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俗文化理论学习情况

更新时间:2024-03-10 11:16: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流程管理咨询)

潮州民俗文化理论学习情况

潮州民俗文化理论学习情况

(一)潮州民间文化概况

1、粤东名城著名侨乡的地理位置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滨临南海。地当东经116°22'一117°11',北纬23°26’

一24°14',北回归线穿过潮州市南部。陆地总面积3080.9平方千米,还有海域533平方

千米。

潮州是一个融汇了文物古迹,传统风情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古城、旅游胜地。各

种名胜古迹、风景区多达四五百处。这众多的风景名胜,既有南国大自然的灵秀神韵,又

各具特色,或以古迹称美,或以风景见长,或以名人著立。文物古迹在整体布局上承先启

后,分布有致,而在单元布局上则十分注重环境气氛的渲染、造型组合的得体和功能作用

的发挥,使之尽善尽美。有人写过“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的诗句,足见潮州对游客

有很大的吸引力。

目前,潮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开发,有些旅游点交通不便,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广梅汕铁路的建成通车,这些存在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潮州旅游业前途似锦。

潮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具一格。潮剧、潮州音乐、潮州方言以至潮州茶经、潮

州小食等都富有地方色彩。潮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侨乡、潮州文

化在东南亚一带有很大的影响,故此,潮州也成了海外游客文化寻根或探求异乡情调的向

往之地。

2、潮州民间文化。

(1)潮州音乐

俗话说:“锄头粪箕筐,三弦琵琶等”。世世代代的潮州劳动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

时,十分热爱亲自栽培成长的潮州音乐。从韩江平原到凤凰山区,从闲间乐馆到田寮工棚,

随处都可听到轻松悦耳的潮乐。潮州音乐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

潮州音乐一般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五大类。最为突出的潮

州锣鼓乐,是以特有的锣鼓、小锣鼓、苏锣鼓、笛套锣鼓、茶灯锣鼓、鼓畔锣鼓等形式为

打击乐,其中又以大锣鼓最具代表性。每逢节庆活动,几乎四乡六里都有以大锣鼓为主体

的游行队伍,当鼓乐喧天时,万人空巷。成为乡村节日气氛高涨的艺术活动。而弦诗乐,

一般由三至七人组合演奏,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特具南派音乐韵味。

潮州人足亦所到,就有潮乐活动。潮州人到东南亚各国去开发创业,也把潮乐带到大

洋彼岸。潮州音乐成为海外潮人思乡的抒情曲。

建国以来,频繁的艺术活动,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为僻处一隅的潮州音乐开辟了广

阔的天地。1957年,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

节,获得了一枚凝聚着世代潮乐艺人心血的黄汕汕的金牌。潮州音乐被推为国际名名乐种,

不愧“中国古典交响乐”的美誉。

(2)黄冈端阳赛龙舟

提出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一定让你联想到“吃粽子”吧,而且,相信你还知道它

是民间流传的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重要节日。但你知道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

除了吃粽子外,还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

在潮州,要数饶平县黄冈镇的龙舟赛最为热闹了。

端午节这一天,黄冈河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纷

纷拥向黄冈河两岸,争首赛龙舟。和着强劲有力的鼓点,身着彩服的健将们整齐地挥臂划

浆,时而还跟随着节拍吆喝起来。那龙舟就如同离弦之箭,在水面疾飞。一根根船浆溅起

了朵朵欢快的水花,它们能把整艘龙船都罩住,以致岸上观看的人们不见龙舟,只见一团

团雾气在江面上悄奔。加上河岸上人群的呐喊声、欢呼声,场面煞是壮观!

赛龙舟,在黄冈镇被称为“划龙船”。龙舟,顾名思义,就是像龙形的船,船头高高昂

起的是“龙头”,而作为“龙身”的船舷和船腹则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黄冈龙船大的称“五

肚大船”小的叫“溜仔”。每次最多有二十多艘龙舟参赛。赛龙舟,赛的不仅是人们的拼劲

和耐力,更要赛出集体的群力。就如同拔河赛一样,只有集体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

力争上游,脱颖而出。

与粗犷的赛龙舟相比,在江中同时出现的,还有“十音船”。所谓“十音船”,即船上

配备琴弦箫笙、琵琶等十件细乐乐器,由若干乐手演奏,有汉乐,也有潮乐,还有清唱,

称为“儒家乐”。这些“十音船”为佳节盛会增添不少欢乐气氛。无论是龙舟赛,还是十音

船,它们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潮州人民团结合格,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3)潮州方言谜语和歇后语

谜语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猜谜语在潮州更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尤其

是每年春节到元宵期间,城乡各地都可见鼓声咚咚,谜台处处,欢声四起的欢乐气氛。这

不仅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又使谜迷们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那些跟潮州文化

有关的谜语,用潮州方言编写,看起来,听起来,猜

起来都叫人感到亲切无比。例如:

1、一条巷仔狭狭,一群孥国在相夹。(蔬菜名一)(长荚豆)

2、只黑毛猴,坐在竹篱头,去乌坑食水,去白坑摇头。(文具名一)(毛笔)3、不因年迈

而停步。(惯用语一)(老在行)

潮州方言歌后语,是一种口头流传的俗语,是潮州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恰当地运用

歇后语,能使方言作品或演讲的言语生动、活泼、既有形象性:又有艺术性。例如:

1、外甥打灯笼——照旧

“旧”和“舅”同音。

2、灯笼照路——目前光

用灯笼照路,只照到眼前的一片,故曰“目前光”,多用以指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

不问前途如何。也作“目前点火——目前光”。

(4)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是潮州人最喜好的饮品。

在潮汕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副白瓷釉下彩工夫茶具:茶鼓上,四只晶莹的小

瓷杯,一个白瓷盖瓯或者一柄紫砂陶壶。在装饰豪华的客厅里,不失其精美:在瓜棚下莲

缸边鱼池旁,配上一张小森桌,几只竹椅头,更显得素雅。或家人闲聚,或宾客登门,沏

上一泡“雪片”殷勤一声“食茶”,一种亲切融洽的感觉,便温上心头。的确,潮州工夫茶

中,充满着敬爱和谐的文化精神。

工夫茶须讲工夫。“工夫”一词,在潮州话中是做事方法讲究的意思。潮州工夫茶有一

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冲泡时,必须配备有上乘的茶叶,精雅的

茶具、清洌的甘泉,然后是程式讲究的冲泡方法,如讲求“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

城、韩信点兵”等要领,这样才能品尝出工夫茶特有的韵味。而对那些“老茶客”来说,

他们除讲究这一整套冲泡手艺外,还需经过三礼让,端起杯来,一闻其香,二观其色,三

再慢斟细叫。其色、香、味让人提神醒脑,有时仔细啜叫还能品尝出人生先苦后甘之沉味,

上升为包括思想修养,人生韵味等丰富内涵的茶道。

因此,潮州工夫茶实际上是一种讲究茶叶、水质、火候及冲泡技法的茶艺,被誉为“中

国茶道的代表”。日本口福会会长日籍华人陈东达教授在其所著《饮茶纵横谈》中说:“据

说,日本的煎茶法来源于工夫茶的饮法。"他虽未作出论证,但至少说明日本茶道和潮州工

夫茶都是世界上最讲究的饮茶法。

(5)潮州筵席上的礼节

筵席,就是民间所说的“食桌”。每逢婚、丧、喜、庆,潮州人常要办筵席请客。

潮州民间“食桌”很有讲究。主人“做桌”时,菜式多为双数,一般为十二道菜,比

较丰盛的有十四道菜、十六道菜等。做桌用的桌子有八仙桌和大圆桌。桌面上的餐具摆得

都十分典雅。座位次则分为上、下、左、右,“食桌”的人按身份不同分别入座,以八仙桌

为例,面向大门的座位称为“上座”、“上座”左边的一位是最长辈或最尊贵客人的座位,

称为“大位”。“上座”的对面为左、下座,右位为主人陪位。因此,座位是不可以乱座的。

潮州筵席继承了古代“饮和食德”的思想,要求饮宴中主敬客,客敬主;长爱幼,幼

尊长;食风要正,食态要端庄等等。在筵席进行中,要讲究的礼节很多。比如客人要随着

主客(坐大位的人)的动箸而动筷,不能超前出手。再如斟酒,必须是主人亲为。斟酒时应

双手,一手拿住酒壶把,另一只手轻扶壶身,将酒缓缓斟下至满。左边的斟过了,转向右

边,斟酒者必须换手,以保持自身站在陪位基本不动,不能绕来绕去。作为客人,如果进

食中出现了不敬或不雅的行为。如大呼大叫、蹲坐、抢食、用筷子尖指向旁边的人等等,

那是对主人的不敬,是不能容许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潮州筵席上的礼节越来越趋简单化,但潮州

人饮宴时尊老敬贤,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还是继承了下来,使其充分发挥了饮宴的社交功

能和亲和作用,为海内外人士所称道。

潮州民俗文化理论学习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11:1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406101560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潮州民俗文化理论学习情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潮州民俗文化理论学习情况.pdf

标签:潮州   音乐   锣鼓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