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原因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10 02:50:4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恐龙女)

为什么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 原因是什么

蜻蜓的脑袋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突出的、绿宝石似的大眼睛

和一张铁钳似的嘴巴。 黄蜻蜓的身子,在阳光下,发着赤金一般的颜

色,快要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蜻蜓飞得很低,那么为什么蜻蜓会

低飞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的原因,希望

你会喜欢!

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的原因

蜻蜓飞得很低的时候是在天快要下雨的时候。因为下雨之前,空气

里的水汽很多,小虫的翅膀上沾了水汽就潮湿了,所以这时小虫飞不高。

蜻蜓要捉小虫吃,只好飞得低低的。所以,当小朋友们看到蜻蜓低飞,就知

道天快要下雨了,这时要赶紧回家才好。

下雨前空气湿度与晴天的湿度的对比,其差别并不是很大,而且,并不

是说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就一定要大于晴天时的湿度,有时空气中的湿

度在晴天也是很高的,并造成极度的闷热,但此时天空中的蜻蜓并没有飞

的很低.由此可见。空气中的湿度对昆虫飞行能力的影响并不行人们想

象的那么大。

自然的进化使得绝大多数昆虫的翅膀上都有各自的防水措施,这些

防水措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使得昆虫的翅膀一般不会粘上雾

水,更不可能被潮湿的空气弄湿。昆虫必须具有在各种湿度的气候中保

持飞行能力的本领,才能够保证其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试想,如

果那种昆虫的飞行能力在潮湿的空气中就大受影响,它们肯定会被自己

的天敌一扫而光,绝对活不到今天.因此,昆虫在阴天时要降低飞行高度应

该另有原因。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具有某种本能一定是有其道理的,否则就

没有必要进化出这种本能,生物进化的选择往往是最科学的选择。笔者

认为,昆虫在阴天时选择降低飞行高度,是为了防止雷电的伤害以及雨点

和冰雹的打击。

通常在下雨之前,空气中的湿度相当高,而在蜻蜓飞翔的时候,一遇到

潮湿的水气,往往会把翅膀沾湿;此时就是蜻蜓捕捉猎物的好时机,所以,

才会有看见蜻蜓低飞.尽管蜻蜓的飞翔能力再强,由於沾湿的身体较重,也

就很难像往常般的在较高处飞,而只能做低空翱翔.这一现象只能说明气

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

下雨前,湿度高,潮湿的水气会把翅膀沾湿;

此时是蜻蜓捕捉猎物的好时机,所以蜻蜓低飞。这一现象只能说明

气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低飞是被蜻蜓捕食的昆虫阴雨前保护自己的做

法。

昆虫并不是不能在潮湿的空气中飞的很高,而是为了防止雨点、冰

雹和雷电伤害到自己,本能地在下雨前降低了飞行高度.那些一遇到湿度

大的空气就飞不动的昆虫,即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现在也早已被自然

界淘汰掉了。事实上,地球上真正的飞行大师是各种会飞的昆虫,而不是

人类,人类根本没有资格质疑昆虫在潮湿空气中的飞行能力。

蜻蜓目本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

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

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 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

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

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 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

宜的昆虫为食。

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

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天气转坏时,昆虫多靠地面飞

行 这一现象只能说明气压低,有时就不下雨的。

蜻蜓的外型特征

蜻蜓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均翅亚目(束翅亚目),间

翅亚目有仅三种蜻蜓分别是在日本印度中国,此亚目有活化石之称,

中国的最古老。也是有翅亚纲里的很原始的昆虫。幼虫称为稚虫,完

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各种的稚虫形态差异极大。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

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

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此外,它

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

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

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其咀嚼式口器发达,强大有力。

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

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

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

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

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胸部

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

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从最小的1.8公

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

有钩刺,可在 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

板上。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

“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

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虿”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

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

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

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无论成

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

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

为什么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原因是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4-03-10 02:5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001024454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为什么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原因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为什么蜻蜓有时候飞得那么低原因是什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蜻蜓   昆虫   飞行   捕食   空气   成虫   湿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