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3-09 23:04: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全年工作计划)

佛教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精选几位佛友答案如下:

答一:

所谓分别者,于事物起“相见”也。

何谓“相见”?相名可识——事物外部、内部反映出来的,可供人们认识的东西,叫

做“相”;例如长、短,高、低,黑、白,好、坏,善、恶,是、非,人、物,山、水,

风、幡,等等。由于观察这些外界事物的“相”,人的内心就有了“见”;又由于人的内

心有了“见”,对于外界事物就不能舍“相”,外“相”内“见”,相互作用,轮转不停。

例如,当遇到“风”时,你认为是“风”,这就是于“风”的“相”起了“见”,也叫作

“分别”;当遇到“幡”时,你认为是“幡”,这就是于“幡”的“相”起了“见”,也

叫作“分别”。

“分别”,还有个名字,叫做“心”。六祖遇到二僧争论“风”动、“幡”动时,慈

悲开示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其中所说的“心”,就是

“分别”。

我们凡夫都认为:这个能分别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心”。有“分别”就有“心”,有

“心”就有“分别”。凡夫都害怕“无分别”,也就是害怕“无心”,都以为:人若是“无

心”了,那就与泥塑木雕一样,没有了乐趣,甚至连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害怕、拒绝“无

分别”。

其实,这个能“分别”的东西不是我们的“心”,它只是“心”上生起的幻影、黑云。

自从把这个不是心的东西当成了心,我们就再也不认得那个真心了。“假心”当权,“真

心”就如死了一般,生老病死无穷的悲剧,从这里拉开了无尽的帷幕。(子曰:“哀莫大于

心死!”)

妄心生,真心死;真心生,妄心死;真心、妄心,“势”不两立。人之所以修行学道,

目的在于找到真心,归依于真心。是故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如果一个人学

法不是以识自本心为目的,那最后终归是徒劳无益的)。

要想识得本心,不可“以心识心”,唯须歇却妄心。要想歇却妄心,须要识得妄心的

来龙去脉。妄心之来,来无所从;妄心之去,去无所至;妄心之住,不能自立。心不自心,

由相故心。是故欲歇妄心者,必须破相也。守培法师说:“相若不破,心焉歇哉?相若破

也,心焉不歇哉!”其中所说的"心",就是你提问的"分别"。(它本来不是心,也不应

该被叫作心,只是因为一切众生坚执地认为它是心,所以佛祖们不得不随众生沟通之方便

而权且把它叫作心)。

答二:

分别,就是一种妄想.

把人区分为男女,就是分别.把东西分成好坏,就是分别.你抬头知道这个是云,那个是太

阳,就是把太阳和云区分开了,这就是分别.

我们要知道万事万物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也就同是虚空,是因为我们有了妄想,有因妄

想深重,执着于事物的细节表面,硬把同样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妄想坚固的表现.

比如我们吃食物.入了口,你区别哪个是哪个吗?吃的鱼,或是肉,还是脏东西,进了肚子里,

都是一种饱的感觉,可见事物本身并无区别.食物就是食物,可是世人却食物分成了上千百万

种,这样的食物有这样的口味,那样的食物有那样口味,有的还能卖那么高的价格,不过就是满

足我们六根口舌鼻味那么些子幻觉.我们因为区别食物的好坏,就去追求好的食物.为了买好

吃的,好喝的.为了那么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口舌的快乐,奔波一整天,忙着做了4个小时的饭,

结果就是为了那10来分钟口舌的快乐.到底是获得还是失去呢?更有甚者,为了那些美味的

食物,不惜违法犯罪,把性命都搭进去.其中所失,皆不都是从分别中来吗?

可见分别是造恶音,造念音.分别心不断,妄想不能除.分别心自内而说,是我们妄想坚固

的表现,从外来谈,是我们六根受障的恶音.因为我们不断的去看,不断的去听,就会不断的产

生分别.不断的去区分美丑好坏,带给我们无尽的烦恼.假设我们能够收住六根,就能有效的制

服分别心.

我上大学的时候,很迷恋那些美丽的女同学.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同学就六神无主,每天什

么事也做不下去,自习的时候也没心思学习,全盯着女同学看,结果带来无尽的痛苦.最后学了

佛教,学会制服六根,不去看她们的脸,走路只看女同学的小褪到脚那里,就好比妙祥师父说的

一样"眼观卧牛之地初方便".用了这种办法对峙.结果就不分别女人的美丑.因为腿和脚这些

部位所有的女人都差不多,每天只看着地,不去看那些表情,脸,身体.心理一下就清净了.就没

有烦恼了.可以很好的学习了.可见分别心,就是苦恼的种子.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对峙分别心

答三:

佛教中所讲的分别应该是主观态度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或择取上,不是平等或同等的对

待,有远近亲疏,高低贵贱,好坏善恶的差别,比如有些人说保护动物或爱护动物就是有

选择的,人们天天杀猪吃猪肉,猪就不受保护,还有老鼠也不会得到人们的爱护,这就是

分别对待的。又比如,有的人对自己的东西很爱惜,而对他人或公共的东西就不那么在意,

对家里的环境卫生也很讲究甚至到了洁癖,但对公共的环境卫生就不注意了,这也是分别

对待。

因为众生不明白佛教的道理,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白万事万物的缘起和其中

的因果,所以才有这样那样的分别,众生都是看到表面的形式,都是依自己的妄想执着来

判断事物,众生局限于自己的五欲六尘,颠倒迷惑,分别就是众生特点。

答四:

佛法中说的分别不是指笼统的不去分别,比如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好看。佛法中

的分别是指事物有分别,而我们却不执着于分别想。

意思是当我们在分别一个事务好坏善恶什么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内心里有个我们自认为

的标准像。比如糖是甜的。有了这个标准像我们就有了对立象,比如药是苦的。如果我们

执着这我们这个标准像,就等于同时执着一个对立象。我们执着此二象。这就是有分别心。

于是我们的心智就被束缚。于是就有了苦。

相反,就是空性。不执着于那两种象。就得到快乐。

答五:

“分别”在佛教的语境中是指一个以我为出发感受待事物的心境。

佛教的涅槃说到底就是“无我”的境界,而分别则是“有我”,佛教中特别是大乘佛

教认为有了分别心就达不到无我,也就不能实现涅槃。因此,分别心对于修行是无益的,

被视为和妄想、执着等同的东西。

有了分别心,人就会心随境转,无法保持心境如水的状态。既是在有了分别心时,我

们的心自然地就会随境而转变,随着冷、热、风、雨等外境的转变,我们的身心也都会起

分别作用。而佛法是要求修行人是顺应环境而不随它转。要做到这一点,就是佛陀说的,

要没有“分别心”。

所谓“分别”的含义,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佛教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23:0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966692806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佛教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佛教中的“分别”是什么意思?.pdf

标签:事物   食物   东西   执着   众生   好坏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