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全解

更新时间:2024-03-09 00:05:3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计算机输出设备)

多肉植物全解

目录

第一章多肉植物简介 ........................................................................................................................ 1

第二章多肉植物名词全解 ................................................................................................................ 2

第三章多肉植物种植要素 ................................................................................................................ 7

3.1 多肉植物 ........................................................................................................................... 8

3.2 花器 ................................................................................................................................... 9

3.2.1 陶类花器 .................................................................................................................. 10

3.2.2 塑料花器 .................................................................................................................. 12

3.2.3 木质花器 ................................................................................................................. 13

3.2.4 藤类花器 .................................................................................................................. 14

3.2.5 铁艺花器 .................................................................................................................. 15

3.2.6 玻璃器皿 .................................................................................................................. 16

3.2.7 其他花器 .................................................................................................................. 19

3.2.8 花器与花房立体布局 .............................................................................................. 20

3.2.9 花与花器鉴赏 .......................................................................................................... 21

3.3 配土 ................................................................................................................................ 22

3.4 摆件 ................................................................................................................................. 27

第四章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 .......................................................................................................... 28

4.1 日照 .................................................................................................................................. 29

4.2 浇水 ................................................................................................................................. 31

4.3 通风 ................................................................................................................................. 35

4.4 温度 ................................................................................................................................. 37

4.5 多肉植物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 40

4.6 肥料的使用 ..................................................................................................................... 46

4.7 根系的养护 ..................................................................................................................... 47

第五章多肉植物分类全解 .............................................................................................................. 49

第六章多肉植物的种植 ................................................................................................................ 145

6.1 多肉的获取方式 ............................................................................................................ 146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6.2 新多肉带回后的处理 ................................................................................................... 147

6.3 常用园艺工具介绍 ....................................................................................................... 148

6.4 上盆方法和初期养护 ................................................................................................... 149

6.5 换盆 ............................................................................................................................... 151

第七章多肉植物的繁殖 ................................................................................................................ 152

7.1 叶插 ................................................................................................................................ 153

7.2 扦插 ............................................................................................................................... 155

7.3 分株 ............................................................................................................................... 157

7.4 播种 ............................................................................................................................... 158

7.5 组织培养 ....................................................................................................................... 159

第八章多肉植物的艺术玩法 ........................................................................................................ 164

第九章多肉植物小知识 ................................................................................................................ 190

9.1 多肉植物的变色 ............................................................................................................ 191

9.2 多肉植物的开花 ........................................................................................................... 194

9.3 气根 ............................................................................................................................... 196

9.4 缀化和锦——多肉的变异 ............................................................................................ 197

9.5 江湖上多肉的传说 ....................................................................................................... 199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序言

在园艺漫长的发展史里,多肉植物在观赏植物中一直是独树一帜的类群,引人注目的可爱姿态和小巧的株型使得它们极受欢迎。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一章多肉植物简介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它们都属于高等植物(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在植物分类上隶属几十个科,个别专家认为有67个科中含有多肉植物,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只有50余科。

常见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萝藦科、龙舌兰科和菊科。而凤梨科、鸭跖草料、夹竹桃科、马齿苋科、葡萄科也有一些种类常见栽培。近年来,福桂花科、龙树科、葫芦科、桑科、辣木科和薯蓣科的多肉植物也有引进,但目前还很稀有。

在多肉植物中,仙人掌科植物不但种类多,而且具有其他科多肉植物所没有的器官——刺座。同时仙人掌科植物形态的多样性、花的魅力都是其他科的多肉植物难以企及的。因而园艺上常常将它们单列出来称为仙人掌类,而将其他科的多肉植物称为多肉植物。因此多肉植物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仙人掌科,狭义的不包括仙人掌科。本书中所讲的多肉植物亦不包括仙人掌科植物。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1 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

多肉植物90%以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若栽培特当,其寿命都比较长。多年生草本种类在主株枯萎之前,会

多肉花卉形态结构不同于于普通的植物.生理待征上具有贮藏水分和减少水分蒸腾的功能.这是为广适应干早的生长杯境而形成的。某些种类虽然生有叶片,但为了减少水分散失,叶片容易脱落,其光合作用主要通过绿色的茎来完成。块茎状的多肉植物,茎基隐藏在土中,科避免风的吹拂和烈日暴晒。有些种类的表皮生有厚厚的角质层,有点表皮附生着蜡质层或绒毛,都有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大多数多肉植物的气孔数量远比一般植物少,并且深藏在表皮的凹陷坑内,因角质层扩散的阻力较大,所以其体内水分的散失相对其他植物少。许多多肉体内的无色透明黏液或白色乳汁都含有一种多糖物质,能提高细胞液的浓度,加强耐干旱和抗逆性作用,并且在植株受伤时有迅速愈合伤口的功效。

多肉花卉与仙人常科植物一样,它们之中绝大部分种类的代谢形式与一般植物不同.为了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白天关闭气孔.仅靠分解体内的苹果酸脱羧释放出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到夜间凉爽时开放气孔呼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通过羧化形成苹果酸贮存在体内,供第二天光合作用之需。这种特殊的代谢过程,也是一种适应干旱环境的需要。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2 多肉植物的主要原产地

了解多肉植物的原产地,知道多肉植物喜欢什么样的气候环境,对多肉植物的栽培有一定指导意义,很多人印象里会觉得多肉植物是热带植物,不怕热,看完这篇文章你也许可以知道为什么多肉植物在有些地方度夏那么难,有些地方度夏又跟玩似的。

多肉植物的原产地并不像仙人掌类,只局限于南北美洲,而是遍布除南极大陆以外的世界各地,但以非洲和美洲较多,尤以非洲最为集中。

1.多肉植物在非洲地区的分布

非洲是全球最炎热的大陆,但是人们不要据此认为多肉植物都是喜欢炎热的。事实上在非洲只有三个不大的地区具有较多的多肉植物种类,它们是南非和纳米比亚、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以及马达加斯加岛及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下面我们分别叙述这三个地区的生境特点及主要分布种类。

(1)南非和纳米比亚:这是气候冷凉的地区,是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那里每年有一个明显的较长的旱季,因而成为世界上多肉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番杏科和百合科的大部分种类都分布在这里,景天科、萝藦科和大戟科的种类也相当多。南非又是地形和小气候十分多样的地区,大体上以东经25度为界,东部年雨量超过500毫米,旱季在冬天;西部年雨量少于500毫米,越向西越干旱,旱季在夏天,但南部沿海一带则较湿润。因而原产南非的多肉植物在习性上很不一样,栽培上简称为“夏型种”(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和“冬型种”(冬季生长,夏季休眠)。如景天科的青锁龙属、马齿苋科的回欢草属就可严格地分为两种类型,回欢草属的种类甚至在外形上“冬型种”和“夏型种”也有明显的区别。而通常认为夏季休眠的生石花属中,有日轮玉、紫勋和李夫人3个种,因分布在南非东部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夏季不休眠。

纳米比亚的气候比南非更为干旱,濒临大西洋的沿岸地区由于受强大的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少雨多雾,气候特殊,形成一个很大的冷性沿岸沙漠———纳米布沙漠。当地分布的多肉植物如百岁兰和萝藦科的亚罗汉属夹竹桃科的棒棰树(光堂)都是栽培繁殖非常困难的珍稀濒危种。

(2)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原由火山构成,土质肥沃。但由于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的影响,雨水不多。岛上的多肉植物主要是景天科的莲花掌属、魔南景天属、爱染草属。这三个属共约100种植物在其他地区没有分布,属于这两群岛的特有种。此外,萝藦科的吊灯花属有部分种类分布在这儿。大戟科的墨麒麟龙舌兰科的龙血树也是这里的特产,株形高大,往往—株就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

(3)马达加斯加岛及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岛虽然离非洲大陆仅400千米,但岛上的动植物构成了独特的体系。该岛的气候东北部和西南部截然不同。多肉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在植物分类上和仙人掌科有亲缘关系的龙树科植物是该岛特产。景天科伽蓝菜属分布广泛,但以该岛最为集中,有50多种。夹竹桃科的非洲霸王树,高达8米的树干挺拔、株形优美,和棕榈科植物一起构成该岛独特的风景。而同属的亚阿相界和惠比须笑是该岛特产,只是比较稀有。葫芦科的多肉植物目前在国际上很流行,其中两个属碧雷鼓属和史葫芦属种类是该岛特产。

隔海相望的东非各国,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也是重要的多肉植物分布区。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有百合科的苍角殿,葫芦科的睡布袋以及大戟科翡翠柱属种类等,都是很奇特的种类。索马里全境是比较平坦的低高原,年降水量200—500毫米。多肉植物有芦荟属、沙漠玫瑰属、鸭跖草科的银毛冠属、萝藦科的苦瓜掌属等。近年来文献上出现萝藦科的一个新属-拟蹄玉属,其种类外形为10多厘米的圆球或半圆球,表面全是瘤块,在球状茎的贴地处的一侧群开小花。它们也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冷凉,其特产的多肉植物一一大戟科的峦岳等非常高大,目前很稀有。

2.多肉植物在美洲地区的分布

美洲大陆不仅是仙人掌类的故乡,也是许多重要的多肉植物的原产地。龙舌兰科的龙舌兰属、酒瓶兰属、丝兰属、万年兰属分布在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它们往往和仙人掌类混生,成为北美荒漠植被特有的景观。在墨西哥西部和加利福尼亚半岛分布着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科—福桂花科,种类虽然不多,但有些种的外形奇特,观赏性强,是最珍奇的多肉种类之一。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景天科是多肉植物中种类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科,非洲、美洲、欧洲和亚洲都有不少特有的种类分布。在美洲主要是仙女杯属、石莲花属、厚叶草属和风车草属。它们都分布在墨西哥,仅石莲花属就有160种,是非常适合家庭栽培的种类。近年来文献上介绍景天科有一个新属——塔莲属,也分布在墨西哥。

风梨科和胡椒科的多肉植物分布在美洲热带雨林的边缘地区,种类不多。此外,美洲各地还零星地分布着一些多肉植物。在中美洲有大戟科白雀珊瑚属的种类。墨西哥有薯蓣料的墨西哥龟甲龙,葫芦科的笑布袋,漆树科的象之木、大戟科的锦珊瑚等。中美各国和西印度群岛有大戟科的珊瑚油桐和刺叶珊瑚。巴西有苦苣苔科的断崖女王,膨大的茎基上簇生被白毛的叶,开美丽的红花。

3.多肉植物在其他各大洲的分布

其他各大洲虽然也都有多肉植物分布,但在栽培上比较受重视的是原产欧洲的长生草属种类,为景天科植物,目前除自然种外,杂交种也很流行。其他多肉植物有的虽分布广泛,但很少栽培,如景天科景天属的种类,在我国西藏和朝鲜、日本均有广泛分布,但很少栽培。瓦松属的种类在我国不少地区有分布,但栽培上通常只重视这属的园艺杂交种。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3 多肉植物的价值

多肉植物,不仅可供观赏,在其它方面亦具多种用途,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吧。

(一) 药用:

百合科芦荟属中之芦荟为世界各国药局配方指定之药材,主治便秘(泻下剂)及胃肠病,自古即被民间广为流传采用,据经验者言;芦荟油对胃炎、胃溃疡、肠炎、一般腹痛、齿痛、神经痛、结核炎、肋膜炎、烧伤、烫伤等等均具功效。其肉质厚叶割裂后流出透明液体,此液味奇苦,含有阿罗茵、生物碱及活性叶绿素等物质,每日生食此叶1平方公分,有美容、防止便秘及脱臭等效果。芦荟油亦能促进腐肉重生肉芽。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其茎叶内含有一种胶黏性白色乳液,此乳液具刺激性,能促使皮肤充血,增强毛发根部活性,为古来制造生发剂常用之药材。非洲产之矢毒麒麟(大戟科),其乳汁有强烈毒性,当地土族常将其涂于矢头,以毒杀猛兽。

最近发现,苍角殿属的野生多肉植物大苍角殿,其球茎内含有一种特殊成分,对治疗心脏病非常有效,目前已被南非政府(原产地)列管禁止输出。

(二) 食用:

薯蓣科多肉植物之块根贮藏多量淀粉,可蒸食和烧食,味甘香,为产地土族食用品之一,俗称Mountaineer’s bread。(山药就这科的哟)

酢浆草科多肉植物,其根含糖份,可提炼砂糖。

萝摩科火星人属及吊灯花属多肉植物之块根和木棉科多肉植物之果实均可食用。且木棉科猢狲树属中之猢猴面树,根及斡内蕴藏多量水分,可供沙漠野兽咀嚼解渴之需,非常有名。

西番莲科多肉植物之果实为制造清凉饮品之原料。

葡萄科白粉藤属多肉植物之葡萄状果实,可制蜜饯及果干,入口微微心辣,且有帮助消化作用。

番杏科生石花属多肉植物之球状叶,能用于腌渍西洋泡菜(注:先用塩渍,再用糖、醋等腌渍之),或配合日本佐料三杯酢及西餐之色拉食用,别饶风味。

(三) 酿酒:

龙舌兰科多肉植物,约2-3种大型者;例如大叶龙舌兰、极强刺龙舌兰等,可用于酿造酒类。原产地墨西哥出品,闻名遐迩之蒸馏酒台克拉威斯克及浊酒类之蒲儿地酒等,均用龙舌兰科多肉植物酿造而成。

(四) 纤维:

墨西哥产之龙舌兰类多肉植物,萨喳龙舌兰等,叶含丰富纤维,加工后可制成衣料、布匹、麻袋、绳索及其它麻之代用品,为中南美重要输出之一,极富经济价值。目前世界各地温热带地区,均在栽植。

(五) 建材:

木本多肉植物,包含许多科属,常高达10公尺左右,生长迅速,其树干可用作简单建筑材料,家具材料及燃料等多种用途。

(六) 绿篱:

大戟科大戟属之柱形类多肉植物及龙树科亚龙木属、龙木属之灌木多肉植物,均披强刺,种于家宅周围做绿篱用,兼具美观与安全双重效果,颇为理想。多肉植物除上述用途上,诸如行道树、切花、切叶等等亦可适用。

(七) 观赏:

各种多肉植物,均具有高度观赏价值。这个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八、其他价值

据介绍,大戟科的光棍树和银雀珊瑚等种类生长快捷,体内丰富的汁液可提炼汽油,是颇具潜在利用价值的“能源植物”种类,但生产成本比较昂贵,暂时不具备开发的价值。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4国内野生多肉植物

常见的市售多肉植物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品种,大多为园艺培育品种或者园艺杂交种,大棚里繁殖的也基本都是。当然,这并不代表国内就没有多肉植物,其实在国内的野外与绿化带里也有许多多肉植物,只是大家平时没有留意而已。

小球玫瑰、薄雪万年草、八宝景天、佛甲草等在绿化带里都很常见。野外的种类就更多了,只是更加原始些,观赏度稍低。

国内野外最常见的就是瓦松了,习性非常强健,虽然每年秋季开花后就会死亡,不过来年会依靠种子有繁殖出一大片。特别是南方屋顶的瓦砾中,那些成片生长,看起来像小宝塔一样的植物全是瓦松。

野生多肉虫害非常多,不论是土壤中还是植株上,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虫卵,带回家后在春秋季节很容易大面积爆发。所以在室内栽培这些野生植物并不是太好的选择,特别是为防止瓦松开花死掉而剪去花茎的办法,其实是违反自然法则的。另外大量的采集野外的多肉也是对野生环境的一种破坏,是不利于植物本身生长繁衍和生态平衡的,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采集野外的多肉,传递正能量哦。

还有一部分马齿苋科的多肉植物,常被我们当野菜食用,采回家后用开水烫一下凉拌是非常可口的,在西南地区尤为常见。大家在爬山或旅游时可以多留意脚下的小绿植,说不定就有那么几棵多肉呢,考验体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现探索的乐趣,但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哦。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5露台春秋——方寸空间呈现多肉魅力

多肉植物广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占用空间小,这在城市空间弥足珍贵的今天显得尤为难得。多肉植物可以用很小的花盆栽培,小酒杯、水果盘、碗、水杯等器皿也可以,不但节省空间,还回收利用了一些不常使用或准备丢弃的器皿。用这些改造后的旧物种多肉也别具一番风味。让小小的都肉在露台上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大部分多肉植物都非常喜欢日照,摆放时尽量选择阳光较多的南向窗台与阳台。一个小小的阳台就能摆放几十甚至上百盆多肉植物,好好规整一番,就可以建立自己的迷你植物军团了。

大小统一的方盆最节省空间

算好窗台或阳台大小后,再对应购买大小合适的方形花盆,—排排整齐地摆放起来,很有“阅兵式”的感觉。虽然摆放得很满,但一点也不会有压抑的感觉,特别是看着多肉慢慢长大直到爆盆,简直太美了。这就是它们特有的魅力。

露台和阳台的摆放

拥有大露台或者大阳台的花友就非常幸福了,完全可以根据喜好建立一个自己的多肉植物王国。特别是阳台上的护栏与平台,全都可以利用上。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给多肉安排不同的分区,如大型造景、立体悬挂、枯木多肉乐园、小巧独特的单盆造景等等。

搭架营造立体空间

随着多肉数量的不断增加,你需要越来越多的空间来摆放它们。窗台和阳台固有的空间肯定不够用了,这时就要考虑立体空间的利用,花架、挂架、各种小桌等都可以成为你营造立体空间的工具。在3.2.8 花器与花房立体布局一节会对此做详细介绍。

摆放原则

多肉的摆放要考虑植物习性与周围环境,同时要尽量节省空间,便于管理。

可以暴晒的品种放在日朝最充足的地方,特别喜欢阳光的放在最外层,喜欢半阴环境的放在日照相对少一些的地方。多肉植物的高矮不同,生长速度不同,个头大小是否会挡住前排肉肉的光线等因素都要考虑到。摆放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这些日常的摆放过程中,你不得不先了解多肉的习性,不经意间就学到了许多知识。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二章 多肉植物名词全解

养多肉时,不可避免的会听到和用到一些常用名词,这些名词就像多肉的标签,一定要弄明白,才能养好多肉。

露养

锦变

老桩

散光

全日照

冬种型

夏种型

花箭

叶插

爆盆

徒长

闷养

群生

分株

缀化

扦插

砍头

休眠

半阴、阴养

组合、寄植、拼盘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露养

将多肉植物放臵于露天环境养护,任其自然生长的养护方法,是还原多肉野生状态的一种栽培方法。

冬种型

夏季休眠较明显,且休眠时间比其他多肉更长,冬季可以持续生长的多肉植物。冬季温度低于5℃时大部分多肉植物都会处于休眠状态,即使冬种型也一样。

缀化

多肉植物受到不明原因的外界刺激(浇水、日照、温度、药物、气候突变等),其顶端的生长锥异常分生、加倍,而形成许多小的生点,这些生长点横向发展连成一条线,最终长成扁平的扇形或鸡冠形带状体。缀化变异植株因形态奇异,观赏价值更高,又因其稀少,较原种更为珍贵。

徒长

指多肉植物在光照不足、浇水过多的情况下,叶片颜色变绿,枝条上叶片的间距拉长,叶片往下翻,枝条细长,生长速度加快的现象。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全日照

从太阳东升至西沈都能见到阳光的环境,称之为全日照环境。(夏天最好不要全日照)。

夏种型

夏季生长,冬季低温休眠的品种。夏季35℃一下都会正常生长,超过35℃时也会进入休眠状态,冬季尽量保持10℃以上,温度过低不但会休眠,严重的还将导致冻伤甚至死亡。

锦变

多肉植物颜色上的一种变异现象。指植物体的茎、叶等部位发生颜色上的改变,如变成白、黄、红等各种颜色的现象。大部分锦斑变异并不是整片或整棵颜色的变化,而是叶片或茎部部分颜色的改变。锦化品种也较原种更为珍贵哟。

组合、寄植、拼盘

将不同品种的多肉种植在一起使其更具观赏性的种植方法。

闷养

指冬季温度过低时,用容器等器物(如一次性透明塑料杯、透明塑料薄膜等)将多肉植物罩住,制造一种小型的温室效果,保持塑料杯里的空气湿度足够大,保证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一种种植方法。(水汽和塑料杯会阻隔大部分紫外线,所以不用担心多肉被晒伤,同时也可以减少浇水。一般常用于百合科的多肉植物。)

爆盆

指多肉植物生长太过密集,长满整个花盆的情况。

群生

指单棵多肉植物体上着生多个生长点,长出许多新的小苗并共生在一起。

散光

多肉植物没有直接受到阳光照射,而是放在直射阳光旁的散射光下的一种栽培环境。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半阴、阴养

一种阳光较少的栽培环境,相比散光,这种栽培环境的光线更弱一些。

老桩

生长多年,拥有较多的木质化枝干的植株。

花箭

从叶片中生长出来长长的花茎,景天类多肉植物常是这种开花方式。

砍头

指将多肉植物顶部砍掉的一种修剪方式。(砍头常和下文中提到的扦插一并使用。)

休眠

由于某些多肉植物的生理习性决定了它们会季节性或者阶段性暂时停止生长,称为休眠。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扦插

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式。

叶插

使用多肉植物的叶片进行扦插的一种繁殖方式。

分株

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扦插、叶插、分株是多肉植物最常用的几种无性繁殖方式。

第三章 多肉植物种植要素

一、多肉植物

二、花 器

三、配 土

四、摆 件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1 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的种植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多肉本身了,土、花器、摆件等都是为了是多肉植物焕发更大的光彩。

关于多肉以后的章节会介绍更多,这里就不在赘述了。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 花器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款合适的花器不仅能让多肉长得更好,视觉效果也会大大提升。不同材质的花器花器有着不同的特点,多肉爱好者可以根据所处环境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那款。

多肉组合盆栽(也叫多肉拼盘,日韩小清新也叫多肉寄植)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栽种方式。本章介绍几款常用的花器,然而肉友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我只能说花器包括但不限于本章介绍的这几款,希望肉友们在了解多肉习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自己理想的作品。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1 陶类花器

红陶

红陶花盆已被广大多肉爱好者膜拜为神器花盆,其实这也要看使用地点的气候和环境。

如果不考虑管理方面,红陶花盆的确非常出众,特别适合新手使用。自身超强的透气性在春秋季节通风较好的情况下,1~2天就能完全干透,甚至在多肉休眠的夏季也可以频繁浇水。

红陶花盆也拥有较多的款式,虽然色彩远远比不上陶瓷花盆那么丰富,不过自身的红砖色也很符合园艺特色,基本属于百搭型。

透气性好也有不好的地方。因为干的太快,会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干透。土壤长时间属于干燥状态会使根系也出现干枯情况,影响吸收,这也是红陶换盆栽培的多肉生长普遍较慢的原因之一。对于小苗来说,最不适合在红陶花盆中栽培,特别是玉露系列比较喜欢水分的多肉,如果使用红陶盆栽培,很容易出现脱水情况。另外红陶花盆还有一个缺点,栽培时间过长,花盆表面会泛出白色的盐碱,非常难看,并且会随花盆上的红陶渣一起掉落,很不适合摆在室内。不过红陶盆外的盐碱可以使用特点的方法来去除。

陶瓷

陶瓷花盆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花器。各式各样的形状、多变的色彩、适中的价格,再加上陶瓷花盆本身易清理,都是大家喜爱它的原因。用它栽培多肉植物,具有非常好的保湿作用,对生长期的多肉是非常有利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快于其他花器中的肉肉。

陶瓷花盆靓丽的色彩也让花友们更热衷这种花器,其中以白色调的白瓷花盆应用最为广泛,种上多肉立马就体现出小清新的感觉,光滑的瓷面非常容易清理,几乎不会出现污痕,很适合摆放在室内或者窗台。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独特的造型是花友们喜欢它的另一个原因,也使多肉有了更多的选择,多样的株型可以借助陶瓷花盆来实现。

陶瓷花盆的缺点主要是不够透气,夏季风弱闷热时容易因浇水而引起闷热潮湿的花茎,导致多肉被闷死或者烂根,不太适合新手栽培。不过只要控制好浇水,注意通风,防治积水,多肉并不容易死掉。

尽量少使用五孔的陶瓷花盆,如果实在要用,一定要控制浇水,并在花盆底部垫上一层大颗粒作为隔水层。

陶瓷花盆也非常适合迷你多肉组合盆栽,能充分体现它们的美丽。现在大部分多肉实体店铺都是以陶瓷花盆为主打。

粗陶

粗陶花盆介于红陶花盆和陶瓷花盆之间,拥有红陶的透气性又具有陶瓷的保水性,并且外观更漂亮。粗陶应该是目前的花器中最适合毒肉植物生长的了,也非常适合摆在室内。古朴、简单、素雅的风格,不论搭配什么多肉,都能让原来简单普通的肉肉变得更有韵味。

不过粗陶花盆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第一是价格非常昂贵,因为做工比红陶和陶瓷类更复杂,并且此类花盆的需求量较小,所以都是小批量生产,使得人工及工艺成本提高不少。二是重量超越了其他各种花盆,如果异地购买,运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摆放在阳台,一定要注意安全哟,尽量选择小一点的或者摆放在比较安全的位臵。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2塑料花器

塑料花器在园艺中被广泛使用,有点也非常多。透气性虽比不上红陶类花盆,但由于自身材质较薄,水分挥发速度也是相当快的,要略强于陶瓷花盆。与其他材质花器相比,更容易买到,价格也便宜,有多色多品种可选择。最大的优点就是轻巧,用于垂吊的花盆大部分都是塑料。

塑料花盆外型虽比其他花器稍逊色,但大众化的造型更为多数人接受,低廉的价格与轻巧的盆体是其他花器代替不了的。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小黑方就是塑料花盆,易于摆放又节省空间,还可以套放在其他篮筐或花器之中。

塑料花器的保水性很强,有利于小苗的初期生长,加上各种型号都有,被花友广泛用于初期多肉小苗的栽培。特别是叶插的小苗,使用塑料花器来培植,效果非常不错。

塑料花器缺点不多,因为它本身非常大众化,在各方面都比较出众。唯一不足的是国内目前生产的塑料花器很多质量不过关,使用寿命不长。而国外进口的如日本爱丽丝花盆,价格又偏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目前有许多仿石材的塑料花器,其原材料是石粉与各种胶粘合压铸而成,材质和塑料相差不多,制作出来的花器都非常精美,就像石头雕刻的一样,很适合摆放在庭院里。不过这种花器因为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各种胶,毒性很大,也常被大家成为“毒花盆”,不管种上什么,要不了多久就枯萎了。大家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贪图好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3木质花器

这类花器适合摆放于庭院与露台,具有独特的韵味。木质花器一般都比较大,并且容易腐殖化,不太适合摆放在室内。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桩或者木雕倒是可以放在室内。木质花器透气性好,既可以购买成品,也可以自己制作。取材也容易,几乎不需要太多成本,很容易改造。不管是木箱、木盒还是废旧木板材,稍微加工都可以变成一件漂亮的花器。还可以利用枯木树桩等,是非常难得的园艺元素,效果惊人,枯木肉景是当今很多资深的多肉爱好者极为推崇的园艺形式。木质花器是DIY首选之一,搭配多肉植物后,花器与植物融为一体,更具灵气。

木质化器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容易被腐蚀,在户外使用一年基本上就报废了,放在通风不好是地方还容易发霉。如果想用的久一些,可以刷上清漆和桐油,刷完味道会比较大,一定要放在室外通风散味才行。当然,放臵于庭院中的复古做旧系列的木质花器,被腐蚀后反而更具沧桑美感。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4藤类花器

藤类花器在国内使用的还比较少,国外早已广泛使用。这种材质抗腐蚀性稍强于木质,透气性好。在庭院中悬挂或者摆放也比其他花器更抢眼。藤编篮筐很常见,价格不算贵,款式也多,DIY多肉植物组合是非常不错的。缺点与木质花器想死,使用1~2年后会腐蚀得不像样,通风不好的环境还容易发霉。另外,藤编的花器缝隙都比较大,不适合直接覆盖土壤,不然很容易掉落,需要在花器上先覆盖一层塑料网或者抹麻布,再盖土。此类花器在室外摆放效果更佳。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5铁艺花器

铁艺花器比较常见,在各种花器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具有容易获得、价格不贵、造型丰富、容易悬挂等有点。目前大部分铁艺花器都被刷上了,防锈漆,延缓了生锈时间,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缺点主要还是生锈,虽然有不锈钢、防锈漆等,但时间过长还是会生锈。不过铁锈对植物的影响并不太大,不必过于担心。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6玻璃器皿

玻璃器皿水培

大家都知道多肉自身含有较多的水分,容易因浇水过多而腐烂而死,但这并不代表着多肉不能水培,只要方法正确,水培一样能出状态很好的肉肉来。

水培一般是用来让植物生根的,生根后再挪到土壤中,这样可以避免无根植物在土壤中因伤口感染等引起的霉菌病害。水培因不需要土壤让栽培环境变得更干净,不会出现土壤掉到叶片中不易清理的情况。在管理上也更佳容易,不需要每天打理,病虫害也降到最低点。特别是可恶的蚧壳虫,在水培的环境下,它们可什么都做不了。关于水培生根在第七章会有更多的讲解。

水培的方式也很简单,只要掌握要点,水培多肉就能够得心应手。水与根系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多肉植物的颈部怕积水,千万别将这个部门泡在水中,更不要把颈部误以为是根系。也不能让根系与谁之间的距离太远,光依靠空气中的水分是不足以使多肉植物生长的,只能勉强保持存活状态。水分是否正确水培初期非常重要,当健康的根系长出后,就不用这么仔细地去观察水位了。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许多多肉的根系都不是很强健,特别是石莲花属,非常短少。这类多肉的特点是,缺水时会生出许多气根,气根依靠空气中获得的水分继续生存,过一段时间后气根就会干枯死亡,然后又生出新的气根继续吸收水分。它们不同于绿萝等观叶植物,根系是不会扎进水里的。水培这类多肉时更要注意水与根系的距离。

将水位提高后大概本个月时间,新的根系就会生出,这时根系可以在水分中吸收养分,状态自然漂亮。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不过由于水培养分过少,后期还是不太利于植物生长,适合短期操作,以这种方法来改善多肉的状态,祛除一些病虫害,再挪到土壤中会生长得更好。水培超过3个月,植物状态就会慢慢转变,停止生长或变得更差。在水中加入水培肥料可以稍微延长水培时间,但毕竟植物原本是生活在土壤中的,还是种回土里比较好。

用玻璃器皿栽培

现在从玻璃苔藓景观衍生出的玻璃多肉小景也非常受欢迎。家里有许多用不上的水杯或者大口的玻璃碗衍生可以栽培多肉的,用玻璃器皿栽培可以将植料分层,取得更加的视觉效果,并且显得更干净。

不过由于大部分玻璃器皿底部没有出水孔,养护管理比较难,一定要在底部铺上一层石子作为隔水层。隔水层能防治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湿润的土壤中腐烂,也能将水碱隔离在最底部。

玻璃器皿养多肉不需要浇太多水,干透后浇一点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太多日照,特别是夏季,一定要放在散射光处。尽量选择不需要太多日照的多肉品种,如十二卷、玉露、寿等。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7 其他花器

充分发挥想象力, 观察身边的小物品,也许那就是个不可多得的多肉容器。

贝壳、海螺

贝壳与海螺比较容易获得,也可以用来栽培多肉植物。因为多肉根系相对其他绿植来说要弱小许多,一点点空间就够它们生长了。用贝壳和海螺栽培多肉,整体更加自然,充满海洋的气息。

鸡蛋壳

鸡蛋壳的用很多,敲碎后洒在有蚂蚁路过的地方或花盆托盘里,可以灭杀蚂蚊;混在土壤中可以当营养土,特别是蛋壳里剩下的那一点点

蛋清,含有非常丰富的养分,用来栽培多肉植物足够了。而鸡蛋壳本身也是可以作为容器栽培多肉的。

鸡蛋壳非常小,多肉植物很快就会长爆盆,要尽量选择生长速度慢一些的品种,这样可以让鸡蛋壳与肉肉和谐共存很长一段时间。景天科石莲花属是不错的选择,形态呈莲花状也非常漂亮,生长速度也不快,很适合这 样的栽培方式。

也不用担心植物长太大会挤坏蛋壳,当肉肉生长到足够大需要换盆时,可以直接把蛋壳打碎,种到更大的容器里,非常方便。

后期的养护中可以频繁浇水,特别是生长季节,天气晴朗时2〜3天浇水一次。由于蛋壳较小,每次可用固定量的浇水方式。如果放在户外,通风环境特别好,也会减缓肉肉的生长速度。

其他多有能够容得下都肉生长的东西都可以作为花器。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8花器与花房立体布局

每个多肉爱好者的心里,都有一个多肉花园。但是阳台太小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利用立体空间了。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2.9花与花器鉴赏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3 配土

多肉植物的配土方法有很多,并且品种不同,所需土壤比例都有所不同。对于其他要素来说,配土显得不那么重要(笔者的配土就非常简单,有什么土用什么土),但是要把多肉养好,养出状态,就必须根据植物习性和生长环境配制土壤。摘用花友的一句话:给多肉配制土壤与普通图的区别,就和人天天吃营养餐和方便面一样。(好吧,我又躺枪了)

常用多肉植料介绍

颗粒植料介绍

颗粒一次在多肉植物的养护中用到的很多,颗粒植料也有很多,路边和山上的小石子、珍珠岩、火山岩、陶粒、赤玉土、蜂窝煤、兰石、日向石等都是颗粒植料。在配土过程中,多少加入一些透气性较好的颗粒植料,能提高根系的呼吸能力,大大提高土壤使用率。像珍珠岩、陶粒、蜂窝煤、火山岩这类都是透气性非常强的颗粒植料。

另外,颗粒植料还可以用来铺盆面,改善土壤与多肉植物间的透气性,并且挡住泥土部分,更加美观。不过铺在表面的颗粒最好是浅色的,红色的火山岩就不太合适,如果放在日照强烈的户外,吸收阳光后的火山岩会非常烫,容易伤害到植物。白色或者黄色的颗粒比较合适,而且浅色调也很好看,利于搭配。

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岩高温下膨胀的产物,吸水量可达自身重量的2〜3倍,透水性和透气性能很好,是改良土壤的重要物质。在泥炭土中加入同等比例的珍珠岩,可使土壤的透气性增加数倍,使根系呼吸到足够的氧气。珍珠岩化学性能稳定,pH值呈中性,不会对植物产生伤害,并且价格便宜,很容易买到。

缺点是使用时间过长后会粉碎,粉末使土壤结成板块,阻碍根系呼吸。另外,珍珠岩非常轻,像泡沫一样,吹一口气立马飘走一大片。多肉植物非常耐折腾,而多肉爱好者都非常能折腾,换土换盆是经常的事,所以初期选择珍珠岩还是不错的。

火山岩:是火山爆发后由岩浆直接凝固而形成的多孔石材,种类繁多,但基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坚硬、透气性强、不易变形、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还可以二次使用。其富含的一些微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量元素,从长远角度来讲,很适合多肉植物的种植。一些大型植物园也经常用到火山岩,特别是对多肉这类喜欢微肥的植物非常合适。

缺点是不容易买到,市面上较少见,一般要通过网购才能买到,而且因为火山岩过重,运费也较高。相对于其他植料,火山岩本身也较贵。

火山岩在国内分布很广,稍微了解一下地质与岩石就会发现,国内大部分野外地区都能找到火山岩。比如重庆那种红色的岩石,就是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火山灰,经过几千万年地质变化而成。虽然不像火山爆发喷出形成的火山岩那样多孔透气,也是完全可以作为颗粒植料与土壤搭配使用的。不过野外找回的土壤或岩石一定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最好是放在户外暴晒一个月后再用。因为野外的土壤里有很多虫卵,爆发起来可不得了。另外,未打磨过的火山岩很容易划伤根系,自己打磨又太费事,所以最好直接购买打磨多的火山岩。

赤玉土:在曰本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栽培介质。由火山灰堆积而成,是一种具有高通透性的火山泥,无有害细菌,PH值呈微酸性,非常利于储水和水分的挥发。对多肉植物栽培具有特效,大部分比较珍贵的多肉植物都使用这种植料栽培,几乎不用再添加别的植料。我个人觉得是目前种植多肉最好的介质,也做过一些对比实验,使用赤玉土种植的多肉在各方面的确要优于使用其他介质。

不过因为它高昂的价格,单独使用成本太高了。配土时在其他颗粒中配入一点,或者直接铺于盆面也很合适。它吸水性能非常好,后期挥发水分的能力也很明显,很适合多肉这种怕积水的植物。直接铺于盆面还可以通过表面赤玉土的颜色来判断花盆内部的水分是否已干透。

蜂窝煤:常见且效果不错的栽培介质,不过大家很少发现。刚烧出来的蜂窝煤具有一定碱性,需要放于露天接受弱酸性的雨水中和后再使用,不然有可能烧坏根系。优点是容易取得,几乎没有成本,透气性强,不输于其他颗粒植料。使用时稍麻烦一些,需要将其敲碎,筛出颗粒,然后将粉尘倒掉。不过有时候为了省事,砸碎后就直接混入泥炭土使用了,粉尘可以充当沙子的作用,没有多大害处。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各个地区制作蜂窝煤时掺入的成分不同,有些地区的蜂窝煤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可能会有一些有毒物质。

其他植料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椰糠

椰子外壳的纤维粉末,天然降解、纯天然的有机质媒介。使用椰糠培植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发展。

水苔:

又水边的苔类晒干后制成,富含纤维素,保水性强。

泥炭土

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低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泥炭土的养分非常充足,并且松软透气,非常利于初期多肉植物生根。但如果全部使用泥炭土,时间过长会造成板结,不利于根系呼吸。

PS:泥炭土产自湿地,是湿地底部堆积多年而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需要上万年的时间,所以开采泥炭土是非常破坏生态环境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慢慢停止使用泥炭土,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使用。泥炭土可以使用椰糠代替,质量上乘的椰糠效果并不比泥炭土差,价格也比泥炭土便宜。

多肉配土原则与配土方案参考

多肉植物的配土非常关键,有时对植株形态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家可以先了解多肉品种的习性和原生地环境,然后尽量模仿原生地的土质去配合多肉植物,使之适应本地环境。

其实,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植物,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是最大的,然后才是泥土与颗粒碎石。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野外多肉植物大部分生活在沙子和碎石占70%以上的地区。但我们栽培时并不能按照这个比例去配野外的土壤。因为我们买回家的多肉大部分出自种植大棚,大都是生长不到一年的小苗,与野外的多肉植物相比,这些小苗在温室环境中长大,完全禁不起野外环境的考验。

1、 小苗的配土

小苗是不能使用太多颗粒的,因为小苗生长速度快,所需要的肥力和水分都比较多。很多花友认为多肉植物喜欢沙质与颗粒质的土壤,因而走入了误区,一开始就使用比例过高的沙子与颗粒混合物,而这样的配土方式对于小苗来说基本长不出根系,或者根系长出不久就枯死了。有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些多肉买回种好后2~3个月不见长或者一直蒌靡不振,这些都是植物给出的信息,此时就需要检査配土是否正确、根系是否健康了。

对小苗来说(生长1年内的多肉植物都是苗),使用松软的泥炭土与颗粒(1:1 )就合适了,这几乎是一种共通的配土方案。

有条件也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配土:泥炭土60%+沙子20%+颗粒20%。这个比例更适合小苗。如果找不到沙子,也可以用40%的颗粒植料来代替。土壤中松软的泥炭土比例增大一些,更加利于小苗生长。

2、 老桩的配土

对于多年的老桩多肉(指2年以上的),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与颗粒的比例加大一些。泥炭土、沙子、颗粒比例为1:1:1就非常适合了。

最近很火的韩国多肉植物,大部分是塑型后的老桩,非常漂亮。许多人认为是气候因素形成的,其实这与任何因素都没关系,植物都是要生长的,多肉植物也是,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形成老桩,而老桩多肉自身代谢特别慢,需要的水分与养分会减少许多,这就需要在植料中加入足量的颗粒来配合老桩生长。之前有花友去韩国,特意拍了很多图片,我很疑惑为什么韩国人栽培多肉植物全用的是碎石,一点泥炭土的痕迹都看不到。后来明白了,因为老桩的多肉吸收很慢很少,对土壤中的透气透水性要求就更高了,因此才会加入更多的颗粒石子在土壤中来配合多肉植物生长。

老桩的配土方案:泥炭土20%+沙子20%+颗粒60%。这个比例就可以,不过比例要求并不严格,只是增加土壤中颗粒植料的占有率,此方法最好用于年头较久的多肉植物上。多肉老桩的配土根据年龄阶段,还会有一些变化,而且老桩的多肉最好不要经常挪动,否则很容易碰断或者伤到根系,老桩的恢复速度比较慢,一次性配好土后就不要再挪动是最好的选择。

3、高手的配土

对于已有种植经验的高手来说,因多肉植物品种不同,配土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栽培一段时间,对自己所养的多肉习性有所了解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多肉搭配不同的土壤了。

根系非常发达的十二卷、玉露、生石花,可以在土壤中加入较大比例的颗粒植料,并选用深一些的花盆。但切记不要完全使用颗粒植料,这样很可能一直生不出根系。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根系稍弱的景天科植物,可以适当减少颗粒比例,基本上泥炭土与颗粒1:1混合就是最实用的。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后期养护观察,针对部分景天科根系发达的品种而改变配土方式。景天科植物大部分根系都非常少,在选择花器方面比较随意,浅盆、枯木、果盘都可以使用。 PS:盲目使用那些昂贵的营荞土也是不对的,贵的土壤并不是催长剂,想让多肉生长得更好更肥壮,需要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比例的土壤,而不是疯狂使用肥料和昂贵的土壤来催生。

配土是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植物后期生长的状态,一定不能马虎。在多肉植物的栽培过程中慢慢摸索,改善土壤成分,会使它们的状态非常独特。就算是便宜普通的品种,也可以养得精致又独一无二。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3.4 摆件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四章 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

日照

浇水

通风

温度

塑性

虫害防治

肥料的使用

根系的养护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4.1日照

充足的日照会让多肉健康、漂亮、多彩,缺少日照的多肉就像没有翅膀的天使一样不完整,而日照过强,多肉则会被晒伤。如何控制和利用好日照也是一门学问。

日照长短

原生环境下的多肉植物每天最少会接受3~4小时的日照,有的会达到6~8小时甚至更多。而我们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许多时候达不到这样长时间的日照,所以室内栽培的多肉各方面都会比室外的差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的栽培热情,只要南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台,每天能有2小时左右的日照,也足够了。

充足的日照会改变多肉植物的状态,令其健壮,并且叶片紧凑,不易生虫。阴湿的环境是最容易滋生虫害与病害的,特别是春秋季节温暧而潮湿的环境下,要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间。通过日照改变多肉状态是非常明显的,也是花友们常用的做法之一。

缺少日照的多肉植物虽然也能继续生长,但状态比较差。长时间缺少日照会使它们抵抗力变弱,开始徒长,叶片、枝干间的距离拉长,失去了原本的美貌。有的品种甚至会因为没有日照而死亡,缺少日照死亡的原因很多,不过大部分是由于抵抗力变差,无法抵抗霉菌的攻击而烂掉的。、

日照强弱

虽然日照对多肉植物非常重要,但也要避免烈日暴晒。春秋季节是最容易发生晒伤的。有许多花友误认为日照越强烈对多肉越好,或者认为日照充足就能让肉肉的颜色更美丽,于是把一盆盆刚适应室内环境的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多肉搬到户外暴晒,这是最容易造成伤害的,日照过于强烈甚至会将肉肉直接晒成“肉干”。在夏季做一些防晒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对高温比较敏感的品种还需要端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来度过夏季。

在紫外线强烈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防晒措施。防晒网是不错的选择,根据自己家里的空间环境制作一个可以打开与收起的防晒网,便于日常管理。如果嫌麻烦,就将多肉放在玻璃后,因为玻璃可以阻隔大部分紫外线。也可把多肉放在窗帘后,离家时拉上一层纱帘,也能避免晒伤。

想让多肉植物完全臵于强烈的日照下也并非不可以,但是需要一个循序渐逬的过程,突然暴晒很容易造成伤害。另外“日照时间”与日照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者一定要区分清楚。

适度的日照会让多肉变得非常美丽,特别是温和的日照环境下,颜色也会变得温柔,这也是大家喜欢它们的原因之一。日照让多肉植物的色彩变幻无常,不再是单一的绿色。

加图片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4.2浇水

多肉植物的浇水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论新手还是老手,许多时候都拿捏不好。浇水量和浇水频率与很多因素有关:低于气候、天气、季节、温度、通风情况、多肉植物习性、土壤、花盆材质、每天的日照时间、多肉状态、多肉大小等等。不要眼花,时间长了就总结出给多肉浇水的规律了。

首先要规避一个误区,很多花友认为多肉植物喜欢干燥,这是错误的认识。由于原生长环境的原因,大多数多肉植物比较耐旱,但每年的雨季为它们补充了大量的水分,充足的水分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所以多肉植物只是耐旱,而不是喜旱,不要虐待你的肉肉哦。

多肉植物的枝干或者叶片内部都存有大量的水分,所以浇水量不要过大,如果通风条件不好,可能会引起植株的腐烂。多肉植物在非常缺水的情况下会消耗自身叶片中的水分来供应所需养分,这是底部的叶片会慢慢干枯,另外番杏类及部分惊天多肉在缺水时叶片会起褶皱,还有的多肉在缺水时叶片会变软。这些都是它们给出的缺水信号。

不过有时叶片出现褶皱、变软也不一定是缺水,这就需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浇水时间及最近的天气情况来判定了。一般来说,如果是缺水的情况,当晚浇水,叶片第二天就会饱满起来。但如果浇水后连续几天都没有改变状态,就需要注意了。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植物的根系没有生长出来,或者原有的根系已经腐坏。这时可以将多肉从土壤中拔出来,重新清理根部, 并换上干一些的土壤再种上。另外,如果植物长时间缺水,第一次浇水要少量,先让植株适应有水的环境再逐渐增加水量。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浇水时间

春夏秋三个季节最好在傍晚或者下午凉爽的时候浇水,而冬季因为温度过低,最好选在中午时分浇水。浇水时沿着花盆边缘浇入,不要让水滴到叶片上。尽量避免水流入叶片中心形成积水,这样的积水会像放大镜一样,将阳光聚集到一点,直接把叶片烧坏。如果不小心浇到叶片中心,可以将水珠吹掉,或者用纸巾吸干。

浇水间隔

初期入门时,的确可以采用一个恒定的时间浇水来摸索经验,比如一周一次,一月一次……虽然这种方式能让大部分多肉存活下来,但并不是太好。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使得浇水间隔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挑几个比较重要的讲解一下,这也是二木同学栽培多肉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地域气候与浇水:这是决定多肉植物生长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虽然全国各地都可以养多肉,但如果幸运地居住在一个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气候环境里,那可以省去你很多心思和时间,多肉自己就能生长得很好。比如山东威海的夏季,2012年最高温度才32℃,只持续了10天左右,然后回落到每天并且因为是沿海城市,每天都不断有海风吹来,实际温度会更低一些,非常凉爽。这样的气候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几乎直接跃过了夏季休眠这个特性,多肉几乎全部处于生长状态,可以放心地浇水。而南方地区还持续在35℃以上甚至40℃的炎热气候,特别是西南地区,盆地气候是非常闷热的,风速也很小。这样炎热闷湿的环境会使多肉植物进入休眠,就不能再浇水了,这些地区大部分多肉都需要靠断水来度过夏季。但是断水时间过长也可能直接干死,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湿气,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如依靠在托盘中加水、傍晚凉爽时喷水等办法来缓解。

♦天气变化与浇水:养多肉后观看天气预报成为了很多花友的习惯,看预报主要为了几个重要信息:晴天、下雨、阴天、温度、风速。这些信息决定了未来几天是否需要浇水。如果连续阴雨,放在户外的多肉最近两天就不需要再浇水了。而阴雨天气也会使室内的多肉花器内的水分挥发速度变慢,也可以相对延长浇水时间。相反,如果是连续晴天,而且风速还不错(3〜5级),温度适宜(10C〜30℃),就可以频繁浇水了。不过这个还需要根据花盆材质、多肉植物的大小来判断浇水量。

♦花盆材质与浇水:透气性最好的陶盆养多肉比较适合,因为不存在涝死植物的凊况,哪怕是干一点,只要多肉不死,浇水后状态还是会转好的,非常适合入门爱好者使用。但是陶盆也有缺点,就是水分挥发得太快,花器底部不保水,这会减缓多肉植物的生长速度。因为没有足够的水分来让多肉生长,水分在多肉吸收完全前就挥发完了。特别是夏季,许多花友误认为红陶盆透气好,干透的环境对多肉植物是非常好的,所以干脆就不浇水,结果直接导致多肉干死。

春秋季节比较凉爽,但日照充足的时候,陶盆里的水分几乎1〜2天就完全干透了,这时1天浇一次或者2天浇一次水都没问题。而陶瓷、铁器、塑料等花盆因透气性相对较差,浇水间隔一般都是陶盆的2〜3倍。这些花器栽培的多肉植物几乎不需要太多管理,浇一次就可以放心出门了。

♦多肉植株大小与浇水:这一般是栽培多年的爱好者才会总结出来的一点。 新种下的多肉因为根系较少、正在适应新环境、损伤恢复中等因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弱,并不需要浇太多水。对于这类多肉植物,较好的浇水方式是:频繁而少量地浇水。而生长多年、非常健壮的多肉植物,因为根系已经非常发达,正常浇水维护就可以了。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4.3通风

大多数多肉植物原生地的空气流通状况都非常好,所以通风对多肉来说很重要,尽量给予较好的通风条件会让多肉长得更佳紧凑漂亮不说,还能预防一些病虫害,同时加强通风也是减少多肉度夏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室内栽培时要多开窗户增加通风,最常见的霉菌、小黑飞等虫子的出现,就是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太差导致的。通风不好还非常容易使火祭之类的多肉滋生白粉病。

露养的通风效果最好,这是现在很多花友追求的一种栽培方式。接受到的紫外线更加强烈,空气流通更好,水分挥发更快。特别是夏季,大部分多肉植物因炎热而进入休眠状态,需要在室外较好的通风环境下,才能顺利度过夏季休眠期。

但受地域、温度、天气等条件的限制,是否露养还要看具体情况。

♦北方地区:非常适合露养,但是冬季温度太低,必须搬回阳光房或者温室才行。

♦北方沿海地区:风都比较大,即使不露养,通风效果也很好。

♦南方部分地区:梅雨季节比较多,闷湿的时候比较多,通风环境较差,所以露养就变成了不错的选择,但需要做雨棚之类的防雨措施。因为南方一下雨会连续几天,有时甚至一个月都一直在下,这样花盆内的积水一直干不了,很容易涝死。如果是夏季就更危险了,基本上连续3天大雨积水后又晴天,造成闷湿的环境,肉肉直接就死掉了。

江浙一带与广东、云南等地区:露养是比较合适的,这些地区露养的通风效果刚刚好,非常适合多肉植物生长。不过沿海地区台风也比较多,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另外还要避免一些环境突变,如大雨过后的烈日晴天。这样的天气是露养多肉的终极杀手,可以瞬间破坏一大片。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所以要搭上防雨棚与防晒网,最好是活动的,不需要的时候就打开。连续阴雨时可以防止雨水过多导致的腐烂,晴天烈日时也能防止日照过强而灼伤。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4.4温度

温度的高低会影响多肉植物的生长于休眠,甚至能否存活下去。对温度的掌控是必须的,至少要知道如何让多肉在更佳舒适的温度下生长。

冬季低温

多肉生长的最佳温度是10℃〜30℃,在这个范围内会以正常速度生长。0℃是冰点,低于0℃会出现冻伤。而多肉植物的茎与叶片内大部分都是水分,植物的内部会慢慢结冰,短时间内虽然不会死亡,但也会造成冻伤。这时完全停止浇水是明智之举,如果继续浇下去,不但植物不能吸收,温度过低水分也无法挥发,会连同土壤一起结冰,给植物根系造成更严重的冻伤,破坏植物的吸收恢复机能。

当然,也有一部分多肉是比较抗冻的,特别是景天属和长生草属,最低能抵抗-15℃。景天属的大部分多肉,如薄雪万年草、佛甲草、垂盆草等,在国内很常见,并且常被用于园林绿化。冬季温度太低,地表带有叶片的部分会死亡,但是来年春天又会从地下的根茎重新发出新芽,并迅速生长出一大片。而长生草属本来就属于高山植物,高山上夜间温度本来就很低,所以也是非常抗寒的。其他比较抗寒的还有石莲花属,部分叶片较厚的多肉也能抵御短时间的低温环境,前提是根系与植株非常健壮。

冬季低温时,大家可以将多肉搬回室内,北方地区大部分家里都有暖气,温度基本都在20℃以上,所以多肉也会一直生长,这时往往大家担心的更多。因为冬季日照强度与时间都会减少,多肉难免会徒长,整株变绿不说,形态也十分难看。反而让多肉适当地进入“低温状态”,可以保持秋末时留下的美丽色彩和形态。这并不是说要将多肉搬到户外去“受冻”,在寒冷的天气下,多肉的叶片会变软,长时间如此会出现冻伤甚至死亡。“低温状态”指的是5℃~10℃,—定要高于0℃,这种情况可以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减少通风,只要保持好这个温度,即使每天日照只有1小时,多肉也会缓慢生长,并且保持美丽的色彩和身材。

夏季高温

夏季温度过高时,大部分多肉会进入休眠状态,一般超过30℃就会有部分多肉开始休眠,超过35℃时大部分会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时根系会停止吸收水分,自身也会停止生长,状态变得比较差。这时同样要停止浇水,因为这时注入的水分多肉是吸收不了的。而闷热的天气会使水分蒸发,当温度过高时,会在花盆内形成桑拿室一样的环境,直接破坏根系,然后开始整株腐烂,基本是无法挽救的。所以夏季要适当遮阴,特别是那些对高温敏感的多肉,可以摆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

在夏季人们开始觉得闷热难受的时候,多肉也要休眠了,植物与人类对温度的感受是相同的,有时刻板地按照温度去衡量植物的生长是不太实际的。不过有部分多肉在夏季休眠时是可以通过植物状态看出来的,“黑法师”在温度过高时叶片会卷成玫瑰状,并且最底部的叶片会大量干枯脱落,这是非常明显的休眠迹象。而“灿烂”在夏季叶片几乎全部掉落,看起来就像死去一样,只剩下一根光光的枝干,春季来临时又会从枝干长出新的叶片。

PS:多肉植物有冬种型与夏种型,这两种分布代表夏季与冬季也能持续生长的多肉植物,但是不论哪一种,在夏季温度过高和冬季温度过低时也都是会休眠的。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多肉植物全解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00:0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1393053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多肉植物全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多肉植物全解.pdf

标签:植物   生长   花器   花盆   栽培   土壤   使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