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差倍问题的公式)
小班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特点
幼儿分类能力分类主要是把相同或者具有某一方面共同特征或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
分类能力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分类活动中幼儿要把物体一个个加以区分,再一个个归并在一起,这样,区分和归并的过程促进了幼儿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因此可以说学前儿童分类的过程就是感知集合的过程。分类能力也是幼儿计数的前提。
分类至少具有以下功能:分类可以减低环境的复杂性;有助于物品的辨识;可以减少不断学习的必要性;可以提供活动的方向。幼儿常用分类形式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按物体的材料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以及按事物之间的关系分类(如,把小兔子和萝卜归在一起)。另外,还有幼儿可以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哭、笑等表情特征分类,按动作姿态如唱歌的、跳舞的归类,或者按照图片中有叶子无叶子分类,等等。
分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渗透在所有的认知活动之中,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对幼儿来说,分类能帮助形成并扩展经验知识,促进其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对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为培养幼儿分类能力提供了依据。小班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特点分为几部分
1、基于相似性的分类能力发展特点
在解释分类现象时,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观点:相似观和理论观。相似观主要以事物的感知特征的出发点,将相似性作为分类依据,强调自下而上的加工。根据以往已有的研究表明,物体的感知相似性是幼儿学习和形成物体类概念的主要依据。Melkman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常常把具有同样颜色或形状而不是同一类别的物体分成一堆,比如他们更喜欢把苹果和皮球放在一起,而不是把它和香蕉放在一块,因为苹果和皮球都是圆的。
儿童所根据的物体感知特征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存在着由按大小和颜色分类向按形状分类转变的趋势。我国学者陈立、汪安圣关于色、形抽象的研究肯定了抽象作用的年龄差异:3岁前是形状抽象,3岁-5.5岁是颜色抽象占优势,6岁以后则是同一抽象占优势。杨宗义、刘中华、黄希庭的研究认为:3岁儿童还不能在一次分类中坚持用同一标准分类,5岁及5岁以前是按色分类占优势,随着年齡增长,按色分类的人次数逐渐减少;
6岁及6岁以后是按形分类占优势,随着年龄增长,按形分类的人次数逐渐增加;从5岁--6岁,按色分类显著减少,按形分类显著增加。
2、基于理论解释的分类能力发展特点
解释观认为,仅以相似性来分类是有局限的,不能把相似性作为分类的依据,分类的依据是对分类结果的合理解释。在解释观中,知识是指包含在广泛领域内的一般性知识,包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图式、脚本等。年幼儿童在学习新概念时,已经能利用存在的知识。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倾向按主题进行分类,感知因素在类标准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3、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趋势:从相似性到理论
幼儿的认知是从感知向理论过渡,他们的分类能力发展也是从感知向意义解释逐步发展的。幼儿根据事物具体的感知特征进行分类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据理论解释进行分类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幼儿知识理论有限,根据已有知识不足以或者无法解释客观事物,要较多地按照知觉特征的相似性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
心理学家对幼儿分类活动发展顺序的研究表明,幼儿分类活动的发展是由表面特征到本质逐渐发展的。4岁~-9岁儿童分类活动的发展顺序为:不能分,按感知特点分类,按生活情境分类,按物体功用分类,按概念范畴分类。4岁以下的儿童基本上还不能分类;5~6岁的儿童开始有了一定的分类能力,但大多根据事物感知特点和生活情境联系进行分类;6岁~7岁开始脱离具体情境,根据事物的功能和本质特点进行分类。
人们发现,幼儿已经能按照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分类,但按上级类概念标准分类的能力
比较差,后一种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迅速发展。这一阶段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跟他们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总的思维特点相一致。另外,从幼儿分类标准的稳定上看,幼儿已经能够稳定地分类,但是分类的标准可能是具体的知觉特征,或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功能联系。其他领域如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幼儿按照类别关系组织物体的能力,推理或命名的实验也发现幼儿具有按照概念水平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另外,类别是按照等级关系组织起来的,因此,幼儿对等级关系的理解也是目前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一个焦点。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17:0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16148253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班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班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特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