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09 16:15:5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送票)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

志和战斗生活情景。诗人抒发了自己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

而不感伤颓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

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赏析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

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

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

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

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

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

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

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

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

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

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

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

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

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

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16:1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72158538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pdf

标签:诗人   中原   大散关   陆游   翻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