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梨花”意象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10 12:59:4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向日葵怎么写)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梨花”意象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梨花”意象赏析

摘要:“梨花”作为常见文学意向广泛应用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梨花中蕴含着作者别

样的情感,包含着富有深意的文学意蕴,在叙事方面发挥出独特的功能。本文首先分析梨

花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寓意,随后分析其在《长恨歌》中的寓意,对其中蕴含的意象

加以赏析。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梨花;意象赏析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曾有无数文人骚客以花抒情、借花喻人,并留下了浩如烟淼的

经典文学作品,诗人王融曾经咏诵梨花,情不自禁的描写道“芳春照流雪”;诗人温庭筠在

自己的《太子西池二首》作品中使用“梨花雪压枝”,将梨花独有的清新脱俗、洁白如雪表

现得淋漓尽致;诗仙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作品中使用“梨花白雪香”比喻成女子白皙娇

嫩的皮肤,本文选取白居易的《长恨歌》实施赏析,主要针对诗歌中梨花蕴含的丰富文化

内涵进行深入研究。

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寓意

梨花在百花中作为食果之花,地位不高。梨花色白、簇生,形状较小,生命脆弱得无

法承受晚春风雨。在我国古典诗词之中,梨花常常被诗人用来比喻身世卑微、命途多舛的

少女,或者是少女哀怨忧愁的内心,又或者是形容女性外貌及哭泣之状,例如“梨花带雨”。

诗人白居易在《陵园妾》作品中使用“手把梨花”来形容被迫看守帝王陵墓的侍妾;诗人

刘方平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梨花满地”,与前句中哭泣的宫女遥相呼应,利用满地凋零的梨

花表达宫女悲戚的生存境况;诗人杜牧在《初冬夜饮》中使用梨花来表达诗人流落异乡的

愁苦思绪,综上所述,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梨花被广泛应用于抒发悲戚之情。

二、《长恨歌》中的寓意

(一)由芙蓉至梨花

《长恨歌》作为七言诗,共有一百二十行,诗歌中的第一行到第七十四行是《长恨歌》

的第一部分,描述玄宗与贵妃的恋爱故事,梨花出现在较后的第一百行中。说到《长恨歌》

中的梨花,就不得不提及诗中的另一种花――芙蓉。杨贵妃得到帝王宠爱时,白居易已然将

其比喻成花,在贵妃死后,白居易描述帝王沉迷于回忆中时,完成了以“芙蓉”喻贵妃的

写作,使读者意识到“芙蓉”就是贵妃。芙蓉花增强诗歌的浪漫气息,“芙蓉帐暖”、“太液

芙蓉”分别从春与夏两个季节比喻杨贵妃,春夜的贵妃好似绽放的芙蓉,夏日的贵妃正如

盛开的水莲。

诗的第二部分始于道士招魂,蓬莱仙山上,道士一眼认出贵妃,贵妃此时的名字是“太

真”,白居易以“雪肤花貌”,将贵妃再次比喻成花,并没有明确写出花的种类,但当道士

与太真道别时,白居易描写其泣泪涟涟的神情时使用了“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也是整首诗

一百二十行中唯一将贵妃比喻成“梨花”的句子。

在百花之中,牡丹、芙蓉以及芍药地位最尊,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于比喻女

子美貌,白居易在其《感镜》诗中使用“秋水无芙蓉”,以芙蓉称颂女子美貌。此外,在《简

简吟》中,白居易使用“芙蓉花腮”的字样描写无辜年轻女子,在《醉题沈子明壁》诗中,

白居易使用“色似芙蓉”来描写美丽歌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品花传统中梨花相对来说地位较低,其在《花经》一书中位列“五

品五命”,而在《群芳谱》一书中则位列“四品六命”无论哪本书,都没有将其列至高位,

梨花作为我国传统文学意象,与芙蓉象征女性美貌的艺术意象截然不同,其象征凄婉悲戚。

杨贵妃其人,在皇帝眼中与道士眼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一个是芙蓉,一个是梨花,原

因在哪里呢?玄宗作为帝王,对美丽女人的渴望强烈,他的眼睛被世俗与感官蒙蔽,以他

的视角来看,杨贵妃作为性爱对象,以芙蓉比喻不足为奇;道士的眼睛可以洞见人们自身

的前途与命运,可以看穿幻想,因此在他看来,杨贵妃必然要承受国家溃败的苦果,成为

一朵凋零的梨花。梨花生命脆弱,无法承受风雨吹打,她活着的时候是唐朝统治者花园中

的花朵,死去后的苦痛果实自然也要由皇族来承担。

诗人白居易精通道教教义,同时又是一名佛教徒,这一特点在其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

致。有关《长恨歌》研究中,权威指出,《长恨歌》与白居易好友陈鸿撰写的《长恨歌传》

作品出现前,杨贵妃的故事并没有越过历史叙事范围,也就是说,后来发展出有关杨贵妃

的道教仙境故事最初是由白居易与陈鸿创造的。《长恨歌》开头显露出的警戒意味预示这个

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尾,在赏析过程中,笔者发现白居易喜欢借植物与花传达他自身观念,

在《陵园妾》中,白居易将女子的面容比喻成花,命运比喻成叶,杨贵妃自身娇艳的容颜

与最后凋零的命运与其多么相似。

史料记载,华清池作为唐明皇寻欢作乐之地,大量运用白玉芙蓉进行装饰,这些装饰

品由安禄山进献,因此,白居易使用芙蓉不仅拥有事实依据还有象征意义。《长恨歌》通篇

没有点名芙蓉花具体颜色,华清池里的白玉芙蓉有一定几率是诗歌原形,但并不确定,相

反,在诗歌第一部分中,白居易描写过亮丽鲜艳的金色,例如“金屋”的金、“金步摇”的

金以及“金雀”的金,因为此时贵妃生活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诗人不断在诗中运用亮色,

贵妃生活舒适安逸,大唐帝国也处于最后的辉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读者不自觉的会将

诗歌中的芙蓉看成鲜艳的红色,这与第二部分的梨花白形成对比,增强《长恨歌》的反讽

效果。

在唐朝时期,红色只有朝中高级官员才能穿着,因此代表着权势和财富,即尘世中充

斥着享乐与情欲的生活,白居易使用梨花来形容杨贵妃,从表层意义来说,只是表明贵妃

具有“雪肤花貌”的动人特点。从红芙蓉到白梨花,颜色褪化意味着女子脸颊上红晕的消

褪,也象征着女子生活从幸福转变到悲戚,在这一层面上看,白色包含着女子不幸生活导

致的悲戚苍白面容。这两种情境中,颜色转变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白居易将其运用到诗歌

中,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事物,以此象征尘世间美丽的短暂与脆弱。

白色象征着干净与纯洁,在我国人民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仙气飘飘、烟雾缭绕,

笼罩在白色中。《长恨歌》第二部分中,从道士的角度来看,读者能够得知杨贵妃在仙境中

名“太真”,这是一个“道号”,也就是说,她在仙境中修行,梨花白符合太真洁白无瑕的

仙子身份,也象征着仙境的脱俗无垢,暗示贵妃作为太真在修行时或许已然进入万念皆空、

心无杂念的状态,因此她的外貌与气质非常契合仙境背景,如果假设这首诗是一幅画,那

么杨贵妃在现实世界的背景颜色一定是艳丽的红色,而在仙境中则是清净的白色。梨花的

花期很短,生命脆弱,一经风雨吹打,就会从花枝飘落,在诗歌中,梨花暗示杨贵妃的戚

惶与无助。 (二)梨园之花与梨花树下的悲剧

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由梨园开始,也由梨园结束,《明皇杂录》一书中记载到,安禄山

曾经将琵琶作为贡品进献给贵妃,贵妃遂以琵琶演奏博得帝王欢心,是名副其实的梨园之

花,对于这种出身,白居易在《长恨歌》第一、第二部分都采取了暗讽,贵妃的生命终结

于梨花树下,也表明贵妃与梨花存在着贯穿生命的不解之缘。

玄宗与贵妃的爱情与梨园关系十分密切,在这种环境中又引入了梨园之花的意象,这

也是梨花的另一层含义。梨园之花展现的内容包括贵妃出身低微、与帝王共度的美好时光

以及最后满怀悲情死亡的结局。杨贵妃出身普通,其父官职不显,起初杨贵妃与唐明皇的

儿子寿王结为连理,后因其貌美,进宫侍奉唐明皇。在白居易的《胡旋女》作品中,白居

易在描写贵妃得势时使用了“梨园”一词,诗人有意无意,读者已然无法确定,但读者在

赏析时,无法不对其进行联想。“梨”可以谐音成“李”,也就是说,在《长恨歌》中,梨

花既可以单纯指“梨花”,也可以指“李花”,意思就是李氏唐朝之花。除此以外,历史学

家普遍认为杨玉环本身就拥有非常优秀的艺术天赋,也是借她帮助,玄宗才能建立“梨园”,

在当时,“梨园子弟”不但涵盖了所有的舞蹈家、歌唱家以及演员,还包括了全部宫女在内。

因此,作为艳压群芳的国花,杨贵妃“梨/李园之花”当之无愧。

《长恨歌》中,白居易写到“梨园弟子”,这句出现在贵妃身死后,玄宗返回都城时,

他发现梨园依旧,弟子健在,只是年华不再。这句诗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过去她们也许

不被重视,为贵妃所不屑,但如今,曾经被忽略的梨园弟子寿命长久,而艳压群芳的杨贵

妃却已经身死马嵬坡。

马嵬坡兵变时,杨贵妃被迫缢死于一所寺庙前的梨树下,不管梨花原型究竟如何,都

不会改变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结构安排,其作为意象引出悲剧结局,可以使诗歌主旨

与情感基调紧密相连,梨花这一特定意象,既表达了白居易对杨贵妃的同情和对唐杨恋情

的惋惜,又指责了玄宗沉迷美色享乐的错误,批判了贵妃滥用权力的肆意。

从芙蓉转变为梨花,诗人使唐杨之恋贯穿全诗,促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融会贯通。

芙蓉到梨花,读者可以清楚了解玄宗沉迷美色耽误朝政,诗人借此表现出对统治集团荒淫

腐朽的谴责与批判,从情感上,白居易则表现出对杨贵妃命运的哀怜。其中,白居易曾写

道“君王不早朝”等,直接讽刺玄宗的行为,随后又写道“肠断声”、“泪垂”等,详细描

写玄宗对贵妃的相思之情,对唐杨之恋的悲惨结局予以同情,由芙蓉到梨花,不仅帮助诗

歌叙事,还将白居易自身情感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首七言叙事古诗,《长恨歌》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诗歌这种题材必须使用精

炼的文辞将需要表达事情叙述出来,其不仅要明确讲述唐杨二者间的风流情事,还要表达

二者情感以及诗人写作态度,梨花在诗歌中承载了白居易赋予的多种意象,既表现出杨贵

妃的花容月貌,又描写出她平凡的出身与悲惨的结局,还体现出其生前与死后、尘世与仙

境中的不同心态。本文从“梨花”入手,对《长恨歌》加以赏析,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梨

花不仅仅是梨花,其包含了多种意象,起到了表达感情、体现主旨、帮助叙事等功能。

【 参考文献】

[1]赵娟.《长恨歌》中的“芙蓉”与“梨花”意象探析[J].学术探索,2014(06).

[2]黄君.大笔之构悲壮之美――谢云《唐白居易长恨歌》赏析[J].中国书法,2015(13).

[3]吴小春.一首优美的悲情之歌――白居易《长恨歌》赏析[J].速读旬刊,2016(01).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梨花”意象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12:5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46786254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梨花”意象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梨花”意象赏析.pdf

标签:梨花   贵妃   芙蓉   作为   诗人   诗歌   意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