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个人计划书怎么写)
《汉语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学案
例及评析
【案例描述】
1、谈话激趣:
老师前两天到哪去学习了(沈阳),对了,老师特意给你们带
来几见小礼物(背起篼子,放在讲桌上),谁来摸一摸、猜一猜谁
什么礼物?一个学生边摸边猜,老师把礼物拿出来,原来是一只
小绵羊的布偶。
2、教师接着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小绵羊”。教
师板书“羊”,指名学生读“羊”。教师再让学生摸第二件礼物,
是台灯。教师板书“灯”,指名学生读“灯”。学生摸出第三件
礼物是钟,教师板书“钟”。引问:“黑板上的这些字是有哪些
音节组成的?”教师依次拿出拼音卡片“yangdengzhong”要学
生指出是哪个字的朋友。指名学生拼读音节。
3、教学ang时,教师先教读,然后让“开火车”读(小火
车,开开开,开到这里来)。接着讲ang的发音技巧。教学eng时,
教师先教读,让学生练读,然后引导学生说说是什么韵母(后鼻
韵母)。教学ong时,先教读,再“开火车”读。
4、教师拿出另一件礼物──百宝囊。摸出卡片“图片鹰”,
引出“ing”,教读“ing”的发音。又拿出拼音卡片“ying”也
把它请到黑板上,指出这是整体认读音节。教读ying的发音,学
生练读。
5、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读以上几个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教师请示学生范读,然后让学生站起来齐读,再让学生闭上眼睛
想一想,这几个韵母是什么样子,记住韵母的结构。
6、教师拿出“智慧双星”卡片。激励学生谁能读好,就奖
励谁。卡片一:an—ang;卡片二:en—neg;卡片三:in—ing。依
次引导学生读。学生得到智慧星的同学,举着卡片站到前面来,
老师让学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只发现都有g,其他方面
就为难了,教师讲解:“anenin是前鼻韵母;angenging是后鼻
韵母。
7、做游戏“照镜子”。教师读韵母angengingong,让学生
快速的从卡片中找到。找到的同学读一读。
8、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拼音。让学生对照拼音音序表,
说一说,以前学过的所有拼音都住在哪里。
9、游戏“魔方──变变变”。教师拿出魔方“bpmf”,在
拿出“angengingong”教师变换魔方,学生拼读音节。其中“pang”
引导学生组词、说话。
做游戏“猜谜语”。教师出示谜语:多彩绳子颜色鲜,雨后
弯弯挂蓝天。要问绳子有多长,这山搭到那山前。学生猜到谜底
是“彩虹”。教师问:“你学了这个谜语想说点什么吗?”
10、教学儿歌。出示儿歌(教材中的),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指名学生尝试读,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11、指导学生写拼音。先让学生说说新学拼音的在五线格
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手上、凳子上、桌子上书空。教师指拼
音,学生齐读。教师提示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一个韵母分
家,找好位置。学生在作业上写拼音。
12、最后课堂小结。
【教学评析】
一、这节课拼音教学课,给我的启示是:
1、生活是学生学习拼音的源头。教学一开始,教师利用想
赠送他们小礼物的办法,使学生产生好奇心,通过让学生摸一摸、
猜一猜,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再通过实物——小礼物,引出汉
字“羊、灯、钟”,由汉字的发音抽取出韵母“angengiong”。
这一过程是从生活中引入的,使拼音教学与生活的语言环境密切
联系起来。学生喜欢学,乐于接受,教学氛围宽松。
2、激励是学生学习拼音的良药。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励
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利用学生好表现、好争先、喜奖励的特点,
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如,表现好的同学送给小礼物,奖“智
慧星”,口头表扬等,学生在这样的赏识中,获得满足,同时也
潜在了竞争的学习欲望。
3、游戏是学生学习拼音的好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组
织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例如,认读韵母──开火车;比较相
近韵母──争“智慧双星”;复习巩固──照镜子;拼读音节──
玩魔方;课外延伸──猜谜语。这些新颖、有趣的形式,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4、教读是学生学习拼音不可缺少的过程。虽然学生能从生
活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的发音,但多数是相似的发音,或从字的
尾音中体会出来的,那么要准确的读出新学韵母的发音还需要过
程。这时,还需要教师示范的读,提示发音的技巧,引导学生模
仿、体会。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
5、分辨“易混”是学生学习拼音的难点。由于有些拼音字
母在形和音上是相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混淆,所以,
教师应有重点的提示、引导学生分清拼音字母音和形。如比较:
en—nengan—angin—ingon—ong。
二、对于此课教学值得商讨的问题是:
1、处理好“拼音、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教材编排的特点
是先学拼音,再识字,然后,读儿歌。体现了一课教学的综合性
的特点。那么教学要注意教学的整合性,也就是说学拼音,为识
字打基础,识字要借助拼音,同时巩固拼音,读儿歌学习生字,
再次复现拼音。本课教学没有把握好内在的联系,比如,儿歌教
学中的识字,一是处理的毛糙,过程简单化;二是没有强化拼音
的作用,更是没有与识字结合起来。
2、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本课从学习新韵母,到认
识整体认读音节,再到练习拼读,学习儿歌,最后写拼音。显然
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很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贪多、
贪全,会产生“囫囵吞枣”的效果,什么都训练了,什么也没扎
实。教学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能力,且莫拔苗助长。
3、学习拼音注意生活的延伸、拓展。教师的从生活中引入
了拼音,但在教学拼音时还要回归于生活,教师时刻要注意在生
活的语言环境中感悟拼音、运用拼音。例如,学习了整体认读
“ying”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ying”还原生活,要学生说说生
活中,还有哪个字与“ying”有联系,让学生给“ying”找朋友,
这样拓展了词汇量,也教会学生说话的能力。
4、注意让在临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事物搀杂的越多,学
生越难以比较,因此也难以发现问题。例如,教师让学生整体的
比较“en—engan—angin—ingon—ong”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学生只发现都有g。那么其他的方面(如发音)为什么不能发现呢,
除了老师的引导不到位,还有重要的原因是比较的多了,孩子年
龄小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让学生一组一组的比较,
这样问题集中,范围缩小,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当学生发现问题
后,再自己读读,体会体会,更能加深印象。
关于儿歌暴露的问题很多,主要是教师急功近利,使儿歌教
学走了过场。我认为儿歌不必作为本节呈现的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22:1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93421253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语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学案例及评析_教案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语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学案例及评析_教案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