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07 04:12:3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7日发(作者:幼安宝)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研究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研究

摘要:高校的后勤工作在学校运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能够为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中国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高校后勤的服务模式开始朝着现代化、多元化、信息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转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果。高校后勤通过采用先进丰富的信息技术来对后勤工作进行智慧化、信息化的管理。本文对高校后勤工作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高校后勤工作信息化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框架设计

高校的信息化转型和建设正在不断的深入,高校后勤工作的信息化体系设计称为高校工作的重要课题。高校后勤工作具有复杂的特殊性,业务几乎覆盖了整个高校的所有工作项目,涉及到物业、住房、办公、财务、人事、场馆以及会务等众多方面,覆盖范围广,各个部门错综复杂。因此如何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标准后勤信息体系时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高校后勤工作现状

(一)人员年龄高龄化,专业人才紧缺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后勤工作大多延续传统管理模式,后勤队伍的管理人员通常存在年龄偏大、学历低、信息化水平严重不足的情况。这样就导致高校后勤人员数量多工作效率却低的情况。能够进行简单业务操作的工作人员充足,严重缺乏技术性的人才,无法满足高校的后勤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

(二)资金投入不足,重复性工作多

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各大高校在面临新项目落实方面往往存在审核时间过长、资金投入不足、

缺乏经验等情况。这样就导致信息化技术无法及时到位,对后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重复工作的情况。

(三)基础设施陈旧,缺少整体性规划

我国在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传统的后勤管理体系不能轻易舍弃,通常高校会选择在原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叠加,这样就需要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但大部分高校在后勤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处于跟风状态,并没有从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设施设备方面也存在着基础薄弱陈旧过时的问题。新校区的后勤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进行整体布局,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考量。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设计思路

(一)建设统一平台

高校的后勤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学校内的各类业务和服务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采用信息化平台来各项业务进行快捷便利的服务应用。通过构建统一的平台,实现人机交互展现各项服务,用户登录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对服务项目进行选择。

(二)细化需求分析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校园的生活服务不仅限于公寓、物业、餐饮,还应当包括医疗、场馆、网络、安全以及车辆等服务项目。后勤的信息化体系建设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细化和分析,对用户需求相关的各项服务职能进行充分的论证,对校园多个部门的业务进行整合,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整合数据资源

高校后勤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平台需要与学校的基础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信息化服务平台应当包含后勤工作相关的数据,如房产、财务、教工以及学生等相关信息,符合高校整体数据的标准,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应用。

(四)优化工作流程

高校的后勤信息化体系构建应当确保校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应当围绕后勤正常的运行为目标进行管理,及时对后勤工作内容进行调整。通过信息化体系能够优化后勤管理工作流程。

(五)建立联动机制

高校的后勤信息化体系构建应当满足各个部门的运行需求和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服务的功能应当达到全面的覆盖,以后勤管理工作为主联合其他部门,对学校中各个部门的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形成联动的机制,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快捷且全面的服务。

三、高校后勤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实践

(一)建设内容

1.管理功能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的设计应当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信息化平台应当能够实现各个部门的协同联动,在信息化平台上能够做到数据信息的共享。提升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工作信息化理念的深入,对高校的应用系统构建和后勤保障体系构建进行不断地完善。

2.监控功能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应当包含监控功能,对水电能源进行监控、对财产物品进行监控、对服务质量进行监控等。通过监控功能能够对各项数据进行集中的展示,解决数据孤岛等问题,将数据汇集到高校数据中心,真正实现数据共享。

3.服务功能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应当包含服务功能,包括教工住房、学生公寓、餐饮、医疗健康、保修投诉、场馆预约以及车辆车位等相关内容。采用集成常规服

务的形式来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应用信息,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框架设计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构建应当包含多个子系统。采用多数据库、多子系统结合的形式来构建后勤信息化平台。这样能够有效确保数据及系统的延展性,同时也能够对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整合。

1.采用1+X架构设计

后勤信息化平台构建应当采用1个基础管理平台联合X个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平台在构建的时候采用多层级的结构能够根据每个层级的实际情况来对本层级服务需求进行满足,层级与层级之间能够降低耦合性,提升整合性。

2.开放适应性,有效连接

后勤信息化平台应当具有较好的开放性、适应性和拓展性,能够做到基础数据的有效共享,平台上的应用系统之间能够进行数据整合和合理的利用。这也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信息化平台能够将高校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为后续高校的建设预留适合的信息系统接口,有助于新系统的加入和管理。

3.信息化平台架构

(1)硬件保障层:

后勤信息化平台需要通过硬件来保障稳定运行,后勤信息化平台构建底层数据平台能够有效满足高校数据的交互性、共享性、可靠性以及拓展性。各个子系统均具备独有的数据库,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高校的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各个子系统均可以与学校总数据库达成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交互,确保数据的同步共享。

(2)数据层

结合硬件设施,本层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高校公共的数据库,与公共数据库能够进行数据的交互。构建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应用数据库与公共数据库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更新。

(3)交换层

本层主要功能为支持系统内各项数据的交互,确保全校的数据能够与后勤平台数据进行交互。

(4)业务层

本层应当包含公共数据管理以及各项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的数据能够与公共数据库交互。应用系统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后勤服务,本层系统的具备展示数据和维护数据的功能。

(5)服务层

联合业务层数据,为后勤相关部门提供公共信息、公共资源以及公共事务等相关数据。

(6)用户层

用户具备访问权限,可以通过身份认证使用后勤信息化平台。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作为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搭建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构建信息化体系需要对高校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掌握,结合高校的实际运营情况设计框架,进而进行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信息化的建设。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应当为高校的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持,工作理念上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够真正做好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电子测试,2020(20):3.

[2]吴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路径——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研究及实践》[J].领导科学,2022(5):2.

[3]王庆鑫.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3):1.

[4]孙忠利,李浩.高校后勤信息化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2020.

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4-03-07 04:1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55951278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设计研究.pdf

标签:信息化   进行   高校   数据   后勤   能够   平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