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华图腾文化(一)

更新时间:2024-03-06 15:38: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电信企业邮箱)

谈谈中华图腾文化(一)

谈谈中华图腾文化(一)

陶华平

2021.4.3

陶姓历史文化系列篇(11)

一.“图腾”一词引入中国虽仅百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图腾”文化可以称之为“崇拜物”文化

“图腾”一词是外来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它由清朝学者严复翻译引进。“totem”最早见于1791年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商人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1】一书中。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

1903年,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著名学者严复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之后“图腾”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通用译名,进而在中国社会流行起来。

“图腾”一词引入中国仅百年,但“图腾”文化现象却存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国上古的“图腾”文化可以称之为“崇拜物”文化,实质是“祖先崇拜”文化。我们现在在各种传媒所见到的“图腾”形象,远非数千年之前的原始图腾,而是近代人充分发挥姓氏图腾、文字图腾想象力、创造力而美化、艺术化之后的流行“作品”。

二.图腾的起源及蕴涵

1. 图腾的起源

与人的起源,族群的起源有关。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繁衍,经常遭受到各种外在力量的威胁,他们感到自身的无力和渺小。对自然界充满疑惑、无知、敬畏和幻想。原始先民不懂得男女媾和繁衍人类的道理,即不知道父亲在受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而认为本氏族的繁衍是祖先与某种动物、植物和非生物互动的结果,有一个“图腾”神灵起作用。

如关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出生的记载:【2】“黄帝轩辕氏,母云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

丘。”

再如关于陶姓得姓始祖尧出生的记载:“帝尧,高辛氏第二子,母帝喾四妃陈丰氏曰庆都,感赤龙之祥,孕十有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放勋......”

类似例子,上古传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3】

在原始先民眼中,动物有许多超越人类的优势,如鸟能天上飞,鱼能水中游,猴子能爬树,老鼠会钻洞,蛇能蜕皮,虫能遁土……不同族群对不同的动物、植物、非生物感到神秘,迷信它同本氏族有血缘关系,进而把它作为祖先的转世或化身进行崇拜。当今中国很多大的家族每年都会举行“祭祖大典”——其实就是一种“祖先崇拜”的悠久传统形式。因此,人的起源,族群的起源,所导致的祖先崇拜是产生图腾崇拜的根源。

2. 图腾的蕴涵

图腾是一个族群的崇拜物、象征物、保护神和精神支柱。

(1)族群的“崇拜物”。

在原始先民的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于是某种动、植物、非生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人们把它的形象作为自己族群的“崇拜物”来顶礼膜拜。

(2)族群的“标志”和象征,即族徽。

“严復曰。图腾者。蛮夷之徽帜。用以自别其众于余众者也。”【4】图腾是一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特殊形象标志。

(3)族群的“保护神”。原始族群相信他们的“崇拜物”有超自然力,会且能够保护本族群安危,保佑本族群生存发展。此外,本族群还可以获得崇拜物所拥有的力量和技能。

(4)族群的“精神支柱”。

如果说血缘关系是凝聚、维系氏族成员的基因要素或纽带,那么图腾就是凝聚、维系氏族成员的精神支柱。

三. 中华图腾的种类及演变

<一>中华图腾的种类

中华图腾大致包括三种:动物图腾,植物图腾,非生物图腾。

1. 动物图腾。在人类所有的图腾对象中,动物图腾是数量种类最多的图腾。不但有真实的动物,如各类兽、鸟、鱼、虫......还有很多臆想或虚拟的动物如龙、凤凰、麒麟等。其中,中华民族的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图腾是龙图腾。

闻一多“龙凤图腾”说。

在中国,闻先生是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他在《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和殷,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部族的图腾,凤是原始殷部族的图腾,夏殷二朝是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开端或中华文明的肇始,因此,他主张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的图腾。

本文图片均出自网络

龙图腾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整个中华民族,汉族或少数民族,还是各个姓氏族群;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民众个人,千百年来都把“龙图腾”公认为中华民族当之无愧、无可替代的图腾,并引以自豪和骄傲!

据《竹书纪年》记载,6000多年前,太昊伏羲氏在古宛丘(今河南淮阳)实现了华夏九州第一次大结盟,开创了帝业。这次结盟后,太昊伏羲氏融合九大部落图腾之长,以蛇图腾的身、鳄鱼图腾的头、雄鹿图腾的脚、老虎图腾的眼、巨蜥图腾的腿、苍鹰图腾的爪、红鲤图腾的鳞、白鲨图腾的尾、长须鲸图腾的须,组成了一个新的模糊集合的原始图腾:龙!从此,龙成为凝聚华夏各族民众的旗帜。

几千年来,龙被塑造成具有非凡的能力,有鳞有角,有牙有爪;能上天入海,腾云驾雾;能大能小,忽隐忽现;能呼风唤雨,又能施电驱雷的无所不能的动物。不仅如此,龙还被打造成一种权利、力量、智慧的集合体,成为中华儿女勤劳、勇敢、智慧的化身。中华民族崇拜龙,中国人更以“龙的传人”笑傲全球!

有关龙图腾的形象,由于龙是人们臆想的虚拟动物,从古至今,

都没有统一标准形象。如今人们所表述的龙的形象,都是经历代艺术家们精心打造的日臻完美的形态。

2. 植物图腾:最早的植物崇拜源起于对植物的敬畏、无知和迷信。有的植物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有的植物耐旱耐寒,生命顽强;有的植物果实累累,且可果腹;有的植物冬枯春荣,周而复始......原始人们好奇于某种植物身上的特性,也就把某种植物当成了本族群的崇拜物。比如谷物、麦穗、葫芦、松树、桃树、梨树、枫树、竹子等等。植物图腾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葫芦图腾。

葫芦图腾

源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楚雄彝族研究所所长刘尧汉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指出:“我们根据民族志资料可以推断:世界上凡是远古曾生长葫芦的地方,那里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容器之前,曾先使用天然容器——葫芦;而葫芦容器,也就是陶容器的现成模型。”“盘古的盘,它的本字是“槃”,而槃即葫芦,“古”意为开端,所谓盘古就是“从葫芦开端”的意思。”【5】

中国汉、彝、白、苗、瑶、畲、黎、侗、水、壮、佤,布衣、仡佬、德昂、拉祜等等至少20多个民族崇拜葫芦,都以代表女娲,伏羲的“盘古开天地”的葫芦为原始图腾。

3.非生物图腾:包括各种自然物与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火、江、河、湖、海、山脉.......原始先民因对它们磅礴的力量感到神秘和敬畏而将其作为图腾崇拜。

<二>中华图腾的演变

1. 原始先民的姓氏成为原始图腾的载体

在母系氏族社会,区别不同血缘关系族群的标记有两种:一是原始图腾,二是姓氏。【5】二者孰先孰后,关系如何?中外学者都有广泛的研究和结论。

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在姓氏出现之

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之后是部族的名字,最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姓氏”。

上古的姓氏具有比较严格的区分和定义:“姓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姓为主;氏是同姓族群发展衍生出的分支,氏从属于姓。”【6】姓与氏后来经历了姓氏合一到姓取代氏的演变。

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李宗侗认为,姓即图腾的结果。

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认为,中国今日不少姓氏中,都保留着原始图腾名称的遗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泉根教授认为,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

文化学家丁山认为,中国古姓大多是图腾的遗留。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姓氏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

总之,中华姓氏基本来源于上古氏族的原始图腾,换句话说,原始先民的姓氏的发展成为了原始图腾的承载体。

2. 古代象形文字成为原始图腾的载体

中国象形文字的出现较图腾晚得多。中国最早自成体系的象形文字是殷墟甲骨文,它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象形文字,又叫“表形文字”,最初它是以物体的形象为基础,每一个字都摹拟物体的形象,以此来代表这个物体,也就是它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李宗侗在《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指出:“姓即图腾的结果,在文字内现在尚能看见他种种遗迹。”在姓氏的文字里,我们还可以解读出远古祖先在一个简单的象形文字里留下的图腾。“姓氏”的象形文字在更原始和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和美化,而后形成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象形文字。

中华文字发展史上,形成了“汉字七体(书)”:“甲金篆隶草楷行”。以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甲骨文(商);金鼎文(商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和草书(唐)。

究竟那一种文字适合成为图腾的承载体呢?显然,越是早期的象形文字,越接近图腾形象本身。其中甲骨文、金鼎文是最早期的象形文字,最能反映姓氏图腾的特点和特色,因而最具有资格成为“中华姓氏图腾”的载体。

五.中国图腾文化

关于“中国图腾文化”较早、较系统论述的专著当属何新亮先生所著《中国图腾文化》。【7】

所谓图腾文化,就是原始先民把图腾当做祖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英语统称之为totemism。

(1)图腾文化观念:图腾祖先观念;图腾神观念。

(2)图腾信仰: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

(3)图腾仪式:入社仪式;祭祖仪式;“牺牲”仪式。

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祭祖大典

滇黔川渝陶氏祭祖大典

(4)图腾圣物:图腾圣物(宗教圣物)、图腾圣地(宗教活动场所)。

(5)图腾禁忌: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对图腾要敬重,禁止伤害、禁止猎杀、禁食图腾。二是禁止同一图腾群体之间的相互通婚。

(6)图腾日历:12生肖。汉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7)图腾节日:如中秋节、龙舟节。广西的蛙婆节......

(8)图腾神话:很多图腾皆伴随神话而生。如“夏图腾龙神话”;“商图腾凤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的葫芦神话”;“大理石头本主”的神话......

(9)图腾艺术:图腾人体装饰;图腾画;图腾雕塑;图腾音乐;图腾舞蹈:如模仿、装扮成图腾动物的活动形象的孔雀舞、舞龙灯、舞狮等。

总之,“图腾”一词引入中国虽仅百年,但“图腾”文化现象却广泛存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国上古的“图腾”文化可以称之为“崇拜物”文化,实质是“祖先崇拜”文化。对待原始先民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图腾文化现象,我们既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不予承认;也不能全盘肯定,照抄照搬。而是应该兼收并蓄,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把中国图腾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图腾” 词条。

【2】春秋晋、魏佚名史官《古本竹书纪年》

【3】宋郑樵《通志》。

【4】甄克思:《社会通诠》,上海商务印书馆藏版,第四页,标点符号原文照搬。

【5】分别摘自《 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年》第56页、第65页。

【6】陶华平《姓与氏的演变:从严格区分、姓氏合一到姓取代氏》

【7】何新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

谈谈中华图腾文化(一)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15:3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107362780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谈谈中华图腾文化(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谈谈中华图腾文化(一).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图腾   原始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