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更新时间:2024-03-10 15:07:2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爱在春天来临)

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从古自今有很多名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这些任务的事

迹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查

阅,谢谢!

1.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

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

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2.不耽于枕席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

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

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3.不能轻视背诵

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

说。梁启超为学生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

鲁迅先生为了背诵一篇文章,不仅朗读,而且动手抄写一遍,以此加

深印象。

4.一生才三天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

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

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

一生只有三天。

5.《明日歌》与《今日歌》

明代钱福写了一则《明日歌》,内容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

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

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

歌》。

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今日复今日,今日何

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

今日始。

6.滴水穿石

一滴从岩石滴下来的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长年累月地滴,

却能造成奇迹。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长如石柱、蔚为奇观的石钟乳,

就是岩石滴水的含有物历数万年的积累而形成的。

7.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

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

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

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黑板”

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

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

面。

8.牛顿忘记吃饭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

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

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

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

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

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9.文章不厌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写《红楼梦》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

七次。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

于身后。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

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写一行,其余

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

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10.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

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

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

尺深了。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11.邯郸学步

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就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学

走路。结果,他赵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连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

爬着回去。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领、特色也

丢了。

12.王羲之苦练书法

我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相传他在绍兴记兰亭

“临池学书”,苦练了20年。由于他经常在池里洗笔刷砚,竟把池里

的水染黑了。有一次,他的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

的十八口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写完,就知道写字的秘诀

了。”王献之真的把十八口缸水写完了,果真也成为了大书法家。

13.梁启超的读书法

其一,读书要分专精和博览两类。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

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

则时间不够用,不能博取资料。其二,有些书要熟读成诵,如有价值

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其三,要做读书笔记。因为好记性不

如烂笔头。

14.要重视讨论

我国古代学者是十分重视与自己亲密的朋友讨论学问的。陶源明

《移居》诗中就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话,张籍在《祭退

之》一诗中也说到他与韩愈在一起时“披穷古今事,事事相酌量”的

情景。而晋代的孙盛和殷洁两人有一次为了讨论一问题,竟至于连吃

饭也忘了,以致“食冷而复暖者数四”。

15.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

有一天,牛顿散步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打

在他头上。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顿深深的思考。他想:苹果为什

么一定要向地下掉呢?为什么不飞向天空和别的地方呢?他推想地心有

一种吸引力,又推想这种吸引力对任何物质都存在。他通过研究,提

出了计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6.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世代为仇。有次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国

求和,并答应了吴王的苛刻要求:越王去吴国侍候吴I。勾

践来到吴国,小心谨慎地侍候吴王,三年后才被释放回国。为雪

此大恨,他刻苦自励,锻炼斗志,睡的是柴草,饭前睡前都要尝一尝

苦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不出十年,越国终于强大起来,

一举灭掉了吴国。

17.杨震“四知”羞王密

范晔《后汉书》记载:杨震由荆州刺史迁东莱太守,上任时道经

昌邑。昌邑县令是杨震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报推举之恩,王密晚

上前往驿馆拜见杨震,并奉献黄金十金。杨震连连摆手拒绝。王密以

为他怕人看见,有损名声,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愤然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把黄金扔给王密,王密羞愧

而退。

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15:0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54444254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17个议论文事实论据素材.pdf

标签:福楼拜   吴国   起来   读书   素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