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虚心纳谏)
116
汉字汉语研究
2020年第
3期
(总第
11
期
)
《
楚辞•九章
・
惜往日
》
校读一则
侯瑞华
(
清华大学中文系
)
提
要
《
楚辞•九章•惜往时
“
乘泛渝以下流兮
,
无舟楫而自备
”
一句,其中的
“
备
”
当读为
“
浮
”
,
指乘舟顺流而下,没有舟楫任其漂浮
。
这与前句所言的乘马无辔衔
而任其自行,都是为了说明
“背法度而心治
”
的危险而举出的生动比喻
。
关键词楚辞惜往日校读
《
楚辞
•
九章
•
惜往日
》
:
“
乘骐骥而驰骋兮
,
无辔衔而自载
。
乘泛汹以下流兮,
无舟楫而自备
。
”
对上引句子的解释
,
以往屈学诸家多有讨论
。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原文
的
“
骐骥
”
是否有讹误;二是句中“
载
”
和
“
备
”
的含义。
首先是
“
骐骥
”
的问题
。
王逸
《
楚辞章句
》
注云:“
如驾弩马而长驱也
。
不能制御,
乘车将仆
。
”
洪兴祖在
《
楚辞补注
》
中则注云:
“
骐骥,骏马也
。
”
朱熹
《
楚辞集注
》根据
王逸之说
,
怀疑原文
“
恐当作弩跆
”
。
近世汤炳正
(
1988:362
)
对此有很好的解释
:
以
“
鹫马
”
训
“
骐骥
”
,
王逸虽迂腐
,
亦不至如此
。
洪氏
《
补注
》
只云:
“
骐骥
,
骏马也
。”
如王注原作
“
骏马
”
,
则洪氏不必补释
;
如王注
“
鹫马
”
系误字,则洪氏
当考别本异文而正之
,
岂能不着一语
。
因此
,
王逸
《
章句
》
所据之汉代传本
,
正
文或作
“
棄骐骥而驰骋兮
”
。
因为
“
棄骐骥
”
,
则当然是由于“
驾鸯马
”
,
王注并不
误
。
而且洪氏所见之本似亦当作
“
棄
”
而不作
“
乘
”
,
故对王注未与更正
,
只作补
充
。
今本作
“
乘
”
,盖浅人据
《
离骚
》
“
乘骐骥以驰骋兮
”
句而误改
;
而且
“
乘
”
之
古写作
“
築
”
,
亦与
“
棄
”
形相近
,
故又以形近而与
《
离骚
》
句相混同
。
总之
,
王逸
注
“
如驾鹫马而长驱也
”
,
即释正文
“
棄骐骥而驰骋
”
,并非误释或误字
。宋玉
《
九
辩
》
有云:
“
却骐骥而不乘兮
,
策鸯胎而取路
”
,盖即袭
《
惜往日
》
“
弃骐骥而驰骋
”
二句之意
。
-
116
-
汉字汉语研究
2020/11/3
15:45:39
117
对于第二个问题
,
何剑熏
(
1984:106
)
曾言:
“
这里
,
主要的是一个'载'字
,
一个
'备'字
。
如果将此二字释妥
,
此段的意思就当成为活局
。
”
然而诸家于此正颇多异说
。
“
载
”
字姜亮夫(
1987:522
)
云
:
“
读为
《尚书
》
'载采采'之载
,
事也
。
”
何剑熏(
1984:106)
则以为:
“
此处载字
,
为灾字之假
,
当为灾害之意
。
”
对
“
备
”
字的解说也主要有两种
。
一是谭介甫
(
1978:581
)
云:
“
备
,
疑假为服
。
《
说文
》
:'服
,
用也
,
一曰车右麟
,
所以舟
旋
,
从舟
,
艮声
。
’
按艮
、
备
,
韵纽皆同
,
故可通假
,
此服当取舟旋之义
。
”
二是何剑熏
(1984:106)
说:
“
备
,
假为覆
。
…
…
此言驾骏马而无衔辔
,
乘泛汹而无船棹
,
必然要遭
受灾害与翻没的意思。
”
梳理以往诸说
,
我们认为各家说法主要有两个问题:第
_,
两句话的重点不仅仅
在马的良劣和船的好坏
,
更在于
“
无辔衔
”
和
“
无舟楫
”
。
第二
,
“
载
”
和
“
备
”
的所指
应该与乘马和乘船有关
,
不能脱离句子本身的语境来解释
。
汤炳正
(
1988:363
)亦将
“
备
”
读为
“
服
”
,
不过他对语境的分析非常正确
。
其说谓:
故屈赋
“
无舟楫而自服
”
,
即谓
“
乘泛潸
”
时无
“
舟楫
”
而自运行也
,
犹马之
无
“
辔衔
”
而载重自驰也
。
否则“
自备
”
与
“
自载
”
不相应矣
。
乘马需要用辔衔来控制,乘船也需要用舟楫来控制
。
如果没有辔衔和舟楫,
那
么马和船就会失去控制
。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
“
自
”
字
。
在乘马驰骋和乘船下流的
过程中
,如果人对马和船失去控制
,
那么马和船就只有自己运行
,
这自然会带来颠覆
的危险
。所以句子中的“自载
”
就是指任马自行
。
吴孟复
(
1986:88)
在注
“
无舟楫而
自备
”
时也指出:
“
这句言既无舟
,
又无舵
、
桨
,只乘筏排
,
任其自行,而无不虞之备
o
”
将该句理解为
“
任其自行”
,
十分正确
,
这也和前句所言无辔衔而任马自载相对
。
但
是
,
“
服
”
尽管有
“
服牛乘马
”
“
服马
”
的用例
,
却未见有作为舟船运行的意义①
。
那么
句子中的
“
备”
该作何解呢
?
我们认为应当读为
“浮
”
。
“
备
”
是並母职部字
,“
浮
”
为並母幽部字
。
职部与幽部关系密切
,
如
“
伏羲
”
文
献中又作
“
庖牺
”
,
“
伏
”
为並母职部,而
“
庖”
则为並母幽部
。
清华简
《
金滕
》
简
3
“
尔
毋乃有备子之责在上
”
,
“
备
”
字今本
《
金滕滩呸
”
,
《
史记噜周公世家滩
“
负
”
。
“
丕
”
为滂母之部
,“
负
”
为並母之部
,
三字古音俱近
。
而
“
不
”
声字与
“
孚
”
声字可相通
,
如
《
诗
经•周南•荣苜
》
“
采采荣苜
”
,
《
逸周书
•
王会解》
作
“
檸苜者,
其实如李,食之宜子
”
。
此外
,
“负
”
与
“
孚
”
亦可相通
,
如《
诗经•小雅•小宛
》
“
辣嬴负之
”
,
马瑞辰(
1989:637
伝:
①
《
说文
》
分析
“
服
”
字从
“
舟
”,
但从甲骨文来看
,"服
”
字本来并不从
“
舟
”
,
而是从
“
凡”
。
由
于
“
凡
”
与
“舟
”
形体相近,金文中
“
服
”
字开始讹变作从
“
舟
”
。
相同的情况如
“般
”字本从
“
凡
”
,
后
来也讹变为从"舟
”
。
至于
《
说文
》引一说
“
所以舟旋
”
,应是据巳经讹变的字形为说
。
此外
,
王筠
《
说
文句读》
指出
:
舟旋'即'周旋
'
,
《
考工记
》
'故书舟作周'
。
”
因此,
无论是字形本义还是在语言中
的实际表达
,
“服
”
都与乘舟驾船没有关系
。
2020
年第
3
期
•
117
•
2020/11/3
15:45:39
118
“
负之言孚也凡物之卵化者曰孚
,
其化生者亦得曰孚
。
”
这样来看
,
“
备
”
读为从
“
孚
”
得声的
“
浮
”
在通假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
“
浮
”
指舟船在水上的运动
,
如
《
淮南子-主术训
》
:
“
舟浮于水
,
车转于陆
。
”
而在
《
楚辞
•
远游
》
中恰有
“
自浮
”
一语:
“
览方外之荒忽兮
,
沛罔象而自浮
。
”
王逸
《
楚辞
章句
》
注云:
“
水与天合
,
物漂流也
。
”
汪暖
(
2017:272
)
云:“
自浮,谓漂泊不定也
。
谓
游览四方之外
,
慌惚眩目
,
而使人若泛泛于水中
,
漂泊不定
,
无足以为乐也
。
”
所谓的
“
漂流
”
或者
“
漂泊不定
”
,
都是指舟船任其自行,随水而沉浮
。
特别是
《
哀郢
》
中还有
“
将运舟而下浮兮
”
这样的表述,正可与
“
乘泛汹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
浮
)
”
一句
相比照
。
此外,
《
哀郢
》
的
“
过夏首而西浮兮
”
,
王逸
《
楚辞章句
》
注云:
“
船独流为浮
也
”
,朱熹
《
楚辞集注法:
“
浮
,不进之而自流也
”
,
他们对
“
浮
”
字的把握都是很贴切的
。
因此
,
“
乘泛汹以下流兮
,
无舟楫而自备(
浮
)
”
,就是说乘着泛汹顺流而下
,
没有舟楫
足以掌控船只而任其漂流自行
。
“
无辔衔而自载
”
与
“
无舟楫而自浮
”
正是性质相同的一对比喻
,
驾马乘舟而处
于这种情况之下
,
岂能不发生颠覆的危险
?
而紧接着这两句话
,
文中说道:
“
背法度
而心治兮
,
辟与此无异
。
”
僻
”
通“
譬
”
,
譬喻之意
。
屈子正是以这一对显而易见的比
喻,来说明
“
背法度而心治
”
的危险
。
然而良言正谏得不到采信,
“
惜壅君之不识
”
!
参考文献
[
汉
]
王逸
(
撰
)
黄灵庚
(点校
)
2017
《
楚辞章句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宋
]
洪兴祖
(
撰
)
黄灵庚
(点校
)
2015
《
楚辞补注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宋]
朱熹
(
撰
)
黄灵庚
(点校
)
2015
《
楚辞集注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明
]
汪
夔
(
集解
)
熊良志等
(点校
)
2017
《
楚辞集解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清]
马瑞辰
(
撰
)
陈金生
(点校
)
1989
《
毛诗传笺通释
》
,
中华书局
。
何剑熏
1984
《
楚辞拾瀋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姜亮夫
(
校注
)
1987
《
重订屈原赋校注
》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谭介甫
1978
《
屈赋新编
》
,中华书局
。
汤炳正
1988
《
楚辞类稿
》
,
巴蜀书社
。
吴孟复
(
注
)
1986
《
屈原九章新笺
》
,
黄山书社
。
(
责任编辑:董艳艳
)
•
118
•
汉字汉语研究
2020/11/3
15:45:40
reasonable
in
the
investigated
text
and
in
other
volumes.
Key
Words:
zhiye
(
枝掖
)
,
zhiye
(
枝械
)
,
branches
and
leaves,
specious
HOU
Ruihua,
A
Proofreading
Note
on
Xi
Wdngri,
Jiuzhang,
Chu
Ci
(
《
楚辞
・
九章
・惜
往日
》
)
The
bei
(
备
)
in
cheng
zhou
Ju
yi
xialiu
xi,
wu
zhouji
er
zibei
(
乘泛汹以下流兮
,
无舟楫而自备
)
in
Xi
Wangri,
Jiuzhang,
Chu
Ci
(
《
楚辞
•
九章•惜往日
》
)
should
be
read
as
沧
(
浮
)
,
which
means
floating
down
the
stream
by
taking
a
boat
withoutpaddles.
This
ntence,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
line
which
means
riding
a
hor
free
of
reins
and
snaffle,
shows
vivid
metaphors
to
illustrate
the
danger
in
thatyott
turn
your
back
on
all
sanctions
and
let
your
sole
heart
rule.
Key
Words:
Chu
Ci
(
《楚辞
》
)
,
加
Wangri
(
《
惜往日
》
)
,
interpretation
SU
Haohao,
Interpretations
and
Analysis
of
Ji
ShyiaoYe
(
讥失教也
)
in
the
Zuo
Zhuan
(
《
左传
》
)
The
ntence
of
ji
shijiao
ye
(
讥失教也
)
from
the
First
Year
ofYinGong
(
隐公
)
in
the
Zuo
Zhuan
(
《
左传
》
)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Jing
(
经
)
.
All
the
extant
versions
are
the
same
in
China,
but
there
is
no
jz
(
ill
)
in
the
similar
ntence
in
the
volume
of
the
Kanazawa
Library
in
Japan.
According
to
the
version,
the
usage
of/i
(
讥
)
in
the
Zuo
Zhuan
(
《
左传
》
)
,
and
Du
Yu's
(
杜预
)
habits
of
annotating
the
Zuo
Zhuan
(
《
左传
》
)
,
the
original
ntence
should
be
the
one
in
the
Kanazawa
Treasury
text,
thus
the
original
text
was
cheng
zheng
bo,
shi
jiao
ye
(
称郑伯,失教也
)
.
The
word
Ji
(
讥
)
in
the
extant
versions
in
China
might
have
been
added
by
the
later
generations
affected
by
Du
Ws
(
杜预
)
annotation
and
then
entered
the
text
mistakenly
when
people
made
private
copies.
Key
Words:
Zuo
Zhuan
(
《
左传
》
)
JZ
(
讥
),
Kanazawa
Library,
Du
Yu
(
杜预
)
(
英文审校:张雯冯晓瑞
)
•
128
・
汉字汉语研究
英文摘要
.i
ndd
128
2020/11/3
15:45:03
本文发布于:2024-03-11 00:1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87267544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