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动物的英文怎么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2010/6/27
【摘要】:
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因时代不同,办法也各异。原始社会实行的是“选贤授能”的民主制度。夏、商、周时代,官吏是世袭的,实行的是所谓“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做官,但有些统治者也采取“举贤才”的特殊措施。战国时代的各国国君采取的是“招贤养士”的办法。选举制度正式开始于汉代,主要通过“征辟”和“察举”两种方式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即所谓“开科取士”。自从科举制出现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这一制度一直为各封建王朝所采用,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举成为学子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尽管已经被废止,但它在人才选拔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科举制的发展史及其利弊作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单论述其对现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科举制 发展史 现代人才选拔
一.早期选才制度的由来及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选贤授能”
在“天下为公”的古代原始社会,部落联盟中实行的是“选贤授能”的民主制度。出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人们推选富有生产经验的劳动能手和具有指挥才能的战斗英雄充当本部落联盟的组织者、管理者和保卫者。如果他们工作不称职,群众可以罢免他们。
(二)夏、商、周时代的“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
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在奴隶制的夏、商、周时代,各级官吏都由奴隶主贵族按自己亲属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加以分封,当时主要官吏都是世袭的,这种官制叫做“世卿世禄”制。由于这种制度有很大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而成为国家机器中的腐蚀剂,所以有些统治者为了要使国家机器有效地运转,便采取“举贤才”的特殊措施,从卑贱者中选拔人才,让他们补充到政权中来。
(三)战国时代的“招贤养士”
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力量的“士”阶层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熟悉当时形势,敏锐果断,敢于担负革新政治、经济、军事和处置外交政策的重任。各国国君为了在大动荡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莫不以“礼贤下士”的姿态招揽人才。虽然风靡一时,但作为制度来说,还不完备。
(四)汉代的“征辟”和“察举”
所谓“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高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干的人推荐给朝廷,由朝廷聘任为官的称“征”,由地方高级官吏将人才聘为自己幕僚属官的称“辟”。
所谓“察举”,是朝野结合、考试与选举相结合的选拔官员方式。由侯国和州、郡地方长官在各自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推荐给中央
政府选用,所以又叫荐举。被推荐的人经过试用考核,便任命官职。朝廷察举人选有“贤良方正”、“能言极谏”、“孝廉”和“茂才异等”等。后来察举“孝廉”又分为操行、通经、明法、才略四科。有时,皇帝对于“贤良方正”用“策问”、“对策”、或“射策”的方式进行考核。
两汉的“察举”权虽然掌握在地方长官之手,但他们物色人选经常受当地豪强地主势力所掣肘。
(五)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曹丕即位后,陈群提出九品官人法,由郡太守选置中正官,按“身、德、材、行”几个方面评量人物。司马氏消灭曹爽集团后,由中央选派中正官主管原籍各类人物的评议,将品评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西晋以后,中正官评量人物以门第出身为唯一标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和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度
隋文帝杨坚立国后,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数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增设进士科,用试策(时务册)方法选拔官吏,代替九品中正和州郡地方官的荐举制。一般认为从此时(公元606年)起,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科举”是分科取士之意,它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由于它不论应考者的身份,这就打破了官僚和门阀大族世代把持政治大权的状况,为庶族地主和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参与政治开辟了道路。
(二)唐朝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
唐代沿袭隋制,又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的科目有:“常贡之科”,包括秀才、俊士、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还有特设科,包括道举、童子、一史、三史、开元礼、三礼、三传等科目。秀才科最难考,唐高宗李治在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废止。
明经科重经书(考帖经、考墨义),进士科重诗赋(诗赋之外还要考时务策,唐高宗时再加考“杂文”)。明经科的录取率可达十分之一二,进士科的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不过进士及第虽难,但进士及第后容易飞黄腾达,所以当时的人把考中进士比作“登龙门”,并有“焚香礼进士,嗔目待明经”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
(三)宋朝的科举改革
宋朝的科举改革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1.形式上的调整和改革
首先是放宽录取和任用的范围,扩大录取的名额。宋朝还取消了唐朝的吏部选试这一关,一经录取便立即授予官职,名列前茅的还能很快得到高官职位。其次是确定了殿试制度。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吏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所以进士称“天子门生”。此后便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科举考试制度。考生在殿试及格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的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2.内容上的改革
宋初的考试科目比唐朝还多,除进士、明经外,还有五经、九经等。王安石变法,并其他科目为进士一科,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苏轼等人与王安石针锋相对,主张仍然按照唐朝的老办法以诗赋取士。直到元朝才决定把诗赋和经义并作一科,在通考这两者之外,再加上策论考试。
(四)元朝的左右两榜
元朝初年,居于统治地位的蒙古贵族可以依靠世袭、奏补等特权和荐举得到相当的官职,所以不重视科举。中叶以后,为了笼络汉人,才开科取士,但分为左右两榜: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只考两场,题目容易;汉人、南人为左榜,要考三场,题目较难。除了考试内容有难易的区别之外,录取标准的宽严也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录取的名额两榜相同,但委派官职时,蒙古人比色目人高一等,色目人又比汉人、南人高一等;如果蒙古人、色目人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考中后可官加一等。所以,汉人,尤其是南人想从科举中得官就比较困难。
(五)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朝实行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以前有小考,考生参加县试和府试及格,称“童生”。然后参加省、府所在地方的书院考试,院试及格称“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秀才与国子监的监生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三年一考,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主持考试,每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叫“大比之年”。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称“秋闱”。乡试考三场,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或“乙科”。在乡试的第二年,即每逢辰、戌、丑、未年,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因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又因考试由礼部主持,又叫“礼闱”。会试也是考三场,取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还要到奉天殿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策试,殿试后分三甲出榜,三甲皆称“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殿试考中进士,称“甲榜”,按规定分别授予官职。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后,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均考三场,而以头场的八股文的优劣作为录取的标准。主考官对于二、 三场的试卷并不认真看待,所以一般读书人便把毕生精力都花费在八股文上,用它作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所谓八股文,是一种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并限制用一定格式、体裁、语言、字数的应考文章。它规定一篇文章在开始的破题、承题之后,必须由起讲、入手、起股、中古、后股、束股组成,其中称作股的有四,而这四股各有两联排比对偶文字,合起来共计八股。八股文这种死板的作文形式,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终导致许多士人向酸腐迂拙、不学无术的方向发展。
(六)清朝的满汉两榜
清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沿用明朝的旧制,但也像元朝一样贯彻民族歧视政策。清统治者优待满人,雍正以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受特殊的优待,只考翻译(满文译为汉文)一篇称“翻译科”。此后,虽然改为旗人、汉人一同考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最多。因为旗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考试。
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为稳定君主统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历史发展中建立起来的科举制度,能否通过考试选拔出天下英才,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政治是否清明,考试要求和办法是否恰当、公正。公元1905年,随着现代学校的推行,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也走到了尽头。
三.科举制度的利弊
(一)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是对魏晋门阀制度的否定,当时是进步的,一直到明清还不失为世界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只是延续既久,流弊颇多。
1.导致官风和文风日下。政治上的腐败导致科场上的派别斗争,营私舞弊;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严重伤害了人才的选拔和成长。
2.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把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废弃了对经、史及其他各种技术知识的学习,使他们陷入愚昧的深渊,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最终成为封建制度的殉葬品
3. 轻视自然科学,导致中国落后,科举指挥学校,使学校失去了培养人才的意义,并成了科举的附庸。明朝以后实质上就是八股文章指挥学校教学,一代复一代地制造愚民和庸才,使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向极大的不平衡,并最终导致了中国发展的落后局面。
(二)存在即合理,科举制之所以历经多次停废磨难,却被历代君主所采用来选官取仕,并最终存在了1300多年,必然有其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
2.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3.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推动了各朝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公平公正,唯才是举。
科举制自隋唐建立,历经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时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试制度:“糊名”,“誊录”,“锁院制”等制度有效地约束了考生的作弊行为;“别头”考试则把考官的亲属交给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清代为抑制“缙绅之家多占中额,有妨寒峻进身之路”,又有了“官生卷”,“民生卷”之分。这对各省乡试中有权势者的行贿作弊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有才干的清寒人家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5.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将科举制用来笼络人才维护其统治,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是满清统治者。清统治者吸取金元两代“以汉法治汉”的经验教训,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以科举选拔汉人文士入仕。虽然当时的统治者知道用僵化的八古文很难取得真才实学之士,可是他们更知道用此法可以牵制士人思想,减少异端,选拔为朝廷效忠的文士有利于对广大汉族民众进行有效的统治、
6.加速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在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科举制也被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这在无形之中,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汉文化在各民族中得到了广泛传播。由此而带来的民族间的融合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唐代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明显高于北方,反映在科举上就是南北中试者人数相差悬殊。为照顾各地区利益,按“分地而取”的原则,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实行“南北卷”。此举不但改善了朝廷中文官队伍结构的状况,而且照顾了各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利益,使各地发展差距不至于过大,从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四.古代科举制度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从纵向看,有原始社会的“选贤任能”的民主
制,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封建社会的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实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近代社会的文官考试制度及公务员制度;从横向看,有选官制、委任制、学校考试制与特殊人才选拔制等。总体上来说,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如下:
(一)发挥人才的创造性
马洛斯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看作是“自我实现的人”。封建统治者把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进行严格控制,大部分官吏除了唯命是从外,在其位上很少有做出实际工作的,而像明清等朝代初年的统治者对前代的人才采用“怀柔”政策,使其帮助管理刚刚打下的天下,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因此要想留住人才,使其心甘情愿的为管理者服务,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各种激励而非“控制与惩罚”措施来实现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封建制度对于各类人才的压制,对中国近代史的落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当前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应该大力开发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准确评估各类人才的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使他们能放心大胆地发挥聪明才智。而管理者要具有宽广胸襟,耐心听取直言不讳者的忠恳意见。惟有如此,各类人才才不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管理者也就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二)加速人力资源的流动
科举制可以使一介草民进入主流社会,即它给人们提供一条在社会各阶层中流动的通道。正是这条通道的存在把读书人无形地维系其中。因此,科举考试承担的社会任务并不仅限于选拔官员,它还是稳定社会结构的一根“杠杆”。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就要允许人们在各个社会阶层中流动,并提供相应的通道。库克曲线和可兹曲线证明,人才流动的周期一般在4-5年,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岗位最佳的创新时间为1.5-5年,之后工作状态明显下降,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人力资源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关部门应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做适当调整。以期实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
(三)优化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系统优化原理认为,当系统各部分以有效合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系统整体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古代臃肿的官僚组织结构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并不断产生腐败,人浮于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果一个组织的各类机构臃肿,职能不分,组织老化,甚至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互相不信任,就会造成组织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精简掉组织的庸员,科学合理地对各类机构进行重组,各部门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合理,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真正做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使组织的整体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组织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统一的整体。
(四)民主监督,公开透明。
古代众多科举舞弊案导致人才流失,官风腐败,严重的阻碍了优秀人才的选拔任用与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是选拔过程不够民主透明。因此,在组织内选拔人才要建立健全“人才-职位双向选择机制”,组织内人员参与,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同时邀请上级单位、兄弟单位、新闻媒体等参与人才选拔全过程,使人才选拔公开化,制度化,有效避免暗箱操作,跑官、卖官等腐败现象发生。
(五)健全考察制度,畅通选拔渠道。
古代各官员的提升与任用大多通过举荐或皇帝任命,缺少规范科学的程序方
法,对于大多数无后台,无机会展现自己才能的人才是极不公平与合理的。因此进一步完善、落实人才考察制度,采取动态管理模式,使合格的升上去,不合格的降下来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开展总结报告会等会议,既为管理者提供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又为人才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使选拔人才工作形成主动、积极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每周评论,第20 号[N].1919-05-04.
每周评论,第22 号[N].1919-05-18.
张闻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15:2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09772152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