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壬辰倭乱1592)
社群营销研究
目录
第一篇:企业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 2
概论........................................................................................................................................... 2
社群时代的营销观 ................................................................................................................... 3
第二篇“社群+”落地: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七步.............................................................................. 5
构建社群五步骤 ....................................................................................................................... 6
社群运营一步骤 ..................................................................................................................... 10
社群变现:完成从产品到品牌,再从品牌到产品的三级进化 ......................................... 11
第三篇:成本最低 “社群营销”的三大步骤................................................................................ 12
第一:定位,定位又需要细分为两大定位 ......................................................................... 13
第二 运营,所谓的运营就是我们定好客户和选好产品后,如何做才能够让顾客购买。 ................................................................................................................................................ 13
第三步:推广,推广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推广渠道。 ..................................................... 14
第四篇 社群营销启动阶段最重要 ............................................................................................... 14
第一步:维护核心粉丝群 ..................................................................................................... 14
第二步:发展第一个社群群…………………………………………………………………………………………….15
第五篇 何快速引爆社群营销 ....................................................................................................... 15
1、产品型社群 ....................................................................................................................... 16
2.自媒体社群 .......................................................................................................................... 17
3.女性自组织社群 .................................................................................................................. 17
4.学习型社群 .......................................................................................................................... 18
5.构建社群 .............................................................................................................................. 18
第六篇 大社群营销成功案例 ....................................................................................................... 20
罗辑思维 ................................................................................................................................. 20
小米......................................................................................................................................... 21
星巴克..................................................................................................................................... 21
1
第一篇:企业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概论
2009年美国互联网专家查克·布莱默ChuckBrymer在《互联网营销的本质——点亮社群》中指出:必须认识到,社群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的资源,要做到把用户和企业联系起来。如今,互联网营销已经盛嚣尘上,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思维也正逐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大发展下,让人们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变的更加紧密,让消费者的社群性、社群意识变的更强,企业在传播上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寻找那些合适的能够影响社群的爆炸点,以此来取得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增值等。
小米手机营销模式大家都不陌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小米手机在推向市场之前,先在论坛里通过制造参与感发展忠实粉丝,然后通过这些少数的忠实粉丝再去影响发展更多的粉丝,在这个过程中,小米都让粉丝们参与到小米手机的开发设计中来。在等到粉丝数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米手机适时推出,运用饥饿营销的方法,一下子打开了市场,不仅取得了口碑,还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其实小米手机的营销模式走的就是社群路线。小米手机最初没有用户,没有市场,就先在论坛里培养粉丝,这些粉丝们因为同样出于对小米手机的热爱而聚集在了一个平台上,形成了社群,当这个社群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米手机推出,用户、市场的问题迎刃而解。小米手机依靠这样的营销模式很快取得了发展。由此可见社群的力量有多大。
在一个社群中,个人的力量及社群的力量都不容小觑。微博大v影响舆论导向的例子不胜枚举。微博上一个有千万粉丝的大v转发一个评论,很快便能产生巨大影响力,进而对舆论导向产生影响。微博大v在微博上振臂一呼,马上就会有无数粉丝遥相呼应,在粉丝们的用户下,微博大v想举办什么活动或者发起什么话题,往往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博社交平台影响了信息传播方式。微博社交平台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对某一事件进行现场报道,一改以往新闻事件必须由专业新闻机构报道的方式。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在微博上随时2
随地随意发布自己看到的信息,跟微博上的其他用户及时互动。由于微博对用户的发布状态没有限制与要求,因此也更能完成用户个人的表达,因此微博上用户发布的状态个性化特征明显,其灵活、及时、迅速的特性让微博不光是一个社交平台,也很快成为了一个媒介平台,近几年来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面对突发事件,人们总是习惯通过微博了解事件最新动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微博用户成为了微博最快的信息传输工具和庞大的通讯员队伍,他们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最快的传播者。微博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最快捷最草根的新闻发布厅”。
近两年,微信的崛起延续了微博的影响力,微信以强关系更加精准地划分了不同社群,而这种强关系也被不少商家运用,微商迅速发展了起来。
六度分割理论讲只要通过6个人或者更少的人就能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人。从六度分割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如何影响一群人,以及这群人如何反过来通过相互的联系,迅速地影响整个人脉网络。社群将六度分割理论效应更加放大化,社群使得个人个体性越来越弱,而群体性越来越强。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要小瞧任何社群的力量。社群会带来巨大的波浪效应,它会对企业的经营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社群影响力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为企业发展寻得无限潜力。
社群时代的营销观
社群的力量不容小觑,社群中蕴含的商业潜力也不容忽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数字社群的发展也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方式,社群营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谓社群营销,就是人们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通过社交工具或某种载体聚集在一起,企业通过这种载体满足该社群某种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商业形态。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载体大大多元化,微信、微博、QQ群以及各种基于社交的服务APP,都可以是社群营销载体。
社群营销可以满足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如提供个性化实体产品或服务。这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小众性。如快约APP,是一种专门提供各种兼职的平台,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快约APP,用户进行注册,就可以在3
快约上“出卖”自己的技能,有相关“技能”需要的企业或者个人就会通过快约寻找到你。
做社群营销的关键是什么?社群营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意见领袖(所谓群主、博主等),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做社群营销才能迅速地和群员们树立信任和传递价值。
互联网时代讲究极致思维,做社群营销也是,有了意见领袖,还要有好的产品或者服务,要能时时和群员们保持沟通互动,还要多听听群员们的意见反馈,让其参与进来。社群营销,重在口碑,不要小看口碑的力量,口碑好,一个人就能影响大众,口碑不好,一个人也能影响大众。如社交电商,主要就是在朋友圈做生意,通过熟人之间的口碑进行传播,这种传播信任感较强,比较容易扩散,能量巨大,这种影响力会通过熟人传播到陌生群体,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品或者服务让一个人觉得很好,他会告诉社交圈朋友,该产品或者服务很快就能树立起口碑,如果产品或服务让一个人觉得不好,他也会告诉社交圈的朋友,该产品或者服务的口碑有可能因此而发展不起来。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4P宣传方式,过去,一个电视广告或许就能创造销售奇迹,而现在,这种效应正在减弱,收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能静心看几十秒广告的人也越来越少。如今的企业要想宣传营销方案取得成功,除了电视,还要更多的在网络上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自己。社群的发展,对企业的宣传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宣传过程中,企业要学会与消费者互动、创造影响力,互动是企业影响消费者了解消费者,寻找与企业有共同价值观的消费者进而成立社群的重要方式。企业要有影响社群的能力,感染了社群,对于消费者认可企业的服务和产品将产生更多大的帮助;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趋向透明化,企业的透明化能让消费者更好的感知企业品牌的价值方向,得到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价值认同,更好维护好社群,形成社群威力。
小众品牌的发展,个性化的需求增加,社交红利的崛起,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运用好社群营销将使企业受益无穷,反之则举步艰难。
4
第二篇“社群+”落地: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七步
社群经济的崛起,这可能是 2016年非常重要的事件。
有一次,任正非和人民大学的黄卫伟教授探讨华为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创新?任正非认为华为有能力举全公司之力靠压强原则,迅速跟上颠覆性创新的步伐,好比高压下即使是水从一个小孔中喷出来也可以切开钢板。而黄卫伟教授认为当产业出现颠覆性创新的时候,真正构成威胁的还不是技术,而是你在新的客户群里没有基础,难以维护普遍客户关系。我不清楚黄教授所指的广泛的客户基础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社群。
社群被高密度的喊了快两年,但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与成型的方法论,似盲人摸象,各言所是,到底社群应该如何玩?第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接下来做什么?
5
在潜心深研很多咖们的互联网 + 思想观点后,如易观国际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三大战役 “卖货、聚粉、建平台”,中欧商学院李善友教授七字诀 “产品、社群、自组织” 等。集百家之长顺势推出整合版的社群方法论。
任何事物要想不被繁杂的表象所干扰,就必须对原始定义有清晰的界定。社群也不例外,组织行为学认为,社会成员要构成一个群体,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群体成员需以一定纽带联系起来
(2)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
(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通过对社群原始定义的系统解构,我认为社群 + 落地粗略的可分为七步。
构建社群五步骤
第 1 步:重新定义目标用户群体,确立产品定位
首先就是要设计联系群体成员的纽带,不论是产品、内容还是工具。社群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作为入口,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如小米的载体是手机,大三湘的载体是山茶油。在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整个商业逻辑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先有产品后有用户,但现在可以先有用户后生产产品。因此,对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重新定义目标用户,根据用户画像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所谓的 MVP。为什么那些曾经在去年热火朝天的所谓社群今年销声匿迹了。因为情怀不宜久藏,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你还是的实实在在替用户解决问题,不然就是耍流氓。“为发烧而生” 定位没错,但如果总是出问题,长期以往,士可忍孰不可忍。产品才是凝结群成员关系的媒介和群成员需求的解决方案,社群的调性、价值观标签固然可以把群成员快速圈起来,但如果6
没有产品把大家的痛处抚平,标签就会陷入"然并卵"的窘境。目前来看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受到各大厂家的青睐,另外目标用户定位必须精准,不能说你的用户是年轻的白领女性,而是如下图般细致入微。
目标用户定位明晰后,接下来就是产品,在这个物品过剩、物欲横流、认知盈余的时代,产品功能已远不能满足用户诉求,还必须肩负起用户展示自我以及与外界互动的使命,这就使得产品人格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还有符合 “平民的价格、贵族的气质” 才可能打动中产,产品或服务要惊艳到让粉丝引以为傲,逢人就赞不绝口主动分享、推荐,让用户有炫耀的资本和自传播的动力。
第 2 步:寻找 100 位 KOL 进行产品封测
无论是小米还是其他产品型社群,他们的发展轨迹都是首先从万千潜在用户中筛选 100 位 KOL,那么这些 KOL 从哪里找?需要符合哪些条件?第一批 KOL
只能靠创始人的人脉资源来定向邀请,或从垂直论坛找大咖、达人,这些人名气不一定大,但在细分领域有绝对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力,当然能幽默风趣那就再好不过了。更关键的是这些 KOL 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分享,晒个不停。
“道不同,不相为谋” 因此第一批进入者必须高度认可社群发起人,高度认可群文化和群目标,某种程度上用金钱来投票是甄别是否为同路人很管用的方法。金钱既是一定的门槛,同时愿意为一个社群付出金钱的人,也愿意付出时间,愿意为社群投入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铁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群都要用金钱来投票,但是加入必须有门槛,无门槛的社群,只是一味地拉人头追求数量,最终只是一个人群而已,跟牛群、羊群没任何区别!
第 3 步:策划社群活动,强化身份认同
7
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与连接,线下活动是保持社群生命力和活跃度最为重要的保障。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只有在高频互动中才能强化成员彼此的链接,增加成员的归属感。《大连接》的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认为参与(即重复的合作性互动)能够建立信任并增加关系的价值。互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互动。线上聊一百次不如线下见一面,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连接很容易找到价值观相近的伙伴,但若没有见面机会,彼此很难产生信赖。
目前很多活动内容聚焦在新产品体验或邀请铁杆会员参观工厂、观摩生产流程等。很多社群不重视用户之间的交流,而在意活动的影响力或规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用户彼此的交流,而非活动本身,更不是形式上在一起。据统计小米平均每个月举办 21 场活动,米粉节、同城会等等,从中可以看出高频次活动对社群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社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内聚拢成员,强化成员关系,对外宣扬社群核心价值,吸引新成员加入,同时不断的向外界宣告社群存在。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如果人们一周看不到企业的消息,很容易就被人们遗忘。为什么那么多
EMBA同学喜欢参加玄奘之路,一方面是活动本身带给人们刻骨铭心的体验和人生感悟,最重要就是人们在一起徒步穿越戈壁途中凝结而成的一生情谊。
第 4 步:构建一套极客文化体系,提升成员专业认知
雷军曾说过一句比较矫情的话,他说 “看不懂的人以为我们是手机公司,看懂一点的人以为我们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不是,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文化公司”。
文化是社群的灵魂,文化体系回答了构建社群的目的是什么?社群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社群文化体系至少包括社群目标、价值观、社群公约。
8
社群成员必须要一起做一些事才能加深和固化彼此的感情,也就是常说的
“扛过枪、下过乡”。优秀社群的基础在于:让对的人在一起做对的事。这里 “对的事” 就是共同的目标,或者说共同的任务。有了共同的任务、持续的活动,社群才有活力,也才可持续。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让弱关系升级为强关系,社群目标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也是吸引新成员加入的关键要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除了应该遵循 “平等、开放、协作、分享” 的互联网法则外,还要有利他的文化基因。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讲人类社会早期,是混乱的,个人放弃部分权力和自由,共同来维护集体的权力,以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每个人,这就是社会契约,这样社群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其中关键是精神的认同,思想的引导。因此,对文化的认同是一切关系的开始,创造共同的认知和价值后,追随是必然的行为。社群只有源源不断的带给群成员归属感和优越感,成员才会留下来,并自发传播社群文化。
对于产品型社群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套极客文化体系,塑造极客文化氛围,类似小米的 “为发烧而生”。当社群目标定位为中产阶级后,那么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社群调性,都应宣扬一种极客的价值文化主张。从认知到行为,从文化符号到仪式展演,由内而外全方位提升成员的专业认知,为社群建立品牌护城河。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提供一套鉴别方法,与友商 PK 各个指标、参数突显自身产品的独一无二。试想一个新产品如何迅速从山头林立的市场脱颖而出,目前来看除了找那些已成名的品牌过招外,再没有第二个方法。无论是小米、滴滴还是钉钉,无一例外都是拉着友商围绕各种指标、参数撕逼,这不仅赢得了更多成员的拥护与垂青,而且为成员创造了对外炫耀的资本和内容。
第 5 步:社群裂变,培植自组织,布局线下体验场景
社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裂变,裂变的前提是社群已经形成一套成形的亚文化体系和运营机制。社群裂变并不是由社群领袖主导,而是依靠社群内的核心成员9
主动发起。今年很多图谋长远发展的社群,都不约而同的布局线下,为线下成员提供聚会、活动的固定场所。
社群场景化极大的增强了社群成员的仪式感和体验感。社群需要通过仪式来宣告它的存在,弘扬社群的价值主张。通过举行仪式可以强化社群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增强成员间的凝聚力。仪式感的塑造统一化和符号化,无论是语录体系还是外在的衣着、行为,成员统一整齐的行动带给心灵的震撼是产品无法比拟的。
闻名天下的禅宗祖庭柏林禅寺,30年 前,万佛楼开光时净慧老和尚提出
“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的生活禅。最近越琢磨越觉得这个理念用来指导社群运营再恰当不过,深深被老和尚的般若大智所摄服。后来这句话被海航董事局主席陈峰看到,一字未改直接收录在海航文化手册,成为海航人的共同追求。
社群运营一步骤
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运营需要专业的执行团队,至少承担四个职能,内容生产、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客服。当然还要有一套群管理软件、微信群、QQ
群、贴吧、APP 等。
第 6 步:建章立制,健全社群运营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会员积分体系
一个群体是变得更聪明,还是更愚蠢,取决于互动的时空环境与机制等,而不是互动这个动作本身。因此,要想让成员的连接与汇聚产生群体智慧,更重要的是改善连接与汇聚的机制。
10
社群有自已共同价值观和责任,同时构建社群的规范,通过制度、层级和角色来进行区分成员,并通过权利和权益的不同分配、激励的干预和惩罚措施等影响和控制社群的集体行动,提升社群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如何激发成员的群体智慧和能量?需要制定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由于社群不同于企业组织,可以单纯的依靠利益来驱动。社群还有其他多成分如人文情怀、使命追求、愿景,因此,社群运营除了常规的利益奖惩之外,还需要一套全新的运营机制。
游戏化升级思维是个不错的体系,其核心就是 PK,充分利用了人性中的攀比心。对于评价机制而言主要参照两个指标,参与度、贡献值。激励包括利益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群体激励的几个关键因素,(1)给出简单而清晰的目标,逐级实现。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要将社群的成员按照贡献度与影响力划分会员层级,不同的成员等级、权限也不同,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设置任务、点数、关卡、徽章、排行榜等激励体系。(2)每个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并去完成它。
社群变现:完成从产品到品牌,再从品牌到产品的三级进化
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所研究的强有力的部落群体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相似的文化、频繁的互动以及共同的利益。由此可得社群要想持续发展除了文化和互动之外,就是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
第 7 步:设计 “社群 +” 商业模式:产品 / 内容 / 工具 + 社群 + 众筹 + 共享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任正非也认为华为的执行力,得益于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要想让成员持续为社群贡献价值,离不开商业利益的输出与供给,那么社群的商业利益来自哪里?众11
所周知,在互联网 + 的背景下,社群不能简单的依靠卖货赚钱,这就倒逼社群必须跨界找到新的利润来源。
目前来看市面上常见的四种变现方式,第一卖广告位,第二卖产品(做电商),第三卖服务(收会费),第四股权众筹或者产品众筹。前三种依然是把社群作为一个销售渠道或者平台。可社群的价值如果仅仅是用来卖货的话,不亚于买椟还珠。那么社群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如何设计?个人认为社群的商业模式应该是通过社群成就一个品牌,使社群品牌成为一种文化价值的承载物和表达体,然后通过品牌延伸来构建社群生态圈。我们不难发现社群的商业利益还是来自当社群成为品牌后跨界整合资源提供其他服务或新产品来赢利,通过输出平台、文化、机制,使得品牌价值最大化,过程中 + 众筹 + 共享是个不错的组合。
第三篇:成本最低 “社群营销”的三大步骤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成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也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迎来挑战,于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熟而应运而生的新型营销——社群营销模式逐渐占据主流营销地位,那么什么是社群营销呢,要做好社群营销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的视频我将为你详细讲解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群营销的方方面面,是你不容错过的营销宝
典!
前两天我分享了一个关于“粉丝经济”的话题,中间讲到了目前中小企业成本最低的推广方式,这个方式其实就是“社群营销”。通过社群建立我们与目标12
客户的联系,培养我们与目标客户的信任,塑造我们在他们心中的价值,最终实现我们企业的营销,所以今天我就分享一下,“社群营销”的三大步骤!
第一:定位,定位又需要细分为两大定位
1、目标客户定位。不是每一个客户都能够给我带来帮助,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目前的客户,一定有很多客户是不赚钱的,而且还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所以第一个关键就是要选对客户,定制好我们客户标准!
2、主打产品定位。很多公司都有很多产品,都希望把每一个产品推广到极致,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做法只会加速我们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很多产品存在同质化过于严重,消费者不知道我们的产品究竟有什么特色。
只有定位于一个主推产品,把这个主推产品打造到极致,做到让用户尖叫!传统的大而全的产品推广方式已经过去了,就像诺基亚的手机品牌非常多,但最终被苹果公司的一款机型打败了!
第二 运营,所谓的运营就是我们定好客户和选好产品后,如何做才能够让顾客购买。
这里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传统的营销方式是如何做的?传统的营销就是做好产品的介绍直接通过打广告的方式,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优势,性能,特点,价格等等,让消费者选择我们。通过长时间的持续播放广告,让消费者记住我们,然后实现销售。
这种做法的缺点就是非常的烧钱,对于一般的中小小企业来说,成本非常高,因为钱花出去,未必就一定有效果!主要的原因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基础非常的薄弱,消费者不信任我们的前提下,说的再好都会认为我们是骗人的!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我们就可以采用“先为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再逐步引导顾客的方式”实现购买!
13
1、 学会先付出
如何为消费者免费贡献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是卖育儿产品的,我们可以先为目标群体提供免费的育儿知识,这些知识要做到是他自己之前没有听过的。如果我们是卖家具的,我们可以免费为目标客户提供一些家具的知识以及如何与房间搭配等等。
因为任何一个人购买产品只是一个行为,行为背后一定是有一个情感做支撑的,我们要找到这个支撑点,围绕这个支撑点找到一种我们可以为顾客免费提供服务的机会,通过免费降低顾客与我们接触的成本,提高我们与顾客的信任度,不再是传统的生硬销售!
2、 互动
传统的销售就是冷冰冰的销售,顾客感觉自己和企业心里的距离很遥远,不够贴心,造成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沟通方式的不畅通,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微信,qq,微博等可以让我们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不断听取他们的意见,让顾客感觉到企业不再离自己很遥远。
第三步:推广,推广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推广渠道。
“社群营销”最终要的就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目前通常的社交媒体就是微信,微博,qq等。这些渠道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通常来讲,我们就是通过这些渠道不断分享对目标客户有帮助的知识加上频繁的互动,加强我们与目标客户的联系,最终实现销售。
第四篇 社群营销启动阶段最重要
第一步:维护核心粉丝群
对于一个没有多大能量的运营者而言,一开始不应该想着如何把粉丝变成社群的问题,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核心粉丝群。所谓核心粉丝群是对运营的品牌或个人有深度认同的,大家彼此可以坦诚沟通的小伙伴在一起的群。这种14
群的特点是放松,大家都在一种放松的环境里沟通,无拘无束,群的规矩没有太多条条框框,让大家在轻松氛围里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即可。通过这种核心群一段时间运营,运营者可以开始建立对自己目标人群的深入了解,熟悉大家聊天的语气,表情,形成一种群体沟通的亚文化(不同的人,不同的社区,不同的产品,亚文化可以完全不同),这种亚文化有可能要通过发掘有一定运营能力的群内小伙伴去复制。否则一个运营者是无法管理社群的,要提前维护核心群粉丝,在核心群里找到能够帮助自己运营的小伙伴。
如果做社群运营,一开始没有养核心粉丝,直接建设大群,会出现种种管理上顾此失彼,缺乏支撑点的弊端。等正式开始运营社群的时候,这些小伙伴就作为一个社群的种子用户加入,引导社群往良性的方向发展。核心群的维护我们推荐准入制,必须设置一个门槛,不能打着核心群的名义,盲目进人。
第二步:发展第一个社群群
等有了核心粉丝群,在运营开始的时候,我们得想清楚什么时机是我们加群的好时机?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群好?我们在进群后应该提前做点什么?要想清楚这些,我们先得回答第一个问题:要认识到群是“短命”的!在中国网络上长期泡的人,恐怕都有过加入某种群的经历。一开始是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但当怀有良好愿望加入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群里充满灌水,刷屏,广告,甚至两个群友一言不和,变成争执,愤而退群。而群主也会因各种琐事纠结,人数还不能太少,少于 30 人不成群,超过 80 人就开始热闹,超过 500 人又乱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发言,就成了一个死群。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群都是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生命周期模型,一个群走完整个生命周期模型长则六个月,短的甚至只需要一周。
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便是出于商业目的主动管理一个社群,在运营非常好的情况下,群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个生命周期大概在两年左右。为什么是两年?
第五篇 何快速引爆社群营销
社群经济作为一种未来核心商业的新模式,社群关注度不断提高。目前国内的社群模式取得成功的案例有:小米手机、逻辑思维,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等。由于这些案例的成功,掀起了一股社群经济的“热潮”。所以传统企业想15
借助社群转型,互联网企业想借助社群革新,社群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社群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以血缘与地理位置为划分的一种传统人际关系结构。而互联网带来了超越地域的联系与连接,社群成为一种拥有强关系、相同兴趣、爱好或者价值认同感的人共同组成的一个群体。
社群的火热让很多企业蠢蠢欲试,目前中国较成功的社群有以下几类模式:
1、产品型社群
典型企业为小米科技,小米科技初创时精心挑选了100位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等.借助这100人的口碑传播,MIUI迅速得以推广。这100多人就是社群的第一批种子用户,这些用户具有强大的参与度,与企业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单纯的消费者想要更多的是利益(比如:打折,优惠券等)而这100多的用户更加具有包容性,包容企业的过错,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他们之间有着朋友间“患难与共”的联系。例如:小米科技有最新的版本体验,配件研发的成功也会第一时间告诉这群人,形成一种朋友间的连接。而相同,这群用户即使小米手机软硬件出现问16
题,也会尽力去帮助,拥护,而不是离开。因此,小米科技的成功和最早的这一批社群用户有着莫大的关系。
2.自媒体社群
典型的就是罗振宇,罗振宇的《逻辑思维》是社群经济最早的定义者与实践者,尤其是罗振宇在四个月内两次招募付费会员,入账会员费近千万的故事,让人对社群商业的力量惊叹不已,而他做的是每天一段语音,每周一期视频脱口秀,不带重复,和当下生活联系紧密,接地气,能够引人深思、给人启发,持续而优质的自媒体内容,塑造了他的魅力人格。关键是这种魅力人格,产生了铁杆用户,他们拥护支持罗振宇,甚至愿意付出金钱。而罗振宇也给予这些用户关于《逻辑思维》的定制图书,各种活动的优先,一起游山玩水等。这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没有粉丝,只有朋友。用户对罗振宇的支持好比朋友间的欣赏,而罗振宇对用户好比朋友间的帮助,提供有用观点,一起活动游玩等。
3.女性自组织社群
典型的为趁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8月拿到2000万A轮。趁早创始人王潇:趁早提倡的是在乎人性里应该被训练出的理性和自律。据亿欧网向趁早读书会相关负责人了解,趁早在全国众多城市拥有“趁早读书会”,该读书会会自发策划一些活动,例如:职场分享,电影沙龙,心理讲座主题等。对于趁早社群成员来说,这些活动主要能够拓宽知识面,解决问题,让大家一起成长,能够认识一些志同道合同频率的朋友等。趁早总部会给予读书会一些巡回演讲,跑团基金的支持。而读书会的发展,会聚集一部分拥有自律性,有追求,同频率的女性,形成一个社群。并由此打响趁早品牌的知名度,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平等的连接,共同进步。
17
4.学习型社群
典型的为颠覆式创新研习社。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是针对互联网思维的学习组织。该社群以年为单位收会费的形式聚集一波爱学习的人群。进该社群的人员有着相同的学习爱好,都是想改变自己或者是有创业梦想的人群。研习社主要为学员找名师提供大课供社员学习,而社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认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社交。据亿欧网观察,两者间的联系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就是:学习。以学习为纽带聚集一帮人,形成一个学习社群。
5.构建社群
社群的类别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例如:品牌型社群,兴趣型社群等等。那么到底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才能做成一个社群呢?
关键词
平等:企业(个人)与粉丝,粉丝不被称作粉丝,而是你的朋友,伙伴。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想法,都需要被尊重与认可。而社群给予了你这个圈子。
兴趣:都拥有同样一个兴趣,比如:对小米手机的兴趣,对罗振宇的兴趣,对学习的兴趣等。
分享:社群的伙伴都是愿意分享,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通,早已经不是独享信息的时代。而也只有分享才能把社群壮大,吸引更多的人。
关键要素
1.开始要有稳定的内容输出。比如:小米手机产品的输出,罗振宇老师语音内容的输出等。要有一个点能够吸引到相应的人群追随。
18
2.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建立。比如:交友,学习,生活,商业等。也就是社群定位。
3.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目前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都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有这么一种情况:如果一个社群规模太小,大家不愿意加入,如果一个社群规模太大,大家又因为缺乏存在感觉得无趣。因此社群一定得满足成员被尊重,被关注的需求。
4.互动运营,拥有社群成员后得打造一个引导社群用户进行自运营、自传播、自组织。否则,新鲜感一过,新建立的社群便会销声匿迹。
5.打造情感的认同。一个成功的社群核心最终必定是情感,类似信仰。
6.社群时代的变革
社群并非一朝一夕,社群讲究的是一个团体的共赢,社群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而不会盲目的跟从。在2015年8月社群大会上腾讯即通应用部总经理张孝超表示:
社群1.0以2002年腾讯QQ群首创群聊形态为代表,是基于互联网人群聚集、信息互通与传递为核心目的;
社群2.0则是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群,在熟人社交之外,陌生同好成为常态,同时运营者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形成社群独有的文化效应和归属感,品牌号召力日益显著;
社群3.0时代,社群以连接一切为目标,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更是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载体。
总结
19
那么在未来,用户对产品,知识的需求不再单一,会需要更多的信息与服务。也会对企业品牌产生情感,那么对于没有社群拥护的传统品牌是否还能站得住脚?而在社群3.0时代,“社群模式”是否会成为企业与用户交流的一种新模式?
第六篇 大社群营销成功案例
社群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营销手段。但是其方式成千上万,企业该如何做才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呢?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在此为你分析三个成功的社群营销案例,包括星巴克、罗辑思维、小米,相信能给你启发。
罗辑思维
据说罗辑思维估值上亿,而其最大的价值,就是构建了一个顶级的微信社群。而罗辑思维是如何构建社群的呢?主要有三步。
20
其一,选人。罗辑思维的用户主要是85后“爱读书的人”,这群人有共同的价值观、爱好,热爱知识类产品;会员加入要交钱,分200元和1200元,确保会员能真正付出行动。
其二,培养习惯。培养共同的习惯,可以进一步固化会员“自己人效应”。比如,罗辑思维固定每天早上大概6点20发送语音消息,培养用户阅读习惯。
其三,加强线下互动。线下的互动更能激发人与人之间的联合,罗辑思维就曾举办过不少线下活动,比如“爱与抱抱”、“霸王餐”游戏等等。
小米
小米的快速崛起,绝对离不开其社群营销。其在社群营销上的做法,主要包括:
聚集粉丝。小米主要通过三个方式聚集粉丝:利用微博获取新用户;利用论坛维护用户活跃度;利用微信做客服。
增强参与感。比如说,开发MIUI时,让米粉参与其中,提出建议和要求,由工程师改进。这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主人翁感。
增加自我认同感。小米通过爆米花论坛、米粉节、同城会等活动,让用户固化“我是主角”的感受。
全民客服。小米从领导到员工都是客服,都与粉丝持续对话,以时刻解决问题。
星巴克
星巴克对社群营销的操作,可谓炉火纯青。在Twitter、Instagram、Google+、Facebook等平台上,都可以看到星巴克的踪影。星巴克的社群营销玩法包括:
比如,借助Facebook和Twitter推广新产品。星巴克曾经为了促销黄金烘培豆咖啡,而推出FacebookAPP,顾客可以从中了解新品资讯、优惠福利等。而在Twitter上,星巴克也展开了宣传,并通过文章引流。
21
比如,运用贴合热点的广告和主题标签。如美国曾遭遇Nemo大风雪,星巴克当时在Twitter上推出了在寒冬中握着热咖啡的广告;并且利用#Nemo和#blizzard等标签,贴合顾客的生活。
又比如,与Foursquare合作慈善活动。星巴克曾与Foursquare合作,推出抗艾滋慈善活动,顾客到星巴克消费,并在Foursquare上打卡,星巴克就会捐出1美元。
社群营销的根本作用,是使企业创造更多的业绩。当然,提升业绩,除开创新营销方式,企业还需一支强大的营销队伍,而这,离不开一位有实力的营销总监。博商营销总监实战班以团队绩效提升为重点突破方向,超越营销精英的个人局限,重点打造狼性营销团队管理能力,实现1+1>2。致力于打造从业绩问题诊断出发,提供融“1(心智模式)+3(行业通透、人际沟通、职位能力)”于一体的成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必定能使企业业绩倍增!
22
本文发布于:2024-03-07 09:1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74008278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社群营销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社群营销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