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钓鱼湾)
武汉民俗
一、除夕凌晨吃年饭
我国人民十分注重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
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安排在除夕的凌晨。
这些人家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就忙着办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九日进入高潮。
这一天,所有该炖、该煮、该炒、该炸、该蒸的菜肴,都要制成半成品,并把年饭要吃的菜肴
准备好。每样菜都象征一个好兆头,如一个熟猪头代表“福”,大块熟猪肉代表“禄”,用笋
丝、粉丝、胡萝卜丝加上黄花、木耳、香菌、芹菜等一起炒成的素什锦代表“寿”,用肉丸、
鱼丸、豆腐丸象征“三元及第”(武汉人“丸”字发音为“元”),用油炸全鱼象征“年年有余”
等。烹制好这些菜看,已是深夜时分。讲迷信的人就在“转钟”(武汉土话,指时钟转为零点)
以后供神祭祖,然后吃年饭。全家老少,欢聚一堂,边吃过谈,欢声笑语,持续几个小时,一
直闹到东方发白,天光大亮。这也是个彩头,叫做越吃越亮,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
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乐,开始拿碗筷时要注意,拿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如果每
人都分得了碗筷,还有剩余的,那就意味着来年要添人进口;如果缺碗少筷,就会结这顿年饭
罩上阴影,因为讲迷信的老人认为这预示着他们在来年将面对不幸。
二、武汉人很爱喝场
武汉饮食最具特色的菜肴是排骨煨藕汤。武汉人很爱喝场,一星期没喝场就感到好象“渴
了油”,即肚子里没有油水。所以,排骨在许多地方群众买得比较少,价格很便宜,而在武汉
排骨价格有时会高过肉价,人们半夜起床去排队买排骨的现象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
三、武汉人“过早”
“过早”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
武汉地处华中,风俗习惯融汇东南西北,于是有了“俗具五方”的说法。
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武汉地区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
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汉口向来以商业繁华著称。早上,人们就要匆匆赶到集市,
来不及在家用早餐,就在小吃店用餐。“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
枝词》中。直到今天,武汉人仍然保持了这一习俗,并且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武汉
三镇的特殊地理分布,人们工作、学习的场所与居住区距离的增大,这种“过早”的习俗呈增
强的趋势。武汉的小吃店极为发达,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生意兴隆,食客盈门。武汉的早点不
仅方便省时,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
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干稀兼有,美味可口。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3块钱,就可以舒
舒服服填饱肚子。据说,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
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怕面发馊普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
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
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
佐料后,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
说“热干面”。此后热干面便渐渐成为武汉人“过早”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武汉的热干面与
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早年间人
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
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
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远近闻名,这里的三
鲜豆皮不仅馅中有肉、蛋、虾仁,还有猪心、猪肚、冬菇、玉兰片、叉烧肉等,制馅讲究,煎
制精细,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面窝是一种以米粉
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
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武汉早点食品丰富多样、经济实惠、味道可口。除了上面提到的豆皮、热干面、面窝外,
还有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老谦记的炒豆丝、田恒启的糊汤类粉等。 武汉人"过早"
的吃相也很有趣:有的蹲着吃;有的站着吃;有的边走边吃;有的一家数口一块吃,吃完各奔
东西。在街头、在候车处、在轮渡上,到处可见这种“过早”的武汉人。你也如此,我也如此,
大家彼此彼此,并不觉得失“风度”。
户部巷早点一条街:长仅150米的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多年经
久不衰。这条百年小巷在清朝因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这里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
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
的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
四、喜闻乐见的舞龙表演
古人把龙视为祥瑞之物,尚能行云布雨,因此,每年春节玩灯舞龙,其意在于希望新的
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玩龙灯在蔡甸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分高龙和滚龙两种。高龙多以黄陵、军山、常福、大
集、山等地为常见;滚龙则以永安、侏儒、玉贤、蔡甸、新农等地为盛行。
高龙:亦称“节子龙”,由能工巧匠用篾扎纸糊而成。龙头呈“乙”字形,高丈余,口内
含珠,下颌置须,首尾按一年12月而定共设12节,润年照加。各节内置烛一支,由1人单独
而举。龙尾为凤尾形。高龙多在夜间玩耍,在锣鼓声中由1人持珠戏引,持龙头者则随着龙珠
上下舞动,做出旋转、打窜、翻身等高难动作;龙身各节也随之左右翻转,逶迤如飞,给人以
活灵活现的感觉。
滚龙:是将龙头、龙身、龙尾用篾扎好后,将绳子连成一体,再以黄色或青色的布做成尺
余的圆筒将其套上,粘上鳞甲,使其形如其真。龙身一般为24节,全长13余丈,无照明装置,
各节均用木棍高举,由24人执舞,多在白天玩耍。玩耍时,在锣鼓的伴奏和人声的喝采声中,
由1人持珠戏逗,龙头则随其上下来回晃动,龙身也伴其做出翻滚、缠绕、起伏、穿行等精彩
动作,惟妙惟肖,让人目不暇接。
不论高龙滚龙,舞龙者都是统一身着与龙同色的服饰,头系绸巾,腰缠彩带,使之与龙浑
然一体。玩龙灯是一种集体运动,表演者须动作敏捷,节奏协调,配合默契,首尾连贯自如。
解放前,龙灯多由各地头人举办,从正月初一起,即沿村或沿街舞弄,在为村民拜年的同
时,也可获得烟酒等物的馈赠。建国后,高龙少有面市,域内常见龙灯多为滚龙。20世纪80
年代,蔡甸粮食局、镇建筑、汉乐村、新农等地的各色滚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进入90年代后,
新农、侏儒、永安、蔡甸、大集、山、军山等地常有舞龙活动,其中,数蔡甸汉乐村的龙灯最
为精彩壮观。每遇大型活动和年节,都可看见他们的精彩表演。他们不仅能站着玩,跪着玩,
躺着玩,而且还能变换出各种队型和花样。因此,曾多次赴市参加“百龙闹江城”活动,并在
全市舞龙比赛中获得金奖。近年来,大多数街、乡镇相继出现高龙,每年参加蔡甸区春节踩街
活动,给城乡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五、横渡长江
武汉地区大型横渡长江活动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
后写下著名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横渡长江因之闻名于世。
至今,武汉以举办了29届横渡长江活动,并与1991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横渡长江节",
以"横渡长江"为中心,举行系列商贸交流和大型艺演出等活动。广邀四海嘉宾云集武汉,畅游
长江,观光三镇,领略古楚文化,感受今日文明。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18:1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657942815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武汉民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武汉民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