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3-06 14:42:0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查勘员)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卫风·氓》教学案例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马丽钧

[课例导读]

从下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该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执教者的综合素质、教学机智都非常出色。但细读之后也许还可以发现,本案例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无法模仿的,它与其它各区县的案例一样,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本案例除了关注情感教育、关注文化熏染、重视预习、点拨引导得法等优点之外,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本案例的一大特色,也是很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在于马老师采取文艺批评中“以诗解诗”的方法,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多重对话中尝试探究学习的新途径。

一、课堂实录

(一)第一环节:初读感受以及叙事特点

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见《诗经》在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卫风”——《氓》。它是一首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叙事诗,讲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整个过程。下面我们先听听同学们读了它之后的感受。(演示幻灯片。)

师:这是李小薇同学的感受——“在古代,女子的爱情总是很轻贱的吧,也许就像那几尺飘落到杨玉环脚下沾满尘土的白绫吧。”

这是李琪同学的——“心痛有许多种。浅的,稍纵即逝;深的,刻骨铭心。然而,我想,只有《氓》之痛会从心底由内而外地肆意蔓延,如无数枝细小的藤,一寸一寸爬满整个心灵,一滴一滴耗尽心灵的养分,直到枯萎。”

师:她们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沉吟)我觉得主要是比喻。比如把古代女子的爱情比作杨玉环脚下沾满尘土的白绫,把《氓》之痛比作无数枝细小的藤。

生:反复,“一寸一寸”,“一滴一滴”,强化伤痛的感觉。

师:李琪同学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还用了对偶、衬托等手段,从而很好地表达了自己阅读的感受。

师:这两位同学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读完《氓》之后的内心感受。大家想想,他们是设计好、经营好要用比喻、对偶……表达;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生:(自发地)自然而然地。

师:确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们只是诉说自己的感动,而没有刻意炫耀自己驾驭修辞的能力。那么,我们类比一下,让同学们读出如此心痛的《氓》,它是那种费尽心思的“经营之作”,还是自然而然的“天然之作”?

生:(轻声地)天然。

师:当然是后者,是天籁之音。当然,所有的作品在写完之后都会有进一步的推敲、锤炼等这样的后续工作,但最初的表达一定是淳朴的天籁之音。对吗?

[不露痕迹的课堂导入。展示学生自读后的感受,对文本细读与分析起到整体把握的效果。同时,优秀的学生作品成为有效的课堂资源,这两份优质的“表达”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和示范作用。还有,用“类比”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诗经》淳朴天然的表达方式:一石三鸟。]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氓》这首国风。它是一首国风,但是它又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国风不太一样。它没有重章叠唱的那种复沓的形式。它要讲述一个非常完整的婚姻失败的故事,不可能反复地咏叹和抒情,说“我苦啊,我怨啊”,只是“苦和怨”的哀叹。但是,它也没有像西方《伊利亚特》这样的史诗,详尽地叙述她整个一生。(启发地)那么,它的叙事有什么特点?(留出思考时间)

生:(沉吟)嗯,这首诗叙事最大的特点,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是它有特别强的跳跃性。我觉得在我们以前学习的古诗中也有不少叙事诗,大多也有跳跃性。从这些跳跃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跳跃性并没有让诗歌显得零碎,反而让读者有非常广阔的联想空间,达到读者和作者之间跨越时空的交流。比如说像这首诗第一段,作者先

“点”了一下男子借买丝来追求女子这种行为,然后马上就“跳”到了女子送男子、和他订婚这个结果。中间他们情感的发展与交流却只字未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联想到他们的交流与发展。这种联想,我觉得,可以让诗歌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实。它把这么丰富的内涵孕育在一个特别精炼的跳跃性中,可以让诗非常有韵味,非常厚重。

[该学生的回答滔滔不绝,很有份量,相当精彩。优质学校的优质学生可以做到的,并不一定其他学校就一定望尘莫及。薄弱一点的学校和学生,起码可以从中借鉴一点成功之法。只要不把眼睛只盯在人家辉煌的结果上,而是放在人家带有规律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需要的东西。]

师:李思雨同学的见解非常高明,她回答问题的关键词是“跳跃性”。下面,我们集体朗读第一章和第二章,体会她的见解,验证她的见解。

(二)第二环节:“痴情女子”Vs“幸福阴影”

师:大家通过朗读体会故事叙事的“跳跃性”,想象他们之间感情的发展。从这两章看,这个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生:我觉得从第一段和第二段看,这个女子,她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就从第二段来看,她去找那个男子,然后没有见到他,就……

师:(故作惊讶,对其他学生)找去了吗?

生:(急忙改正)她去等那个男子。

师:在哪儿等的?

生:“乘上”那个“垝垣”,残破的墙壁那块儿。

[教师在课堂上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并进行点拨,也许竟能生发出一个新境界。但关键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素养。]

生:她看不到他,就“泣涕涟涟”,见到他,就“载笑载言”,说明她对这个男子的感情是很重的。

生:我觉得这个女子,她对那个男子非常好。因为她怪怨他,“子无良媒”,但还是表示“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我觉得这个女子对这个男子非常痴情,能允许他没有“良媒”。

生:她对这个男子非常深情。而且,她把自己一切都托付给他了,就说“以我贿迁”,包括自己一切,嫁妆啊什么的,都托付给这个男子。

生:第一段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正因为她非常重视这段感情,特别欣赏这位男子,所以她把这个男子送过淇水,送到顿丘,间接说明她很喜欢这个男子,很想嫁给这个男子,但是,由于“子无良媒”,所以被迫只能再等到秋天。

师:说到“送子涉淇”,两个人相送,应该谁送谁呀?

生:(活跃)男的送女的,可这个女子却“送子涉淇”,而且送到“顿丘”,看来送得挺远。

师:所谓“行行重行行”呀,送了很远,很久。从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痴情的女子。

一个痴情的女子,充满了幸福和甜蜜的回忆。(神情冷峻起来)不过,这两章幸福甜蜜的回忆是在怎样的心境和处境下(顿),发生的?这个词不一定准确,但是它挺触目惊心的。(留出思考时间)

生:她现在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她又突然回忆起那段甜蜜,说明她心里很痛苦,追悔过去。

生:她刚和那个男子认识的时候,彼此还不是很了解,我觉得这女子挺单纯的,或者属于那种一见钟情的类型,刚认识没多久就决定嫁给他那种,现在想来,追悔从前。

师:回忆“想当初”,那么,现在是什么时候?

生:(脱口而出)离婚,分手,被休了……

师:是在这样一种处境之下“发生”的回忆。当我们想到她是因为被遗弃之后,再回忆当初,那么当初的那种欢乐和甜蜜就仿佛被笼上了一层——(拉长音调)阴影。

师:当初他们这份爱情和婚姻的幸福甜蜜有没有阴影?有没有一点(加重语气)“隐忧”?

生:当初他们订婚的时候,她说过“非我愆期,子无良媒”,她还是犹豫过的,她想拒绝,因为那个“氓”没有请媒人来正式地迎娶她。但是后来这个“氓”有点死缠烂打,后来他不是又生气又怎么样

的耍尽百宝,(其他同学笑)这个女子最后就还是同意了。所以从“非我愆期,子无良媒”看出一点隐忧,当初他们的婚姻不是那么符合当时礼仪的。

师:他们的婚姻可能没有父母的祝福,没有礼教的允许,这一点其实我们大家学过《将仲子》,《将仲子》中的那个女孩儿虽然很爱对方,“仲可怀也”,但是怎么样呢?

生:“父母之言,亦可畏矣”,“人之多言,亦可畏矣”。

师:她迫于礼教的压力拒绝了“仲”的诱惑。但是这桩婚姻,尽管“子无良媒”,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他。

[文本的借鉴对比,是增进理解、感悟和思考的佳径。]

师:还有其他因素吗?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外乡人,这个女子没有办法去好好了解这个人,她却单纯地一见钟情地把自己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这为后来的不幸埋下了伏笔。

生:(沉吟)这个事儿在当时是很不合常理的,其他人也不理解这个女子和氓的这个事儿。

师:(插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不理解?

生:最后她被遗弃的时候,她的兄弟不理解她,反而嘲笑她。这表明在当时这是很不合礼仪的,而且家人并不同意这桩婚事。

生:第一段中,她说“将子无怒”,如果不答应,那个男子就会生气,我觉得有性格因素。这个男子容易生气,不是那么成熟稳重,却有点喜怒无常。

师总结: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体会,这个故事的讲述符合艺术的法则,欢乐和甜蜜的情调却暗含了回忆时的“悲哀”。(打出幻灯片,以乐写哀,倍增其哀)因为它们发生在悲哀和伤感的处境下,那么所有的甜蜜和幸福就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哀怨的伤感的轻纱。用三个字“想当初”,就有无限的追悔和伤感蕴含其中,就像同学读过纳兰容若的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如果定格在“初见”的那一刻,是多么的幸福和美满。但是,事实却不能如此。当然,正因为此,诗歌才有了打动人的力量。

[分析人物形象是文本分析的第一步。课堂讨论的深入取决于精要的“问题设计”。“幸福的阴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更深刻更接近本质。同时又以此生动解释了什么叫“以乐写哀”。]

(三)第三环节:“婚姻的反思”以及“三个意象”和“一个语气词”

师: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他们给观众阖上了一扇幸福的大门。但是克服重重困难冲进婚姻的人为什么非要逃出围城呢?难道说,(幻灯片显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下面我们来看第三章到第五章。先请同学朗诵。大家体会:在这段故事中,这个女子对自己婚姻的反思是什么?

生:“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师:大家注意,“耽”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回答)沉迷……沉醉……沉溺。

师:英文“沉醉于爱情”怎么说?

生:(齐)fall in love。

师:“fall in love”,有“坠入、堕入”的感觉。无论是中文的“沉”还是英文的“堕”,这个“耽”字都传达了无限的伤感。这种沉痛之语是这个女子用自己的人生教训说出来的,她甚至把这种人生经历告诫给天下所有的女子,她怎么说的?

生:(呼应老师)“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师:这种沉痛,让我们同学有很多感受,李心怡同学写道:“这段文字,字里行间,充满血泪,让人动容,让人心碎。”我们再看看哪些地方是令人动容和心碎的“血泪之言”?(给生思考时间。)

[随时开发与利用即时生成的学生资源。]

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叶子枯黄比喻女子过了年轻的时候,不像原来那么美丽,有一种让人悲痛的、要被抛弃的感觉。就像老师您说过王国维的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也许美貌不在,爱情就衰弛。这是让人伤感的话。

生:我觉得还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个女子当初嫁过来的时候,是那个男子追求那个女子;但是

嫁过来以后,可能有几年了吧,那个男子就厌烦了,还三心二意的,然后把那个女子抛弃了。我觉得特别难过,我觉得那个女子会特别心痛。

生:我觉得“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挺悲伤的。这种悲伤的事情没有人和她分担痛苦,她只有一个人承担这一切。

一女生高高举手:还有“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如果一个人受伤了,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丈夫,而她又是因为丈夫受的伤,那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亲人。但是自己的亲人都不支持她,反而冷笑她。她是很可怜的。

师:连亲人都不能理解同情和体谅,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女子的伤痛感。(停顿)就现代人的感触,也许她悲伤的不仅仅是“背弃”“被抛弃”这种处境,可能还会有周围人的眼光,亲人的这种不理解不同情是一种眼光,那是冷漠,让人感到人世的浇薄。她和别的人、别的女子不一样了,她被遗弃了,这样的处境和心境在后世张爱玲笔下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就有这样的命运。

师:诗歌主人公的讲述打动了我们,就像这节课开始时我们对同学们写的感受进行分析,这位女子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生:意象的选择。

师:哦,哪些?

生:比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借助劝导鸟儿不要沉迷桑葚,来说女子也不要沉迷爱情。太过于沉醉、沉迷,堕入、坠入,就会让人受到伤害。

生:我也想说“鸠”。这个“鸠”就像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沉迷于爱情,就像那个“鸠”吃了桑葚,像醉了一样无限的付出,但是之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点就挺悲伤的。

生:我的感觉是“贪吃桑葚”,和前文当时她那种甜蜜,那种沉溺的感觉,我觉得在此就是一种告诫。

生:还有桑之“沃若”,也许就是一抬眼,看到了桑叶飘零,因而想到它当时那种滋润鲜美的样子,那个时候的爱情也是那么的甜蜜;现在“其黄而陨”,人老色衰,爱情也悄然凋零,所以才有“于嗟鸠

兮,无食桑葚”。

[请相信学生的感悟力吧。这几位学生的发言令人动容,因为他们的感悟和思考是发自内心的。教师的适时点拨和补充也很重要。]

师:再看一下淇水。(突然发现似的)我们给两位主人公起个名字吧。男主人公我们可以给他起个什么名字?

生:(小声,纷纷)氓。

师:(大声,强调)氓,“氓之蚩蚩”,不错。更具体一点可以叫什么呢?

生:(沉吟、犹豫)

师:看来大家还不太会起名字。(生笑。师笑。)那么,给这个男子起名字,我们叫他“复关男”好不好?

生:(恍然大悟地笑了。)

师:为什么叫他“复关男”?

生:因为女子“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用地名借代男子。

生:(纷纷说)女子叫“淇水女”。

[课堂上生成的一个有趣的提问。形成对诗歌内容理解的一个小小的亮点——从此,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叫做 “复关男”和“淇水女””。“理解”,有时需要轻松的氛围。]

师:(赞许)“淇水”非常值得注意。在这一段落的故事中,淇水是怎么出现的?

生:“淇水汤汤,渐车帏裳”,淇水已经打湿了那个车的布幔,这是在被抛弃,回娘家的路上。

生:此处正是归途所见之景,写得如此萧条,正是因为女主人公她自己“伤心独至之处”,正所谓“情与景会,情景交融”。同一条淇水,却是“物是人非,悲欢迥别”了。

师:我们还可以注意一个语气词。看第五章。哪个语气词?

生:“矣”。

师范读。

师:这六个“矣”字,表达了“淇水女”丰富的情感,读了之后,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觉得有种递进的感觉,越来越悲伤,越来越无奈。

生:我觉得“矣”字有叹气的感觉,说一句叹一口气,觉得自己很不幸。

生:我觉得这几个“矣”的感觉不太一样。

师:哦?

生:前2个“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让人感慨一个妻子的辛劳;而“至于暴矣”就更让人觉得这个女子可怜,转而痛恨那个无行的丈夫;“咥其笑矣”的兄弟让人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连亲人尚且如此。

师:谈得真好。我们用前人的分析归结一下:(幻灯片)

六个“矣”字历落尽致。前四句两个“矣”字令人感叹;中二句两个“矣”字令人嗔怒;末四句两个“矣”字令人嗟戚。

好,大家朗读,体会。

[这一环节“感知”“理解”“评价”三个层面均有涉及。“写了什么”,感知层面;“怎么写的”,理解层面;“写得怎么样”,评价层面。对诗歌的文本解读,如果有了这三个层面的有效探讨,就基本保证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鉴赏。]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14:4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9707329278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女子   男子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