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太极侠)
参观三苏祠博物馆的观后感
在这个有情有义,暖意浓浓的日子去了三苏祠。祠堂里人潮涌动,绿意盎然的湖边,一位妈妈组织一群孩子来集体朗诵苏轼的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还不远千里来拜谒他,我觉得我们这位老乡贵在一个情字:他的山水情,宦海生涯中的民情,锅碗瓢盆中的情趣,还有他与家人之间的深情。如此一位有情有义之人,余光中想和他一起去旅行,林语堂觉得他温暖亲切,读过他人生的人,无一不被他的多情所感动。
他一生所游历的地方堪比专业人士徐霞客,霞客观景更多从地理的角度,探求风景的成因,用数据记录实情,客观了解此地。而苏轼则带我们从审美和哲学的角度看遍了中国。因此我们了解了庐山的景色很多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此山看山,很难看清真面目,我们需要跳出在此山的视野局限,让自己升维。他两次做杭州知府,让我们了解西湖的美在那水光,山色,奇雨,和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好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二次来到杭州,发现西湖因为水草杂乱而有失风韵,筑起三座塔,以塔为界,里面不能种植水草。被整治之后的三塔在月色下成了西湖第一景:三潭印月。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对此景非常熟悉,且看下方我们的人民币。
治理湖水产生的淤泥,苏轼动员了20万人堆砌成了今天西湖依然可见的苏堤,春晓苏堤上,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此为西湖十景之二。原来上课的时候特别喜欢讲杭州,当时形容这座城市是城市中的
花园,花园中的城市。而这样的美誉,与这位极具审美能力和意识的知府是有一定关系的。
苏轼的山水情中,还有这一处景勾起了所有人澎湃的激情,那就是——黄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如梦如幻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跟着他的诗情画意,半个中国都走遍了,与此同时,还有那些诗句中的哲理和感慨,放在今天也极具教育价值。
如果苏轼只是一个留恋往返于湖光山色间的才子,他不会被如此深刻地纪念和歌颂。他更大部分的价值来自清晰可见的政绩。纵观他的宦海生涯,青年时期相对较早成名,第一次参加科举就名震天下。但后期长达30多年的职场可谓是激荡起伏,惊心动魄。他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流芳百世和富贵荣华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两全。苦心追求荣华富贵需要很多的妥协和让步,在利益面前自己立场和情操的让步。他显然很难做到,因此多次被贬到蛮荒之地。而他人格中有个显著的特征:对他人疾苦有强烈的同理心。用今天霍兰德职业兴趣来分析,他的社会性S特征非常明显。这种人在意别人的感受,他做官最在意的群体是百姓。他乐善好施,以助人为己任,心系天下,轻视个人利益得失。在和弟弟苏辙一起位列部级官员时,觉得一家两兄弟占据朝廷要职,实有不妥。他13个地方做过地方官,每到一处最关注的是解决民生问题,救助弃婴,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弘扬文化。他这赤子之情,只有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时候,得以绽放。把他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好官。
他不同于很多文人怀才不遇,郁郁寡欢的凄凉,也没有恃才傲物,心比天高的傲娇。他人格中的乐观,积极和豪放在锅碗瓢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被贬黄州,在无俸禄,无居所的环境下,他自耕自足,给自建屋旁的山坡取名东坡,号东坡居士。吃不起贵的牛羊肉,而猪肉价低,他便琢磨着怎么把猪肉做好吃。不小心把猪肉做美味了,还不忘赋诗一首,取名《炖肉歌》“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被贬岭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还写出了那句经典至极的:“试问岭南应不好,我心安处是吾乡。”岭南的生活好不好,全在你心安不安。到了海南儋州,刚开始还是沉浸在此生恐无北归之日的担忧中,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了烤生蚝这一美食,在给幼子的信中还叮嘱不要泄露了这道美食的机密给汴京那帮公务员,“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这是他把失意人生过成诗意人生的写照。今天各大菜系不乏与苏轼有关的名菜,他是诗人里的生活家,锅碗瓢盆在他的活中充满了情趣。
这么一位快乐至上的才子会不会很薄情呢?非也。苏轼出生在知书达理的环境,接受良好严格的教育。六十多岁被贬儋州,还曾梦见父亲要求自己背诵史书《春秋》。他没有王阳明儿时的叛逆与调皮,在与父兄相处中,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在纪念馆读到一首他写给孩子的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他反思自己因聪明而多言,多言而遇挫的经历,流露出对孩子成长的期待。除了亲情,苏轼的爱情也值得一提,在很多流传至今的爱情名句中,如果反观背景,往往有种情深不寿的担忧,
例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有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苏轼这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无论何时读起来,那种多年不忘的深情,和长久未见已不识的悲凉,让人觉得此情至真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在今天这个谈情说爱的西方节日里,我们追求爱情的美好,也需要了解真的爱情,历久弥新,纵使多年未见,容貌已改,对彼此的记恩,关心和认同不减。相顾时,语言已无法表达内心的深情,只有比语言更深刻的情绪。
最后,这位有情之士并没有想过今天有千千万万的人来拜谒他,学习他,他觉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17:0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888780154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参观三苏祠博物馆的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参观三苏祠博物馆的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