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炖禾虫)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有没有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等同学们回答)
但是同学们肯定不知道,第一个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就是中国的历史之父司马迁。当然,他讲的故事版本跟我们小时候听到不大一样,名字也不叫《狼来了》,而叫做《烽火戏诸侯》。
这就是我今天要带给大家的故事:
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西周, 周幽王的父亲宣王在位的时候,一首童谣就在镐(hào)京陕西省西安市)城里传唱,“月将升,日将没。檿(yǎn)弧箕(jī)服,实亡周国。”童谣越传越凶,很快就传进了王宫,传到宣王的耳朵。宣王问大臣们是什么意思?大臣都很聪明,心里明镜似的,嘴上却不敢说什么,万一说错了,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勇敢的太史伯阳父分析说:
“太阳象征君王,月亮代表女人,这句话是说阴阳颠倒,女人惑乱君王。檿弧是桑木弓,箕服是装箭的草袋子,这说明周国的灭亡与弓箭有关。”
伯阳父劝说衰老的宣王要修德化灾,宣王却反过来理解:既然跟弓箭有关,那就收缴全国的弓箭,禁止民间私自制造弓箭,否则格杀勿论。
命令下达之后,官兵四处搜捕制造和私藏弓箭的人。一对老夫妻靠制造弓箭的手艺吃饭,吓得赶紧逃跑。他们躲在山里避风头,忽然发现树丛里有个弃婴。女孩长得眉清目秀,非常漂亮。老夫妻正好无儿无女,便带着这个可怜的弃婴继续逃跑。最后,他们跑到褒国,暂时安定下来。
这个从小没见过父母的女孩就是褒姒(bāo sì)。
褒姒慢慢长大的时候,宣王去世,太子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当上了国王,就是周幽王。
真是知子莫若父,周宣王对自己的儿子宫湦还是很了解的。这个人脾气粗暴,贪婪腐败,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老百姓都敢怒不敢言。大臣叔带看不下去了,奉劝幽王。幽王哪里肯听,二话不说就把叔带抓进了监狱。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们高兴了,使出各种手段,变着法儿地哄幽王开心。幽王开心了万事大吉,丰厚的赏赐源源不断。
最有名、最能干的当数虢(guó)石父。眼看着王宫里的钱不够花了,虢石父重新捡起了周厉王时代的“专利”政策,增加王宫收入,保证幽王的享乐生活不受影响。
也许是天怒人怨吧,幽王上台的第二年,泾、渭、洛等地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地震,岐山崩塌!试想,岐山乃是古公亶父创业的根据地啊,这个现象意味着什么?傻子都能看出来。伯阳父就说:山岳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兆!
幽王囚禁忠臣叔带,惹恼了褒国的国君褒珦(xiàng)。他跋山涉水赶到镐京为叔带求情,不料幽王的昏庸超出想象,顺便把他也抓起来,准备挑个好日子砍头。
褒国沸腾了。因为褒珦是有德之君,深受百姓爱戴,于是有人建议,起兵攻打镐京,营救被囚禁的国王。这显然是鸡蛋碰石头啊,很不理智。褒珦的儿子洪德更是急得团团乱转,怎么办,怎么办?
有位大臣想到了商纣王时代姬昌被囚于羑里的往事,为洪德献上了妙计:
“当年文王被囚,散宜生等人求得有莘(shēn)国美女妲己献给商纣王,结果,不仅文王被释放,还加封为西伯呢。我们也只能采取这个办法了。”
洪德大喜过望,连忙安排人马,到处寻找足以媲美妲己的美女。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天,褒姒就被带到了洪德面前。洪德看到褒姒,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这哪里是人啊,简直是仙女下凡!
褒珦回家。褒姒留下。幽王的心里乐开了花。
从此以后,朝廷里再也看不见幽王的身影。他带着仙女褒姒吃喝玩乐,纵情享受,不仅封她为贵妃,还为她修建豪华奢侈的宫殿,冷落了原来的王后申氏。过了好长时间,幽王忽然发现褒姒怎么从来不笑啊?“吃得不好吗?宫殿不美吗?衣服不够华丽吗?要不,你喜欢观看杀人吗?”听了幽王的问题,褒姒只是摇头,还是没有笑容。
褒姒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山林,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父爱母爱,她怎么开心得起来?如今又被洪德卖来,当成货物送给幽王,她怎么会高兴呢?当然了,如果幽王能懂得理解人心,他也不至于昏庸到国破身死的地步。
周幽王无计可施了,只好向手下的大臣们征求意见。虢(guó)石父这人鬼主意最多,他趴在幽王耳朵边嘀咕了半天,幽王哈哈大笑。
第二天,幽王、褒姒和虢石父登上了骊山的烽火台。虢石父命令士兵点燃烽火,敲响锣鼓。我们知道这烽火台可不是游乐场,烽火也不是逢年过节的鞭炮,想放就放。这是军事设施,那时候,为了防止敌人进攻,周天子跟各路诸侯约好,在大路旁建了很多高台,如果敌人进攻,就点燃高台上的烽火,把消息传给各路诸侯,这烽火就是军情,只要烽火升起,各地诸侯必须赶来保护镐(hào)京。很快,诸侯们带着军队赶来了。
看着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的幽王,大家一边擦汗,一边紧张地问:
“大王,出什么事了?敌人在哪儿!”
幽王面带微笑,冲着下面严阵以待的诸侯们挥了挥手,说:
“没事了,你们回去吧!”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辛辛苦苦跑来,原来没事啊?这不是闹着玩吗?
看着诸侯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却又无可奈何的狼狈模样,褒姒终于笑了。
听见褒姒的笑声,幽王比打了胜仗还有成就感,重重地封赏了虢石父。后来,幽王和褒姒又玩过几次烽火游戏,然而赶来的诸侯越来越少了。
公元前771年,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镐京。
睡梦中的幽王让虢石父赶紧去烽火台点火,向诸侯搬兵求救。烽火倒是点着了,烧得很旺,然而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再点,还是没人。诸侯们没看见吗?
不,看见了,他们以为幽王和新王后又在玩游戏呢,懒得配合了。
幽王彻底绝望了。
联合部队轻松攻破镐京城,杀死了幽王、褒姒、伯服、虢石父等人,还把王宫抢了个干干净净。伟大的西周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同学们,这个故事领悟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有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请举手~
1.愚弄和欺骗别人都是不对的,就像“狼来了”故事一样,撒谎的孩子只能被狼吃。2.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不顾百姓死活贪图美色,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的人,命中注定了会被狼吃掉。
4.那些昏君就不知道感谢命运吗?上天让你投胎到了帝王之家,对你有恩,你就不能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吗?就不能仁义治国吗?就不能以礼治国吗?周幽王荒淫无度,不顾百姓死活,他的灭亡是理所应当的。
5.领悟到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的道理
6.很多东西失去了还可以追回,信誉一旦丧失,就很难挽回了。
7.人不可以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8.我们要懂得俭以养德的道理,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牢记烽火戏诸的教训,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诗经》都在感叹:“赫(hè)赫宗周,褒姒灭之!”
然而从公刘(创立部落国家,部落国家由畜牧转为农业,周文王的祖先)到古公亶父 [dǎn fù](文王的祖父),从文王武王到成王康王,将近三百年的伟大西周真的毁于那个柔弱的弃婴——褒姒之手吗?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尽人皆知。这个故事能够传播得如此广泛,因为它与纣王造鹿台一样,作为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无道的明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
骊山上的烽火
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珦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音sì)。
幽王得了褒姒,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珦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
诸侯知道上了当,蹩了一肚子气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那个不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戎又打过来,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人物介绍
周幽王姬宫湦(?―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20:4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29059153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故事1-烽火戏诸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故事1-烽火戏诸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