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如何练习英语听力)
红楼诗词《跛足道人赞》原文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
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
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
adjust and u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第 1 页
共 5 页
红楼诗词《跛足道人赞》原文及鉴赏
【导语】:
《跛足道人赞》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
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这首小诗与前首《癞头和尚赞》在第二
十五回中前后相随、比肩出现,堪称一对姊妹篇。同样是对具
《跛足道人赞》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这首小诗与前首《癞头和尚赞》在第二十五回中前后相随、比肩
出现,堪称一对姊妹篇。同样是对具体人物的描写和赞颂,除了前篇
所赞癞头和尚是指茫茫大士、这篇所颂的跛足道人是渺渺真人外,其
表现手法又各有特点,不相雷同。即如前篇首联两句都是用精雕细刻
之笔塑造人物的鼻子、眉毛、眼睛,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而这篇则
仅以粗线条勾勒,用“一足高来一足低”一句话,把跛足道人走路一
颠一跛的姿势逼真地画了出来,至第二句“浑身带水又拖泥”之句,
已不纯是写形象,而是加上性格特色的介绍了,试想,这个人如果不
是落拓不羁、无拘无束、半疯半狂,怎么会水里行、泥里坐,致使浑
身上下又是水又是泥呢?此外,前篇《癞头和尚赞》是先扬后抑,先
推出真像来再写幻像,使人易于辨别出他是个来自仙界的、不露相的
真人;而这篇一开始就先写跛足道人的幻像,后两句“相逢若问家何
处?却在蓬莱弱水西”却又换了个方式,虽然意在揭示其真像,但不
第 2 页
共 5 页
直书,而是采取作者本身进入式的写法,一问一答用潜台词句向读者
介绍跛足道人的来历;尽管这两句是典型的陈述句,并无肖像描绘的
字眼。但当读者知道他是来自“蓬莱”“弱水”仙山圣地之后,谁又
不马上联想到从《红楼梦》第一回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首次出现时,
他们“骨格不凡,丰神迥异”的真像呢?如此说来,尾联这两个叙述
句竟也起了暗暗描绘人物形象的作用,岂非妙笔生花?
然而,更有妙者,包含在尾句“却在蓬莱弱水西”之中。“蓬莱”,
仙山名,是古代方士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处;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载“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之说,则渤海在
东,蓬莱应在东方仙海之中;“弱水”,仙水名,东方朔《十洲记》
中有“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四面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可知这传说中的“弱水流波三千丈,其力不胜一鸿毛”之弱水是在西
方佛界。东西相背,道路遥远,这位神仙道士除非是在东海蓬莱偶遇
云游的祖师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然后奉命涉过弱水到西方灵山大雷
音寺拜偈如来佛祖之后刚刚回来,否则怎能说他又从东蓬莱又从西弱
水来呢!当然,这又是作者曹雪芹的扑朔迷离、假即是真、真即是假
的玄虚之笔了,只可以虚无缥缈地去理解,而不必实实在在地求解说
了。
正如前篇分析时提到的,和癞头和尚茫茫大士一样,这位跛足道
人渺渺真人对《红楼梦》来说,不仅起着重要的引带全文的作用,而
且又在书中交代人物遭遇、命运时,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时而入
俗,时而出世,时而真容,时而幻影,救苦救难,点化痴情,警斥愚
第 3 页
共 5 页
顽。
渺渺真人除了常和茫茫大士并肩出现之外,书中也有他单独活动
的脚印。比如说,第一回里当甄士隐失去女儿英莲,又遭回禄之灾,
把家财烧得精光,贫病交攻之际,渺渺真人化作“疯癫落脱,麻屣鹑
衣”的跛足道人,口唱《好了歌》,点化士隐把世情看破,同他飘飘
而去了。又如第十二回里渺渺真人又一次以跛足道人的形象出现,为
警戒没落纨绔儿贾瑞的贪淫好色,送来了“风月宝鉴”一面,叹道:
“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并说:“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
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
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
的背面,要紧,要紧!”说毕,扬长而去。这是他在警斥、鞭挞贾瑞
一流人,语带针砭。然而贾瑞之淫症,已入膏肓,不听跛足道士之言,
终因照了风月宝鉴之正面而死,此时,代儒夫妇(贾瑞之祖父母)令人
烧此“妖镜”,“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
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面跑来,喊道:
‘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从这一大段文字描写中,人们不难发现作者曹雪芹安排的这一僧
一道还有更重要的用场,只要掸除他们身上的迷信色彩,就会看到作
者时时借他们之口冷眼评价世俗、鞭挞丑恶、渲泄愤闷以浇自己胸中
之块垒。这两位神僧、仙道确实是可爱可赞!
这首小诗,读起来似顺口溜,但又有较严的声律韵味;语言平淡
无华,却又隐含很丰富的内容,可知苏东坡与侄书中有“凡文字……
第 4 页
共 5 页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之论,确是经
验之谈,曹雪芹在这里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 5 页
共 5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12:5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46697281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楼诗词《跛足道人赞》原文及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楼诗词《跛足道人赞》原文及鉴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