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手法技巧)《柳梢青--送卢梅坡 》学生版 +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4-03-10 06:15: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米单位换算)

诗歌鉴赏(手法技巧)《柳梢青--送卢梅坡 》学生版 +教师版

“透析一题·通透一类”系列诗歌鉴赏(手法技巧)

①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情景交融、对面落笔,借古讽今,抑扬,

起兴,比兴,触景生情等。

②描写手法:衬托、动静结合、渲染、烘托、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问,夸张,对偶,设问,反复,借代,双关,叠字,对比等。

④结构技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铺垫,照应,伏笔,承上启下,点面结合等。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释】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

漂浮。深,把酒斟满。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角:号角,这里指笛声。浮萍:浮

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第一节 抒情手法

【01】“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

【02】将“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留恋处,杨柳青青”,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哪种抒

【03】将“教人怎不伤情?”改为“弦断有谁堪听?”,改动后的诗句,在抒情方面有何特点?

【04】“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

【05】将“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改为“君别我后,夜深酒醒,晓月天星”。改别后怎不伤情?觉几

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06】将原诗改为: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其乐融融,登高望远,吹笛天明。 别后怎不伤情?觉

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07】将诗歌首句改为“菊花艳艳,笛声悠远,乐在京城”,改动后的首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及作用?

第二节 描写手法

【08】将“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改为“与君别后,杨花落尽,子规啼鸣”。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

怎样的表现手法?

【09】将“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改为“后夜相思,晨星初露,清猿啼鸣”。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

什么艺术手法?

【10】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改为“寒江雨落,霜鬓风生”,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什么手法?

【11】将“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改为“江天一色,月伴舟行”,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什么手法?

【12】将“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教人怎不伤情?离别后、白发频生。”改动后的诗句,使

用了什么手法?

【13】词的下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节 修辞手法

【15】将“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留恋处,柳丝融情”,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什么手法?

【16】“教人怎不伤情?”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17】“觉几度、魂飞梦惊”,使用了什么手法?

【18】“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使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19】将“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改为“别后何似?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

表达技巧?

【20】将“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1】将“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凝望处、孤帆无影”。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什么手法?

【22】将“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春去也,落红魂惊”。其中“春去也”,使用了什么手法?

【23】将“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改为“聚散匆匆,云边孤雁,冷冷清清”。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

【24】诗歌的上片,整体上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第四节 结构手法

【25】将“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改为“后夜相思,暮云渐起,清猿啼鸣”。改动后的诗句,使用了

哪种表达技巧?

【26】诗歌的上片内容,与下片中“教人怎不伤情?”,二者有何联系?

【27】将“觉几度、魂飞梦惊”,改为“凝望处、孤帆无影”。改动后的诗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将“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改为“后夜相思,九九重阳,共饮菊花”,改动后的诗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8】首句“泛菊杯深,吹梅角远”,与下文“匆匆”之句,在内容上有何关联?使用了什么手法?

【29】“聚散匆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0】将“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改为“泛菊杯深,吹梅角远,乐在京城”。改动后的诗句,在结构

上有何特点?

“透析一题·通透一类”系列诗歌鉴赏

重点突破——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表达技巧,或者艺术手法。学界对其名称和分类尚有争议,三者合一,对高

中生学习有利,不必纠缠。

诗歌鉴赏(手法技巧)《柳梢青--送卢梅坡 》学生版 +教师版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06:1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2250554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鉴赏(手法技巧)《柳梢青--送卢梅坡 》学生版 +教师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鉴赏(手法技巧)《柳梢青--送卢梅坡 》学生版 +教师版.pdf

上一篇:含有马的诗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改动   诗句   手法   改为   使用   抒情   伤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