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产业新城发展历程调研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07 04:39:2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7日发(作者:道路标线大全及图解)

东莞松山湖产业新城发展历程调研分析

提起松山湖,首先想到风景秀美的环湖绿道、国家级高新区。2023年7月,国家批复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又以崭新的定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年前,松山湖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水库、一个大公园。时至今日,松山湖已然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创新“内核”,让我们一起走进松山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前世初心,一座新城就是一个大公园

PART/01

一个大公园的蝶变之路

20年时间,在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历程中是很小的一段,对松山湖,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一无所有到举世瞩目的跃进。时间回到2001年7月,东莞市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这是一次决定东莞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的重要会议,佟星书记(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在会议上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其明确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11月,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并更名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2002年1月,园区正式奠基。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犹如黑马,扬蹄欲奔。

2023年伊始,松山湖中子科学城正式更名为松山湖科学城。2023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23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

很久以来,东莞给人的城市意象就是巨大的、连绵不断的工厂,而松山湖科学城的出现,应该是将东莞由传统的工业及手工业文明走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科技文明的契机。而松山湖这二十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也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松山湖实现从“大公园”到“科学城”的质的飞跃,也为世界创造了一个“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蝶变之路。

PART/02

一座新城的崛起

2001年松山湖高新区建立之初,负责整体规划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按照“新城”而非“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园区规划设计,这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前瞻性和突破性。面向珠三角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探索和实施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设计集群、新城文化、滨水生活的前瞻性城市化路径。按照“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建设目标完成了第一版园区总体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市政专项规划等重要项目的编制,并谋划推动了以文化经营松山湖来实现新城价值高地的策略。

2002年至2004年期间,松山湖投入资金近百亿园用于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建设一套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成了近60平方公里土地的征地拆迁任务、建设了以总长度超100多公里的道路交通网络为核心的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等硬件设施,建设了建筑面积超过IOO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种植了超过200万平方米的草地。在2002-2004年期间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有广东医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竣工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有国际学校、生产力促进基地、行政办公中心、商务区、松山湖酒店、寄莲公寓等;即将开工的项目有松山湖文化营、松山湖医院等。

在整个配套过程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松山湖对教育资源的

引入,只有通过教育吸引人才,才能真正“产城人”融合的发展能力。

为了打造湾区的教育和人才高地,20年来,松山湖始终笃定心志,积极争取东莞市、广东省、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认真学习全球一流高校的办学经验,研究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广泛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决策咨询,在环境最优美的地区拿出最宝贵的土地资源,高水平规划建设多所大学。

作为松山湖第一个政府项目,东莞理工学院见证了这一切,创造了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模式”。东莞理工学院2003年搬到松山湖,在松山湖办学的20年,是学校发展最快的20年!20年来,东莞理工学院与松山湖共同生长。

20年以来,松山湖创造了骄人的发展业绩。应对金融危机,进行产业升级;瞄准创新产业的发展,着力科技创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城市品质同步提升。除了东莞理工学院外,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医科大学等多个院校也积极参与东莞城市建设,获得诸多机遇和多方支持,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加速向上向好提升,取得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科专业结构优化、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等优异成绩。

而且,为了孵化这块土地,大湾区把倾全力打造的大湾区大学(在建中)选址到了松山湖,足见松山湖在湾区的地位。世界知名的香港城市大学分校(在建中)也选址在此,就是为了

要给松山湖科学城这片土地输入科创人才。在配套层面,从松山湖科技城创立以来,东莞陆续引入了松山湖中心小学、松山湖实验小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全龄的优质学府,教育资源是顶级的。

松山湖中心包括科学会堂、会议中心、科技图书馆、科普馆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也纷纷落地。筑巢引凤栖,这些教育和公共空间的落地,就是为了能让引进来的人才能够扎根于此。

为了让环境更优,松山湖还将汇聚广东首家超七星级酒店悦榕庄(规划中)、世界品牌酒店凯悦酒店、华南最大规模万象汇等国际成熟生活配套,让所有来松山湖的人才领享塔尖圈层最顶级生活方式。随着一流学府的不断落户,高学历人才的培养、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必将带动松山湖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进一步突破,推动科技、产业、人才联动发展,为松山湖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窗口期。

今生荣誉,大湾区原始创新的战略枢纽

PART/01

散裂中子源一一不经意间的一颗种子

松山湖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营城理念和二十余年的持续经营,但也有一定的历史机缘。“十一五”初期,国家提出要建

设中国散裂中子源,初定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2006年,中科院经过多次论证,莞深交界的巍峨山由于地质条件好、年沉降小,能满足中子源的工程要求,最终落定大朗镇水平村。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全球第四台、我国首台中子散射装置,是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作为面向全球开放的公共实验平台,散裂中子源将为物质科学、生命

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对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卡脖子”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PART/02

双轮驱动加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

随着华为终端总部搬迁、散裂中子源打靶成功,松山湖进入了“技术开发一基础研究”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2013年,华为终端总部落户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标志着松山湖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2017年初,为解决华为终端总部交通及配套问题,松山湖管委会组织“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2017年中,广东省领导考察散裂中子源,提出建设“中子科学城”;2017

年9月,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进入试运行阶段,松山湖正式步入“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2017年10月,东莞市发布了《东莞中子科学城概念规划》,确定了科学城的战略使命、功能布局和建设重点;规划针对存量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区域共建”“双轮驱动”“务实推进”等策略。

由于散裂中子源的带动作用,各类高端创新要素不断涌入,多年前埋下的“创新种子”破土发芽,松山湖进入了科技创新的“密集收获期”。

收获一:2018年3月,中科院王恩哥院士考察科学城,筹备“松山湖材料实验室”;11月,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在松山湖揭牌;

收获二:2019年9月,南方光源预研究平台动工,标志着大装置集群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收获三:2023年1月,中子科学城正式更名为“松山湖科学城”,面积由53.3平方公里调整至90.5平方公里;7月,发改委、科技部批复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H月,粤港澳院士峰会在松山湖科学城召开;12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落户松山湖;

收获四:2023年4月,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落户松山湖科学城。

PART/03

重点开始向原始创新领域突破

在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之路中,东莞最具优势的无疑是应用和模式创新,然而国家交给东莞的重要使命是发展原始创新。

开放合作是松山湖出生就自带的基因,也是面向新征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秘诀。东莞提出,要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从诞生之日,松山湖就一直在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格局下去谋划工作:为东莞发展探索新模式、为广东发展做出新示范、为全国发展创造新经验一一这一切都共同指向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

从2005年起,松山湖凭借交通区位、产业配套、生态环境等优势,吸引了华为的目光。强企的到来,不仅是GDP的增值,重要的是产业生态圈的改变,随着华为的到来,众多上下游合作伙伴也随之搬迁到东莞,以便为华为提供更快捷高效的服务。比如,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易宝软件、软通动力、华微明天等,一大批华为供应商随之而来;更重要的是数万名研发人员扎根松山湖,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成为未来改变东莞的重中之重。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摆在第一位的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O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离不开原始创新成果和“从O到1”的突破。

目前,松山湖已建立起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以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原松山湖大学创新城)为标杆的应用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平台,打造高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研发服务,服务东莞企业超过5.5万家,技术合同超34万份,成为辐射带动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在集中力量突破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同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还积极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目前已在当地孵化众多产业化公司。

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成立了中科技大学东莞工研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电子科大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中科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等30家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它们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融合更加紧密。

实验室在建立初期特地设立了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通过广

东、香港、澳门的高校资源和工业发展等优势,在全国培养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专门设立了两支基金,面向全球招聘具备优秀研究技能、创新学术见地、跨学科创造力的科学家。其中,卓越青年学者基金用于鼓励粤港澳地区优秀青年科学家坚持自己独立见解,独立创意和研究;资深访问学者基金则用于鼓励粤港澳知名学者到松山湖来交流访问讲学,打造知名国际会议和讲习班,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战略咨询。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成为粤港澳科技领域的亮丽名片,也必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松山湖产业链和服务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在这里碰撞出火花。未来,松山湖将深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加强与广深联动,积极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主动承接广深的创新外溢和辐射;依托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平台,深化与港澳之间的合作。同时,以港澳合作为桥梁,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的范畴。

未来期许,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国际创新城区

依据国内外科学城发展经验,以及松山湖目前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我们认为,松山湖要想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

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科学人文宜居地,目前来看,还需要从全球级的城市服务、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三方面进一步深耕细作。

PART/01

全球级的城市服务

近10年来,松山湖成为全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增长率约220.69%;松山湖也是全市受教育程度最高、年轻人最多的地方;各类科创资源占有压倒性优势。

而在新一个10年,大量的高端产业、人才,还将持续涌入松山湖。

按规划,松山湖科学城以一核四区的总体规划,三心两辅多社区的城市中心体系,建设国际性的产业园区、高等院校,还有一批宜居的创新社区和产业社区。

预计到2035年,松山湖科学城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就业人口、常住人口规模将达55万。(来源: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

显然,这个新的10年,松山湖的发展视野,将同步世界,全球的科创产业、高端人口,都将为松山湖而来。高配版中心城区呼之欲出。建设宜居宜业宜创的现代化新城,始终是松山湖奔跑的

方向。当前,松山湖正以打造人、科技与自然交织融合的新一代城市中心为目标,推进中部的松山湖中心城区建设。

根据规划,松山湖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园五片”功能分区,包括中央公园、松湖T0D、创研社区、文创沟谷、未来社区、创享湖滨等。整体上,这里将包含中心服务、公共文化、国际社区共三大核心功能,具体而言,它将强化中心区核心服务功能,精准配置商务办公、商务公寓、酒店等科技创新服务和商业服务功能,建设高品质的商务休闲区、国际街区;依托中心公园和滨湖片区增加公共艺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文化艺术氛围;围绕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社区公园等建设宜居社区,完善多层次人才房租住体系。

此外,中心城区建设过程中,还将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交通痛点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并建设一个环湖的特色慢行系统。其中,中心区慢行体系与环湖慢行体系相互连通,围绕松山湖建立环湖路一林一草一岛一沙一城的独特慢行体验体系。

建设高品质城市配套既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高端人才集聚的必备条件。随着各大项目有序推进,一幅宜居宜业宜创的城市画卷正在松山湖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未来,这里将以高品质城市配套环境,彰显出更为强劲的人才磁吸效应,为科技创新提供智慧动能。

利用宝贵的增量空间,建设科学家公寓、人才房,打造科学家社区,快速集聚人才;建设科普公园、会议型酒店、综合商业等

服务设施,提高科学城的服务水平和对外形象。

近日,《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3—2035年)》发布亮相,加速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展望未来,松山湖科学城将形成“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空间总体布局,打造北部产业服务中心、中部城市服务中心及南部科技服务中心。

PART/02

全球级的科技引擎

因创新而生、依创新而兴、靠创新而强。20年来,松山湖从“再造一个东莞”的“先手棋”,到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再到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实现了数次飞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提速的重要时刻,松山湖又承担起新的使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加速演进,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成为松山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逐步由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走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创新能级持续提升。而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效益从“1”到“N”倍增的重要一步。

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几倍,而成本却只需要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如此评价道。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架起一座“铁索桥”,实现从研发到产品应用的跨越,是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3年,松山湖出台《东莞松山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面向园区各创新载体精准施策,大力支持引进优秀科技成果产业落地、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和中试验证基地、开放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及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等,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松山湖还启动了总规模1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对妙智科技、东莞大为工业、东莞链芯半导体、东莞小豚智能等7个项目共3600万元的股权投资,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注入新鲜“血液”。

PART/03

全球级的产业集群

站上“双万”城市新起点的东莞,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强大创新引擎的牵引。肩负这一新使命的松山湖科学城,抢抓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机遇,主动承接国家战略科

技任务,发挥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如今,松山湖功能区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占东莞全市面积25%左右。2019年生产总值2522.76亿元,占全市26.6%。其中,进出口总值4106亿元,占全市近30%,税收总额491亿元,占全市近23%,功能区是东莞的经济重镇,也是科技重镇。

松山湖功能区不断强化松山湖对功能区的辐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功能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的发展新机制,以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积极谋划一批面向功能区的重大项目,牵引带动功能区实力整体提升。据统计,截至目前,松山湖功能区全年协议投资总额达约770亿元,各类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目前签约的项目分布范围覆盖松山湖高新区及周边九镇,产业类型包括电子信息、云计算、机器人、新材料、文旅开发、健康医疗、食品等多个新经济、新产业领域,将有力促进松山湖功能区补链强链。

当前“园区带镇区,大镇带小镇”的效应还未完全凸显出来,重点在于园镇间功能协调和产业分工未完全理顺,如何让“共振”在功能区发生?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行动一致,共振方会发生。

在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层面,松山湖从地域和主体等多方面着力破除资金自由流动障碍,使资金要素充分参与市场配置。促进

科研资金在粤港澳区域高效聚集与融合,借助新一代互联网、量子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移动通信技术等相关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推动与湾区其他区域科技部门和科技企业、机构互联互通,以此为契机设立更多科技投资基金。健全研究平台多元参与的投入制度,争取国家有关科技计划投入支持,强化建设主体责任,引导多方出资建设。尽快解决研究经费的跨境障碍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过境使用等规则。

在探索省市区联动方面,松山湖每年安排1500万元支持粤莞联合基金扩大规模,联合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资助立项的机会,提升园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目前,粤莞联合基金项目已开放申报。此外,在发挥大科学装置集聚独特优势上,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开放课题;支持企业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上,每年评选择优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于发表国际高水平源头创新成果的科研人员,也将获得最高奖励10万元。

作为探路新一轮区域统筹发展的先锋,松山湖功能区尽显闯将本色,在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等五大领域强化功能区统筹发展,“一园九镇”的新组合,齐心协力摸索出众多改革实践,“1+9>10”的功能区发展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同及支持。

从区域的共振到社会发展细胞的共振,松山湖功能区成立企业家联盟,带动企业同步参与。联盟内聚集了很多优质的企业家

资源、先进的技术资源和服务资源,可以为企业和项目赋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园宇宙产业联盟”,该联盟发展构想是通过平台服务模式凝聚行业优质服务资源,以更独特的产业视角、更专业把控能力、更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园区和企业提供全链条高品质服务。会员单位亦可在平台共享问题咨询、项目对接、技能培训、融资对接及学习交流等服务,促使企业资源横向协同、纵向互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和服务能力。

在产业地产行业和园区发展过程中,园宇宙产业联盟成为服务型平台组织,致力于以生态链接为驱动,以企业组团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传统服务模式的变革,致力打造产业生态协同运营服务体系,有效促进行业间、区域间服务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整合利用,有利于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引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塑,国际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东莞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松山湖功能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核心位置,以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为创新核,以九镇强劲的产业支撑为基础,日益成为东莞创新能量的“策源地”、统筹发展的“探路者”、对接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大湾区未来的“科创明珠”。

近年来,深圳的产业外溢效应加速显现,凭借地缘、产业配套、

城市环境等优势,东莞成为深圳产业转移首选地之一。说起产业转移,第一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深圳提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当时,有一批企业特别是台商来到了东莞。只是,深莞产业合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企业主体形态从中小企业演变为大型企业,产业链位置从低端迈向高端环节、产业分布从传统产业转变到新兴产业。提起松山湖产业,多数人的印象最深的当然就是华为。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可谓紧密相连。瞄准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步伐再提速。2023年3月,《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年)》在最新一期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中正式发布。《规划》对光明科学城建设明确了时间表和任务图:至2023年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框架基本形成。在建和运行的区域性装置设施达到7个,完成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并开工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取得突破,中山大学•深圳、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和机构投入运营,深圳湾实验室基本完成综合性公共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展望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如今,华为、OPPO、VIVO等一大批企业已经在深莞两地跨城布局。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深圳将会超越硅谷,因为硅谷没有东莞这样水平的制造业承接基地。”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随着经济成长内涵和模式

的变化,深莞两城的经济互动开始加强。

深圳对东莞智造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未来深圳超越硅谷,成为全球性的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显然离不开东莞强大的“智造”能力。

东莞松山湖产业新城发展历程调研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07 04:3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57566253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东莞松山湖产业新城发展历程调研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东莞松山湖产业新城发展历程调研分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松山湖   创新   建设   产业   发展   东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