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郑钦安生平考证

更新时间:2024-03-08 06:14: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8日发(作者:合租h)

郑钦安生平考证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 0 1 0年4月第2 2卷第2期 JOURNALOF JIANGXIUNIVERSITYOF TCM2010 Vo1.22 No.2 郑钦安生平考证 ★ 马昆指导:刘力红 (广西中医学院2007 摘要:文章通过查阅志书等文献资料及实地走访郑钦安后 钦安的生卒年、著述及生平大事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考证, 关键词:郑钦安;生平 中图分类号:R 2—09 文献标识码:A ZIⅢN Qin-an§Biographical Veriifcation MA Kun Director:LIU Li-hong Master of2007 Grade,Guang 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wien 雪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a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of ZHE j1  I I i雾 ati vde ftirnaitles hasi pboisogirbalpe hsaic aan;Bitlo cgoentd otihgrieoaphy nif,rsrt e ahdaindg deahtoar. ographic bo I  Key words:ZHEN Qin—以重视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著称,人称 于成都,葬于成都南门外红牌楼钟家坎。”…这与唐 “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巴蜀。《邛崃县志》称 步祺在《郑钦安医书阐释・序》中提到:“生于清道光 其为“火神派首领”,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领 四年(1824年),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说法 物。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 相同。而在同一部书的《四川省志・大事记述》中则 论》三书传世,阐发其医学思想,流传颇广,在川滇 记载说:“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著名中医学家郑 一带影响很大。目前学者对郑钦安之生平研究大致 寿全逝世。郑寿全,字钦安,邛崃县人,生于1804 如此,很不明晰,而且现有的资料中疑点甚多.乃至 年,卒于1901年,终年97岁。”这个与卢崇汉提到的 生卒之年便存在着多种说法:(1824—1911),(1804 “钦安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卒于清光绪四年 —1901),(1824—1905),(1805—1902)等,且其《伤 (1901)”说法相同,而卢先生的说法是其伯父卢永 寒恒论》之刊刻年代亦有1894、1875、1869年等说 定出生之年,郑钦安逝世,也就是1901年。至于其 法,钦安生平之事更是缺略不详。而研究其生平对 他的说法,如张文平、刘亮提到的:“生于公元1805 我们研究其思想形成过程有重要的意义,且现在距 年,卒于公元1902年。”这个说法不见于志书,我们 钦安逝世仅百余年,所以本文旨在搜集分析现有资 只存而不论。而赵致镛提到的:“郑氏名寿全,字钦 料,对其生平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考证。 安,(1824—1906)”这一说法,在笔者走访邛崃老中 1 郑钦安之生卒年 医吴一箪时,得知此说最早出于吴先生的一篇文章 对于钦安的生卒之年,笔者查阅最早记载钦安 “伤寒学家郑钦安”,后来陈先赋等编著《四川医林 资料的民国十一年的《邛崃县志》,其中虽有郑钦安 人物》时也是走访吴先生而引用此说。而吴先生的 的传记,但并未提及其生卒之年,仅对其三部著作做 说法也是来源于民间的传说。因为志书是具有权威 了简述,并称其为“火神派首领”。其后,在志书中 性的文献,我们便以《四川省志》的两种说法为基 对郑钦安生卒年的记述有两种说法,《四川省志・人 础,根据其他史料的记载做一推断,从而判断志书中 物志・郑钦安》说:“郑钦安,名寿全,字钦安,以字 的哪一种说法较为可能。因为郑钦安曾学医于四Jil ・40・ 

马昆等:郑钦安生平考证 名儒刘沅,笔者特意走访了刘沅之后人刘伯谷先生, 据刘先生说,他可以确定的事情之一是关于槐轩书 院的建造设计问题,从小时候就听说他家老宅(即 府机构,并无收获。后据邛崃县卫生局罗永洪先生 提供的一篇文章,基本可以做出判断。罗先生之文 章题目为《郑钦安故里正误》,发表于1986年的《临 槐轩)是名医郑钦安按江南风格设计的,据《槐轩全 书》刘沅自述:“嘉庆丁卯年至成都”,也就是公元 1807年。而这个槐轩书院并不是一朝建成,应该是 刘沅举家迁往成都后,随着弟子门徒的增多而逐步 扩大完善的。至于其最晚的建造时间,我们根据 《槐轩全书》中一张刘沅80寿辰(1847年)时的全 家画像及刘沅自述可以推断,地点就是槐轩院内。 根据图上的景象,此时的槐轩已经建造完成。也就 是说槐轩最迟建造完成于1847年,而根据《清史稿・ 邛中医药》杂志,他说:“最近,笔者有幸翻检《邛崃 县地名录》,从中受到启发:白马庙,‘古庙名,建于 明代’,因塑有白马神像而得名。郑氏生于清末,古 庙尚存,当时古庙庙址属何乡何镇所辖,诚然已无可 考,毕竟就今地名普查,已明确记录在册。为此,笔 者陈见,郑氏故里应明确确定为:邛崃县前进乡虎墩 村白马庙。”【5 通过此文我们可以知道,白马庙旧址 现在为前进乡虎蹲村所辖,所以钦安应该是现在的 刘沅本传》的记载,刘沅于道光乙酉(1826年)授湖 北天门知县,刘沅辞而未就,仍教授于成都南门纯化 街的槐轩,此时刘沅年近六十,门徒日众。由此来 一前进乡虎蹲(一作墩)村人。 关于钦安从学及生平之事,《四川省志・人物志 郑钦安》说:“其父郑本智,以训蒙为业。郑钦安为 独子,五岁即从父读书。稍长,博览群书,年十六已 ・看,槐轩建造完成的年代应该在1826年至1847年 之间,如果钦安生于1824年,以槐轩最晚的建造年 读完四书五经,随父迁居成都,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 代1847年来算,那么他设计槐轩时还不到23岁,以 弱冠之龄而设计一代名儒的宅院,这在当时英才云 集的槐轩门下估计是难以服众的,也不符合常理。 所以钦安应该是1804年出生,到1847年时43岁, 往前推几年,在34岁时设计槐轩是比较可能的,所 医刘止唐。遵其教导,熟读《内经》、《周易》、《伤寒 论》诸书,以明人身阴阳合一的道理及张仲景立法 立方的要旨。二十四岁时,开始在成都行医。” 这 个记载与钦安在《医理真传》中之自序相合,至于笔 者走访刘氏后人刘伯谷先生时,他所说的“刘沅一 生并未行医,钦安跟随刘沅是主要学习经史”的说 以笔者认为钦安出生于1804年的说法比较可信。 同样,对于其卒年,我们也可以从其弟子卢铸之 的传记中做一个推断,据《德阳县志・卢铸之传》载: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川总督锡良之妻身患 顽疾,请他诊治,数帖之后立起沉疴。锡良赠予‘杏 林春满’金匾。从此,卢铸之名闻遐迩,誉满蓉 城。 l'’据《四川省・人物志・锡良传》记载,1903年 四月,锡良调任四川总督,在任期间办学校教育及铁 法,笔者认为这是可以灵活看待的,刘沅对钦安的医 学指导主要在于理论上的高屋建瓴的点拨,所谓 “大匠诲人,予人以规矩不予人以巧”,且刘沅所教 授之学子多为求取功名之士,经史肯定是其教授的 主要课程,而钦安的医学只是一小部分内容,是他自 己努力的重点,但肯定不是刘沅教授弟子们的重点。 且从郑钦安为刘沅设计院落的史实来看,钦安在独 立行医以后,他与师门的联系仍然很紧密,那他学习 经史也是必然之事。卢崇汉提到:“先生幼年对经 史研读甚勤,嘉庆末年弃举子业,从刘沅止唐先生门 学医。钦安质资聪颖,好学深思,治学谨严,对经典 著作多有研究,于道光中叶悬壶于成都。”卢氏提到 的嘉庆末年正是1820年前后,钦安差不多16岁,而 道光中业正是1830年前后,钦安不到30岁。 对于郑钦安行医的地点,邛崃县政协文史资料 中的“火神郑钦安”提到:“郑钦安24岁就开始在成 路等,并在1905年将刘沅之事迹上报国史馆,请求 立传,这说明锡良对槐轩学派是有相当了解的。而 1903年时卢铸之只有27岁,以锡良的声望和对槐 轩学派的了解,肯定知道郑钦安此人,但他没有请郑 钦安,而是请了卢铸之,这也说明很可能郑钦安此时 已经故去,所以锡良才找到其弟子卢铸之。如果这 种推测成立,那么郑钦安1901年去世的说法显然更 为可信。当然,钦安也有可能1903年时不在成都, 但晚年之人远行似不大可能,这种推测的可能性更 小。 2郑钦安出生地及从学之事 都东华门街弯弯栅子(现人民东路鹅市巷口附近) 一个小院内正式悬壶行医。” 至于其医馆名号尚 对于郑钦安的出生地,《邛崃县志》只说:“临邛 东路白马庙人。” 《四川省志・人物志・郑钦安》 说:“邛州固驿镇人。” 赵致镛提到:“郑钦安,四 川邛州(今邛崃县)城郊前进乡虎墩村白马庙人。” 未见有记载。钦安行医以后,仍然潜心于《伤寒 论》,又旁读医书70余家,加之临床经验的逐渐积 累,《四川省志・人物志・郑钦安》提到:“中年以后, 在成都医林中已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为将其医 术传于后世,郑钦安除诊病外,开始授徒讲学,著书 立说。1869年(清同治八年)刊行《医理真传》, 1874年(同治十三年)刊行《医法圆通》,1894年(清 郑钦安为邛崃人并无疑议,但究竟是固驿镇还是前 进乡人尚有不同说法。笔者曾走访这两个乡镇的政 ・41・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22卷第2期 光绪二十年)刊行《伤寒恒论》。三书各具特色,切 合临床应用,故皆不胫而走,风靡西南地区,为研习 伤寒医家视为济世活人之鸿宝。” 对于钦安著作 的刊行情况,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对《医理真传》、 《医法圆通》两书的成书年代意见比较一致,而对 于成都,葬于成都南门外红牌楼钟家坎。”【1训另据 l临邛老中医吴一箪所写“伤寒学家郑钦安”一文中 称:“其众门徒和感恩苍生自愿集资购一穴地,葬钦 《伤寒恒论》的刊刻年代志书及较早的研究文献都 记载为1894年。据唐步祺阐释的郑钦安医书阐释 安于成都南门外红牌楼钟家坎,墓前立一石碑:‘临 邛医士郑钦安之墓’。l1lI”红牌楼钟家坎还有其名, 但沧海桑田,钦安之墓址已无踪迹。从此处我们也 可以看出钦安医德之高尚,以一代名医之身却家无 中《伤寒恒论》的钦安自序说:“大清光绪二十年孟 余财,放眼医学史,可比者寥寥。 冬月上浣临邛郑寿全钦安序”一语可以推断为1894 3钦安之后人及门人 年出版。而2004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永敏点校 关于钦安之后人,正史无载,据说钦安只有一 的《医理真传》点校说明中称“《伤寒恒论》(1869年 女,我们根据钦安逝世后由众门徒集资埋葬的说法, 刊行),共十卷。”云南的张廷瑜提到提到:“《伤寒恒 大致可以推断其确实无子。此次,笔者又于重庆万 论》成书年月未详,无序文。现存最早的刻本数清 州和成都走访,并未能查到其女的任何情况,但其同 光绪元年乙亥(1875)秋成都志古堂刻本。”黄世明 宗后人郑邦本、郑家本等均是全国名老中医,仍在行 提到:“所著《作寒恒论》一书,为其研究《伤寒论》的 医,他们亦不知钦安直系后人之任何情况。郑邦本、 代表作,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89年)。”这三种说法 郑家本之祖父为郑仲斌(1882—1942年),自幼随同 是目前学者们的争议之处,但由前面的推断可以看 宗伯父钦安学医,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后因牵扯刺杀 出,这三种说法似不确切。另外,唐步祺曾提到: 清末摄政王奕涯而遭通缉。后便以行医为业,曾为 “三书之刊刻,均得刘门师兄弟之帮助,并藏版于刘 刘伯承部随军医,对温病学说运用较多。伯父郑惠 氏书屋。”我们知道在古代刊刻书籍的代价是比较 伯(1913—2003年),全国首批500名中医高徒导 高的,没有相当的经济支持是难以完成的,且当时四 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在郑氏后人仍有多人 川许多名医著作的刊刻都是依靠军政届或经商之 在万州行医,亦可谓医学世家。 人,钦安一生不集家财,独立刊刻三书的可能性不 钦安之门人除晚年弟子卢铸在《德阳县志》有 大。而据《医理真传》卷首所列“同门汪天经叙五、 其传记外,其余早年弟子并未见于史传。但据吴一 易廷金华斋、李正鸿渐逵、冯景奎聚五同校”的字样 箪收藏的1897年的《伤寒恒论》卷首载“及门诸子 及刘沅家族确有自己的书屋的史实可以推断,其同 同校”可知,钦安之弟子不在少数,只可惜未见记 门师兄弟是参予了的。另据临邛吴一箪先生收藏的 载。笔者查阅《成都文史资料选编・科教文卫卷》记 光绪丁亥年(1884年)的《医理真传》卷首有“刘氏 载:“廖永中、陆(一作卢)权镱。时称火神,二人均 藏版”的字样可以推断,唐步祺所说应该是可信的。 师承郑西山火神之学术。”_l 郑西山即郑钦安,由 对于目前郑氏医书的现存版本,张廷瑜总结到: 此记载可以看出,钦安之弟子应该还有叫廖永中和 “《医理真传》现存版本有:清同治八年己巳(1869) 陆权镱的,但在《四川医林人物》及志书中却不见此 抱一山房刻,本四川崇文斋刻本;清同治己巳 二人记载,我们也无法知道二人的具体情况。 (1869)宏道堂刻本;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成都 以上便是笔者对钦安生平的大致考证,因资料 刻本;清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刻本;清光绪二十 有限,只能作此简述,至于更深层次的生平研究,还 九年癸卯(1903)七星会刻本;1926年善成堂刻本; 有待其他有价值文史资料的整理。同时,也藉此文 重庆中西书局铅印本。《医法圆通》现存版本主要 以抛砖引玉,有知之者可正本文之缺漏,诚为幸事。 有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成都刻本;清光绪五年 参考文献 己卯(1879)宏道堂刻本;清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1][4][6][8][10]《四川省志・人物志・郑钦安》[M].四川人民出 五福堂刻本;1926年善成堂刻本;重庆中西书局铅 版社,2001. 印本。《伤寒恒论》现存最早的刻本数清光绪元年 [2]《德阳县志・卢铸之传》[M].四川人民出版社,2OO1. 乙亥(1875)秋成都志古堂刻本,其它还有清光绪二 [3]《邛崃县志・后贤传》[M].民国十一年. [5]罗永洪.《临邛中医药・郑钦安故里正误》[J].1986. 十年甲午(1894)刻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 [9]张廷瑜.郑钦安及其著作[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 本。’’[ ] [7]《邛崃县政协文史资料汇编》[M]. 钦安虽为一代名医,但关于其平生之事却很少 [11]吴一箪.《伤寒学家郑钦安》[J].1991. 有记载。《四川省志・人物志・郑钦安》提到:“郑钦 [12]《成都文史资料汇编》[M].四川人民出版社. 安一生注重医德,诊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又常向 (收稿日期:2010-02.15) 贫苦百姓送医施药,济困扶厄,深受百姓爱戴。病殁 ・42・ 

郑钦安生平考证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06:1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849669279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郑钦安生平考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郑钦安生平考证.pdf

标签:钦安   成都   笔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