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错误的教育)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写字分。(3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jiǎo huo jì mò jié rán bù tóng
()()()
jīng huáng bì miǎn yān zhī fēi fú
()()()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月(zhēng)鸿鹄(gào) B.榛子(zhēng)梗概(gěng)
....
C.玫瑰(guī)匣子(xiá) D.坚劲(jìng)徘徊(huí)
....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蜡肉座无虚席 B.唾沫司空见惯
C.通肖无缘无故 D.防御实是求事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不如)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
C.因风飞过蔷薇(因为) D.野径云俱黑(田野间的小路)
...
5.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程鞭炮声络绎不绝。
....
B. 我们可以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
C. 语文老师常说,阅读时要注意与同类文本进行比较,这样才能见微知著。
....
D.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乱中。
....
6.下列诗句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2分)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春城节日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精品模拟测试卷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下列人物中,()的死重于泰山,()的死轻于鸿毛。(填序号)(2分)
①岳飞②汪精卫③雷锋④秦桧
8.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衣,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一圈儿。(采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的变化。)
B.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采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惋惜。)
C.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
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用环境描写,写出了作者的期望落
空的失望之情。)
D.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沉着。(用心理描写,写
出了李大钊沉着冷静的品质。)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 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
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C.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D.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0.根据课文内容,下面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长达29
年的历险生活后,和他教化的野人“星期五”一起回到了英国。
B. 《那个星期天》中,作者罗列了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地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
熬和“我”的期盼。
C. 《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详细描写了喝粥这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和谐、
温馨的图景。
精品模拟测试卷
D.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在表达方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1.把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
(2)水是眼波横,。
(3),明月何时照我还。
(4),草色遥看近却无。
(5)青,。
(6),是非经过不知难。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一)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期行: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尊君在不(fǒu):
你父亲在吗?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要和元方握手。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顾:回头看。惭:感到惭愧。
12.借助注释,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②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13.朗读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停顿是( )(2分)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精品模拟测试卷
14.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2分)
(二)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8分)
永恒之莲长生草
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它曾是被忽略的草
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
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
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
了宝贵的水和营养。叶片轮生,每株8到18枚,排列紧密。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
似。它的花是是粉色系、呈星形。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欧洲人见到
这种花朵一样的植物,冬天也不凋落,而且繁殖得越来越多,认为它可以永生。于是取名长
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
用它来美化环境。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
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
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
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近两年,更
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
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
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
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
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家庭栽培
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在这样的环境
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夏季高温高湿,对长生草是个考验。这个季节要避免它晒
到直射阳光,但又不能太暗,需要明亮的散射光。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
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可在凉爽的夜间稍微浇点水。如果长生草是超级大群生长的,就很
难在特别潮湿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最好忍痛分株,否则容易腐烂。
精品模拟测试卷
⑦长生草容易染上根粉蚧(一种吸食根部汁液的白色小虫),可以用蚧必治、速扑杀或
呋喃丹等药物灌根,但这几种药都属于高毒性农药,最好不要轻易使用。最安全的是整盆土
倒掉,清洗根部后,将它植入新土中。
⑧造景时可以将长生草群植在一起,形成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也可以利用长生草侧芽
繁殖的特点,打造长生草瀑布;还可以把它种在墙缝里、砖块间,欣赏它原生的味道。
⑨长生草,是欧洲的老明星,中国的小新贵。永恒之莲,魅力无限。
(选自《博物》,有删改)
15.文章中②~⑧自然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长生草?(4分)
16.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7.小明的妈妈种了一棵长生草,并细心培植。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妈妈把它放在窗台上,让它享受充足阳光。
B.夏天,妈妈担心长生草缺水,每天早晨都给它浇水。
C.发现长生草生出白色小虫,妈妈给它清洗根部,更换土壤。
D.为提升长生草的观赏性,妈妈买来大花盆,进行群植。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6分)
青海高原一株柳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
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的“哦”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惟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
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野,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种树。没有树林的原野尤其
显得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渺茫和苍凉。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怎么就造
精品模拟测试卷
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
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
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我便抑止不住猜测和想像: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撒到这里,那一
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
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苗子全部嫩抉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
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
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这株柳
树就造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
新条;它无疑受过一次摧毁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
精神。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
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情景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
引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念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
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
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
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的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
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生命的命运相差何远?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
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
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18.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________________,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
柳的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请用“——”画出具体描写青海高原柳树的句子,用“﹏”画出具体描写家乡灞河边柳树
的句子,并完成下表。(6分)
青海高原柳树
精品模拟测试卷
家乡灞河边柳树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22:4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95242280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小升初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