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酒店培训课程)
一、预算软约束的提出:
预算软约束这一概念是由Kornai (1986)在其《短缺经济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的。用来描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当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或者即将破产时,国家或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对亏损或面临破产的企业增加贷款、税收优惠或者提供财政补贴,以支撑企业持续经营。
Kornai,Janos,ics of shortage,Amsterdam:Noerth-Holland.
二、预算软约束成因:
(一)外生性解释
一是Kornai 的“父爱主义”( Paternalism )解释。
Kornai (1980)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当企业面临财务困难或破产危机时,政府会采用各种手段帮企业解困。之所以产生父爱主义,是因为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企业归国家所有,企业破产所带来的失业等不良后果最终还需政府解决,因此政府为避免企业破产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宁愿让濒临倒闭的企业继续生存。
Kornai,Janos,1980. Economics of shortage,Amsterdam:Noerth-Holland.
继科尔奈之后,不少文献采用父爱主义来解释破产企业获得事后拯救这一类预算软约束的现象.
Hillman等人(1980)探讨了政府满足企业要求追加投资的后果。在他们的模型中,企业的出厂价是变化不定的。低的价格诱使政府对亏损企业予以补贴,否则企业不得不大批解雇工人,而失业的政治代价又非常昂贵。
Hillman, Arye L, Katz Eliakim and Ronberg s as Insurance: Anticipated
Government Assistance and Factor Demand [J].Oxf ord Economic Papers, Dec.1987, 39(4):813一820.
Goldfeld和Quandt (1988, 1990)建立一套预算软约束模型,试图解释亏损企业所获补贴的多少取决于企业花费多少资源进行游说。他们指出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增加了企业对资源的需求,并进而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现象。
Goldfeld, Steven and Quandt, Richard. Output Targets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nd theFirm Under Central Planning[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Oct. 1990, 14(2):205-222.
Schaffer (1989)建立了一个博弈论模型,他认为预算软约束的产生是因为有父爱主义倾向的政府不能够向企业作出可置信承诺(a creditable commitment),即当企业破产时,它不会设法拯救。由于企业无法获得政府是软弱的(即具有父爱主义倾向的)还是严厉的完全信息,这使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实施硬预算约束来建立政府是严厉的这一声誉。
Schaffer, Mark E. Do Firns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Hav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 Consideration Concepts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March 1998, 26(1):80-103.
二是政治家们追求政治收益所导致的行为选择。
Shleifer和Vishiny(1994)认为预算软约束源于政治家们的行为偏好。他们追求非经济目标,比如政治家们热衷于通过降低失业率和提高社会总产量来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当政治家对企业拥有直接控制权或者在与企业进行讨价还价时具有优势地位的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
标就不得不让位于政治家们的非经济目标的最大化。相应的,企业因此承担的一切损失也理应得到补偿。所以,在政府控制企业的国家或地区,预算软约束司空见惯。
Shleifer A, Vishny R. Politicians and Firm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4):995-1025.
(二)内生性解释
主要是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Dewatripond and Maskin (1995)以动态承诺的由时间非一致性问题视角对预算软约束进行分析,形成著名的D-M模型。他们发现在信贷集权下,现有贷款中沉没成本的存在会导致预算软约束。银行在对企业贷款时,由于存在事后有效性,可能会在项目发生亏损时继续进行贷款。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同银行之间面临着不同的效用函数,对项目追加投资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进而软化了企业预算约束。
预算软约束是一种内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时间的不一致性问题,政府对无效率的项目有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了预算软约束问题。
Dewatripond,Maskin Eric and Roland Gerard. Understanding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R].Working Paper, UC Berkeley,2002.
三、预算软约束的后果
Kornai ( 1980)在《Economics of shortage》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短缺现象看作是软预算约束所导致的最重要后果之一。
Kornai, J. Economics of shortage [J]. North-Holland, Amsterdam.1980.
Qian(1994)进一步发展了Kornai的思想,他在D-M两期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的存在给社会施加了双重负担:软约束导致大量的坏项目也获得资金,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软约束导致资金的极度稀缺,使得融资成本以致产品价格提高,消费者遭受高价格从而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Qian,Y. A theory of shortage in socialist economies bad on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1994.1045-1056.
Shleifer & Vishny(1994)的研究认为,国有企业是政府获取政治资本的一种工具,如果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或亏损而被破产关闭,政府在国有企业中所积累的政治资本将会丧失。政府宁愿解救国有企业而不是让它破产,因此,国企存在严重的预算软约束。
Shleifer & Vishny(1994)认为,由于存在软预算约束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率要低于有硬预算约束的非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类企业之间的生产率缺口会进一步拉大。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亏损将会持续增加。而政府不会听任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衰败下去,它必须承诺为国有企业维持一定的就业率、产出量及盈利率,为此,政府就不得不给予国有企业大量的转移支付来确保国有企业中的经理与员工的境况不会差于非国有企业中工人的待遇,以此来获得国有企业的政治支持。
这样,国有企业将会存在软预算约束且会持续恶化下去。而当政府财力吃紧时,要么通过增发货币来支付越来越多的财政补贴给国有企业,这将会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要么是通过各种手段(如不给予进出口权、加征管理费及各种税收)来抑制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以此来平衡两类企业的生产率缺口,这样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中软预算
约束的存在,会导致经济出现扩张与衰退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Shleifer,A.,Vishny,cians and Firm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ember,1994,109(4):995-1025.
软预算约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消极性(passivity),即商业银行知道政府将事后干预并解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便可能产生对坏项目“复活的投机”(Mitchell,1997),它会坐等政府对坏项目进行解救而自己则不做积极处理。而且,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还导致借款者产生不履约的动机和大量的寻租行为,从而加剧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使违约风气盛行,破坏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
Mitchell, J. Strategic Creditor Passivity, Regulation, and Bank Bailouts [J].The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Series,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1997.
Dewatripont, M., Maskin, E. 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
[J].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62,1995.541-545.
软预算约束还以政府对风险投资项目担保的形式出现,这使得经济体系中的风险项目大量积累。各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鼓励、诱使企业对诸多风险项目进行投资,政府则承诺给予风险投资项目不低于某一特定收益的补贴或税收优惠,这会使得企业普遍投资高风险项目(或资产),一旦经济出现问题,极易引发大范围的项目倒闭,从而拖累银行积聚起巨额的不良资产(Bai and Wang,1999)。
Chong-en Bai, Yingjiang Myth of East Asian Miracle: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 of
Soft Budgets [J].America Economic Review,May,1999.432-437.
四、预算软约束被引入财政分权理论框架
Qian and Weingast (1997)提出,财政分权有助于形成一种称之为“市场保护型”的财政联邦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明确划分彼此的责权利,并由地方政府承担发展本地经济的主要责任。他们指出,这样一种体制能够形成一种有助于保护市场的地区间财政竞争,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强化对预算的硬约束,在预算硬约束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便能被成功的锁定在一定区域内。
Qian,Yingyi and Barry R. Weingast, 1997,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1(4), 83-92.
Goodspeed (2002)和Rodden (2006)认为,分权所产生的财政援助(bailout)问题,会极大地软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在地方政府拥有了与预算相关的大部分权力的情况下,考虑到中央政府不可能对它们可能陷入的财政困境置之不理(特别是经济发达、具有全国性溢出效应的地区),地方政府就会倾向于采取风险性更大的预算政策,迫使中央政府在出现地方财政危机时不得不进行财政援助,从而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平衡的要求形同虚设,最终危及全国的经
济稳定。
Goodspeed TJ. Bailouts in a Federalism[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2,9:409-421.
Lynette(2012)认为中国目前虽然建立起了某种程度的“市场维护型联邦主义”,但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以及财政纪律的缺乏经常将中央政府置于债务风险和宏观经济波动之中。
Ong L. H. Fiscal Federalism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s:The Ca of China [J].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2,33 (4) :455-474.
Besfamille和Lockwood在比较预算软约束和预算硬约束的社会影响时,揭示了预算硬约束可能太苛刻以至于会阻碍社会有效投资。他们甚至指出这一可能性的原因即预算硬约束会产生对一些失败项目投资进行过度惩罚的激励,最终导致很多社会有效项目也不被实施。
Besfamille M., Lockwood B. Are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for Sub-national Governments Always
Efficient [R]. Warwick Economic Rearch Papers No.717 ,2004.
Ernesto和Klaas甚至从地方辖区规模及其提供溢出性产品的角度来探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软预算约束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Ernesto C., Klaas S. Size, Spillovers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J]. International Tax Public
Finance,2013,20 (2):338 - 356.
Toshihiro则开创性地分析了财政分权下不同预算约束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基于地方政府投资纵向外部性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仁慈性中央政府和寻租性地方政府的“领导者——跟随者”模型,认为正是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的纵向外部性,预算软约束也许比预算硬约束更能增进社会福利,虽然其也会导致寻租行为的出现。
Toshihiro I. Overlapping Tax Revenue Local Debt Control and Soft-Budget Constraint [R]. CIRJE F
-Series Paper ,2008.
Toshihiro I. Overlapping Tax Revenue Soft Budget and Rent Seeking [J] .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11,18(1): 36-55.
Koethenbuerger(2011),Crivelli 和 Staal (2012)都通过预算软约束框架分析了潜在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占优化行为结果是既可以是过度支出,也可以是对财政支出实施动态承诺,使用本地财政收入来调整预算平衡即降低筹资水平。
Koethenbuerger do local governments decide on public policy in fiscal federalism? Tax
iture optimiza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1,95(11-12):1516-1522.
Crivelli E,Staal ,spillovers and soft budget constrains[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12,20(2):338-356.
Akai和Sato(2008,2009)的研究表明,如果存在足够大的公共品外溢效应,预算软约束产
生的过度支出反而补偿了具有正外部性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实现了帕累托效率。
Akai N,Sato big or too small A synthetic view of the commitment problem of interregional
transfe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64(3):551-559.
Akai N,Silva egional redistribution as a cure to the soft budget syndrome in
federations[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09,16(1):43-58.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21:2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90434953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政府预算软约束——英文文献摘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政府预算软约束——英文文献摘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