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薪酬管理)
浅谈中医入门必学《医学三字经》第1篇-医学源流
《医学三字经》(以下简称“三字经”)作者是清代医家陈修园老先生,生于乾隆18年,去于道光3年。我们从三字经的小引中不难看出老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童子入学,塾师先授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欲其便诵也,识途也。”老先生认为祖国医学上下千年传承序著,如大海茫茫,初学者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入门,如果基础入门的方向偏了,往后的医路就如同困入牛鬼蛇神一样的地域难以自拔。
因此学习中医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医学三字经》是老先生推心著作,为此甚至一度将著作权推给当时名医叶天士,后序又将著作权收回,名声明此书论证治法,都遵从古训,绝无臆说浮谈。
第一篇--医学源流,主要以时间为引线,简洁的列述了历史各朝代有名的医家和医学特点,由浅入深的教大家追本溯源。
第一章 医学源流
正文:医之始,本岐黄
解析:祖国医学的起始点,在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之间也就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因为内经明确了经络、藏府、运气治病的原理和概念,所以以内经为祖国医学的始祖。虽然《神农本草经》在内经之前,但它的用药原理仍然可以在内经中体现。
正文:《灵枢》作,《素问》详
解析:就是黄帝内经中,分《灵枢》九篇,《素问》九篇,作为学中医人的基础根本。
正文:《难经》出,更洋洋
解析:《难经》,作者秦越人,号扁鹊,战国时期人,《难经》中多阐发《内经》又集合了当时其他医学著作,含八十一章。同样也是一问一答,共八十一问,所以也叫“八十一难”。难经字面意思就是:向医学经典发难。
正文:越汉季,有南阳
解析:到了汉朝,最重要的一位医学大家是,张机,字仲景,今
河南南阳人,曾经在长沙为官。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玉函经》也就是《金匮要略》。史称:医圣,陈老先生尤其推崇的医学名家,文后有详解。
正文:六经辨,圣道彰
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阙阴,六经理论。
正文:《伤寒》著,《金匮》藏
解析:《神农本草》撰述了以草药治法,现在药学中有门二级学科叫生药学,编者自以为与他相近。《内经》中详尽了针灸治法,《难经》集合了战国时期诸多医学论著,商代宰相伊尹著有《伊尹汤液经》也就是汤药治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则以专方药作为治病途径,陈老先生认为从内经开始就以上述“六经“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医圣张仲景的著作就传承和发展了以上“中医经典”。
医圣张仲景
正文:垂方法,立津梁
陈老先生认为,以仲景为师,就一定可以学到真正的中医正统和诊治经方。
正文:李唐后,有《千金》
解析:到了唐朝,有名医孙思邈,史称“药王”,隐居太白山,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后经过宋仁宗派人校正,如今分为九十三卷,老先生评价比较着《金匮要略》,认为他虽然有些浮泛的地方,但是用意之奇特、用药的精巧也可称为大家名著。
药王孙思邈
正文:《外台》继,重医林
解析:唐代王燾(tao)著《外台秘要》四十卷,分为1104门,总论了许多中医秘方,是一本很重要的医学书籍。
正文:后作者,渐浸淫,紫红色,郑卫音
老先生认为,此后的一些医学著作就不足去谈论和学习了。犹如郑卫之音,有成语称郑卫之音为靡靡之音。
正文: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虽未醇,亦足贵
解析:此时开始到了金元四大家,金代名医李杲(gao),字明
之,号东垣老人,比较重视脾胃,为后天之道。著作有《脾胃论》等,后人将诸家合并流传至今的是《东垣十书》,今天仲景的《补中益气丸》就出自他手。
陈老先生评价他的补中益气和升阳散火之法,最喜欢用苍术、白术、羌活、独活、木香、陈皮等药。陈老先生认为,东垣老人的用药药味比较多,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药量少。告诫大家,其中的错杂之处应当注意,还是应当以养脾胃为重。
正文: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一二方,奇而妥
解析: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今河北河间人,就是我们常称“刘河间”。著作《金史方技传》,诊病专从“火”立论,喜欢用“寒凉”药。陈老先生评价他遵从医经经典,但是没有参透要旨。其有两方名药:六一散和防风通圣散,为经典奇方。
正文:丹溪出,罕与俦(chou),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
解析:金元大四家,朱丹溪,元朝人,名朱震亨,号丹溪,金华人。号称养阴派,治疗内伤杂症有奇特的地方。他认为,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陈老先生认为这观点有时间、地域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时代、区域的人都如他所说。他断病方法从气、血、痰、瘀四个方面去诊断,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瘀用越鞠丸。
正文: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
解析:金元四大家,张子和,字戴人。他的中医诊断独特在主攻破,就是“汗”、“吐”、“下(泄)”之法,多用大黄、芒硝等凶劲的中药去攻邪破瘀,不能怕攻病而用滋养方去养病。陈老先生认为,他的方法命中病源了就可以了,用药千万不能太过。
正文:四大家,名声噪,必读书,错名号
解析:为老先生总结以上四大家的评价,并且提醒我们后辈人,不要把四大家中的“张”,错以为是张仲景,老先生特别推崇医圣张仲景,地位超然,四大家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正文:明以后,须酌量,详而备,王肯堂
解析:自明代以后,医家著述百出,泛读博览就行。如果要精细
研读,需要斟酌筛选。其中,陈老先生首推的医家,为明代王肯堂,著有《证治准绳》,可以作为医林名著。
正文:薛氏按,说骑墙
解析:明代薛氏,名薛己,有医著《薛氏医按》十六种影响较大,老先生概括了他大多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逍遥散、归脾汤、六味地黄丸为主药治病之方。但是,当时对他的言论也不少,所以“说骑墙”。
正文:士材说,守其常
解析:明末清初,李中梓,号士材。有医著《医宗必读》、《士材三书》。陈老先生评价他的著作有些浅泛,但是却仍遵循医道,适合初学者的读本。
正文:景岳出,著新方
解析:明朝医家多喜欢以温补的方子入药,张介宝,号景岳。著有《类经》,《质疑录》。老先生评价他书中的经方算是创新的医方,但是如果仅仅以熟地补阴、人参补阳、薑(jiang即生姜)附(附子)驱寒,随便几味药就可以成一方剂,有些太过浅率了。
正文:石顽续,温补乡,献可论,合二张
解析:明朝医家,张璐,号石顽老人,著有《医通》一书;医家赵献可,号养葵,著有《医贯》一书,两位医家的治病经方特点都时常用温补的方法入药,所以和张景岳、张石顽,“二张”的方法相同。
正文:诊脉法,濒湖昂
解析:明代医家,李时珍,他的《本草纲目》耳熟能详,但是,论治病的经方,老先生推荐了他的诊脉学著作《濒湖脉学》,是学医者必须修习的一本诊脉名著。
正文:数子者,各一长,揆(kui)诸古,亦荒唐
解析:老先生到此评价以上诸代医家,各有所偏,各有所长,后辈的我们需要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但是万法都不应当偏离《黄帝内经》,偏了就有问题了,最为中正的,就是张仲景。
正文:长沙室,尚彷徨,惟韵伯,能宪章
解析:长沙就是指的张仲景,老先生认为,能够对张仲景的医学
论著钻研能登堂入室的人,只有清朝医家,柯琴一人,字韵伯。他的医学著作有《伤寒论注》、《论翼》。
正文:徐尤著,本喻昌
解析:此句中提到了三位医家,徐即是徐彬,号忠可;尤是尤怡,号在泾。这两位医家专注为《金匮要略》做注解。两位医家都跟随了喻昌的脚步,喻昌,字嘉言,著作有《医门法律》一书颇能阐释《金匮要略》的真意。
正文:大作者,推钱塘,取法上,得慈航
解析:句中意思就是,老先生认为,清代医家,张志聪、高世栻(shi)两位都是钱塘人,专注于《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解,所著书被老先生称为:汉后第一书。
最后两句,老先生警示后辈,学习祖国医学,应当去研究最上乘的经典,就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再往上就是《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也就是传承了祖国医学的正统。
解析到此,小编对《医学三字经》第一章--医学源流的学习体会,就分享结束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理解的有偏差地方,希望大家谅解并指正。
#健康科普排位赛##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清风计划##人人关注肾健康#
本文发布于:2024-03-07 08:2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7115153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中医入门必学《医学三字经》第1篇-医学源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中医入门必学《医学三字经》第1篇-医学源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