出土文物、民俗文物展览。衙门内放着许多
古代公堂用具,大家可尽情观赏,而且还可在高堂之上合影,过当一回县官的瘾
儿。这里呢,大家将有十分钟的自由安排时间。
今天正值黄龙溪一年一度的放生节。放生节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每逢正
月初八,农历4月15号,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的日子。每年这一
天,人们专心转经朝佛,并把通过超度和念经教化之后的鱼等动物洒上净水,经
过念经祈祷之后放生。有意思的是人们在上游放生,下游就有渔人用渔网打捞。
在藏族,这一天也称为穷人节,很多小商贩停止营业,装扮成乞丐,整个沿街都
会有人给钱。
好了,游客朋友们,接下来呢,我们将出古龙山门,一睹正街的传统手工艺
蜀锦;品尝美味小吃陈麻花;体验金戈铁马,齐发诸葛连弩;感受潮音寺、镇江寺
的悠悠佛思;追忆黄龙古战场等。好了,我们出发吧!
成都景点导游词7
我们进景区看到的第一个池子叫迎宾池,它并不大,池底花花绿绿的,而且
池子的中间有棵小树,这就更突出了池子的美丽。之后我又看了几个连在一起的、
形状类似的水池,但池底的颜色却各不相同,各有千秋。近看,像一朵;远看,
又像色彩波澜的大海,波浪起伏,颇为壮观。
登上黄龙第二台阶,就到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洗身洞。溶洞位于一堵
40米宽的钙华挂壁下部,洞高约1米、宽1.5米,进洞1米处,布满了浅黄色、
乳白色钟乳石。洞口水雾弥漫,飞瀑似幕,传说是仙人净身的地方,不育妇女入
洞洗身喜得贵子。这些传说给洗身洞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洗身洞到婆萝彩池,有一道长约1500米,宽70-120米的钙华流,在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中最壮观、最长、色彩最丰富,称为“金沙铺地”。左侧
是盆景池,由一组近百个水池组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
势而变,堤联岸接,活水同源,顺势层叠;池底呈黄、白、褐、灰多种颜色,池
面澄净无尘,望若明镜;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翠柏盘根,山花含笑,野
果缤纷。这一片绚丽的景观,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盆景,使园艺师们也叹为观止。
黄龙景区的海拔分布在3000~4000米的地方,由于我对高原的反应很厉害,
所以走起路来就比较吃力,不时地要停下来休息,这样我就没有到达黄龙的最高
处五彩池。我非常遗憾没能登上黄龙景区的最高处,当然就没有看到向往以久的
五彩池和黄龙寺了。不过如果有机会再来黄龙,我一定会把所有景点都看到。
成都景点导游词8
女士们、先生们:
沿着岷江,我们且行且看。让我们先将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
封存在记忆中,一起来揭开天府之国目前还鲜为人知的又一层面纱,可好?
多少次我们带着旅行团沿着这条深沟直奔主题,从奔腾咆哮的岷江中游开始
我们的逆流而上,岷江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时而温存,时而暴躁,直到我们冲
上贡杠岭,捏住它的源头。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我们着实难以将那源泉
与眼前的江涛混为一谈,就着眼前这股雄浑的江水,你能设想出那源头纤细、柔
弱的曲线吗?
多少次我们带着旅行团就从这条公路上飞奔而过,我们追随着美,遵循着广
告的宣传,飞奔九寨沟、黄龙,去品赏那令人晕眩的景致。在绿影、青山、碧水、
蓝天的仙境里面,我们常常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满足感,发出极限的赞叹。
直到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带团去四姑娘山以后,才渐渐品出了山水之美的多元
性。美的层次感是如此的鲜明和不可比拟。拿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相比是不明智的。
就像不能将维纳斯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相比一样。美是美人们的共性,而
韵味则蕴含着太大的学问了。
你看,我这张嘴,这真叫环顾左右而言他。好了,话分两头,我们现在走进
了我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沟。群山涌翠,一路清新,优美的风光想是已让
各位感到了大自然魅力的吸引,急于观赏这梦寐以求的大熊猫家园。很抱歉,在
我们的行程计划中,卧龙保护区的参观游览是安排在返程的时候,今天只停车进
餐,餐后继续向四姑娘山景区迸发。这里还是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四姑娘山,至于
卧龙的情况也就只好容当后表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四姑娘山奇特的山形地势。在中国"三级台地"的地
理构造上,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峙西方。当它急剧下行迈向第二台地的时
候,在其东南边缘剧烈沉降,形成了罕见的深切峡谷地带。美丽的四姑娘山就位
于这种大起大落的峡谷之中。她的峰谷落差多数在3000米以上,从终年积雪的
冰川奇峰,到森林草甸湖泊溪流,奇特的地质构造,使这里成了山峰的博览会,
沟壑的陈列馆。
成都景点导游词9
第一天,我们去了都江堰,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是李兵父子俩修
的,快多年了呢!这个都江堰可不简单,他可以防洪、防旱的。岷江被分为内江
和外江,外江流入长江,内江流入稻田,非常巧妙吧?防旱的时候,水只流到内
江,防洪的时候,水既流到内江,也流到外江。都江堰真是巧夺天工,造福后代
呀!
路边的野花在空气中散发着清香,我们走在都江堰静静的江边,一边走一边
不感叹着古人的伟大。
城隍大殿是城隍爷审案的地方,小鬼是负责把鬼魂抓回来的,如果有罪,就
到阎王爷的十殿去报到,如果没罪,就放了他。
我们第二天去了青城山,青城天下幽。里面的确非常幽静。那里的树木高大
挺拔,山谷深不见底。到了半山腰,我和妈妈诗兴大发,妈妈出了上联:“深山
幽谷有仙人”。我脱口而出就对出下联:“青城仙观飞仙鸟”。而老爸对的是“都
江水涛拜二王”唉,缺了点儿诗情画意,男生就这样。
第三天我们又去了峨眉山的金顶,到了上面,我们第一个看到的是金色的十
面佛,他很高,他的坐骑是大象。十面佛用慈祥的微笑看着我们,彷佛在说:“阿
弥陀佛,你们玩儿得开心吧!”跟十面佛一样,大殿的屋顶也是金色的。在阳光
照耀下,金顶和十面佛金光灿灿,散发着神圣的光芒。
一阵仙风吹过,风涌云起,这时候云海像无边无际的海洋,云雾扑面而来,
十面佛和金顶周围仙雾缥缈。这不就是人间仙境吗?
青城的幽,峨嵋的秀,岷江的水,都让我流连忘返。什么时候再去看看呢?
成都景点导游词10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武侯祠观光游览!
武侯祠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武侯祠,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
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武侯祠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
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
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殿内塑的`是
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
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
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
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武侯祠门前。
祝大家参观愉快。
成都景点导游词11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您们光临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
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
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
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
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
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
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
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
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
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
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
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
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
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
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2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
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
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
公元前320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
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
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
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
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
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
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
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________。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
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
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
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
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
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
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
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
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
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
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
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成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艺之乡。蜀绣、蜀锦名满天下,列入中华四大名绣、
四大名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艺独特,为历代传世名品,近代汉墓
出土的文物中许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证;唐代成都出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
声乐界视同珍宝;成都的印刷业在宋代是全国三大印刷业基地之一,有“宋时蜀
刻甲天下”的赞誉,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有五代时期成都的木刻“历书”,
为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印本;成都的造纸业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
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文人诗客视为上
品。成都的金银丝制品、竹编、草编、也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拥有辉
煌的文明历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办了中国第
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
成都市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位,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
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代词人欧阳炯、绘画大师黄筌、宋代学者《资治通鉴》
副主编范祖禹、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长庵、清代著名的
“儒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艾芜、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当然,
造就成都文明史的还有历史上众多的外来名臣、文士的巨大贡献,成都是历史上
文化名流汇集之地。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韦庄、陆游、大文豪苏轼
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遗产,使成都的发达文化享誉国内
外。
除开刚才已说过的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之外,还有以原始森林、飞瀑流泉、
高山天景和雪山草场为特色的大邑西岭雪山;奇险深幽,生态原始的彭州九峰山
景区;凝幽滴翠,美自天然的崇州九龙沟;湖山澄碧、曲折幽静的蒲江朝阳湖;丹
霞山景、世外仙原般的邛崃天台山,以及金堂的沱江风光、龙池的山林奇观等等,
都是爱好游山玩水的旅游者观光游览,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成都平原的农村田
园风光富饶美丽,民俗民风,遗存丰富,别真情趣,是天府风光中令人瞩目的一
大胜景。大邑县的刘氏庄原,郫县的友爱乡,龙泉的书房村,是开展“农家乐”
和田园风光游的好去处。
亲爱的朋友,不管您喜欢什么,在成都您都可以找到满意的去处。想观花,
这里有龙泉驿的桃花节、彭州的牡丹节、新都的桂花节;想游湖,这里有风景秀
丽的朝阳湖、龙泉湖、桂湖和白塔湖;要登山,这里有奇峰怪石的龙门山,险峻
雄奇的天台山、花果飘香的龙泉山;要游园,这里有浓缩世界主要景观的世界乐
园,望江公园和人民公园;想感受成都传流的民居文化的韵味,您可以走进一条
条由无数四合院连接起来的大街小巷;想领略乡间小镇质朴、宁静的自然风光,
您可以到双流黄龙溪古镇、那里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古战场、古建
筑、古文化融为一体,还是“中国火龙之乡”;想观戏,您可以步入戏院欣赏川
戏、听那委婉动听的高腔,看那变幻莫测的“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技表演;
想品茶,您可以到一间间各具风格的茶馆、茶楼。四川茶馆的特殊氛围,盖碗茶
具和高超的掺茶技艺,会使您感受到浓浓的成都茶文化的气息;想吃川菜,成都
是正宗川菜发祥地,川菜馆遍布全市,名师荟萃,品味正宗;想吃小吃,成都小
吃“驰名中外,品种繁多。色鲜味佳,物美价廉,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赖
汤园、韩包子、夫妻肺片等都是成都“小吃”的传统名品,而近年崛起的“火锅”
正后来居上,风靡一时。总之一句话,“吃在成都、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
为旅游爱好者的共识。
朋友们,近几年来,成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部
大开发,使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成都将以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更良
好的旅游环境,更优质的旅游服务,迎接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的到来,我们
相信大家的成都之旅一定能获得圆满和愉快的感受。
谢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03:1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983392819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成都景点导游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成都景点导游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