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臭味相投)
1、人类社会的结构状况
①社会的状况和体制的变化会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革,而社会结构的状况又直接体现了社会关系的状况,良性运行的社会结构是构成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人类社会具有复杂的结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这就是:①由人的劳动生产活动形成的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实现着社会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构成为生产力系统;②在劳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和人的联系,使生产力获得具体的社会形式,构成生产关系体系;③以生产关系为社会的基础而派生出的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建立起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与政治法律观点、各门社会科学、道德、哲学、艺术、等意识形态组成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系统。
普列汉诺夫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对人类社会的结构作了更为具体的划分,提出了如下 5个层次:①生产力的状况;②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③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④一部分由经济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⑤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
把社会结构分解为3个或5个基本系统,是对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划分。每个基本系统中都包括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更具体的组织和系统。同时,还有由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纽带联结起来的人群共同体,如氏族、部落、家庭、民族等等。这些人群共同体,不能简单地划入生产力、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中的任何一领域。象家庭和民族这类人群共同体,既体现一定的物质的、经济的关系,又体现一定的心理的、思想的关系。此外,社会中还有与各基本领域相联系的各种社会现象,如教育、语言等。
把统一的社会机体分解为不同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只是对社会结构的一般考察,而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密切,社会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和丰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只有将它摆在社会体系的整体联系中,才能确切地把握它。
③社会发展
首先,社会发展是一种社会动态过程。孔德将社会学研究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社会发展研究属于孔德所说的社会动力学。
其次,社会发展是前进的和上升的过程,即社会发展既是一种从落后走向先进的社会过程,又是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前进性和上升性是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两个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相互区别的基本标志。
2、预算软约束
①以“市场转型”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必须研究社会和经济与其与国家的关系,用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对市场转型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逻辑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其中代表人物科尔奈通过对匈牙利的研究提出“预算软约束”与“短缺经济论”。
(他认为短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核心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厂商面对的预算约束是“软性”的,厂商的生存与增长不依赖于它的财政状况。)
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或者贷款,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科尔奈称为“预算软约束”。
③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将扭曲企业的微观行为,导致企业资金配置和经营的低效率。
④他对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有外生和生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归咎于各种外生原因,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父爱主义,国家追求就业目标或领导人获取政治上的支持。
第二种解释将预算软约束视为生的现象,起因于时间非一致性问题,即对于一个未完1 / 32
工的无效率投资项目,政府或贷款者有积极性追加投资,因为追加投资的边际收益可能大于项目废弃产生的边际成本。
短缺经济产生原因:
科尔奈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预算较为宽松,并没有压力迫使厂商有效使用投资,相反,倒是有一些因素常常刺激厂商无效地使用其资源和投资,如中央对扩大规模和提高产出的鼓励往往会促使社会主义工厂的经营者绞尽脑汁地去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这种一味地追求资源和投资规模却又无视资源使用与投资效益的企业行为必然在整个经济中导致周期性的经济短缺。
⑤科尔奈指出:去集权化、和谐增长、价格均衡改革都无法根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周期性经济短缺,消除短缺经济的根本途径在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而硬化预算约束。
⑥以“经济短缺”和“软预算约束”为核心概念,科尔奈为解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综合模式。
3、功利主义
①社会发展的本质是理性化。社会观念层面的理性化使人类从神秘主义的主宰下醒悟过来迈向科学的殿堂,从德性至上的束缚中逃离出来追求现实的功利,从对血缘和人情的崇尚中解脱出来建立契约关系,从等级的层层压制下摆脱出来实现广泛的平等。科学、功利、契约、平等成为理性化的重要容。
②从德性至上到功利诉求,功利主义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③功利主义包含三个基本信念:
第一,后果论原则。只能根据行动的后果去评判行动的对与错,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道德上正确的行动就是具有最佳后果的行动。
第二,快乐主义原则。在评估后果的好坏时,唯一重要的依据是后果所导致的幸福与不幸的数量。于是道德上的行动就是那些导致幸福与不幸之最大顺差的行动。
第三,平等主义原则。在计算幸福与不幸的量时,没有任何人的幸福可被认为比其他任何人的幸福更重要,每个人的福利都同等重要。
④功利主义的作用:
功利主义的原则有利于人与人之间营造一种彼此宽容的社会环境,它只要求对人的行动后果作正当与不正当的评价,而不追究行动的动机,更不要求人们具有与人格和生活习惯在一致的美德。人们从中世纪截然分明的两类:善与恶的判断中解放出来。这样的宽容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世界体系理论
①A、世界体系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标志是美国沃勒斯坦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欧洲的起源》。B、这种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术界继50、60年代现代化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方法,其影响遍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与地理学等主要社会科学领域。
②理论继承:沃勒斯坦吸收了社会学的“阶级系统”和“社会体系”的概念,同时继承了依附理论的“核心”和“边陲”的划分,并超越了两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把前两者糅合起来,推广到全球围的等级划分,把二等分的分法变为三等分的分法。将“核心”与“边陲关系”的形成解释为是世界国际分工、贸易网络和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
③创立世界体系理论的原因:
2 / 32
(1)认为依附理论的划分方法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解释部分核心国家和边陲国家的兴衰起落现象;(2)不满当时各学科都以国家体系为研究对象,想开辟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路径,即跨国界的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以世界体系的运行机制为研究主题;(3)希望通过了解世界体系的本质、演进历程和运行机制,为建立一个美好平等的社会而奋斗。
④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世界体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以世界体系为基本分析单位。沃勒斯坦认为,人类历史虽然包含着各个不同的部落、种族、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这些历史从来不是孤立地发展的,总是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世界性体系”。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以后日益扩展,“直至覆盖了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超然于世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沃勒斯坦常常用“世界体系”代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⑤世界体系论的容
(一)世界体系的含义和分类
沃勒斯坦认为:
1、世界体系可分为:小型体系;世界体系。
小型体系也可称“部落社会”,这里包含着渔猎或农业部族,这些部族都有独立的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它们现在已不复存在。世界体系可细分为:“帝国体系”和“全球经济体系”。前者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后者则呈现政治体制多元化。
2、全球经济体系可再分为:以欧洲为轴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和“其他世界经济体系”。沃勒斯坦认为后者存在的时间很短,它们要么演变为帝国体系,要么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现存唯一的世界体系——现代世界体系,是以欧洲为轴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二)世界体系的结构与机制
沃勒斯坦的三级结构说是在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结构模型基础上,创造性的填充进一个“半边缘”结构而形成的。根据资本积累、技术以与劳动分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存在三重结构:中心、边缘以与介于二者之间的半边缘。中心国家是那些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依靠先进技术和工业产品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国家;边缘国家指那些不得不以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而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而半边缘国家指那些既可以某种程度上控制边缘国家,又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世界体系的结构,三个等级:
1、核心的国家的国力最强,生产技术水平最高;边陲国家的国力最弱,生产技术水平最低;
2、半边陲国家的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介于核心与边陲两者之间。核心国家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以农业为辅,生产形式以雇工和佃农和自耕农居多;半边陲国家的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农业为主,生产形式以雇工和佃农居多;
3、边陲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农矿业为主,生产形式则以奴隶和强迫劳动居多。
(三)世界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
世界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周期性节律和长期性趋势。
周期性节律是世界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在矛盾所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收缩周期性循环。世界体系的长波每40-50年重复一次,每一周期的停滞期都给世界体系中生产格局的重组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并为下一周期的扩做准备。周期性节律不仅使世界经济体系部发生相对的位置变动,而且也提供了世界体系长期发展趋势的基本动力。
长期性趋势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扩展,在达到极限后最终将自行消亡。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与发展过程都是这两种规律在该局部地区的综合反映,也是受其决定的结果。
(四)世界体系理论的国家观
首先,世界体系决定国家发展。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升降以与何时和如何升降,除自身努力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世界体系的发展周期决定的。每到世界经济向上3 / 32
和向下运动交替的时期,边缘、半边缘国家就有了升迁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体系的金字塔型的三极结构是固定的,即一些国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伴随着另外一些国家地位的下降,所有国家同时发展以与个别国家和社会的单独发展阶段都是不存在的。
其次,国家对世界体系也有影响。一方面,国家是世界体系的载体,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国家行为影响世界经济体系的微观布局。国家是参与者,它直接介入经济领域,协助资产阶级进行剥削。
(五)世界体系的文明冲突
沃勒斯坦认为,产生于16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来也是一种特殊文明,但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全球围的扩,这种“特殊文明”通过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被逐渐普遍化,并且在普遍化的过程中异化为一种维护“中心”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其实质就是实现中心国家文明模式的普遍化,最终导致世界性的文明冲突。
⑥世界体系的弊端:世界体系的市场机制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农矿业等处级产品),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高科技耐用品)则价高利厚。这一不平等贸易机制导致的后果是: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边陲和边陲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核心国家,从而导致核心、半边陲与边陲之间已有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体系各国所处的地位是可以变动的:沃勒斯坦认为,不论体系各成员国地位如何变化,世界体系的三级差序格局,即核心、半边陲和边陲,是历久不衰、屹立不动的,在世界体系,一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地位上升同时伴随着另一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地位下降。
⑦世界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1、边陲国家如何突破边陲地位:边陲国家向半边陲国家过渡的三个途径:把握时机、吸引外资和自力更生。
2、半边陲国家如何突破半边陲地位:通过增加工作的方式提高国购买力;以比核心国家更低的成本生产同质量同类型产品,以进军国际市场并提高占有率;如果产品在起步阶段缺乏竞争力,则可与邻邦合作共同组建市场或制定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土工业;半边陲国家还可以考虑给出口商品以补贴,使其能在国际市场上倾销。
3、如何改善目前的世界体系:
目前世界体系的运行机制不能公平地给予各国以平等的发展机会,要改变世界体系的不平等现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国阶级斗争或改革。因为即使在某一国家成功地完成阶级斗争和改革,资本家还能够将剥削关系转移至别国。所以说,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平等贸易关系,就必须发动一场全球性的解决革命和革命,这样才能彻底扭转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等运行机制。
⑧世界体系论的创新与不足
(一)世界体系理论的创新
该理论比前期发展理论成熟:
1、突破了以国家为主要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世界体系的层次结构和运行机制出发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拓宽了研究视野,为人们在整体层面把握世界发展提供全新的角度。
2、该理论克服了依附理论中宿命论的缺陷,引入了“半边陲”概念,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性、各国在体系的地位可以改变。
(二)世界体系论的不足
1、概念上的问题。如区别“世界经济体系”和“帝国体系”,认为前者以市场机制为主,后者以剥削地租为主。这样就把“核心国家之间平等且具有竞争性的贸易关系与核心与边陲之间不平等且具有剥削性的贸易关系”混为一谈。
4 / 32
另外,该理论将“市场机制”等抽象概念视为具有无穷的解释力。依此逻辑,任何国家一旦被纳入以市场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其产品质量和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升。这样忽视了各国阶级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以与国民素质等因素。
2、结构决定论。认为世界体系各国所处的层级地位直接决定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以与发展趋势。这样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地位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摆脱半边陲或边陲地位,有的却不能。
另外,该理论忽略各成员国在未加入世界体系之前的历史背景与加入世界体系之后的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
⑨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的区别
1.两种理论的创始者不同:沃勒斯坦;拉美学者
2.两种理论的分析单位不同:国家;国家体系
3.两种理论的分析维度不同:二维;三维
4.两种理论建构的互动模式不同:世界体系理论描述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结构,处于不同地位的国家都有上升和下降的可能;依附理论的“核心”和“边陲”相对封闭的静态格局,即依附一旦形成难以改变。
5.两种理论的政治目标不同:世界体系论的政治目标是通过改变现存的不平等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自由的新世界体系;依附理论的政治目标是落后国家通过其国体制改革和改变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来摆脱低度发展的困境。
5、工业化
①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包括经济转型,即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首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志。
②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特别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上不变,结果,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优势;也可以说,工业化就是用机器体系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生产手段的彻底改造。由于各国历史环境与现实条件的影响,各国实现工业化的渠道和途径有所不同。
原初工业化(门德尔斯)
涵:原初工业化是指那些不但增长迅速而且是纯粹为市场而生产的农村工业。
主要特点:首先,与自给自足不同,欧洲工业革命前的家庭手工业基本是为远处的市场而生产的;其次,地区专业化非常明显;再次,手工业导致了比较明晰的劳动分工的发展;最后,手工业的收入改变了社会结构。
③什么是工业化
(1)一般将工业化划分为早期工业、中期工业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
(2)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3)工业化是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同时工业部门的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4)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特别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上不变,结果,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优势;也可以说,工业化就是用机器体系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生产手段的彻底改造。由于各国历史环境与现实条件的影响,各国实现工业化的渠道和途径有所不同。
④工业化和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5 / 32
(1)技术进步(2)市场扩和信息传播(3)人口素质和教育程度(4)储蓄和丰裕的资本状况(5)自然资源(6)国家对知识产权、私人财产权利的保护(7)文化、伦理与企业家精神
6、世俗化
①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包括文化转型,即世俗化。世俗化是现代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变迁的最主要特征。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总体上的一种新的在取向与目标。世俗化是一种文化的入世主义,或社会价值观的强烈现世取向。
②世俗化是指从、神灵等超自然崇拜的控制中摆脱出来的一种关注现实生活的价值趋向,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容和基本特征。
③世俗化的基本含义:世俗化是与化相对应的概念,指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取向。
在西方社会学中,世俗化主要是指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从统治中逐渐摆脱出来的过程。 启蒙思想家认为世俗化是人脱离的保护或控制而获得符合人性的自由的社会过程。
广义地解释世俗化:
世俗化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在科学和理性精神日益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与前现代的出世观相比,民众日益关注世俗社会现实切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对社会参与的过程。
包括:第一,在社会政治层面,制度、行为、组织制约或影响政治的公共职能逐渐消失。以民生,即与人们切身利害相关的事务来关心吸引民众的政治信仰,而不是凭信仰。如,美国总统不是在蛊惑中实现自己的总统梦。
第二,个体信仰在现代启蒙运动中对科学与理性精神的转向。美国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说的话,因此说,美国很特别,即是最信仰又最世俗化的国家。
第三,即便信仰继续赋予基本的社会价值以一种精神意义,但社会道德问题均公开在世俗意识形态加以讨论。
第四,本身在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或者说,信仰在世俗中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关注个人利益的现实功利主义色彩。
④世俗化的基本特征:
(一)现实性:理想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实现,而不必到彼岸世界中去寻找。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在现实中可以得到统一。
(二)理性化:现代社会为了使竞争有序化,越来越注重用客观的、理性化的标准和规来建构社会,因而产生合乎理性的现代法律制度。
(三)个人主义倾向:它是市场经济赖以萌生的前提,同时,它也是在资本主义市场关系中滋生的。
(四)社会参与性:在现代社会,民众愈来愈重视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社会只有依靠民众并反映民众的意愿(这具体表现为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程度的提高),方可成为民众化的社会。现代社会与个人息息相关,现代科技使人们更容易实现对社会的关心,社会成员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对社会依赖性加大。
7、传统人格
①人格概念:人格是个体部决定其特征性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人格支配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和有序的结构。
②现代与传统:“现代的”“传统的”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经济或政治制度的形式,而且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
③二元人格结构
6 / 32
(1)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二元人格是指在个体的人格结构中,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融杂并存的人格结构状态。
人格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是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人格特质;二是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形成与变迁是与社会转型密切联系的。
(2)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改变的过程,这一心理转变的过程就是人们从传统人格转变为现代人格的过程。传统人格是传统社会在个人心理层面上的投射,现代人格是现代社会在个人心理特质上的反映。
④传统人格结构与现代人格结构比较
1、人格的构成要素:行为动机、个人才智、情绪控制、互动关系、社会适应。
2、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涵比较:
(1)从行为动机上,传统人格是一种价值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工具型人格。所谓价值型人格是指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对某种特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念的认同,而工具型人格则是指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预先设计的自利目标。
(2)从个人才智来看,传统人格是一种经验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创造型人格。所谓经验型人格是指充分尊重传统经验,以经验作为衡量才干的主要标准的人格类型,而创造型人格是指勇于突破传统,以创造性作为衡量才干主要标准的人格类型。
(3)从情绪控制看,传统人格是一种消极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积极型人格。消极型人格是一种宿命的、对命运感到无力控制的人格,而积极型人格是一种理性的、力图掌握自身命运的人格。
(4)从互动关系看,传统人格是一种权威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平等型人格。权威型人格是一种讲求等级服从关系的人格,而平等型人格则正好相反,在人际互动上讲求人格之间的独立和平等,不论身份和地位的差别。
(5)从社会适应看,传统人格是一种保守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开放型人格。
3、如何理解二元人格结构:二元人格结构在容上似乎相互冲突,形式上又融杂并存。
从整体看,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的整个过程就是人的现代化过程,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处在这一连续过程的任意一点上。现代化过程完成之前,传统和现代人格特质同时存在。 从构成看,人格结构中的每个构成要素的转型并不同步,即在二元人格结构的五个维度中,每个维度的现代因素含量可能并不一样,在某些方面倾向于传统人格,而某些方面有倾向于现代人格。
8、现代人格的三原则
①二元人格结构的现实表现
1.择业观:安稳型择业观与风险型择业观并存。2.择友观:价值型择友观与工具型择友观并存。3.择偶观:社会条件型择偶观与个人素质型择偶观并存。
二元人格结构的未来走向
1.传统人格中的精华仍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不能全然抛弃。即,批判地吸收。2.现代人格也并非是完美的理想人格,并不能全盘接受。
②3.现代人格的三原则:
(1)要求有利于人类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2)要求符合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即理性精神;
(3)要求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9、二元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部各构成要素几个要素之间所确立的相互关系形式,具体包括组织设置、7 / 32
规体系、职权系统、角色构成等要素。
①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和现代因素杂然并存、共起作用,呈现高度的二元性。转型社会的二元性体现在社会中观层面,便是组织结构的二元性。
②二元组织结构涵义:一是指从组织外在联系和在结构看,组织分化与不分化并存;二是指从组织外显结构形式和在运行机制看,现代的表层结构与传统的潜层结构并存。
③一、组织结构分化与不分化并存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社会组织承担的多种功能开始分别由不同的社会组织来分担,因而产生越来越多的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专业化组织。1、分化:组织之间因其功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结构特征,从而表现为整个社会组织结构的高度分化,如:学校、医院、公司、工厂等,分别承担着自己不同的功能,也是围绕各自的功能而开始组织设置的。不同组织因其组织观念的差异、组织规模和组织性质的不同而在组织结构方面各不一样,因此,就整个社会来看,组织结构是高度分化的。
2、不分化:相对于每一个社会组织自身来说,组织结构又不分化,即存在单位办社会的现象,组织不仅是人们的就业单位,而且还是组织成员与其家人生活保障的来源。就是说组织承担其主要社会职能的同时,还同时承担大量本应由社会或其他组织承担的功能。如:保安公司;美国的灌溉公司、播种公司等。
二、现代的表层结构与传统的潜层结构并存
1、表层结构是指组织建构时所明文规定的制度体系,是与现代组织建构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套组织原则;
2、潜层结构是指存于表层结构之后,为组织成员所默认的、规组织成员行为的、非正式的一套组织原则。
3、表层结构与潜层结构的二元并存的主要体现:
第一,在组织规遵守方面。组织规系统在形式上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行为都必须在组织规的约束下进行;而在组织的实际运行中,组织规系统的适用性往往是特殊主义的、因人而异的。如,考勤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干部用餐制度,四菜一汤;按级别待遇制度等。
第二,在组织评价机制方面。规的组织评价原则是以成就作为取向,即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组织的成长;是否符合组织整体利益等作为衡量组织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而实际运行中,组织评价机制往往因组织成员情感、利益与成员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如,中学教师评优,送礼的和不送礼的灯就有区别。
第三,在成员的选拔方面。一般来说,组织明文规定依据个人的能力和贡献来进行组织成员的选拔,但在组织的实际运行中,组织往往会根据个体所拥有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关系来选拔成员。如,不同单位的领导互相协商,提拨分别在自己手下的孩子;招考公务员的条件,根据自己单位人的标准来定等。
第四,在组织管理方面。从形式上看,转型社会的社会组织普遍建立了现代科层制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所有组织岗位遵循等级制度原则,每个职员受到高一级职员的控制和监督。组织领导的权威只限于工作围,只能用来发布与公务相关的命令,而实际运行中,组织往往实行家长制的管理,组织管理过程中往往不同。如,一言堂(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有集中而无的现象。
④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社会功能将日益专门化,社会组织结构也将日益分化。
10、社会沟通
①社会沟通,也叫做社会传播,是指人们彼此交流思想、感情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
②社会沟通之所以是社会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和书信、8 / 32
等个人将不同的社会系统、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其相互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
11、发展中国家现代化
①现代化理论:以“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发展理论就是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的基本主:第一、“传统——现代”两分法,即按照特定的标准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社会或目前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划分成“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类型。因此现代化进程便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 第二、社会发展的因论。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部,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不顺利,根本原因也是来自于部的障碍。他们把这种障碍归结为文化和价值观的因素。可以看出,现代化理论的这种主来源于韦伯的思想。 第三、现代化趋同的假设。现代化理论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化理论的具体特征是:第一,是综合性的社会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参与其中;第二,它建立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的基础上,两者对立转化是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第三,它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前提,以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为目标。
②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即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井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发展社会学中,现代化是指近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或者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③社会现代化的容: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涉与到社会的许多方面,容十分丰富。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有以下一些容。
1.工业化。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在经济体系中取得优势地位,支配经济运动发展方向的过程。社会工业化是指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并使工业生产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最主要的和最基础的产业部门的过程。
2、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之一即是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包括:第一,个人角色分化;第二,社会组织的分化;第三,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的分化。
3、城市化。所谓城市化的过程,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以与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
4、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农业现代化是指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现代化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的过程。与古代的传统农业相比,当代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点,一是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二是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的化学化,良种化;三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5、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普与。现代化的生产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要求较高的人口素质,与之相适应,从而带动了教育的普与,要求科学技术的大规模的发展。
6、政治化。在现代化社会中,需要相应的政治系统为其服务。政治上的化在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里一般包括如下的方面:一是实行议会制,议会有立法权,起着监督政府的作用;二是普选9 / 32
制万 由公民普遍地参加国家代表机关的选择;三是对于公民基本权力的确认,包括所谓的保护人权的一些法律规定等。这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
7、社会生活的理性化 。理性是指一种采取分析的态度,它是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也就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手段(工具)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有较高的效率,使目标实现得更快更容易。理性的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是理性原则的提高。人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采取一定的行动,从而导致某种社会发展结果的出现。社会发展的不同,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和程度不同,都可以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程度得到解释。
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1、迟发展效果。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这些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在同发达国家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了社会现代化的决心和目标,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过程;"赶超"表达一种尽快强大起来的强烈的愿望。
3、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是由外部环境引发和带动的。19世纪形成高潮的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则是这些国家长期历史发展累积的结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输入种种现代化因素,包括经济模式、社会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科学技术等。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会带来许多特殊的效应。第一,在社会结构、文化制度方面的多种矛盾和冲突。第二,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导致的现代化过程的更加不稳定甚至"中断"。第三,来自发达国家的"示效应"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压力。
4、"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既具有积极意义更具有消极性。(详见教材)。
5、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特殊的、广泛的和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B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C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D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一是由政府投资建立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二是建立一定的公营企业以带动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发展。三是国家直接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但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如何合理发挥作用、在什么程度上发挥作用,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⑤有关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
有关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是关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状态的条件、动力、方法和途径的学说。发展理论最初是在经济学界兴起,社会学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开始于50年代末,从理论体系上看,包括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由于这三种理论前后相联,源于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背景,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发展社会学演进的三个阶段。
1、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一种社会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把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看成是两种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在现代化理论看来,现代化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加,生产率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和市场关系扩大等;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国家意识的强化,权力分配的理性化等;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知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与,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等等。
现代化理论曾在20世纪50~60年代占据社会发展理论的统治地位。但是它把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套用到发展中国家,这一西化理论在这些国家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依附理论
60年代前半期,一批学者尤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学者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实例,10 / 32
展开了对现代化理论的猛烈批判,导致了依附理论的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A.G.弗兰克,巴西社会学家F.H.卡多索和埃与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等人。依附理论认为,现代化理论的"西方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将发展中国家纳入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中心一边陲"经济体系的依附化过程。它导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化和非西方国家的不发达化。依附理论批评现代化理论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宗主国-卫星国的关系。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不断扩所造成的剥削与依赖关系。
3、世界体系论
从7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发展理论开始了一个多样化的转折时期。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学者经过改进和完善,使依附理论逐渐发展成I.沃勒斯坦等人的"世界体系论"。弗兰克和萨米尔.阿明等依附理论者也纷纷转变成了世界体系论者。世界体系论的研究兴趣已不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它从体系的角度研究世界整体的发展,认为:A自从资本主义与扩行为诞生起,就形成了全世界统一的整体的格局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B各个国家只是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C世界体系的结构是由中心国家、边陲国家和半边陲国家三个部分组成的;D在世界体系崩溃之前,这一结构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能改变的。
⑥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一、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与类型
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因其在现代化进程中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大多被称为发展中国家。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二元性。这是指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性”。经济结构中,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经济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现代的工业经济也已发展起来。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决定着社会结构的二元性,传统社会因素与现代社会因素的并存和互动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第二,产业结构单一。第三,市场化程度低。第四,贫困问题严重。第五,各国发展极不平衡。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从社会制度上看,有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分。当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则是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类。按照这个标准,人们通常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类:(一).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三).高收入发展中国家。 如果按经济结构和现代化程度进行划分,发展中国家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二)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二、几种发展模式的分析
(一)“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
以民族主义为旗帜,走一条既非西方式的又非联式的中间道路,这种选择亦被称为“第三世界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既有的世界体系或是摆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后一种取向中则又根据主导意识形态的差异区分为激进对抗的联模式和游移不定的中间道路。
所有这些被称作“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在经济和政治体制上模仿了联式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但他们从来也没有真正脱离过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也没有真正摆脱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此外,因主观上追求“非资本主义发展”而导致偏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轨道,给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畸形的经济结构和低效益的经济机制使这些国家发展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之中。总体上看,“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虽然在独立初期曾表现出有利于清除殖民统治的痕迹、巩固民族国家政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长期发展进程中,选择这条道路的国家未能取得成功。因此,从70年代起,这类国家陆续改变了发展取向,特别是80年代末东欧、联剧变后,失去了外部支持的“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陷于严重危机,他们或者经过激烈的政治动荡(战、政变),或者通过领导层的自觉改革,先后结束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在现实的国际环境和发展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发展道路的选择。
(二)东亚“四小龙”的崛起与“东亚模式”
11 / 32
“四小龙”由原来依赖农业或转口贸易的传统型落后经济变为拥有现代先进技术装备的比较发达的工业经济,他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严重依赖外部资本的边缘地区跃进到具备输出资本能力的接近于体系中心的准发达区域。
具体而言,“东亚经验”中表现出普遍意义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确立了经济取向的现代化发展路线,并拥有足够的政治权威和组织动员能力去推行这一路线。第二,以建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行社会体制结构的改革,形成稳固的现代社会基础。这也是政府导向的重要容,其目的是尽快解决社会转型期的二元结构体制,培植和发育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和市民阶层,使传统农民社会过渡到现代市民社会,以适应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发展。第三,抓住发展机遇,适时采用外向型发展战略,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谋求突破。 “四小龙”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谓“东亚模式”是一定时空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实际上,即使在同样的“东亚模式”下,“四小龙”的发展也是各具特点的,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国与有很大差异;新加坡和一直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为主,而国和则以利用国外贷款为主; 在产业组织上,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国大力扶植财阀型企业集团;各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金融政策也不尽一样。
(三)拉美国家的发展与”拉美模式”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大国是新兴工业国的另一种类型,以它们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具有该地区特征的发展经验,比较这些经验与东亚经验的异同,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1、保护国市场。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高筑贸易壁垒,即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保护与进口商品竞争的本国产品。与此同时,还通过实施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控制和限制外国商品进口。
2、扶持本国“幼稚工业”。也就是对需要发展的本国工业部门提供政策优惠,
如:高估本国币值、提供优惠汇率、资源投入倾斜、提供税收优惠等。
3、发展国有企业和完善基础设施。也就是依靠国家资本的投入,建设国私人资本无力兴建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4、 在拉美地区开展保护性的区域经济合作。
可见,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减少本国经济对世界市场和发达国家的依赖,因此它具有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和国家干预色彩,并表现出向性发展的特征。
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拉美地区的主要国家普遍推行了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却有所弱化,出口能力也相对薄弱,其产品主要投向国市场和地区共同市场,在发达国家市场则没有竞争力。尤其是,保护主义政策在扶持本国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技术和管理的落后,在提高工业产值的同时经济效益并没有同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不利于长期的持续发展。
针对进口替代模式的缺陷,60年代以后拉美国家开始调整发展战略,8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在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的背景下,继续维持进口替代模式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
80年代末、90年代初,拉美国家展开了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发展模式的转换。新的发展模式以新自由主义和新结构主义为理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政策措施。新模式的主要容包括:1、贸易自由化。2、国有企业私有化。3、减少国家干预,强化市场调节。
当然,拉美国家转向新的发展模式时间还不长,有些制度性的建设还未定型,经济开放后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大。所以,拉美新的发展模式与东亚发展模式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发挥了本地区的比较优势而取得成功的,同样,它们的局限性也仍然在于历史地定位于“发展中”阶段,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因此很难主动地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此外,还应当看到,拉美国家发展模式的转换所体现的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进程,进口替代模式被扬弃并非其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的正面功能也被否定,而且,今后拉美国家的发展还会有模式的进化和创新。因此,对于拉美或东亚地区所提供的发展经验,我们需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进行考察,要从各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中发现其在的历史联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 32
12、人权原则
①的含义
是指以近代西方理论为基础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由,即以宪政和人权为基础,以民意和执政合法性为目的,以定期竞争性间接选举为手段,保证多数人决定权、监督权等权利,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一些列制度安排。
②的演进
(一)古希腊的直接
(二)近代西方理论(古典或传统理论)
1、近代思想家的理论。
近代思想家根据自然法则和理性原则,提出天赋人权论,宣扬人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认为这是人类的自然本性和天赋权利。洛克在《政府论》中批判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理论,宣传社会契约和天赋人权学说,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药》中的议论,“他竟然说大清的江山是我们大家的”)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思想。
卢梭提出人权原则,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公意就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所以主权属于人民。人权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和最终属于人民,即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的“民有”,并且这种来源是政府或国家权力的合法化依据或前提。
人权原则也叫做主权在民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叫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A、“主权”观念最早由布丹提出,认为主权是君主的当然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权力。B、后来霍布斯也论述了主权问题,但主权在他来看仍是君主的。C、洛克谈到了主权应属于人民的理论,但没有、在英国君主制下也不可能明确提出人权的观点。D、再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权学说。卢梭认为,原始社会人们生活不方便,于是共同订立契约,组成国家;这时人们根据社会契约把全部权利让渡给国家(同时仍保留全部权利──个人权利),从而形成“公意”即主权,它是最高的,属于全体人民,不可转让、不可分割,这就是人权。
③人权原则的突出特点
第一, 将“主权”视为客观存在的实体性权力,具有绝对、永恒、至高无上的特性,并由一个人格化的主体(整体意义上的“人民”)集中掌有。卢梭通过其“公意”学说将君主替换成人民,从《社会契约论》中可以看出,“人民”与“主权”结合后的人权原则,具有五个层面的涵,即:作为主权者的人民不可能为非;作为主权者的人民不受制约;作为主权者的人民不受反对;人民拥有的主权不可转让;人民拥有的主权不可分割。由于绝对主权获得了“公意”的支撑,因而具有无可争辩的合理性,这当然是卢梭学说得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认为由人民亲自、直接地参与和决定国家事物是人权原则最完善的实现方式。在卢梭看来,主权本质上由全体人民的“公意”构成,不可能由单一的个体或群体代表,唯有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才不至流失或僭越,依此逻辑,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度,就必须由公民直接参与政治并决定公共事务。
第三,认为“人民立法——政府执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现人权原则的最佳制度途径。卢梭一方面将直接制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以罕见的现实主义态度论与“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地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为弥合理想与现实的鸿沟,他设计出了介于纯粹直接制与英国式代议制之间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有三,一是将行政权赋予政府行使;二是将政府定位为主权者意志的执行机构;三是主政府行为须受到主权者的严密监控,主权者不仅是政府权力的来源,而且可以直接干预具体的政府行为。
④的特征:是作为专制的对立物出现的,专制是少数决定的制度安排模式,而则是多数人决定的制度安排模式,这是区别于专制的最根本之处,也是的基本特征之一。
(一)现代的特征
13 / 32
1、重视和践行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2、竞争性的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议会制度:任何理论和实践都承认竞争性选举制度的重要性。3、完善的机制:参与机制(条件)、竞争机制(核心容)和制衡机制(不可或缺)。4、重视法治,司法独立,施行宪政:只有司法独立才能确保司法公正,才能保障制度正常运转,才能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
(二)的条件
1、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样可以维护人们足够多的自由和独立。
2、良好的自治传统和政治文化。中国的等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
3、多元的、独立的市民社会。 4、宪法至上、施行宪政的政治体系。
13、社会主义市场转型
①以“市场转型”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
②社会主义取向的市场转型研究
(一)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研究
1、地方政府法团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政府与经济结合的制度形式,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公司的许多特征,官员们完全像董事会成员那样行动。 2、地方政府即厂商论。该论者认为,地方政府是通过直接管理和监控而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有学者修正该理论,提出“村镇政府即公司”的观点。 3、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该理论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市场转型进行新的诠释。林南希望用“地方市场社会主义”来把握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政治因素与意识形态成分的相互作用、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性质,以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地方性根源。
(二)对市场转型以来国家和社会关系研究
该研究涉与两个基本议题:一是市场转型是不是必然伴随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二是市场转型是不是必然要求国家与社会分离?伯纳德回答第一个问题,指出,市场转型并不必然伴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中国学者关于第二点的共识性结论:一是市场转型并不必然要求国家与社会的绝对分离,但国家与社会的适度分离既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市场转型的结果;二是不能脱离国家的特殊制度背景和思想文化传统来探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相应地,世界上也不存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三)市场转型以来的社会研究
1、市场转型论
(1)市场权力论题: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型将导致有利于直接生产者的权力转移。控制资源再分配部门的权力在减小。(2) 市场刺激论题:再分配经济抑制生产刺激,而市场则为直接生产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个人的劳动绩效与报酬挂钩,个人努力的动力会更强。(3) 市场机遇论题:国家社会主义由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变导致了新的以市场为核心的机会结构,开辟了社会流动的新渠道。这种机会结构的变化使创办企业成为国家社会主义中除官僚晋升之外的另一途径。
2、关于市场转型的争论
(1)权力维续论:边燕杰认为,中国市场改革两个核心制度未发生动摇,即共产党领导地位没动摇;城市单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2)政治市场双重转型:讨价还价型;权力维续型;选举型。(3)政治与市场协变论:在某些方面,政治和市场相互竞争和制约;另一领域,政治和市场相互促进;还有的政治和市场共同转变。(4)市场渗透类型论:泽林尼等以市场在不同社会的渗透程度为依据,区分了由再分配向市场转型中的三种社会经济类型,即分配经济中的地方市场;在再分配经济占统治地位条件下,以市场再分配共存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混合经济;资本主义导向的经济,其明确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市场,抛弃社会14 / 32
主义。
14、城市化
①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容。与传统农村相比,现代城市不仅是一种不同的物理空间结构,而且是人类群体生活的一种不同模式。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通过城市化过程与与之相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实现的。
城市化过程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或城镇集中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与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大。
②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A、城市发展的发展和完善: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B、人口的转化: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C、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D、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一致性。
③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
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广义上,自从有了城市也就有了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狭义上,城市化通常是指现代社会兴起过程中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或城镇迅速集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也伴随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与价值观念的转变。
⑤城市化的水平与现状
1、城市化的水平即城市化发展的程度,通常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全地区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在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当城市化水平>30%时,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当城市化水平>70%时,城市化进程则开始减缓,直至出现停滞或下降趋势。
2、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容之一: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整体经济状况与生活水平的改善相关。评价国家地区城市化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项指标,要与不同的地区进行比较。比较指标:1、与世界其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比较;2、人均国民收入;3、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4、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5、最终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等。
15、贫富差距
①转型期最容易出现社会失衡,社会失衡既表现为地区间和行业间,又表现为单位间和个人间;既表现为经济方面,又表现为非经济方面。仅从经济方面和个人层面探讨转型期的社会失衡,即探讨转型期的贫富差距。
②贫富差距的测量
16、基尼系数
1、基尼系数法
基尼系数法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建立的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因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人们在收入方面的差异程度而在社会分层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是个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即收入完全平均分配,每个人获得完全相等的份额;基尼系数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即财富全部收入集中于一人,其他人没有任何所得。
15 / 32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3与0.4之间适中或合理,<0.3说明贫富差距偏小,>0.4说明贫富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为“高度不平均”。
基尼系数最高的是巴西(0.601),最低的是丹麦(0.2),中国低于巴西和菲律宾而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百分制,占有百分之的财产)
2、五等份法
五等份法最早由佩什(F.W.Paish)提出:即依据人均收入的高低将整个人口分为五等份,然后测量各个1/5人口组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平均的分配是各个1/5的人口分别占有1/5的收入,最不平均的分配是某个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
③贫富差距的现状
一、国家和地区贫富差距
1、贫富差距的大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2、贫富差距的大小和国家的大小相关。
二、贫富差距的具体研究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地区、单位
④贫富差距的调控
一、调控贫富差距的理论依据
贫富差距调控的两层含义:第一,贫富差距只能调控,不能消灭;第二,贫富差距必须调控,不能任其自由发展。
1、贫富差距必然论
贫富差距产生具有客观性,表现:
一方面人们自身的个人条件(先天禀赋与后天素质)不同必然导致他们获取生活资源的能力不同,而人们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不同又必然导致人们获取生活资源能力不同,即有的获得资源较多而成为富有者,有的获得资源较少而成为贫困者。
另一方面,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必然导致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而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同也必然使他们分化为贫穷者和富裕者。
前者是主观原因或个人原因,后者客观原因或社会原因。
17、贫富差距的社会功能
2、贫富差距功能论:贫富差距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个是正面功能,一个是负面影响。
正面功能: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能力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差距可以激发人们去自我奉献,即促使人们为创造财富而奉献自己的职能和体能。
负面影响: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处的条件差别、地位差别以与由此决定的机会差别,即贫富差距不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贡献大小所致,在导致贫富差距的众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自致因素,有些可能是先赋因素。如果先赋因素过大,这样,贫富差距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贫富差距的效应论
贫富差距效应,是指在贫富差距的发展或演变过程中,贫富差距与其社会条件或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
“马太效应”反映的是贫富差距与其已获社会条件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富有者不仅已获社会条件好,即资源富有,而且因其资源富有即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又可能更易于获得资源。
⑤调控贫富差距的现实选择
调控的两个方面:一是努力增加财富;二是适当转移财富。
16 / 32
1、增加财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决定贫富水平的高低,表现为两种比例关系:
一种比例关系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人们富裕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即经济水平愈高,人们的富裕程度愈高,反之亦然;另一种比例关系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人们贫穷程度高低成反比,即经济发展水平愈高,人们的贫穷程度愈低,反之亦然。
2、财富转移:如果说财富增加是调控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那么财富转移则是调控贫富差距的具体方式。(1)财富转移是指将财富从其富裕者阶层转移到贫困阶层。(2)财富转移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理性考虑;另一方面人道主义考虑。(3)财富转移的方式:一是税收手段;另一是济贫的方式。
18、中华人民国户口登记条例
①城乡分隔状况的强化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的实施来实现的。
②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明显,这段时期的二元社会结构不仅仅表现为城乡差异日趋明显,而且表现为城乡分隔日趋增强,而城乡分隔状况的强化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的实施来实现的。
③城乡差异体现在户籍制度严格限定了城乡居民的身份。
(1)1953年之后,农村“盲流”出现引起政务院和后来的国务院的关注,并作了一系列的指示。(2)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动的指示》,要求城乡户口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切实做好制止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盲目外流的工作。
(3)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国户口登记条例》。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精神法律化,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19、大众文化
①大众文化是世俗化的一种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世俗化如果没有理性精神的指导具有转化为恶俗化的倾向。理性化支配下的世俗化导致的现世关怀成为人们进行社会参与和发展经济的动力。
②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消遣文化的复合体。它们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的生产,又是现代社会创造的新的生活方式。
③大众文化是在传统的精英文化、上层文化之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在工业社会自身发展中伴随着社会结构变迁进程而发生的文化分化的过程。在大众文化那里,禁欲主义被人们彻底抛弃,而它所倡导的生存快乐和消费主义原则则被广泛接受,这既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对文化和审美产品的渴望。
20、社会失、社会失序(二者差异)
①失序与无序
社会的秩序状态可划分为:有序、失序和无序。
失序并不是指整个社会没有秩序,它只是指社会秩序出现一定程度或围的紊乱。当失序超过一定的阈值,即当法律、道德甚至风俗习惯等规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完全失去约束作用时,社会才真正陷入“无序”。
17 / 32
社会失序:由于个体的心理或行为失调,以与社会控制系统功能的失调等,社会秩序在一定围和某种程度上受到破坏、出现混乱的状态。
②失
社会失:迪尔凯姆“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分工不能产生团结,那是因为各个机构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规定,它们就已经陷入了失状态。”即社会分工的增长引起社会结构的改组,致使各种调节社会秩序的规发生功能故障的状态叫做“失状态”。
社会失理论:默顿“失与机会结构理论”,所谓的失是指社会所规定的目标同决定达到这些目的的规不一致的状态,它对失的涵进行了修正和发挥,并用失来解释越轨行为,从而形成了社会失理论。
③失序与失
A、失序与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失是失序的原因,失序是失的结果。
B、失序是指引社会转型以与由此而导致的社会是否所引起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围的紊乱;
C、失是指社会规或因缺乏、或因混乱、或因冲突而出现的社会规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的减弱甚至丧失。
社会失序的类型:依照不同的标准,社会失序也有不同的类型。在此大致划分如下类型,
首先,根据生活领域的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经济失序、政治失序、文化失序等。
其次,根据存在状态的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隐性失序和显性失序。通常呈隐性状态存在的失序类型多是局部失序、结构失序,而行为失序和整体失序则常常以显性状态出现。
第三,根据社会功能的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失序和破坏性失序。大多数情况,失序既不利于社会稳定,又不利于社会发展,失序的消极意义或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然而,有些秩序是为了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秩序开辟道路,创造条件的并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失序。此外,根据发生的围不同,失序可分为局部失序和整体失序;根据其发生的矛盾性质层次不同,可分为结构失序和行为失序。
21、社会流动
①转型期社会流动的含义
一、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得空间中有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社会位置的移动,它既表现为个人地位的变更,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得改变。社会流动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着重反映个人社会地位的变更。人才流动是社会流动的具体形式。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一)纵向流动与横向流动
纵向流动: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高低不同的社会位置上。(考上大学出人头地) 横向流动:一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同等或同一水平的社会位置上。(所谓同一水平是指流动前后的社会位置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基本一样)
(二)代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流动:一个人个人的终身流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代际流动:上下代之间的社会位置的变动。(顶替现象)
(三)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整个社会变迁所引起的社会流动。(没落的贵族王;新兴的市场贵族;合作化个体农民变成了集体农民;上山下乡;工业化农民变成市民) 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之外的一种社会流动。也称为“自由流动”。
②社会流动与社会开放
(1)社会流动:是社会开放的重要标志。社会流动程度的高低与社会结构的开放程度的高18 / 32
低成正比,而与社会结构的封闭程度的高低成反比。
(2)社会流动的特点
一方面是流动急剧增加。不仅个人根据自己专长和志趣选择职业、地区和单位的社会流动日趋增多,而且出现了成批社会成员“改行”、“易地”和“跳槽”现象;80年代出现的“经商热”、“出国热”、“孔雀东南飞”和“民工潮”。
另一方面是社会流动日趋合理。合理趋势表现在:从流动主体看,社会流动正在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型转变;从流动客体看,社会流动正在从消极控制型向积极吸引型转变;从流动过程看,社会流动正在从有来无往、有进无出、有上无下的单向性流动像有来有往、有进有出、有上有下的双向性流动转变。
③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探讨
一、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标志与机制
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形成一种新代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社会转型对社会流动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流动的状况。
第二,转型过程中社会政治的发展也制约着社会流动的状况。
④中国社会流动的发展趋势
一、趋势之一:从被动服从型到主动选择型
劳务市场等的变化。如:大中专学生的分配开始从统包统分的旧模式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转变,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流动开始从领导拍板、组织包办的旧模式向流出者呼吁其流出单位、流入者与其流入单位共同协商、劳务与人才市场操办的新模式转变
二、趋势之二:从消极控制型到积极吸引型
三、趋势之三:从单向型向双向型
22、再分配经济
①以“市场转型”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市场转型的前期状态研究,有“再分配经济”论
②卡尔·波兰尼(《伟大的转变》)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作了三种类型概括:即市场经济、互惠经济和再分配经济。
1、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律性的市场制度,即一个由价格而且只有价格来导向的经济,它不依赖于外部的帮助或干涉而自行组织整个经济生活。其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直接通过市场交易而发生横向联系。
2、互惠经济:是存在于家庭、民族和部落之间,以礼仪性的物品赠送为纽带的经济形态。其特征:虽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见面,但发生联系的纽带并不是价格和货币,而是信任和礼物。
3、再分配经济:它是一种由计划和指令来导向的经济,其特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横向联系,所有生产者都被纳入经济管理的“中央”指挥下的纵向网络,产品和生产盈余都要上交中央,中央将这些集中起来的物资和劳务,按照习俗、习惯、法律、意识形态与掌握再分配权的社会群体的决策自上而下地进分配。
③泽林尼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典型的再分配经济,它的特征是:第一,形式上的平均主义;第二,非市场贸易;第三,拥有再分配权力是获得精英阶层地位的必要条件,没有再分配权意味着被抛弃在精英阶层之外。
23、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①是以“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前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容之一。
19 / 32
②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它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出口导向:是指使本国的工业产品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也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同时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③在后殖民扩期,拉美国家在独立运动之后,纷纷制定了“进口替代”政策,即设立关税壁垒培育和保护本国工业,并在本土设厂生产原来依赖进口的工业产品,借此希望摆脱前期“出口导向”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困境。
④发展中经济层面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国家中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模式是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开发国需求,实现“进口替代战略”,在此战略中逐渐实现国家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实力的增强。在国市场基本被满足后,需求结构变化又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要求,同时,这些国家地区适应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大幅增加又加速了工业化。
24、公共领域
①世俗化在社会各层面的表现之一就是公共领域。
②随着市民社会的出现,逐渐出现与公共权威或国家权力相对应的、世俗化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发源:17世纪末18世纪初,巴黎、伦敦等大城市,出现了一些由贵族聚会转化而来的茶馆、沙龙与咖啡馆,民众在这些自发的公众聚会场所和机构讨论、商谈各种于社会生活和公众利益有关的问题,依靠自己的理性来评判公共权威与其政策,形成大众普遍认可的“公共意见”,这就是公共领域。
③世俗化与公共领域
1.市民社会:人们习惯将国家行政关系之外的那一大部分社会生活称为“市民社会”。
具有两方面的含义:(1)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一种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生活领域。
(2)一种制约国家政治行为的社会力量。
现代市民社会概念是对近代欧洲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现实的反映。
2.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一个哲学与社会学概念,与私人领域相对,是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公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参与公共事务而不受干涉。
3.市民社会、公共领域与世俗化
(1)市民阶级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与信仰完全无关的契约性关系,随之也逐渐出现了与公共权威或国家权力相对应的、世俗的公共领域。
(2)公共领域充分体现了世俗化的特征,即文化不再由贵族专有,文化失去了由贵族和权力阶层所专有的神圣性,成为社会公众所共有的世俗性。
25、发展社会学主要容
①发展问题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高低不同的研究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以各个国家本身的现实发展为目的,国际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地区性发展问题是其研究的重点;第三个层次是某一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是发展社会学最直接、最基本、最具体的研究对象。第四个层次是具体普遍的“人的发展问题”。它是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发展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人的发展是发展问题的中心问题。
②发展社会学的研究围。发展社会学研究如下一些最基本的发展问题:
第一、发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社会发展和发展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研究、研究方法,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等)
20 / 32
第二、文化发展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是重点研究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三、发展模式、发展进程与发展道路问题,特别是从发展历史上,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去考察第三世界的社会变迁,发展的目标可能是—个,但发展道路却可能有千万条。
此外,“后发展效应”或曰“迟发展效应”也—直是发展理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所谓迟发展效应是指在先一发国家已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后一外发国家在发展时所产生的特殊效应.许多发展社会学家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对“后发展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十大难题”与“十大长处”。
第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是一切人的发展与人的最大化的全面发展。
第五、通过国、国际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比较研究,找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共性与差异性。
第六、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要考察各种社会变迁理论如何影响着政府,尤其是第三世界各国政府的发展政策.发计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第七、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发展战略研究,发展社会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突出之处在于它面向未来,服务于未来。
26、现代与古代的区别
①统治方式不同:现代是代议制、间接,由人民选举代表来管理国家;
古代是直接,由集会的公民实行直接统治。
②统治规模不同:现代是在更大规模上即在民族国家的规模上和围实现的。
古代局限于狭小的城邦。
③社会组成基础不同:现代建立在市民社会发育成熟的基础上的,它的社会基础是组织分化的多元化社会而不是城邦时代的血缘的或虚拟的血缘共同体。
④价值观念不同:现代高度重视自由权利,主自由与不可分离,提倡施行宪政,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 古代直接并未注意到自由、人权等价值的重要性,也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往往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27、理性化的含义
①社会发展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就是观念层面的现代化,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就是观念的理性化。理性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本质。
②理性化是指用理性作为一切个人行为、社会行动以与政治权力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根据的过程。理性化应包括世界理智化、人的主体化和社会生活的计算化。
③理性化含义:A、理性化是指用理性作为一切个人行为、社会行动以与政治权力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根据的过程。B、理性化进程是隐性的,通过对个人的影响实现其功用,即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效能和作用。C、理性化将社会规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将社会成员纳入一定轨道和模式,对整个社会起整合作用。
④理性化包括的三个方面:
韦伯从社会学角度谈理性化:传统社会是非理性化社会,而现代社会是理性化社会,现代西方的社会和文化是理性化的典型,西方的现代化就是理性化的过程。
这个理性化的过程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同时也表现在和政治领域中,结果分别产生当代的资本主义、科层制与改革。
这个理性化的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强调通过计算来支配事物,即对行动的目的十分清楚,并根据价值大小的比较来确立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
21 / 32
二是,它是思想层次上意义关联的系统化。
三是,他还代表了一种有系统的生活态度,它是意义关联与利害关系制度化的结果。
韦伯的理性化过程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社会行动中合理性标准的形成和确立;第二个环节是这种合理性标准在思想和社会层面的贯穿和运用。
1、世界理智化
世界理智化强调行动的客观合理性必须依赖于科学的判断,依赖科学的知识。这就突出了科学的重要性。所以说,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崇尚理性就是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就是崇尚事实,就是追求真理。理性化精神中的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导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科学因而成为理性的象征。
2、人的主体化
人的主体化要求社会的每个行为者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人,其行为是相对理性的,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由独立的个体的独立决策来完成的。人的主体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3、社会生活的计算化
理性化的精神不但对物质而且对整个生活都体现为一种经济化的态度,通过法律、经济、技术和整个生活态度来扩展一种计算的精神。
理性的行为是根据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作为行为的取向,并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
2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
①社会转型容的特殊性
1、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变
经济转轨一般规律是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社会转型的中国特色。经过体制转轨,不如说是一种社会体制或结构的转型。
2、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比经济形态的转型显得艰巨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计划经济在特定历史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尽管这种体制因其存在无视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扼制经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等弊端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但其曾经的“辉煌”和“功绩”还难以从人们的思想深处离去。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其本身是一个完备的经济制度系统,而且形成了以经济制度系统为基础的完备的社会制度系统,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和体制、人事与劳动管理制度和体制,以与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体制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或相联系的管理制度和体制,都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都刻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
因此,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其说是一种经济体制的转轨,不如说是一种社会体制或结构的转型。
②社会转型动力的特殊性
1、中国社会转型不同于早发展国家社会转型的过程,它们的转型动力是市场,即市场既是社会转型的初始动力,又是主要动力。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启动,是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
2、中国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巧妙结合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顺乎民心民意;二是坚持大多数人获益的原则;三是顺应结构转型的历史潮流。
3、围绕政府干预市场的观点:干预有用论、干预无用论、推动有限论。
③社会转型进程的特殊性
1、1978年中国社会转型与早发展国家的具体进程有所不同
22 / 32
(1)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即首先开始于农村家庭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然后才从农村逐渐推进到城市;
(2)我国的城市化不仅表现在城市的扩大和向乡村的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或者说,“农村包括城市”;
(3)我国的化进程在某些方面也是从农村开始的,如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村长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时候,城市所在单位如企业的厂务公开和直接选举、学校的校务公开和直接选举并没有开始。
2、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
社会转型一般从经济、社会发展较高的领域向较低的领域辐射,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1)中国是农村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改革成功意味着改革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2)中国是结构简单的同质单一性社会,城市是结构复杂的异质多样性社会,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易于获得成功。
29、失调与社会失调
①失调
从认识系统的特征出发,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而失调,即是指在社会变迁或转型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深度和广度相差甚远,不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因而也就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
②社会失调
社会失调是社会转型期极易出现的现象,它是指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各个领域或层面未能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出现发展失调的现象。
社会发展失调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未能带来环境改善。
30、社会发展整体性特征
西方社会学者以西方社会为蓝本,将社会转型的主要方面或主要容概括为六大方面或“六化”即社会发展整体性特征。(—即)
①经济转型—工业化。社会转型首先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它既是早发展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也是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社会转型(狭义)—城市化。社会转型也表现为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因为城市社会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形态。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而城市化又必然促进和带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③政治转型—化。从专制走向也是社会转型的容和表现。所谓化是指社会大众从对政治的冷漠、疏远到热情并普遍参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对政治的“产出部分”(如政策、法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对政治的“投入部分”(如参加选举和党团)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④文化转型—世俗化。从依附到相信科学是社会转型的又一容和表现。世俗化就是打破“圣灵社会”的宿命论,相信科学和技术创新可以改造世界,对新事物和新思想采取开放态度;
⑤组织转型—科层化。从家长制到科层制也是社会转型的容和表现。社会组织的科层化并非现代才有,但现代组织的科层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基于精细分工的职位专业化、根据抽象规则建立的职阶体系、以与凭藉业绩升迁的准则;
⑥观念转型—理性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动机从只受的或情感的因素支配到遵循普遍的理性原则的转化,也被西方社会学者视为社会转型的容和表现。以上六个方面的转型既是西方社23 / 32
会转型主要容的高度概括,又是社会转型整体性的集中反映。
31、各国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①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工业化道路和模式也有差异。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英美模式: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生型模式。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经济发展,都是在经济系统中生地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英国的工业化路径总结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市场机制完善,出口扩大—产品需求结构变化以与部门利润率变化(以毛纺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利益大于传统农业部门利益)—生产结构转变—圈地运动(土地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本积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以纺织为先导的工业部门的扩—工业化向其他行业的进一步扩散—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工业化。 美国的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它同样是在市场经济成熟后从经济系统部实现工业化的。不过,美国作为稍后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在吸收英国市场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也起了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工业化不但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而且是以工厂体制和生产组织的部创新为起点和动力的。针对美国当时人力缺乏,资源丰富的特点,企业、工厂在利益诱导和市场选择中,自主地形成了“股份”、“通用制”等适合企业发展的大型生产组织,从而在较短时间聚集资源,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了工业化。
(二)德日模式:在不利的国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 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推进工业化的。
德国政府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德国在统一之前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货币、经济制度五花八门。统一后,德国经济学家一直强调保护民族工业的重要性,如斯特的“国家保护主义”。保护主义也成为国家政策的理论指导。并且,为实现国家经济强大,德国在社会军事组织基础上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官僚体系,成为实现产业保护、统一市场、投资科技的有效组织基础。德国通过强有力政府干预、通过适当的保护政策很快实现了经济赶超。 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政府强制基础上实现的。明治维新后,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展教育科技,并在政府干预下迅速改革传统生产体制,建立适合大生产的“卡特尔”。而扩侵略、掠夺财富加速了日本工业化的进程。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模式:在适应国际环境前提下,在政府主导力量下,通过实施工业发展导向型战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赶超。
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地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在于,后者的资本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外),而前者的工业化过程是在已有的空间围,通过对本国资源潜力和所积累的工业和科技潜力进行发掘,从而自我发展实现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作为后起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走出了独特之路,新型工业化国家中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道路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启示。新加坡、、和国这四个国家或地区是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开发国需求,实现“进口替代战略”,在此战略中逐渐实现国家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实力的增强。在国市场基本被满足后,需求结构变化又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要求,同时,这些国家地区适应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大幅增加又加速了工业化。“四小龙”的政府在工业化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工业后起的国家和地区,政府不但要制定正确的适合本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利用自身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适应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制成品出口产业,于是在24 / 3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了日本领头的东亚“雁行发展模式”。而且,政府通过改革创造有利于工业化的环境,如设立出口加工区,注重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改革企业组织(国的大集团战略),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等等。 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有的是以进口替代战略实现工业化(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有的是以出口导向战略实现工业化(如南斯拉夫、以色列等),有的以国导向型战略作为工业化动力(如智利、乌拉圭)。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战略的制定都是适应国际环境和本国实际的。
(四)东亚模式:建立了政府主导型经济,强调国家干预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推行保护主义倾向,都经历了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和出口导向工业化阶段,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根据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在相对优势的产业选择适用技术。在短期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和工业化的日本、国,由于在赶超战略上具有很强的类似性,因此,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模式被誉为“东亚模式”。
②各国工业化道路的启示:以上各国工业化模式对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这些启示也构成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殊性”的基础。
1、市场经济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是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选择的依托机制。
2、适应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需求状况、产业发展等状况,是工业化启动和成功的基本前提。
3、建立有利于激励本国优势产业和有利于进行适用技术选择、引进的体制。这一体制建立的前提是市场机制不受扭曲,相对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
4、适度的政府干预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和力量,尤其是对后起发展中国家来说。
5、在特定国外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赶超战略是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6、重视教育、科技是促进工业化的基本动力。如德国、日本非常重视科教政策。
7、制造业是工业化实现的重要源泉。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大生产组织和通用制、德国的民族工业保护、日本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卡特尔、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工业战略,无不主要是针对促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制成品生产能力的。
32、区域关系合理化
①转型期的社会开放中,要做好区域开放,促进区域关系的合理化。
②区域关系之间的合理化就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合理,即差距不能过大;
另一方面是区域之间的分工合理,即不能完全同构。
因此,区域关系的合理化,主要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区域之间差距问题,二是区域之间的差别问题。前者是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问题,后者则是发展趋势或方向问题。
33、中国社会二元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二元社会结构就是指城市社会为一元,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差异状态。农村和城市即使在目前仍然处于很大的相互割裂状态,这种割裂,包括技术、文化、知识、公共服务、观念、信息、资金、交通、沟通。
二元社会结构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说得形象点,就是由身分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应、住宅……等组成的不平等现象。
第一节 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与其成因
一、改革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
25 / 32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二元社会结构不太明显,城乡之间的流动也相对自由。20世纪50年代开始,二元社会结构开始变得明显。从1949到1978之前,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呈现的特点:
(一)城乡差异明显
城乡差异体现在:
1、从生产方面看,国家负责市民的培训,而农民则只能就地从事农业生产。
整个60年代,农民只允许从事单一的农业种植,连木匠、铁匠、泥瓦匠、石匠、篾匠等都被严格限制,不得私自外出。理发匠在集镇上则是大集体形式,农村则是出单干的理发师。杜润生在中南局工作时提出给农民以“四大自由”(商品交换的自由;雇工自由;借贷自由;租佃自由),毛获知后说,“什么四大自由,四小自由也不能有。”
2、从生活方面来看,市民享受国家低价定量供应的粮食,并且不受丰年或歉收年景的影响,而农民则自耕自食,还要按政策向城市提供大量的低价粮;市民享受副食品的现金补贴,同时享受国家低价供应的生活必需燃料,而农民只能按照高出数倍的市价购买;市民享受国家巨资给予补贴的福利性住宅,而农民只能自己投资建房。
3、从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来看,市民享有公费医疗,而农民只能自费医疗;市民由单位养老,而农民则是家庭养老;市民享受劳动保护制度,而农民则毫无保护。
(二)城乡分隔性
这段时期的二元社会结构不仅仅表现为城乡差异日趋明显,而且表现为城乡分隔日趋增强,而城乡分隔状况的强化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的实施来实现的。
1、户籍制度严格限定了城乡居民的身份。
(1)1953年之后,农村“盲流”出现引起政务院和后来的国务院的关注,并作了一系列的指示。
(2)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动的指示》,要求城乡户口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切实做好制止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盲目外流的工作。
(3)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国户口登记条例》,里面有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精神法律化,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2、粮油供应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民进城生活。
(1)1953年之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推行。1953年11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其中规定:在城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放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时凭户口簿购买。
(2)1953年11月23日,《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其中规定:所有私营粮商,在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一律不准私自经营粮食;城市和集镇中的粮食交易场所,视需要改为国家粮食市场,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以工商行政部门为主会同粮食部门共同管理之;城市居民购得国家计划供应的粮食,如有剩余或不足,或因消费习惯关系,须作良种间的调剂时,可到指定的国家粮店、合作社卖出,或到国家粮食市场进行相互间的调剂。
(3)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发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规定了对市镇非农业人口一律实施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并按核定的供应数量按户发给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居民凭证使用粮票购买口粮。
3、劳动用工制度严格限制了农民进城就业。
50年代的劳动用工制度,原则上只负责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城市就业安置,不允许农村人口26 / 32
进入城市寻找职业。(1)1952年《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指出国家不可能短期吸收整批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2)《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规定尽量从城市招,不足的才从农村补;不准单位私自招收。
(三)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城乡制度的具体差异概括为14个方面: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生育制度。就城乡的制度失衡来说,其核心制度失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传统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对立的格局,严重阻碍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非农化转移,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据相关资料介绍,中国人平均一生只迁移1 7次,全国每年平均迁移的人口不到24%,劳动力资源因此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流动,实现优化组合。
2、农业制度供给跌入陷阱。制度本身没有错误,只是由于有些核心制度的缺失而难以发挥较好的作用。具体来讲,农业的核心制度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以小农为本位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阻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改革的深入,家庭分散经营表现出制度上的滞后性,一系列困扰农业经济的问题(如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一体化等问题)难以在封闭、凝固、分散的小生产经营体制框架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农村的进一步繁荣,农业的进一步增收和农民的进一步致富遇到了障碍;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地权制度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的与传统土地制度紧密相连的庞大机构——乡镇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
3、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再扩大”的过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表现为“高基数、高增长”,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则呈“低基数、低增长”,在这“双高”“双低”的作用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日俱增,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二元性日益增强。
(四)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经济的二元性与两类劳动者群的划分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从而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尤其是传统经济部门与传统的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构建了一种简单均一的思想。农民缺乏独立意识、竞争意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民建立起了一种对土地的依附、甚至依赖关系,平静、缓和、与世无争,形成了传统的处世思想。建国后,虽然建立了新型的社会制度,但由于长期排斥市场,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有所加强。
2、家族意识强烈而浓重。一方面,体现出传统的中国人对家庭、家族、与子后代的强烈责任感,是中国人个体生存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作为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中国人传统的“寡均”意识。市场经济之所以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就在于对个体价值和利益的实现与认同,因此,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中国人的平均主义意识与之发生着冲突。平均主义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或影响着我国个人收人差距的界限。
二、改革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 ❤
(一)城乡差异更加明显
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挥示带头作用,带动落后地区,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国家所有大型电力、交通、通讯以与信息等基础设施无不紧紧27 / 32
围绕城市为中心展开,从而扩大了城乡二元差距,使得二元差距更加明显。表现在:
第一、收入差距扩大。
第二、消费差距扩大。1989年城镇居民消费1211元;农村居民消费535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是农村的2.26倍;1997年扩大到2.59倍;2001年是3.05倍;2002年是3.29倍。
第三、财产差距扩大。1996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8831元,农村1025元,二者比例是8.6:1;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11570元,农村1600元。以3口之家算,每户农民存款不足4800元,而城镇居民家庭超过34700元。
(二)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以来城市化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1998年城市化比工业化落后11.8个百分点,差距比1978年减少了14.6个百分点。然而直到1999年我们尚有接近70%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而按此时的工业化水平衡量城乡人口的比重应该颠倒过来才能达到国际水平。
(三)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之间,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却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
(四)我国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城乡市场差距大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和农村市场体系和市场载体差异较大,全国统一的有形的市场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是现有的消费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零售市场大多是露天的路边市场、河边市场、桥边市场、甚至是有市无场;二是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
从软件方面看,农村市场缺乏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高效率的流通网络。
从硬件设施来看,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相比,一是交通不畅。有不少行政村没有通公路,农用汽车、拖拉机无路可走。二是供水设施跟不上。三是用电成问题。农村供电普遍不正常,且电价过高。
(五)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行政干预严重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与与之相伴随的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的。而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还较短,城乡分割的市场也没有打破,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领域还较为有限。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家庭经营的分散与初步形成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更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成为制约农民收入提升的又一瓶颈,从而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根本上原因则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机制的结果。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其他行业不同,事先引入了市场机制,企业的各个环节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企业完全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与此完全不同的城镇建设则是另一种模式,这就是计划方式和政府主导型:城镇的任何设施,包括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都要先由政府确定计划,然后再由政府拨款建设。社会需求在市场上得不到反映,各种要素不能在城镇建设上进行组合,资金再多无处投入。尤其是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制度的存在,把人们分别圈在城乡两个区域里,既使农业人口再有钱,也不能到城镇生活,居住和投资。可以说,在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上,市场机制几乎不起任何作用。正因为如此,农村城市化才裹步不前,被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农村工业化远远抛在了后边。
(六)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
原本刚性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开始呈现出弹性化趋势。原因是:
第一、劳动用工制度的开放。
第二、粮油供给制度的废除。
第三、户籍制度的松动。
28 / 32
第二节 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走向
二元社会结构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过程,随着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二元社会结构也会逐渐从“二元”走向“一元”。
“一元”并不是指只有城市而没有农村,而是指城乡差别基本消失、城市壁垒基本消除、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状态基本形成。
一、从二元走向一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利益
(一)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农业面貌的改变
长期以来,农业积累资金被过量抽走,而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极少,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手段的长期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长期的工业倾斜政策也使得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关系被扭曲,农业一直保持很低的分配水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改造,造成农业的落后。
(二)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工业效益的提高
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局面一方面使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企业职工由于缺乏外来的就业竞争压力,难免会产生僵化、懒惰、保守的思想,因而造成工业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局面。
另外,城乡分隔局面又使得国统一市场发育缓慢,从而造成了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矛盾,即:庞大的城市工业生产过剩,而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购买能力非常有限。
(三)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社会不公,城乡居民的差异不是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先赋的身份差别上,因此,二元社会结构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体现。
(四)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社会心理的平衡
固化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居民获取城市居民身份的机会极其有限,当农民在农村围难以找到改变现身份地位的途径时,有的人可能会降低生活志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导致生活水平、文化道德水平的停滞或下降;有的人则可能会由于无力改变现状而产生强烈的抵抗和报复情绪,引发犯罪,从而对社会安定造成威胁。
只有当社会结构从二元走向一元,城乡差异缩小并逐步走向一体化,失衡的社会心理才能得到改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五)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城乡环境的改善
二元社会结构对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村劳动力不能向城市转化,必然在狭小的生活空间中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从而造成环境恶化。
二、从二元走向一元的对策性分析
科学地处理城乡关系上表现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其涵包括城乡政治协调、经济协调、文化协调、人口协调、生态环境协调等多方面协调,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破除城乡二元的旧观念,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新观念。
旧有的城乡二元观念,不仅把城市和农村分为两个彼此分隔的世界,而且还将城市和富裕、先进和开放相联系,把农村与贫穷、落后和封闭相联系。城乡二元观念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二元社会的事实。
(二)改革导致城乡分隔的旧制度,创立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制度。
城乡二元分隔的各种管理制度已被改革或者趋向松动,但是旨在统筹协调发展的各项新制度还没有建立,因而,不仅要加大改革、破除旧制度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三)废弃城乡联系的旧机制,建立城乡联系的新机制。
我国城乡联系的特征:一方面,城乡联系是一种平面联系,联系方式少,且联系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城乡交往是一种不平等交往,相对来说,农村的付出低于所获。所以,走出城乡二元,29 / 32
必须要废除城乡旧的联系机制,建立新的机制。
34、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看法(转型期的社会分层)
社会转型必然导致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的表现为纵横两个方面,横向分化为社会分工,纵向分化为社会分层。研究转型期的社会分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转型期阶层分化的理论探讨
一、转型期阶层分化的必然性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并促进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必然带来或伴随阶层分化。社会愈传统,分工与简单;社会愈现代,分工愈复杂;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必然伴随分工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
从动态角度看,作为社会转型的基本容的标志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科层化和科技化分别在不同层面并以不同的方式促进或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
1、工业化和社会分工:促进生产领域分工
2、市场化与社会分工:促进市场领域分工
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必然导致市场化;市场化又会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
3、城市化与社会分工:促进社会生活领域分工
城市化推动诸如餐饮、房产、交通等物质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学、艺术等精神生活方面的繁荣。
4、科层化与社会分工:促进管理领域分工
科层制是指权力分科执掌、分层负责的组织管理制度或方式。科层化就是组织管理制度或方式从家长制发展为科层制的过程。
5、科技化与社会分工。科技化是促进生产、流通、生活和管理领域的分工,并导致新的产业和新的分工。
为什么说社会分工必然带来或伴随着阶层分化呢?阶层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工后的不同行业或职业的重要性和技术性程度不同,从而使在这些不同行业或职业工作的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乃至社会地位有高低之分。
二、转型期阶层分化的规律性
1、从外在形态看,转型期的阶层结构将从金字塔型转向橄榄球形。
2、从在依据看,转型期阶层分化的直接依据将从无形资产转向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如权力、声望等。一般来说,传统社会是先有无形资产,后有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带来有形资产;现代社会则是先有有形资产,后有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带来无形资产。
如,中国社会存在的干部、工人、农民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阶层,依据的就是无形资产——社会身份。
3、从经历过程看,转型期的阶层分化将从分化型分化走向整合型分化。
分化型分化就是指纯粹的阶层分化,这种分化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整合型分化,是伴随着协调或整合的分化。
第二节 转型期阶层分化的现实研究
一、1949——1978:改革以前的社会分层
社会学分层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传统:一是按照依附关系进行分层,这被称为关系式分层;二是按照等级关系进行分层,这被称为等级式社会分层。
30 / 32
1、三分式阶层结构: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出发,将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完成之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阶层结构划分为二个阶级——工人和农民,一个阶层——知识分子。
2、三级式阶层结构
三级式阶层结构就是根据社会成员的社会身份的不同而将其划分为干部、工人、农民三个高低有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阶层。三级式阶层结构与三层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三级式阶层结构中的三个阶层是高低有序、等级分明。
二、1978——1998:改革以来的社会阶层分化
(一)从简单到复杂:阶层部的分化
1、工人阶层的分化:经济结构的原因,如国企、集体、私营、外资等;不同地区、行业等。
2、农民阶层的分化。
(二)从封闭到开放:阶层之间的分化
1、边缘化,即边缘群体的出现
2、异质化,即新兴群体的出现。新兴群体,就是改革后出现的与原有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新型群体。商人、雇主、私营老板等。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阶层分化状况,既有阶层的分化、又有阶层间的分化。
(一)经济市场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促成因素
改革以来,无论是原有阶层的分化,还是新的阶层的产生,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是其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1、经济市场化与原有阶层的分化
改革以来中国原有的阶层的分化首先表现为农民阶层的分化,即农民阶层的职业变动和地域变动;其次表现为工人阶层的分化,即工人阶层的体制分化和收入分化。
(1)从质的变化看,农村改革开放最早,农民阶层部分化最早发生,也最为明显。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从质的变化来看,农民的异质化程度高。农民可分为:农村农业劳动者、农村基层管理者、农村集体企业劳动者、农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农村雇佣工人、农村私营企业主、农村个体劳动者、城镇农民工等八个阶层。
(2)从量的变化看,中国农村社会各阶层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第一、农村的雇工阶层和私营企业主的人数比例提高最快;第二,农村的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所占比例呈持续增长趋势,个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的比例下降,管理比例下降说明乡镇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和障碍。
2、经济市场化与新的阶层的产生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以与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家的生成和发展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逐渐具备和日趋成熟,中国企业家开始萌芽、成长和壮大。
(1)80年代初期。社会边缘群体首先进入市场。
(2)80年代后期。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单位的知识分子开展进入市场。出现“四通”、“长城”、“联想”和“巨人”等企业。
(3)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改革的目标。海尔电器、长虹、康佳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经济知识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促成因素。
经济知识化是指经济中的知识含量日益提高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1、经济知识化与原有阶层的分化
改革以来,中国原有阶层的阶层分化中,经济知识化也是其重要原因。
31 / 32
工人从体制单位流向体制外单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主动型,即主动流向体制外单位,特点是,第一,流动的文化素质较高;第二,流入单位往往是知识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或行业的单位,或者是对上岗人员的文化素质有较高要求的单位。 二是被动型,即被迫流向体制外单位。特点是,第一,流动主体的文化素质较低;第二,流出单位往往是正值产业升级或设备更新时期。由此看出,许多工人被迫流动乃至被迫下岗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知识化的影响。
2、经济知识化与原有阶层的壮大
经济知识化不仅促成原有阶层分化,而且还促进了它的壮大。经济知识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发展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因此,它首先带来作为进行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代表的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迅速壮大。
第一,改革以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在整体上发展较快,其人数增长迅速;第二,在专业技术人员整体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从事专门性和技术性较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长幅度较大。第三,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快速增长中,教学人员的增加最为明显。这说明传播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事业在中国社会转型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可以看出,经济市场化是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促成因素;经济知识化是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促成因素。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
(一)非身份化:改革前表现为:户籍身份;编制身份;单位身份。
(二)非行政化:是指行政级别在阶层分化过程中的轴心地位出现了非轴心化的迹象或趋势。
(三)非政治化。改革开放之前可以说是政治分层。
32 / 32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21:3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051492796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发展社会学课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发展社会学课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