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日本工业大学)
孔子家语·弟子行原文
【原文】
卫将军文子①问于子贡曰: 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
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 子
贡对以不知。
文子曰: 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
子贡对曰: 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
文子曰: 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
子贡曰: 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②,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 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
子贡对曰: 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孔子说
之以《诗》曰: 媚兹一人,应侯慎德。 永言孝思,孝思惟则。 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
不失厥③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论其材曰:
有土之君子也,有众使也,有刑用也,然后称怒焉。匹夫之怒,唯以亡其身。 孔子告之以
《诗》曰: 靡④不有初,鲜克有终。
1
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治戎,是仲由之行也。孔子和之以
文,说之以《诗》曰: 受小拱大拱⑤,而为下国骏庞,荷天子之龙。不憨不悚,敷奏其勇。
强乎武哉,文不胜其质。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⑥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 好
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 其称之也,曰 宜为国老 。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子曰: 礼经
三百,可勉能也;威仪三千,则难也。 公西赤问曰: 何谓也? 子曰: 貌以傧礼,礼以
傧辞,是谓难焉。众人闻之,以为成也。 孔子语人曰: 当宾客之事,则达矣。 谓门人曰:
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
人也,无所不信;其桥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⑦,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 孝,德
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 以此称之。
美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无告,是颛孙师之行也。孔子言之曰: 其不伐,
则犹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则仁也。 《诗》⑧云: 岂悌君子,民之父母。 夫子以其仁为
大。
学之深,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著截焉,是卜商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 式夷式
已⑨,无小人殆。 若商也,其可谓不险矣。
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利于民矣,廉于行己;其事上也,以佑其下,是澹台灭明之
行也。孔子曰: 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
2
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故动则不妄,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 欲能则学,欲知则问,
欲善则详,欲给则豫⑩。当是而行,偃也得之矣。
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 白圭之玷 ,是宫绍之行也。孔子
信其能仁,以为异士。
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履。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
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 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
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成汤恭而以恕,是以日隋。 凡此诸子,赐之所亲睹者也。吾子有命
而讯赐,固不足以知贤。
文子曰: 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乃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
茂矣,壹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 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
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 言之乎。 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 赐,汝次焉人矣。 子贡对
曰: 赐也何敢知人,此以赐之所睹也。 孔子曰: 然。吾亦语汝耳之所未闻,目之所未见
者,岂思之所不至,智之所未及哉? 子贡曰: 赐愿得闻之。
孔子曰: 不克不忌,不念旧怨,盖伯夷叔齐之行也。
思天而敬人,服义而行信,孝于父母,恭于兄弟,从善而教不道,盖赵文子之行也。
其事君也,不敢爱其死,然亦不敢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君陈则进而用之,不陈
3
则行而退。盖随武子之行也。
其为人之渊源也,多闻而难诞,内植足以没其世。国家有道,其言足以治;无道,其
默足以生。盖铜鞮伯华之行也。
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
也。
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盖柳下惠之行也。
其言曰: 君虽不量于其身,臣不可以不忠于其君。是故君择臣而任之,臣亦择君而事
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 盖晏平仲之行也。
蹈忠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能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4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16:5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6070154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子家语·弟子行原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子家语·弟子行原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