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秋天的成语四字成语)
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
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组织文化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3课时)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4课时)
第三章 管理与环境(2课时)
第二篇 计划篇
第五章 目标与决策(3课时)
第五章 计划及其制定(2课时)
第三篇 组织篇
第六章 组织结构的设计(3课时)
第七章 人员的配备与权力分配(3课时)
第四篇 领导篇
第八章 领导理论(4课时)
第九章 沟通方法(3课时)
第十章 激励原理(4课时)
第五篇 控制篇
第十一章 控制与控制方法(3课时)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传媒管理系 吴红
一、课程的描述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组织文化等)、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组织文化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
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运营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个原点、三个维度的管理学场”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一个原点:
管理学的公理性概念。包括:管理定义、管理角色、管理决策、组织环境和管理伦理、组织文化。通过公理性概念的导入,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成为学习的基点。
三个维度:
时间维度:从管理史严格的视角展开管理学的学习,从泰罗制一直到学习型组织理论,沿着时间轨迹鉴赏百年来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的观点、内容,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时间隧道”。
职能维度: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内容的视角,建立起管理学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空间体系框架,使学生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具体方法。
应用维度:从管理者的视角在以上内容穿插大量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等内容,并配合到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在应用中体验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更是实践。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
(一)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内容]
1.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3.管理者的概念、分类、素质与技能
4.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教学重点]
管理的概念、职能,管理者的概念、分类、素质与技能。
[实训项目]
1.与企业家对话——了解管理的重要性
2.管理动机强烈程度自我评估
3.调查与访问——了解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
4.案例分析与讨论
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忙碌的生产部长
5.以自愿为原则,6-8人为一组,组建“××模拟公司”,自定公司名称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
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西方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
2.西方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组织行为理论)
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现代管理
的发展趋势)
4.中国管理思想的产生及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中国现代管理思想)
[教学重点]
泰勒的科学管理、一般管理理论、西方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术流派、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
[实训项目]
1、案例分析与讨论:
回到管理学的第一个原则
H公司行为科学应用
2、每个人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绘制管理思想演进结构图;
3、课下进行总经理竞聘,每个人发表竞聘讲演;投票选出公司总经理,完成模拟公司的初步组建。
[技能点]
1.具有初步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2.能够从管理思想的高度认识与分析我国的经济改革;
[知识点]
1.掌握古典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2.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
3.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解我国当代管理思想的演进;
(三)计划
[教学内容]
1.计划的含义和特征
2.计划工作的类型
3.计划工作的程序
4.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5.目标管理。
[教学重点]
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目标管理。
[实训项目]
1.课堂讨论
某医院今年实行了目标管理,如果你是其中的领导人员,请运用本章节所学的内容,为它设计实施方案。(选作)
2.案例分析与讨论:
宏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埃德塞尔”牌汽车的故事
3.管理游戏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将开办饭店的类型。
4.在模拟公司里运用甘特图法、滚动计划法等计划方法进行活动策划。
[技能点]
具备开展计划工作的能力
能制作规范的计划书
[知识点]
了解计划的具体含义与特征;
熟悉计划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熟悉计划工作的程序;
掌握编制计划的方法;
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与评价。
(四)决策
[教学内容]
1.决策的概念与类型
2.制定决策的基本步骤
3.决策的基本方法(群体决策方法、确定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
决策的基本步骤、决策的基本方法。
[实训项目]
1、管理游戏
沙漠求生
2、案例分析与讨论:
耐克的决策困境
失败的营销决策
3、在模拟公司里运用不确定性决策方法模拟决策的全过程。
(五)组织
[教学内容]
1.组织的含义和主要功能
2.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常见的组织结构、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
4.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动因和实施、解决组织老化的对策)
[教学重点]
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集权与分权、直线与参谋、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实训项目]
1、课堂讨论
事业部型、简单型和矩阵型,哪一种结构设计你最愿意在其中工作?哪一种又最不愿意呢?为什么?
2、案例分析与讨论:
巴恩斯医院
一对孪生企业的不同组织模式
3 管理游戏:踩报纸(选作)
4 团队健康度自我测试问卷
5 为模拟公司建立组织结构与公司制度,培养组织结构的初步设计能力。
6 校园体验——团队建设,让每个学生制定一份校园团队建设方案(选作)
(六)领导
[教学内容]
1.领导者与管理者(领导的含义、领导者权利的来源、领导的作用、领导者与
管理者)
2.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的特质理论、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
3.领导行为与工作效率(有效统筹时间、充分合理授权)
[教学重点]
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
[实训项目]
1.案例分析与讨论:
海南:一份改革方案导致一名所长杀身之祸
“闲可钓鱼”与“无暇吃鱼”
2.领导方式倾向自我测试
3.校园模拟指挥,培养现场指挥、应变能力的能力
4.管理游戏:穿网球鞋的外星人,教会参与者清晰地发出指挥的命令。
5.自我评估:时间管理自我评估测试
[技能点]
培养提高自身权威与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
培养有效指挥(领导)的能力
[知识点]
掌握领导的定义与作用,熟悉领导者权力的来源
掌握领导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七)激励
[教学内容]
1.激励的含义、过程与作用
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德费的“EGR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4.从理论到实践:激励技巧
[教学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激励技巧
[实训项目]
1、案例分析与讨论:
明春计算机公司的激励制度
李强的困惑
2、情景剧
表扬不能当饭吃(员工激励能力培养)
3、管理游戏:寻找共同的图案(选作)(培养激励、沟通能力)
[技能点]
培养激励员工的能力
[知识点]
领会激励的重要意义,熟悉激励的过程;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的主要观点;
掌握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掌握激励的技巧与方法。
(八)沟通
[教学内容]
1.沟通的含义、过程、作用、类型和基本原则
2.个体因素和沟通方式(个体因素对人际沟通的影响、沟通的基本方式)
3.组织沟通的类型(正式沟通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
4.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方法
[教学重点]
沟通的基本原则、组织沟通的类型(正式沟通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方法
[实训项目]
1、沟通游戏
传话游戏
2、案例分析与讨论:
AC航班坠落事件
名医劝治的失败
3、情景剧
吉星保险公司
4、沟通技能自我测试
[技能点]
培养沟通的技能
培养倾听的技能
[知识点]
理解沟通的含义、过程、作用与类型;
明确沟通的原则;
了解影响沟通的个体因素与沟通方式;
熟悉组织正式沟通的渠道和网络形式,了解组织非正式沟通的渠道、特点和作用。
善于运用沟通的各种方法,学会如何对组织沟通进行改善。
(九)控制
[教学内容]
1.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2.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3.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4.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5.控制技术
[教学重点]
管理控制的程序、原理和方法
[实训项目]
1.案例分析与讨论
麦当劳公司的控制系统
戴尔公司与电脑显示屏供应商
2.为模拟公司建立各类控制制度
3.顶岗实训——质量监督助理
[技能点]
掌握并会运用控制的要领与主要方法
[知识点]
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作用、管理控制的过程;
理解管理控制的几种基本类型;
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控制技术和方法
(十)组织文化
[教学内容]
1.组织文化的兴起及其内容
2.组织文化的类型
3.组织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4.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形成、保持、变革与建设)
[教学重点]
组织文化的形成、保持、变革与建设
[实训项目]
1、案例分析与讨论
快乐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西安杨森的企业文化
2.到某知名企业参观访问
3.为模拟公司设计组织文化,写作一份组织文化建设方案
4.自我测试:哪一种组织文化最适合你?
5.安排到一些专业实习基地企业顶岗见习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说明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学生以练为主。教师甘当“指导者”、“辅导者”、“助手”,积极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
2.注重实训项目,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训项目的形式。模拟实践,或称“准实践”,是一种介于直接实训项目与理论教学之间的一种特定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1)全程渗透案例分析讨论;(2)角色扮演;(3)情景剧;(4)模拟经营决策;(5)调查与访问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4、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5、融教书育人于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当中。通过选用与设计优秀工商企业的职业道德、管理伦理,肩负起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等案例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五、教学辅助资料
1、《管理学案例集》
2、《管理学习题集》
3、《管理学试题库》
4、《管理学实训指导书》
5、管理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参考资料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 管理学第四版 黄卫伟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凤彬 李东编著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3.宋克勤主编黄雁芳 管理学教程案例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 管理学韩经纶 韦福祥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王凤彬,朱克强编著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名:管理学(Management)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学科教育必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食品经济管理系
曾任课教师:车斌(副教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通过对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后,增强对现代管理领域的认识,开拓视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是以后学习本专业课程学习的有利补充。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通过相关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和熟悉管理学的基本应用范围和基本使用方法,使得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生动和扎实的掌握,对管理学不仅仅停留在“学”上,而是提升到对周围发生的实例的认识中和自觉的使用相关方法解决一些自己碰到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管理学导论(2学时)
主要内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管理者的
含义、基本素质与能力,管理者角色理论。
学习要求: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
的研究对象、方法。
自学:从管理的作用、目的看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研究方法。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课堂案例讨论: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 管理概论(4学时)
主要内容:管理目标的作用、性质;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管理一般环境:
经济、政治、社会、伦理、自然和技术环境;管理具体环境:公众压力集团、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和政府;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性质与职能;过程与关键。
学习要求:正确认识管理的目标、对象和环境;理解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性质与职能、过程
与关键、方法及管理现代化。
自 学:管理的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社会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性方法。
课堂案例讨论:管理环境
作业: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4学时)
主要内容: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阶段:X理论、Y理论、超Y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新思潮:企业文化、Z理论、寻找优势、第五代管理、学习型组织等。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自 学: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阅 读:企业理论相关书籍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4学时)
主要内容:系统的概念及原理、整分合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80/20原理
学习要求:理解管理的十大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管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案例讨论。
作业:管理十大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 决策(4+2学时)
主要内容:预测的概念及种类,预测的原理及一般方法,决策的概念和作用,决策的类型和过程,决策的要素与原则、现代决策理论的新发展。
学习要求:理解决策的概念,了解决策的作用和类型,掌握决策的步骤,了解决策的技术方法,了解现代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自学:几种定量预测、决策方法。课堂案例讨论。
作业:决策方法应用题。
第六章 计划(5+1学时)
主要内容:计划的概念、性质和类型,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计划工作的原理;目标的含义、目标管理的过程与特点。
学习要求:理解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分类和内容要素;掌握现代计划方法;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和程序。
自我评估:你是一个称职的计划人员吗?
自学:现代计划方法:运筹学方法、甘特图方法、滚动计划法。
作业:个人时间管理
第六章 组织(5+1学时)
主要内容:组织、劳动分工、统一指挥、权力、职权与职责、直线职权、参谋职权、指挥链、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等概念,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的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工作的原理;组织变革与创新(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阻力与变革的过程;组织创新:扁平化-蜂窝式团队建设-跨职能合作与自主管理;企业网络-虚拟公司等)
学习要求:理解组织、劳动分工、统一指挥、权力、职权与职责、直线职权、参谋职权、指挥链、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等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及有关理论。
案例讨论。
自我评估:你的权利倾向如何?
第七章 领导(5+1学时)
主要内容:了解领导的概念及作用,掌握领导者的素质和条件,了解西方国家有代表性的领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二元四分图、管理坐标图;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的权变理论、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掌握提高领导效能的基本途径,了解激励的作用、意义和要求,了解激励过程模式及西方国家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沟通的性质及其过程,沟通的类型、沟通的渠道-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
学习要求:理解领导、激励、管理沟通的概念,掌握领导的职能和影响领导成效的因素,掌握有关激励和领导的主要理论;理解沟通的渠道、原则、方法以及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
自学:PM理论、三因素理论、领导作风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参与理论
自我评估:你属于何种领导者?
作业:1、谈谈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
2、激励或沟通的案例分析报告。
第八章 控制(5+1学时)
主要内容:控制的概念及作用,控制的类型,管理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控制原理。
学习要求:理解控制的概念及类型,掌握控制的步骤,了解控制的方法和实现有效控制的途径。
课堂案例讨论。
自学:常用的管理控制技术与方法
第九章 管理创新(4学时)
主要内容:管理创新的含义及作用,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创新技术。
学习要求:理解创新的含义、内容和过程
自学:创新技术。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案例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6次,主要安排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章进行;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20%,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学生进行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10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案例分析讨论或阅读管理学名著、撰写读书报告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或者模拟、实习、参观、调查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15%、课堂讨论和出勤占15%、闭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阅读书目:
1.[美]查尔斯•M•萨维奇(Charles M. Savage) (1996):《第5代管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2.[美]彼得•圣吉(Peter Senge)(1994):《第五项修炼》,三联书店1998年版。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996):《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4.[美]约瑟夫•派恩(Joph Pine) (1992)《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美]保罗•S•麦耶斯主编(Paul S. Myers) (1996):《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6.[美]达尔•尼夫主编(Dale Neef) (1998):《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7.[美]F•赫塞尔本等著,《未来的组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8.[美]詹姆斯•P•沃麦克(James P. Womack),丹尼尔•T•琼斯(Daniel T. Jones),丹尼尔•鲁斯(Daniel Roos) (1990):《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孙膑兵法》等。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其它非管理类课程的补充课程,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并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八、说明:
1. 课堂发言与讨论的规则:
•为了提高发言效率,发言者事先应制作多媒体;
•每组发言限制在15分钟之内,超过15分钟,请自动下台;
•每次发言主题一致,2组同学应对该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讨论时,每位发言者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发言内容应该与前2组发言主题相关。
2. 讨论评价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4-03-07 09:1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738241536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管理学教学大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管理学教学大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