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9日发(作者:有花的诗句)
乌鲁木齐市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其中的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规范书写在米字格内(不用标点)。
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圈养(
juàn yǎnɡ
)
演绎(
yǎn
zé
)
B
.彻底(
chè
dǐ
)
哺育(
bǔ yù
)
C
.洪亮(
hónɡ liànɡ
)
防御(
fánɡ
yì
)
D
.敏感(
mínɡ ɡǎn
)
责任(
zé rèn
)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通宵达旦
马踏飞燕
完壁归赵
弱不禁风
B
.别出新材
守株侍兔
吹毛求疵
郑重其事
C
.阴谋鬼计
谈笑风生
无动于衷
世外桃源
D
.断章取义
德高望重
根深蒂固
如法炮制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塵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B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C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D
.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李兰娟院士的家乡是浙江绍兴人。
B
.根据武汉市的城市规划,到
2020
年,武汉市主城区内的通道、休闲道以及自行车廊道
总长度达
850
公里,将极大地方便市民们的生活。
C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D
.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上,中国军团首次获得奖牌榜榜首第一名。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备还没说完,张飞就鄙夷地说:
“
大贤,想他一介村夫,也能称得起大贤!
”
B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C
.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很长,越长
越没有分量。
D
.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
多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爸爸今年四十岁,已到而立之年了。
B
.
“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动作
描写和神态描写。
C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D
.《祖父的园子》一文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回忆了
“
我
”
和祖父在园子中的活动,表达了
“
我
”
对祖父的依恋和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怀念。
把下面的短语按一定顺序填入句子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是(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①泻进山商下的洼地
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③汇成一泓清莹的湖
④跌落岩缝汇聚成
“
叮咚
”
作响的山泉
A
.①③②④
③
D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
在横线上写两组句子,使之与前后文画线句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温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一缕晚霞,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
丽与美好;欣赏一束百合,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
填空。
(
1
)诗以言志。
“
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_______”
,那是保家卫国之志;
“
我劝天公重抖擞,
___________”
,那是变法图强之志;
“
如今直上银河去,
___________”
,那是兴国安邦之志;
“___________
,快走踏清秋
”
,那是渴望建功立业之志。
“
我何曾留着
_________
呢?我
___________
来到这世界,(
2
)文以抒情。转眼间也将
_______
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
_________
啊?
”
朱自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
_________
。
(
3
)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列情节顺序:
________
(填序号)。由此可见,
这是一个
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鲁滨逊。
A
.种植麦子
B
.烟叶治病
C
.烧制陶器
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吧?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
书名:
______
作者:
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
______
该人物给我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② ,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
仇敌,恶之如鸱枭③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氏家训》)
注释: ①夫:发语词。②学者:学习的人。③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
1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
1
)所以求益耳
___________
(
2
)人疾之如仇敌
__________
(
3
)恶之如鸱枭
__________
(
4
)凌忽长者
__________
1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
中
“
此
”
指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短文告诉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医用外科口罩的自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医用外科口罩。我呢,里里外外也就三层:内层、中层和外层。除这三
层外,我还有鼻夹和口罩带两个配件。
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
如果主人戴着我没有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千
万不要用清水洗我,千万不要用热水烫我,千万不要用酒精喷我!
如果我已破烂不堪或无法使用,那么请将我带到该去的地方。毕竟我是充满仪式感的“口罩
君”,所以呢,请在扔掉我之前分几个步骤来操作一下哦
——
如果主人您无发热、咳嗽等症
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先用开水将我浸泡30
分钟或用酒精喷我,再密封好丢弃。
16
、从示意图可知,医用外科口罩共有三层,
______
层能阻隔病毒飞沫,
______
层能起到阻
水作用。
17
、佩戴口罩时,鼻夹
______
(朝上
朝下)才能起到防护作用。
18
、小亮想重复使用口罩,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
.让口罩通通风
B
.用热水烫
C
.用酒精喷洒
D
.用清水洗
19
、下面是处理不能使用口罩的步骤。请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在格子里填写相关信息。(
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家徽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
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
有不寻常的来历。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
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
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
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
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
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
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
一布袋大米。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
可。”
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
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得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
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
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得勾当
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
奇怪,但马上他醒悟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
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
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
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
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
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他父亲兄弟们要保管好“鱼”,牢记这
件事。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20
、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
( )——
放贼
——
送鱼
——( )
21
、祖父把贼放走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
A
.贼人躲在水缸里,已经湿淋淋了,祖父不忍心。
B
.家里的大米比较多,少一袋没有关系。
C
.祖父希望贼人不要干伤天害理的勾当,多卖鱼过日子。
D
.战乱频繁的年代,宽容的祖父猜想贼也是遇到了困境,希望他改过自新,好好生活。
22
、关于文中
“
祖父感到不安
”
的原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担心贼人另有企图,还想偷粮。
B
.卖鱼是小本生意,十几条鱼不是小钱,担心对那户家人造成负担。
C
.卖鱼是小本营生,祖父担心那户人家被他们吃倒闭关门。
D
.没有足够的钱去付那十几条鱼。
23
、文中
“
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
的原因是(
)
A
.安慰那贼人,希望不违亡人遗愿。
B
.鱼的图案画的精美,是我们的家徽,值得收藏。
C
.鱼代表曾经发生的偷盗事件,让后代铭记防盗窃。
D
.让父亲兄弟们记住这个故事,学会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24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分析说说被发现后,贼的心理。
____
25
、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本分析祖父的人物形象。(至少写两点)
____
习作。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叹。请你以此为题,向大家介绍你
的这段经历。
提示:(
1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人名。(
2
)写清楚过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
)不
低于
400
字。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
意
“
斯、陋、德、馨
”
容易写错。
2
.
B
解析:
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
.演绎:
yǎn yì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B
.正确。
C
.防御:
fáng yù
抗击敌人的进攻。
D
.敏感:
mǐn gǎn
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3
.
D
解析:
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
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
.
“
完壁归赵
”
中的
“
壁
”
改为
“
璧
”
,意思是: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通宵达旦: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马踏飞燕:意思是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B
.
“
别出新材
”
的
“
新
”
改为
“
心
”
意思是: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
守株侍兔
”
的
“
侍
”
改为
“
待
”
,意思是:意思是比喻不主动的努力,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希
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C
.
“
阴谋鬼计
”
的
“
鬼
”
改为
“
诡
”
,意思是:指暗地里策划坏事。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D
.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
与原意不符。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如法炮制: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4
.
B
解析:
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A
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节人当做人来写,正在激烈的奋战(战斗)中,而且还
非常激烈。
B
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茅屋里的一切比作银纱。
C
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骏马和大牛当做人来写,会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D
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天当做人来写,变了脸色。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
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
子。
5
.
B
解析:
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题型,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
主
干
”
和
“
枝叶
”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
A
.
“
的家乡
”
和
“
哪里人
”
语意重复,要删除其中一个。
B
.正确
C
.
“
武汉长江大桥
”
不是古迹,要删除。
D
.
“
榜首
”
和
“
第一名
”
重复,要删除其中一个。
6
.
C
解析: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
A
选项中
“
也能称得起大贤
”
是一个问句,所以要用问号,结果为:刘备还没说完,张飞就鄙
夷地说:
“
大贤,想他一介村夫,也能称得起大贤?
”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12:4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59598253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乌鲁木齐市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乌鲁木齐市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